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句望廬山瀑布是哪個景點

詩句望廬山瀑布是哪個景點

詩句望廬山瀑布是哪個景點

1、詩句望廬山瀑布是哪個景點

詩句望廬山瀑布是哪個景點

望廬山瀑布景點是廬山瀑布。是中國5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江西省九江市,聳峙于長江中下游平原與鄱陽湖畔,瀑布飛瀉。余邵詩云:長江南岸鄱湖畔,拔地廬山風景妍;峭壁陡崖飛瀑布,奇峰秀嶺繞云煙,瀑布是廬山的一大奇觀。廬山瀑布是由三疊泉瀑布、開先瀑布、石門澗瀑布、黃龍?zhí)逗托惴迤俨?、王家坡雙瀑和玉簾泉瀑布等組成的廬山瀑布群。被譽為中國最秀麗的十大瀑布之一。

2、一年級語文下冊學習園地三贈汪倫詩句賞析

①作者簡介:

李白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

②字詞解釋:

汪倫:李白的朋友。

踏歌:唐代一作廣為流行的民間歌舞形式,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拍子,可以邊走邊唱。

深千尺: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夸張的手法。

不及:不如。

③譯文:

我正乘上小船,剛要解纜出發(fā),忽聽岸上傳來,悠揚踏歌之聲。

看那桃花潭水,縱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倫送我之情。

④詩文簡析:

此詩是李白于涇縣游歷桃花潭時寫給好友汪倫的一首留別詩。前兩句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后兩句先用深千尺贊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一轉,用襯托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李白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想象豐富奇特,雖僅四句二十八字,卻是李白詩中流傳最廣的佳作之一。

3、描寫秋天的好段詩句摘抄,積累寫作素材

描寫秋天的好段詩句摘抄,積累寫作素材

描寫秋天的詩句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納蘭性德《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王維《山居秋暝》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暝》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李商隱《夜雨寄北》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劉禹錫《望洞庭》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坤《古風二首》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黃巢《不第后賦菊》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杜牧《秋夕》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李嶠《風》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白樸《天凈沙秋》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王維《山居秋暝》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杜甫《登高》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 杜牧《秋夕》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描寫秋天的精彩語段

1、秋天的樹葉就是這樣五彩繽紛,黃的如金,綠的如玉,紅的如火等等,把秋姑娘打扮得格外妖嬈。一陣涼風拂過,金黃的樹葉,搖拽著一把把小扇子,從空中飄飄而下,似乎在訴說著一個美麗的童話。

2、在秋天,在秋日思語的美妙的旋律里,生命的琴弦在撥動著每一個生命的落葉,有時如狂風暴雨的傾斜大地,落下金黃的一片美麗的綢緞,鋪滿來去的生命的旅途,有時如飄渺若紗的夢幻女郎,輕輕地低落,不愿去驚醒沉睡的大地,悄悄地走來,舞步輕盈地飄散在風的方向。沉淀,消融著那份寂寞,那份徘徊的影蹤。

3、又一陣風刮來了,來的是那么猛烈,又是那么深沉。漫卷著楓葉,也一片片飄落。我看著一片片飄落的楓葉,不禁思緒萬千。葉落無痕,的確,落葉是那么寧靜地落下來了,無聲無息,令人絲毫無察覺。

4、有人說,秋天的落葉是枯槁的,沒有任何價值。我卻不以為然。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墜落在秋天的它,溶入泥土成為大樹媽媽的養(yǎng)料,孕育著春的希望。我相信,在明年春天的嫩芽里,一定有秋葉淡淡的微笑。

5、一陣微風吹過,樹上的樹葉沙沙做響,我低頭撿起一片樹葉,這片樹葉像一只小手,頭尖的紅色仿佛要滴下來,咦,為什么楓葉到秋天就會變紅,哦,原來是因為秋天的氣溫比較低,破壞了楓葉里面的葉綠素,把葉綠素變成了花青素,所以秋天的楓葉是紅色的。

6、秋風,像一位少女。穿著一身金黃,邁著輕盈的腳步,悄悄來到人間。你瞧,秋姑娘來到田野里把一朵朵棉球染的潔白如雪,玉米見了秋姑娘可高興了,它特意換了一束金纓,咧開嘴笑了,露出滿口白牙;大豆也許太興奮了,有的竟然笑破了肚皮;稻子卻特別地懂禮貌,俯著腰迎接久別的秋姑娘;高粱向來是怕見生人的,這不,見了秋姑娘;還不好意思呢,臉都漲的紅紅的。

7、秋風吹來,銀杏葉就隨風一起搖擺,像在為我們扇風。這時,一個奇怪的念頭,鉆進了我的腦袋:秋天之所以那么冷,會不會是被它們扇成這樣的呢?我看了看銀杏樹,它似乎在向我點頭。銀杏樹的葉子是淡黃色,用力搖晃,樹葉猶如一只只黃蝴蝶翩翩起舞。

