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活動探秘磁懸浮
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活動探秘磁懸浮
1、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活動探秘磁懸浮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情境中,探索磁鐵的特性,觀察并發(fā)現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的現象。
2.能運用不同的材料進行探索實驗,讓磁鐵懸浮起來,初步了解磁懸浮現象。
3.發(fā)現生活中磁懸浮現象,感受科學的神奇,體會探究的樂趣。
4.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1.PPT 課件。
2.標有磁極的長形磁鐵若干。
3.每組三盒操作材料:第一盒:磁鐵若干;第二盒:磁鐵若干、磁性小車、卡紙做的軌道;第三盒:環(huán)形磁鐵、粗細吸管、透明小瓶。
4.磁懸浮地球儀教具大的一個,小的四個。
【活動建議】
1.故事情境導入,對磁鐵產生興趣。
故事: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神秘的星球,星球上住著很多磁鐵寶寶,他們身上都有著神奇的力量。今天它們就來了,看看盒子里有什么?
2.游戲探索活動――層層遞進,不斷探索,探尋磁懸浮的奧秘。
游戲一:《磁鐵探秘》――探索磁鐵的特性,觀察并發(fā)現同名磁極相互排斥。
(1)教師:你們的手上是什么?兩塊磁鐵在一起會發(fā)生什么呢?
(2)幼兒探索。
(3)分享探索成果。
教師小結:不同顏色的磁鐵放在一起,會相互吸引;相同顏色的磁鐵放在一起,會相互排斥。
(設計意圖:幼兒通過觀察,發(fā)現磁鐵有紅、藍兩色,有的孩子還能辨認說出“N”和“S” 字母;通過操作、擺弄兩塊磁鐵,發(fā)現不同顏色的磁鐵靠近時會吸在一起,相同顏色的磁鐵靠近時怎么也吸不到一起,幫助幼兒發(fā)現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的現象。)
游戲二:磁鐵小車――進一步體驗磁鐵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現象。
(1)幼兒了解 1 號箱里的投放材料。
游戲規(guī)則:請幼兒用手中的一塊磁鐵讓小車沿著軌道前進,手和磁鐵都不能碰到車身。
(2)幼兒自由探索。
(3)幼兒操作展示,相互分享經驗。
教師小結:磁鐵的相同顏色相對,會產生相互排斥的力量,所以小車前進了。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讓幼兒按照游戲規(guī)則,運用剛剛探索的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的原理,讓小車前進,進一步體驗和鞏固磁鐵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的原理。)
游戲三:磁鐵懸浮――鞏固并理解磁鐵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現象。
(1)幼兒了解 2 號箱里的投放材料。
(2)幼兒自由探索。
(3)幼兒分享、交流讓磁鐵懸浮起來的經驗和方法。
教師小結:環(huán)形磁鐵的相同顏色相對,會產生相互排斥的力量,所以磁鐵懸浮起來了。
(設計意圖:提供吸管、透明的瓶子和環(huán)形磁鐵,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環(huán)形磁鐵也有紅藍兩色。有了前面兩個游戲的感性經驗,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在吸管和透明小瓶的幫助下,進一步利用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的原理,讓兩塊環(huán)形磁鐵懸浮起來。幼兒在不斷嘗試和向同伴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方法,等待神奇現象的出現。)
游戲四:懸浮地球儀――初步了解磁懸浮現象。
(1)教師操作大地球儀,讓孩子感受懸浮的神奇現象。
(2)幼兒分組操作,讓小地球儀懸浮起來。
教師小結:哇,地球儀懸浮起來了!這就是利用了磁懸浮現象,當然這里面還有許多的科學知識,等待小朋友慢慢地去發(fā)現。
(設計意圖:大地球儀懸浮起來,是有一定難度的,老師經過反復操練才能將地球儀放在精確的位置,使之懸浮起來。在音樂的烘托中,孩子們屏住呼吸看到老師讓地球儀浮起并轉動起來,會產生無比的向往,從而也有進一步探索的愿望。所以老師準備了小的地球儀, 在操作上相對簡單,孩子們在不斷的嘗試中可以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科學的神奇。)
3.發(fā)現生活中磁懸浮。
(1)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到磁懸浮?
