品德與生活課程論文 讓活動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載體
品德與生活課程論文 讓活動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載體
小學《品德與生活》新課程是小學階段對兒童進行德育的主要課程。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小學德育課程尤其注重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并注重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反映兒童的需要,幫助兒童參與社會,學會做人,培養(yǎng)學生樂于探究,熱愛生活,促進兒童思想品德與社會性發(fā)展。
從本學期開始,我們沙坪壩區(qū)承擔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品德與生活》新教材的實驗任務。在近三個月的實驗探索中,初步構建起“以生活為基礎,以活動為載體,以育人為根本,以實效為目標”的德育課程新模式,使德育從兒童發(fā)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fā),把德育課程教學中學生認知獲得偏重于“從學科知識教學的邏輯中去獲得”轉變?yōu)椤白寖和ㄟ^自己的生活實踐和活動體驗來獲得認知發(fā)展”,采用兒童樂于接受的活動方式,幫助兒童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一、開展活動化教學的意義
小學《品德與生活》課教學必須設計學生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在積極主動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體驗、感悟、發(fā)展道德能力。因此,我們認為:
1.開展活動化教學,是《品德與生活》新課程教學的需要
《品德與生活》新課程的教學特點是突出活動的綜合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讓孩子們在體驗、探究與合作游戲的過程中自主地學習。
2.開展活動化教學是品德培養(yǎng)回歸生活的需要
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于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只有源于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fā)他們內心的真實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在德育課程中,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基礎和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系兒童的主題活動或游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生活。例如:《我家大團圓》一課中講到過年。過年是每個孩子感到十分高興和快樂的事,一說到過年,孩子們個個爭先恐后地發(fā)言。過年可以穿新衣;過年可以得壓歲錢;過年可以吃好多想吃的東西;過年是一個多么好的日子啊!
3.開展活動化教學是實現小學德育課程目標的需要
小學德育課程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yǎng)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因此,在教學中用活動把課程與兒童的生活世界相聯系,從活動中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
4.開展活動化教學是更新德育觀念的需要
小學德育課程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兒童形成基本的做人處事的理念和思考問題的取向。通過活動化教學,努力培養(yǎng)學生積極觀念,真正體現德育課程新型的教育目的觀,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學會換位、學會對話、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學會選擇,關注生態(tài)平衡,使教材真正成為能夠與兒童進行對話,鼓勵兒童進行創(chuàng)造的文本及學生探究知識,明辨是非善惡所憑借的話題和范例,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探究中思考。
二、讓活動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載體
活動是教育的載體,是連接學校與社會、教師和學生的紐帶和橋梁。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于活動之中。
特別是一年級學生喜歡在玩中學、動中學、樂中學、做中學、模仿中學、體驗中學、興趣中學,在自由、寬松中不受拘束地學習,學習內容應貼近生活。
《我家大團圓》一課,主要采用了以下幾種活動形式,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
1.欣賞活動
這是一種以兒童的視覺、聽覺體驗,感受為主要學習方式的活動。左婭老師用一首歡快、喜慶的歌曲《咚咚嗆》把學生帶到過年的節(jié)日氣氛中。課堂上一下子就熱鬧起來,讓孩子們置身于過年的真實感受中,回想起自己家過年時一幕幕熱鬧的情景。
2.游戲活動
這是在教學中所采取的帶有“玩”的色彩而又與學習內容配合的活動方式。游戲是兒童有效的學習方式,對培養(yǎng)兒童的情感,讓兒童體驗生活的樂趣,學習科學知識是很有用的。課堂上,在學習過年飲食習俗時,左老師采用了猜謎語(所有的謎語均是上課教師自己編。)的游戲,讓一年級的學生借助剛學會的拼音識字,讀懂謎語,猜出謎底,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體會到過年飲食的特殊含義。過年時吃魚表示“年年有余”;吃湯圓表示“一家人團團圓圓”;吃橘子表示“大吉大利”;吃年糕表示“人們的水平一年比一年高”等。正如左老師所小結的那樣,這些普普通通的食物蘊涵著多么豐富的含義,代表著人們的美好心愿,預示著來年的幸福。
3.實踐活動
這是讓學生親身感受和感悟的活動。課堂上左老師帶領著孩子們踩氣球,聽著那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過年的喜慶和熱鬧頓時展現出來,讓孩子們真切地感受到過年了!過年了!