8、秋姑娘來到了庭院。你瞧。 菊花爭奇斗艷,紅的像火、黃的像金、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走進果園??吹搅撕喾N營養(yǎng)的鴨梨;一串串珍珠似的葡萄由綠色變成暗紅,長的又圓又大晶瑩透明,像瑪瑙似的。葡萄摘下來,我挑了一個大的放進嘴里又甜又酸,果汁極多,真好吃。棗樹上結滿了一顆顆亮晶晶、紅嘟嘟的小棗,咬一口是那么的甘甜,那么的脆。

9、深秋,天地間已經奏響了冬的前奏。秋雨的小夜曲拉得如癡如醉,引來無數(shù)旁聽者;冰雹的鼓號隊已經準備就緒。聽,我們已經隱隱聽見了它們出征的腳步聲;看,雪與雨的芭蕾舞業(yè)已開場。瑟瑟秋風是冬天的前奏,它們吹響了提醒野生動物們的越冬的最后一聲警笛。

10、突然,一陣微風吹過,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迎面撲來。我順藤摸瓜不知不覺地來到了果園。果園里一個個紅紅的蘋果像害羞的小姑娘朝人們微笑,黃澄澄的梨像葫蘆似的掛滿了枝頭,橙黃色的柿子,像一個個小燈籠十分誘人,還有紅瑪瑙似的棗子油光閃亮,各種各樣的水果真讓人垂涎三尺。

4、二年級語文上冊望廬山瀑布的注釋與譯文

二年級語文上冊望廬山瀑布的注釋與譯文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從遠處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懷疑是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注釋

香爐:指香爐峰。

紫煙:指日光透過云霧,遠望如紫色的煙云。

遙看:從遠處看。

掛:懸掛。

前川:一作長川。

川:河流,這里指瀑布。

直:筆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這里是夸張的說法,不是實指。

疑:懷疑。

銀河:古人指銀河系構成的帶狀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

5、望廬山瀑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望廬山瀑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望廬山瀑布》表達了詩人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锻麖]山瀑布》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詩,為七言絕句。這首詩,緊扣題目中的望字,都以廬山的香爐峰入筆描寫廬山瀑布之景,都用掛字突出瀑布如珠簾垂空,以高度夸張的藝術手法,把瀑布勾畫得傳神入化,然后細致地描寫瀑布的具體景象,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其前兩句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奇?zhèn)ゾ跋?,既有朦朧美,又有雄壯美;后兩句用夸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進一步描繪瀑布的形象和氣勢,可謂字字珠璣。

6、15課古詩二首絕句詩句賞析

15課古詩二首絕句詩句賞析

1.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這兩句詩是動態(tài)描寫,黃鸝與白鷺、翠柳與青天兩兩相對,四種事物有聲有色,描繪了幅色彩明麗、清新動人的畫面,表現(xiàn)出詩人此時閑適、喜悅的心情。

2.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后兩句先寫遠景,再寫近景。千秋雪表現(xiàn)出時間的永恒,而萬里船又讓人聯(lián)想起廣闊的空間,顯示出詩人開闊的胸懷。

7、二年級上冊課文8古詩二首之望廬山瀑布評課記錄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課文8古詩二首之望廬山瀑布評課記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1

《望廬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絕句,是李白游歷廬山時寫下的風景詩。這首詩抓住了瀑布的動態(tài)美,運用夸張、比喻等修辭方法,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壯與美麗,反映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一、教學效果

我在教學時,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已經形成的讀書習慣上初讀古詩。在已經預習的基礎上,自由誦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詩句,再全班齊讀古詩,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面向全體學生,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如在檢查自讀情況時,由字到詞再到句,有易到難,對于易錯的字進行重點分析講解。如瀑讀音是p而不是p,照是翹舌音,川是三拼音節(jié)等,將字詞學習穿插在教學各環(huán)節(jié)。而且利用各種形式的識字方法,真正把字詞教學落到實處。教學瀑字時,先讓學生自由討論,一起說說識字方法。如利用猜字謎暴露在水邊、換偏旁、聯(lián)系生活實際等方法強化學生記憶;在教學川字,通過PPT展示字形變化過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使識字教學不在枯燥乏味,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

二、成功之處:

在教學過程中,我在抓住重點字詞引導學生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朗讀,設置了齊讀、男女生賽讀、小組讀、個人讀等方式。我還利用媒體展示、課文插圖等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句意,讓學生感受到廬山瀑布的壯美。

三、不足之處:

1.這節(jié)課還有很多不足,教學過程中,沒有注意到學生已經具備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只是一味地牽引,反倒抑制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2.我感覺其中最大的不足在于,雖利用多種形式的朗讀,但缺乏教師范讀,學生只是機械的朗讀,沒有加入自己的理解來誦讀古詩。

