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最新理念

家庭教育的最新理念

家庭教育的最新理念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指出:“家長應當對社會負責,對后代負責,講究教育方法,培養(yǎng)子女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明確提出了要建立和完善終身教育體系,這本身就包含了家庭教育,也可以說家庭教育在一個人的終身教育中處于起點位置,并影響未成年人的終身。家庭教育已經(jīng)成為我國新時期對人的教育的重要組織部分,而且家庭教育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長期以來,家庭教育受到目標上重智輕德,觀念上守舊偏激,方法上重保護輕自立,手段上重物質(zhì)輕精神,時間上重入學后輕入學前等舊觀念的影響,新時期家庭教育出現(xiàn)許多新問題,需要我們理性地去面對,其癥結所在還是家庭教育理念出了問題,要扭轉這種被動的家庭教育局面,就需要更新我們的家庭教育理念。

  尊重、理解和鼓勵孩子

尊重孩子。它意味著要把孩子看成是有豐富內(nèi)心世界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任人擺布的“物”;要把孩子看成是積極地進行自我教育的主體,而不是消極被動的客體。尊重孩子意味著父母對孩子要采取平等的方式;經(jīng)常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父母應該對他們嚴加管教。但不能因為他們不懂事就不尊重他們。即使是小孩子也應把他們作為成年人一樣對待,要像尊重成年人一樣尊重他們。父母需要不斷學習用孩子的眼光來觀察他們的各種表現(xiàn)。

鼓勵和理解孩子。這就是要承認孩子所具有的個性,承認他與其孩子的不同。承認孩子是會日益發(fā)展和不斷完善的,把目光放在孩子的優(yōu)點上,這樣便會使孩子良好的行為得到強化和鞏固,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鼓勵孩子還應該做到不對孩子進行消極評價,而只是批評他的不正確的、錯誤的地方。父母對孩子應該是真誠的忠告者,而不是嚴厲的裁判者。對孩子的鼓勵使我們有可能投入到孩子的情感世界中去,使孩子真正體驗到父母的愛。一項研究表明:孩子長期處于鼓勵之中,就會強化他的成就感,有利于自信心的形成。

  樹立全面發(fā)展觀

現(xiàn)在的孩子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作為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僅僅有智力和學習好是很不夠的。家庭教育除在大目標上開發(fā)孩子智力外,還要注意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父母的無意識教育,能夠從各個方面對孩子實施很好的影響?,F(xiàn)代兒童教育專家研究認為,兒童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行為習慣和非智力因素的積極特征都是嬰幼兒時期起步的。父母擔負著育人的特殊職能,要孩子全面發(fā)展,家長必須樹立全面發(fā)展的思想,才能實施全面教育。父母們不能等待,有的家長可能想等孩子長大后自己想學什么就學什么,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有的可能想等到學校去教育吧,父母管養(yǎng),不管教育,這也是錯誤的。最普遍的,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學業(yè)和分數(shù),一開口就是“考多少分,排第幾名”,而對孩子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內(nèi)心隱秘、情感世界,以及理想、興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則不聞不問,這同樣也是不正確的。事實證明,人的成長和教育是從家庭開始,家庭教育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重視對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我發(fā)現(xiàn)好多家長對孩子學習非常重視,想方設法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如:除學校里做作業(yè)外還“加餐”,利用星期天請“家教”,購買多種輔導材料等等。這樣,孩子一個星期里七天時間都在學習,應該休息調(diào)整的時間都給剝奪了,弄得孩子頭昏腦脹。試想這樣的精神狀態(tài),怎么能迎接下個星期的學習呢牽更重要的是家長的這種安排扼殺了孩子學習主動性,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厭惡學習的情緒,這就鑄成了大錯。如果家長把精力集中在研究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上,特別是從小開始,使孩子好學、樂學、那么就是向著成功跨出了第一步。

  營造自由、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

自由、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人們常說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就是這個道理。理想的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是生命中另一類導師,能給予孩子中肯的意見,是孩子的人生楷模和典范。在家庭生活中,家長應樹立勇于拼搏、積極進取的形象;在大是大非面前,應有愛憎分明、立場堅定的形象;在世俗煙云中,應有倡真善美而非假丑惡的形象。家長還應該是樂觀、自信、開朗、友愛的形象和合作、好學的形象,最起碼應是個有良善、誠實的形象。這樣,家庭生活各個方面的因素,都會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滲透作用。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文化氛圍、生活習俗、家長的愛好等都會耳濡目染地滲透到孩子的心靈中去。特別是父母的思想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更為深刻。當孩子每天生活在父母身邊時,必定會受益匪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會自然形成,家庭教育也會事半而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