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不該成為“第二課堂”

家,不該成為“第二課堂”

家,不該成為“第二課堂”


  一個孩子的心聲:

  在我困窘的時候,希望能見到爸媽安慰的目光,這就象一把絨毛刷子,擦掉眼睛里的灰塵,看到美好的前程和目標;
  當我高興的時候,希望能見到親人贊許的眼神,就象一幅色調明朗的油畫展現(xiàn)在眼前,雖然無言但情誼深厚,足以讓人品味許久;
  在我傷心的時候,希望能聽到親人鼓勵的話語,就象一縷久違的陽光灑向我的心房,讓我頓時開朗、坦然起來;
  在我煩惱苦悶的時候,感受到的是家中那和諧的氣氛,就象春風吹過一池靜水,心境隨之平靜下來。

  家,對剛剛出生的嬰兒來說,是嗷嗷待哺的搖籃,對大人來說,是人生歷程中的驛站。如今,家卻成了孩子“學校的延伸”、“學校的第二課堂”:孩子每天背著書包,從這家學校到那家學校,從這個課堂到那個課堂,“兩點一線”,完成了學校作業(yè)還要寫爸爸作業(yè)、媽媽作業(yè),白天上老師的課,晚上還要應付各種門類的家庭教師和父母的陪讀。除了讀書還是讀書,家從此失去孩子的笑聲、歌聲和親子溝通交談聲。

  孩子期望中的家,不僅僅是提供物質的場所,那里有雞蛋、牛奶、巧克力,更需要有心靈的關懷、情感的支持。家不是學校,也不是課堂。家應該是太陽底下最溫馨的樂園,最安全的港灣。家對孩子來說,不是提供食宿的場所,而是心靈的血脈,生命的根,精神力量所在……但現(xiàn)在不少孩子從他誕生到這個世界那天起,感受不到家庭的溫馨,他們的父母從小把他們托在他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父母可以“雙脫手”,一個星期難得與孩子見一次面;對孩子來說,他們希望家應該是“共同時間”,希望每天有段時間,那怕半個小時一個小時也好,可以與父母共同交流溝通分享,不再是只要父母讓孩子“聽話”,而是孩子與父母共同“對話”,讓孩子在“對話”中感受父母對孩子的尊重與理解。

  采編自:新聞晚報



(責任編輯:暖暖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