3.在評價學生時,評價語言匱乏、單一,原先精心設計的評價語被一些簡單的口語所替代,沒有讓學生從評價語中獲得成就感。

四、改進措施:

古詩所蘊含的意境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而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只能通過反復朗讀,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引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特別是學生朗讀不到位的地方加強教師的示范讀,或及時播放音頻視頻,從而加強學生的朗讀能力,提升學生朗讀水平。

在引導學生理解詩意時,可以通過聯(lián)系詩人的生平遭遇或時代背景將詩人的情感展現(xiàn)在學生腦海,從而喚起學生生活體驗,獲得共鳴,再現(xiàn)詩人情感。這樣,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突破學習難點,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教學反思2

當我上完這節(jié)課時,我覺得有些不足之處,在孩子們提起對古詩的朗讀興趣時,沒有很好的反復朗讀練習。在使用貼圖畫時,有些局限了孩子的想法,應該大膽的讓孩子自由的發(fā)揮,開拓他們的思維、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如果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讓孩子們自由的發(fā)揮,讓他們有無限的空間去開拓思維,創(chuàng)造自己心中的美圖。讓他們對古詩的興趣越來越濃厚。

8、登鸛雀樓望廬山瀑布生字詞語組詞

登鸛雀樓望廬山瀑布生字詞語組詞

詩融情于景,寓理于事。全詩僅20個字,語言樸素淺顯,言近旨遠,給人啟迪。前兩句寫景,詩人融情于景,營造了景色遼闊,氣象雄渾的意境,把上下、遠近、東西的景物都容納其中,顯出詩人襟懷的寬大。后兩句寓理于事,進一步寫出詩人積極向上,高瞻遠矚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人生哲理。課文中配有插圖,可引導學生觀察想象,幫助理解詩句的意思。

生字組詞

樓lu(城樓、下樓、鐘樓)

依yī(依靠、依賴、依著)

盡jn(盡頭、盡情、盡力)

黃hung(黃金、黃葉、黃色)

層cng(上層、雙層、一層樓)

照zho(照明、照射、照相)

爐l(火爐、香爐、爐子)

煙yān(煙霧、煙火、香煙)

掛gu(懸掛、掛著、掛圖)

川chuān(冰川、山川、一馬平川)

欲y(欲望、食欲、貪欲)

窮qing(貧窮、窮人、窮盡)

瀑p(瀑布、飛瀑、雨瀑)

布b(白布、棉布、布料)

遙yo(遙看、遙遠、遙望)

9、登鸛雀樓望廬山瀑布生字組詞結構筆畫及造句

登鸛雀樓望廬山瀑布生字組詞結構筆畫及造句

詩融情于景,寓理于事。全詩僅20個字,語言樸素淺顯,言近旨遠,給人啟迪。前兩句寫景,詩人融情于景,營造了景色遼闊,氣象雄渾的意境,把上下、遠近、東西的景物都容納其中,顯出詩人襟懷的寬大。后兩句寓理于事,進一步寫出詩人積極向上,高瞻遠矚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人生哲理。課文中配有插圖,可引導學生觀察想象,幫助理解詩句的意思。

樓luL左右13畫樓梯 上樓 樓梯上放著一個箱子。

依yīY左右8畫依靠 依賴 她向來不喜歡依賴別人。

盡jnJ上下6畫盡頭 盡力 這條路的盡頭一個胡同。

黃hunɡH上中下11畫金黃 黃色 這是一片金黃的葉子。

層cnɡC半包圍7畫樓層 層次 這篇課文層次分明。

照zhoZ上下13畫照相 光照 他喜歡給別人照相。

爐lL左右8畫火爐 鍋爐 奶奶坐在火爐旁。

煙yānY左右10畫煙花 香煙 天空的煙花真美!

掛ɡuG左右9畫牽掛 掛念 媽媽牽掛在遠方的爸爸。

川chuānC獨體3畫山川 四川 祖國的山川令人著迷。

10、望洞庭閱讀答案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注釋】

①洞庭:湖名,在湖南省。②和:和諧,這里指水色與月光融為一體。③潭面:指湖面。④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制作、磨成。這里一說是水面無風,波平如鏡;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不清楚。兩說均可。⑤山水色:湖光山色。⑥白銀盤:形容洞庭湖。⑦青螺:青色的田螺,這里用來比喻湖中間的青山。

【閱讀理解】

1、首句中的和,在詩中是誰呢么么意思?