4.操作活動
這是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用自己喜愛的方式來表達向自己可親可愛的人的美好心意。課堂上,左老師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制作賀年卡、制作精美的書簽、繪制漂亮的圖畫,表達內心的祝愿。
三、開展活動化教學的主要途徑
在德育課程教學中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寓教育于活動之中,是德育課程教學活動化的基本特點。
在實驗中,我們認為開展活動化教學的主要途徑有以下幾個方面:
1.課前準備類活動途徑
主要是資料收集,現場調查、參觀訪問等。例如:實驗老師在上《都是汽車惹的禍嗎?》一課,要開展辯論賽。課前,正反雙方根據自己的觀點,收集、查閱、準備了大量的資料,來分別說明汽車的發(fā)展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等。課堂上正反雙方的辯手才有充分證明材料來闡述自己的觀點。
例如:實驗教師在上《我是誰?》一課時,也讓學生們課前到社會上(公共汽車上、商店、公園、醫(yī)院、電影院等)調查,了解不同行業(yè)、不同職業(yè)、不同角色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我們每個人在不同的場所也要扮演好自己角色,承擔好自己的責任。
學生通過在教師或家長的組織與指導下,從圖書、報紙、電視、網絡等途徑收集資料,并對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利用、交流,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水平。
其次,通過組織兒童進行實地觀察,使兒童對所關注的問題能通過親身體驗,獲得直觀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樹人小學梁燕老師在執(zhí)教《我生活的社區(qū)》一課時,帶學生到現代書城參觀,讓學生在書的海洋中遨游,體會到知識的偉大。感受到自己生活的社區(qū)是文化的殿堂。在執(zhí)教《我們的學?!芬徽n,帶學生到學校各職能部門去參觀采訪,讓學生了解教師們工作的艱辛。這樣,通過實地參觀后再來上課交流,學習效果會更好。
2.課堂活動途徑(這是活動化教學的主體部分)
通過安排兒童在課堂學習中進行討論、操作、實踐、欣賞、練習、講解、講故事、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做游戲等不同類型的活動,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學會用各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鍛煉表達能力。
例如:執(zhí)教《和鐘姐姐交朋友》一課時,老師們設計用謎語導入,以欣賞童話劇《鐘姐姐笑了》為線索,創(chuàng)設早晨明明起床、吃早飯、上學路上、課堂上寫作業(yè)、晚上睡覺時間五個情景,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體會鐘姐姐會對明明說些什么?感受按時作息的必要性。
又如:《看我多精神》一課,就是立足于孩子的生活實際,養(yǎng)成正確的坐、立、走姿勢。實驗教師采用了欣賞、講授與練習結合的活動形式,從欣賞導入,給孩子們展示了一組國旗護衛(wèi)隊戰(zhàn)士升國旗時颯爽英姿的圖片,再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講述解放軍叔叔怎樣苦練站功的:他們?yōu)榱司毢谜咀?,就貼著墻根站;為了站得紋絲不動,頭頂磚頭;為了使腰身挺直,他們在身上綁上十字架;有的叔叔發(fā)現自己脖子有時歪向一邊,就在衣領上別了一個大頭針,脖子稍一歪,針尖就扎脖子一下,這樣才有了他們的“站如松”。聽了介紹后,再讓孩子們結合自己的體會,采用競賽的形式進行坐、立、走姿勢的訓練,反復強化,落到實處。
通過兒童自己動手進行一些小實驗、小制作,培養(yǎng)勞動和操作技能。例如:金沙街小學楊泳老師執(zhí)教的《我們迎新年》一課,孩子們自己動手剪窗花和拉花、吹氣球、做燈籠、準備節(jié)目等,用自己的雙手來裝扮教室,喜迎新年,真正體現了活動的效果。
3.課后延伸活動途徑
主要是課后自主訓練,小課題研究,心得感悟,課后實踐,公益活動及其他社會活動等。例如:高灘巖小學專門為學生開辟的“涂鴉墻”,讓孩子們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畫在墻上,深受學生的喜愛。《少年先鋒報》的記者專程到該校采訪過多次“涂鴉墻”活動,并給予高度的評價。該校還充分利用“七色花”勞動基地,提出小課題研究,煙葉水濃度的高低是否能驅走菊花上的螞蟻?不少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反復的實驗,寫出觀察日記,最后得出結論:濃度高的煙葉水能把螞蟻趕走。
- 怎樣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 關于情景式教學的應用 在廣播操中
- 關于體育新課標的論文
- 小學衛(wèi)生健康教育總結
- 關于心理訓練的知識 在體育課中融入心理訓練
- 關于信息技術教學的論文 整合信息技術 深化學科教學
-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模式初探的論文
- 計算機教學論文 計算機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藝術
-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幾點感觸
- 思想品德課教學經驗 舉例“五性”
- 品德與社會課后體會 我教《品德與社會》課的幾點體會
- 小學思品課教學論文 構建充滿活力的思品課
-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之內容標準解讀
- 故事型教學與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關系的探索
- 教師個人工作總結范文
- 我家的小狗
- 小球站穩(wěn)了(中班科學)
- 三令五申
- 激發(fā)幼兒對語言文字的興趣
- 一句驚嘆
- 班主任工作總結
- 深夜朋友圈文案,句句入心137句
- 小班科學教案《秋天的水果》反思
- 珠寶店宣傳朋友圈文案37句
- 小學教學論文 讓課堂在生成過程中涌動生命的活力
- 品德與生活課論文 教學應走向生活化、活動化
- 關于自主學習的論文 讓語文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
- 素質教育論文 讓學生在符合自身認知規(guī)律的教學活動中成長
- 品德與社會教學論文 讓品德與生活攜起手來
- 品德教育改革論文 《品德與生活》課程的設置與品德教育改革
- 品德與社會課教學論文 關注學生體驗促進有效學習
- 關于我為你喝彩的教案 教學設計 小學品德與生活教案
- 小學課堂教學 化枯燥為生動 讓練習課煥發(fā)活力
- 課堂教學相關論文 生成發(fā)展讓教學涌動生命的靈性
- 數學學習論文 讓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 數學課程改革探索論文 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教材
- 主體參與型關于的論文 設計有效的“主體參與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
- 小學思品課論文 學生生活的導航
- 品德與生活教學論文 放飛學生,陽光沐浴幼苗壯
- 學會和諧相處的教案 小學六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