(和諧,指水色與月光融為一體。)

2、詩中對洞庭湖有一個生動的比喻,它是_______。

(白銀盤)

3、詩歌第一句表現(xiàn)湖面的_________,第二句表現(xiàn)夜晚湖面的________,第三句寫遠望湖中_______的君山,第四句再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白銀盤子里的青螺。

(開闊寥遠 平靜 翠綠)

4、對這兩首詩的字句的解說,不恰當?shù)囊豁検?( )

A.劉寺中兩相和的和用字工穩(wěn),形象地勾畫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輝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畫面。

B.劉詩中潭面無風句和雍詩中煙波不動句,都貼切地描繪了月光下湖面風平浪靜、山影凝重、朦朧而又靜謐的景象。

C.雍詩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為是凝視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給人感覺湖水的顏色沒有君山倒影的顏色濃重。

D.雍詩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們是古代傳說中堯的女兒、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5、關于這兩首詩,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 )

A.劉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極富想象力的描寫,將洞庭的湖光山色別出心裁地再現(xiàn)于紙上。

B.雍詩從君山的倒影起筆,點出了湖山的色彩,繼之又將神話傳說融于景物描寫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兩諧地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

C.兩首詩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詩皓月銀輝下的山比成銀盤中的青螺,一首將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山青黛色的螺髻。

D.兩首詩都將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寫得高曠超俗,使人讀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陽樓記》中那種心曠神怡,寵辱偕忘的感覺。

參考答案:

4.B.劉詩始句創(chuàng)造了湖光月色交相輝映和諧的意境。接著潭面無風句寫了明月披照,湖上風平浪靜,水汽縹緲、朦朧的景象。月色中的千里洞庭湖宛如一面未加磨試的巨大的銅鏡,寫出了月下洞庭湖朦朧、靜謐的美。雍詩只寫了洞庭湖中山的倒影。起句煙波不動影沉沉寫洞庭湖風平浪靜,看見君山在水中的厚重深沉的倒影,下句寫因凝視倒影,所以只見翠山不見碧水。顏色濃淡相宜。這些景象只能在白天才能見到。況且雍陶的這首詩并無一詞半語提出月夜,所以煙波不動句沒寫月光下的景象。

5.D.劉禹錫的《望洞庭》與其他寫洞庭湖的詩文相比不同,它選擇了月夜遠望的角度,別開生面、超俗。這首詩高瞻遠矚,視野高曠,千里洞庭盡收眼底,寫了湖光山色美景。雍陶的《題君山》超世人寫洞庭之處,是他別出心裁的以纖細精妙之筆寫了湖中君山倒影的精美之圖。但這首詩描寫點只側重于君山水中的倒影,還不能說高曠。劉、雍的這兩首詩,確屬工筆之作,描寫細膩,引人入勝。但從它的意境和氣勢的角度與《岳陽樓記》相比,還有一定距離。如果說這兩首詩的感染力,能與《岳陽樓記》有同樣寵辱偕忘的效果,有些勉強

11、海底世界 在課文中找找下面的句子在哪個自然段,說說那段話是怎樣把這個意思寫清楚的。

在課文中找找下面的句子在哪個自然段,說說那段話是怎樣把這個意思寫清楚的。

◇海里的動物,各有各的活動方法。

◇海底的植物差異也很大。

第一句話在第4自然段。作者分別列舉了海參、像梭子的魚、烏賊、章魚和貝類的活動方法來說明海底的動物各有各的活動方法。

第二句話在第5自然段。作者在這一段中先介紹海底植物多種多樣的色彩即顏色的差異,然后又拿同一個事物海藻的不同大小進行對比,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海底植物形態(tài)的差異之大。

12、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貨比三家》 去哪個文具店買鉛筆盒便宜?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貨比三家》

去哪個文具店買鉛筆盒便宜?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4.90元寫成4.9元

5.10元寫成5.1元

4.9元=4元9角=49角

5.1元=5元1角=51角

4951

13、朗讀課文說說課文是從哪個方面介紹海底世界的

朗讀課文說說課文是從哪個方面介紹海底世界的

海洋世界這篇文章主要從海底的光線、海底的聲音、海底動物活動特點、海底植物差異和海底豐富物產這五個方面來寫的。

1、海底的光線:海底是寧靜黑暗的,但是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卻有很多閃爍的觀點,那是有發(fā)光器官的深水魚在游動。

2、海底的聲音:海底是有聲音的,用水中聽音器就能聽到海底動物竊竊私語的各種聲音。

3、海底動物活動特點:文中舉例了海參、烏賊、章魚等幾種典型動物的生活方式不同。

4、海底植物差異:海底有山、峽谷,也有草地和森林。

5、海底豐富物產:從第4-6自然段我們分別可以從動物、植物、礦物三方面了解海底豐富的礦產資源。

14、“只見松林里一個個斗笠像蘑菇一樣”詩句的意思是怎樣的

只見松林里一個個斗笠像蘑菇一樣詩句的意思是怎樣的

這一句話給我們帶來的感受就是,戴著斗笠的孩子們就像剛出土的小蘑菇一樣。

15、閱讀詩句三衢道中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場景

閱讀詩句三衢道中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場景

《三衢道中》是一首紀行詩,寫詩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見聞感受,表達了詩人對初夏時寧靜的景色的喜愛和贊美以及詩人山行時輕松愉快的心情。

16、小貓白玉似的毛色上黃斑錯落得非常明顯是從哪個角度寫的貓

小貓白玉似的毛色上黃斑錯落得非常明顯是從哪個角度寫的貓

這主要是從貓咪的外形上面寫了小貓。從這上面我們也可以看出來這只小貓全身其實是白色,但是白色上面錯落的長有黃斑。

17、古詩詞三首說說下面詩句的意思,體會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說說下面詩句的意思,體會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1)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答:意思:春風又吹綠了長江兩岸,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我回到家鄉(xiāng)呢。

感情:表達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2)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答:意思:洛陽城里秋風乍起,詩人想寫封信給遠在家鄉(xiāng)的親人,可要說的話太多了,不知從何說起。

感情:表達詩人濃郁的思鄉(xiāng)之情。

(3)風一更,雪一更,田碎鄉(xiāng)心夢不成。

答:意思:又刮風,又下雨,將士們的睡夢被打斷,不禁思念起故鄉(xiāng)來,再也睡不著了。

感情:表達將士深切的思鄉(xiāng)之情。

18、七律 . 長征先說說下面詩句的意思,再聯(lián)系加點的詞語,體會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先說說下面詩句的意思,再聯(lián)系加點的詞語,體會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1)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答:意思:五嶺山脈那樣高低起伏,綿延不絕,可在紅軍眼里不過像翻騰著的細小波浪;烏蒙山那樣高大雄偉,氣勢磅礴,可在紅軍看來,不過像在腳下滾過的泥丸。

逶迤和磅礴是用夸張手法寫出山勢雄險, 細浪和泥丸用比喻手法寫出在紅軍眼里這些困難多么渺小,表現(xiàn)詩人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答:意思:金沙江兩岸懸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擊著兩岸高聳的山崖,給人溫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瀘定橋橫跨東西兩岸,只剩下十幾根鐵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暖寒,既寫出了天氣情況,又寫出了心理感受。暖寫出紅軍巧渡金沙江后的歡快心情,寒寫出紅軍飛奪瀘定橋的驚險悲壯,表現(xiàn)詩人英勇無畏的英雄氣概。

19、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倍數(shù)與因數(shù)》 根據(jù)算式說一說哪個數(shù)是哪個數(shù)的倍數(shù),哪個數(shù)是哪個數(shù)的因數(shù)。

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倍數(shù)與因數(shù)》

根據(jù)算式說一說哪個數(shù)是哪個數(shù)的倍數(shù),哪個數(shù)是哪個數(shù)的因數(shù)。

25X3=75

75是25和3的倍數(shù)

75是25的倍數(shù)

75是3的倍數(shù)

25和3是75的因數(shù)

25和75的因數(shù)

3是75的因數(shù)

20X5=100

100是20和5的倍數(shù)

100是20的倍數(shù)

100是5的倍數(shù)

20和5是100的因數(shù)

20和5的因數(shù)

5是100的因數(shù)

20、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倍數(shù)與因數(shù)》 1. (1)一共有多少個雞蛋? (2)根據(jù)算式,說一說哪個數(shù)是哪個數(shù)的倍數(shù),哪個數(shù)是哪個數(shù)的因數(shù)。

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倍數(shù)與因數(shù)》

1.

(1)一共有多少個雞蛋?

2X6=12(個)

(2)根據(jù)算式,說一說哪個數(shù)是哪個數(shù)的倍數(shù),哪個數(shù)是哪個數(shù)的因數(shù)。

12是2和6的倍數(shù),2和6是12的因數(shù)

21、稚子弄冰詩句上課重點難點復習筆記

1.詩人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稚子弄冰的情景的?

形色澤上,金盤彩絲穿銀冰;形態(tài)上,金盤脫出的冰猶如銀鉦 ;聲音上,既有玉磬穿林響的高亢,又有玻璃碎地聲 的清脆。有形有色有聲,生動表現(xiàn)了稚子弄冰的無限樂趣。

2.讀了這首詩,你想象到哪些美好的畫面?感悟到哪些美好的情感?

想到孩子們提著銀鉦似的冰塊在樹林里邊敲邊跑,忽然冰落到地上,碎裂

地。孩子們雖然有點失望,但多么自由,多么快樂呀!

22、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詩句是什么意思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詩句是什么意思

  駿馬啊,什么時候才能給你套上用黃金裝飾的籠頭,在秋高氣爽的遼闊原野上任意馳騁。

23、詩句中的重難點,詞句的作用上課筆記

詩句中的重難點,詞句的作用上課筆記

1.請揣摩咬字在表達上的作用。

一個咬字,運用擬人手法,充分表達了勁竹的剛毅性格。

2.這首詩用了什么寫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操?

這首詩用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寫法,全詩借立根破巖之中的勁竹,含蓄地表達了自己決不隨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意思對即可)

24、六年級下冊竹石詩句、字詞翻譯

六年級下冊竹石詩句、字詞翻譯

字詞解釋:

咬定:咬緊。 立根:扎根。 破巖:裂開的山巖,即巖石的縫隙。

千磨萬擊:指無數(shù)的磨難和打擊。 堅勁:堅強有力。

任:任憑,無論,不管。

爾:你。

譯文:

緊緊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縫中。千磨萬擊身骨仍堅勁,任憑你刮東西南北風。

25、石灰吟詩句字詞解釋與翻譯

石灰吟詩句字詞解釋與翻譯

字詞解釋:

石灰吟:贊頌石灰。 吟:吟頌。指古代歌體裁的一種名稱(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千錘萬鑿:無數(shù)次的錘擊開鑿,形容開采石灰非常艱難。錘:錘打。鑿:開鑿。

若等閑: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閑:平常,輕松。

渾:全。

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jié)操。

人間:人世間。

譯文:

(石灰石)只有經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里開采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26、竹石全文詩句翻譯意思全解及賞析

竹石全文詩句翻譯意思全解及賞析

賞析

 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個咬字把竹擬人化。咬是一個主動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動作。它不僅寫出了翠竹緊緊附著青山的情景,更表現(xiàn)出了竹子那種不畏艱辛,與大自然抗爭,頑強生存的精神。緊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巖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礎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巖石之中。在作者鄭板橋詩、畫中的竹又往往與石是分不開的。有時侯,石構成竹的對立面,如畫根竹枝插塊石,石比竹枝高一尺,雖然一尺讓它高,年來看我掀天力;有時候石成為竹的背景,如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場。在這首詩里,竹石則形成了一個渾然的整體,無石竹不挺,無竹山不青。這兩句詩也說明了一個簡單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強。

  有了前兩句的鋪墊,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兩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首詩里竹有個特點,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靜止的竹,而是巖竹,是風竹。在作者鄭板橋的詩畫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頑強意志的象征,而風則往往是惡勢力的代表,如前面提到的秋風昨夜渡瀟湘這幾句,又如:一陣狂風倒卷來,竹枝翻回向天開。掃云掃霧真吾事,豈屑區(qū)區(qū)掃地埃。在這首詩中同樣竹子經受著東西南北風一年四季的千磨萬擊。但是由于它深深扎根于巖石之中而仍巋然不動,堅韌剛勁。什么樣的風都對它無可奈何。詩人用千、萬兩字寫出了竹子那種堅韌無畏、從容自信的神態(tài),可以說全詩的意境至此頓然而出。這時挺立在我們面前的已不再是幾桿普通的竹子了,我們感受到的已是一種頑強不息的生命力,一種堅韌不拔的意志力,而這一切又都蘊涵在那蕭蕭風竹之中。

  詩中的竹實際上也是作者鄭板橋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詩人正是這樣一種與下層百姓有著較密切的聯(lián)系,嫉惡如仇、不畏權貴的巖竹。作者鄭板橋的題畫詩如同其畫一樣有著很強的立體感,可作畫來欣賞。這首詩正是這樣,無論是竹還是石在詩人筆下都形象鮮明,若在眼前。那沒有實體的風也被描繪得如同拂面而過一樣。但詩人追求的并不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巖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進了自己的人格,從而使這竹石透露出一種畜外的深意和內在的神韻。

  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詩,也是一首詠物詩。這首詩著力表現(xiàn)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zhí)著的品質,托巖竹的堅韌頑強,言自己剛正不阿、正直不屈、鐵骨錚錚的骨氣。全詩語言簡易明快,執(zhí)著有力。

譯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巖石縫中。

經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那么堅強,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它都能經受得住,還會依然堅韌挺拔。

27、石灰吟全文詩句翻譯意思全解及賞析

石灰吟全文詩句翻譯意思全解及賞析

賞析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愿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作為詠物詩,若只是事物的機械實錄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沒有多大價值。這首詩的價值就在于處處以石灰自喻,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閑。烈火焚燒,當然是指燒煉石灰石。加若等閑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似乎還象征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閑。第三句粉身碎骨渾不怕。粉身碎骨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lián)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

  于謙為官廉潔正直,曾平反冤獄,救災賑荒,深受百姓愛戴。明英宗時,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謙議立明景帝,親自率兵固守北京,擊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貴族再次野蠻統(tǒng)治。但英宗復辟后卻以謀逆罪誣殺了這位民族英雄。這首《石灰吟》可以說是于謙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

譯文

石灰石經過千錘萬鑿才得以從深山里開采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只要把高尚氣節(jié)留在人世間。

28、清明全文詩句翻譯意思全解及賞析

清明全文詩句翻譯意思全解及賞析

翻譯:

清明節(jié)的時候,細雨紛紛灑灑,路上的行人情緒低落、神魄散亂。想找人這附近哪里有酒家,牧童指向杏花村。

賞析:

第一句開頭寫時間和景色,用紛紛兩個字寫出了春雨綿綿的樣子,第二句承接上一句,開始寫路上的行人,綿綿的細雨讓羈旅之人更加惆悵低落。第三句轉折,怎么排遣這種斷魂呢?問一問路人哪里有酒館,借喝酒來排遣憂愁苦悶的情緒。最后一句中,牧童給詩人指向一個美麗的杏花深處的村莊。

29、涼州詞全文詩句翻譯意思全解及賞析

涼州詞全文詩句翻譯意思全解及賞析

詩意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們彈奏起急促歡快的琵琶聲助興催飲,想到即將跨馬奔赴沙場殺敵報國,戰(zhàn)士們個個豪情滿懷。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戰(zhàn)場上又何妨?此次出征為國效力,本來就打算馬革裹尸,沒有準備活著回來。

賞析

王翰的《涼州詞》是一首曾經打動過無數(shù)熱血男兒心靈深處最柔弱部分的千古絕唱。詩人以飽蘸激情的筆觸,用鏗鏘激越的音調,奇麗耀眼的詞語,定下這開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猶如突然間拉開帷幕,在人們的眼前展現(xiàn)出五光十色、琳瑯滿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這景象使人驚喜,使人興奮,為全詩的抒情創(chuàng)造了氣氛,定下了基調。

欲飲琵琶馬上催,正在大家準備暢飲之時,樂隊也奏起了琵琶,更增添了歡快的氣氛。但是這一句的最后一個催字卻讓后人產生了很多猜測,眾口不一,有人說是催出發(fā),但和后兩句似乎難以貫通。有人解釋為:催盡管催,飲還是照飲。這也不切合將士們豪放俊爽的精神狀態(tài)。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聯(lián)想到出發(fā),其實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來就是騎在馬上彈奏的。琵琶馬上催,應該是著意渲染一種歡快宴飲的場面。

詩的最末兩句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順著前兩句的詩意來看應當是寫筵席上的暢飲和勸酒,這樣理解的話,全詩無論是在詩意還是詩境上也就自然而然地融會貫通了,過去曾有人認為這兩句作曠達語,倍覺悲痛。還有人說:故作豪飲之詞,然悲感已極。話雖不同,但都離不開一個悲字。后來更有用低沉、悲涼、感傷、反戰(zhàn)等等詞語來概括這首詩的思想感情的,依據(jù)也是三四兩句,特別是末句。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顯然是一種夸張的說法。清代施補華說這兩句詩:作悲傷語讀便淺,作諧謔語讀便妙,在學人領悟。(《峴傭說詩》)這話對我們頗有啟發(fā)。

之所以說作悲傷語讀便淺,是因為它不是在宣揚戰(zhàn)爭的可怕,也不是表現(xiàn)對戎馬生涯的厭惡,更不是對生命不保的哀嘆?;剡^頭去看看那歡宴的場面:耳聽著陣陣歡快、激越的琵琶聲,將士們真是興致飛揚,你斟我酌,一陣痛飲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許有人想放杯了吧,這時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臥沙場,也請諸位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早將生死置之度外了??梢娺@三、四兩句正是席間的勸酒之詞,而并不是什么悲傷之情,它雖有幾分諧謔,卻也為盡情酣醉尋得了最具有環(huán)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臥沙場,表現(xiàn)出來的不僅是豪放、開朗、興奮的感情,而且還有著視死如歸的勇氣,這和豪華的筵席所顯示的熱烈氣氛是一致的。這是一個歡樂的盛宴,那場面和意境決不是一兩個人在那兒淺斟低酌,借酒澆愁。它那明快的語言、跳動跌宕的節(jié)奏所反映出來的情緒是奔放的,狂熱的;它展現(xiàn)出的是一種激動和向往的藝術魅力,這正是盛唐邊塞詩的特色。

也有人認為全詩抒發(fā)的是反戰(zhàn)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戰(zhàn)爭以來生還者極少的悲慘事實,卻出以豪邁曠達之筆,表現(xiàn)了一種視死如歸的悲壯情緒,這就使人透過這種貌似豪放曠達的胸懷,更加看清了軍人們心靈深處的憂傷與幻滅。

30、楓橋夜泊全文詩句翻譯意思全解及賞析

楓橋夜泊全文詩句翻譯意思全解及賞析

譯文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江邊楓樹與船上漁火,難抵我獨自傍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響的鐘聲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賞析

這首七絕以一愁字統(tǒng)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造成一種意韻濃郁的審美情境。后兩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鐘聲,是一種空靈曠遠的意境。江畔秋夜?jié)O火點點,羈旅客子臥聞靜夜鐘聲。所有景物的挑選都獨具慧眼:一靜一動、一明一暗、江邊岸上,景物的搭配與人物的心情達到了高度的默契與交融,共同形成了這個成為后世典范的藝術境界。

全詩抓住一個愁字展開。如果說月落烏啼霜滿天多少透示著凄清悲涼,那么江楓漁火難道不給詩人一點光明與溫暖嗎?然而,對愁眠卻凸現(xiàn)在人們面前。旅途的孤獨、寂寞,牽起詩人的滿懷愁緒,更遇上殘月銜山、烏鴉悲啼,滿目寒霜灑遍江天,一個迷茫、凄清、寂寥的背景已經形成,奠定了全詩以愁為中心的基調。人在逆境中(從詩的字里行間可以品味出來),最忌的是景物傷懷,詩人泊船于楓橋之下,本來心情就已凄惻,卻偏逢殘月。外出旅游者(也許作者不是旅游家)往往會對家人無限牽掛,可謂歸心似箭,盼望與家人團圓,然而,他卻客舟孤苦、愁懷難遣。殘月也許已給詩人一絲莫名的預示,更兼烏鴉悲鳴的不祥之兆!(聽到烏鴉啼叫,人們都會將其與不詳聯(lián)系)滿天的飛霜又怎能不令詩人一陣陣心寒?

江楓漁火對愁眠。經霜后鮮紅似火的楓葉與漁船上星星點點的燈火,在霜天夜晚呈現(xiàn)出一種朦朧美,給這幅秋江月夜圖平添幾分悅目賞心的風姿,繪景已達到美得無瑕的境界!然而,作者著力渲染秋江月夜的美景時,筆束一頓便繪出一個愁字來。作者為什么愁?有幾多愁?景愈美則情(愁)愈烈。詩人面對美景,卻沒有半點的歡樂,愁得輾轉反側,這是為什么?我們回顧前文月落、烏啼、霜滿天,俗話說天黑怕鬼,詩人心中的鬼是什么?是他的仕途得失、宦海沉???還是家事索懷、親朋離散?詩中沒說,不得而知。但詩人無心欣賞夜景、孤獨難眠,我們不難想象他心中之愁。郁結難抒,確實不是言語說得清的。從他害怕烏啼,我們可以覺察他心中一定有什么事(或人)令他擔心,以至烏鴉的啼叫聲也令他心煩意亂。霜,是詩人描繪的這幅秋江月夜圖的組成部分。玉屑般的飛霜給人一種素雅高潔的美感,然而和烏啼愁眠聯(lián)系起來理解,這霜就有點不妙了。既然詩人聽到烏啼已感意亂,那么飛霜豈不是令他心寒嗎?意亂心煩自是他愁眠之因了。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夜,靜得可怕,靜得令人難以入睡。

詩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個字寫了六種景象,后幅卻特別疏朗,兩句詩只寫了一件事:臥聞山寺夜鐘。這是因為,詩人在楓橋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鮮明深刻、最具詩意美的感覺印象,就是這寒山寺的夜半鐘聲。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從各方面顯示出楓橋夜泊的特征,但還不足以盡傳它的神韻。在暗夜中,人的聽覺升居為對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靜夜鐘聲,給予人的印象又特別強烈。這樣,夜半鐘聲就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謐,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詩人臥聽疏鐘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楓橋夜泊》是一首情與景交織在一起的古詩,全詩除了對愁眠外,其余都是刻意繪景。它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過描繪秋江月夜的美景,間接而自然地把詩人旅途寂寞的郁結愁思寄托于景物而抒發(fā)出來。欲抒情,先繪景,情隨景發(fā),是這首古詩顯著的藝術特點。由此可見,在借景抒情的古詩中,作者的情感是通過所描繪的景物來抒發(fā)的。在教學這類古詩時,我們既要欣賞作者描繪的景物,更重要的是理解他憑借景物巧妙抒情的技巧,這樣才能真正地讀懂了古詩。

31、從軍行全文詩句翻譯意思全解及賞析

從軍行全文詩句翻譯意思全解及賞析

譯文:

青海湖上烏云密布,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黃沙萬里,守邊將士,身經百戰(zhàn),鎧甲磨穿,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xiāng)。

鑒賞:

①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一幅壯闊蒼涼的邊塞風景,概括了西北邊陲的狀貌。孤可以體現(xiàn)邊塞地區(qū)的開闊荒涼,可以體會到戍邊將士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這里滲透了豐富復雜的感情,將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注,對所擔負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②詩的后兩句由環(huán)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 黃沙突出西北戰(zhàn)場的艱苦特征,百戰(zhàn)而至穿金甲更可見戰(zhàn)斗艱苦激烈。前一句概括了戍邊時間之漫長、戰(zhàn)事之頻繁、戰(zhàn)斗之艱苦、敵人之強悍,同時也說明將士們報國壯志之堅定。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他們的誓言。后一句是將士們的豪邁誓言,鏗鏘有力,擲地有聲。體現(xiàn)了守邊將士不畏艱險、奮不顧身、誓死殺敵衛(wèi)國的豪情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