(2)觀看磁懸浮相關圖片,引發(fā)自由聯想:你想發(fā)明什么?
教師總結:老師相信你們的夢想一定會實現的!讓我們一起努力、加油!
2、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活動:牙齒咔咔咔簡案反思
活動目標
1.感受動物牙齒的不同。
2.知道動物牙齒的形狀與功能有關系。
3.嘗試根據動物牙齒的特點仿編兒歌。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5.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誰的牙齒”組圖;“動物的牙齒”組圖;《動物的牙齒》兒歌音頻及圖片。
活動過程
一鼓勵幼兒猜測發(fā)現動物的牙齒形狀不相同
——猜猜這是誰的牙齒?
——它的牙齒長得怎么樣?
二出引導幼兒發(fā)現動物牙齒形狀與其功能的關系
1.出示組圖“動物的牙齒-1”
2.出示組圖“動物的牙齒-2”
三播放音頻/圖片鼓勵幼兒仿編兒歌
1.播放兒歌音頻及圖片,引導幼兒說說兒歌內容。
2.組織談話,鼓勵幼兒仿編兒歌。
實施反思:
在主題活動開始之前,我們和孩子們做了一些對牙齒認識的準備工作,事先去針對本活動的所學的知識查閱資料、家長幫忙,去實踐和體會。在這個過程中,我也與幼兒一起學習共同提高,充實自己。在設計與教學中,感到自己和學生都對牙病的治療手段方面的知識沒有儲備。恰恰治療牙齒是小朋友在生活中最怕面臨的場面。此是一教學遺憾。
從中也對保護牙齒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總結如下:
1、飲食均衡
飲食平衡、不偏食,選擇有益口腔健康的食品,包括:五谷雜糧、牛奶、魚肉蛋、新鮮蔬菜和瓜果等,少吃酸、甜、粘的食品,少喝甜飲料,少吃零食或不吃零食。
2、早晚刷牙
刷牙使牙菌斑清除干凈,牙菌斑粘附在牙齒表面的細菌性薄膜,是造成齲齒和牙牙齦發(fā)炎的主要因素。
3、慎選牙具
選擇適合幼兒使用的保健牙刷,使用清潔衛(wèi)生牙具。
4、正確刷牙
正確的刷牙方法即豎刷法(牙刷順著牙齒縫隙刷):上面牙齒往下刷,下面牙齒往上刷;左右刷里外刷,切忌左右橫刷。
5、定期檢查
每半年或一年要到口腔醫(yī)院檢查一次牙齒,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
3、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磁鐵的相吸與相斥》教學設計活動反思
一、主題來源
科學教育對于現階段的幼兒是比較難理解的領域,如何做到活動內容有趣,又不失知識性,成為一個研究重點,引導幼兒認識周圍世界,是獲取科學知識經驗的重要途徑。所以我嘗試從幼兒的實際興趣愛好入手,把握孩子學習科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找準教育策略,引導孩子主動探究、主動獲得更為廣泛的經驗,讓科學教育真正走進幼兒的生活世界。因此,我設計了磁鐵特性學習的教育教學活動。
二、設計思路
活動前期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的磁鐵,自主探索磁鐵的奧秘?;顒又形也]有急于讓幼兒進行根本性探索,而是引導孩子們去猜一下磁鐵的兩端相互接觸,會有什么變化?接著幼兒進行實際探索活動,以驗證猜想是否正確。
三、教案
(1)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磁鐵。
2、鼓勵幼兒大膽進行猜想并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激發(fā)孩子們對新鮮事物的探索欲望;潛在的提升孩子們的思考能力、動手能力和表達能力。
3、引導孩,子們將磁鐵原理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4、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2)活動重點和難點
能夠用記錄的方式將探索的結果記錄下來。
(3)活動準備:
1、前期引導幼兒自主探索磁鐵,幫助孩子積累經驗。
2、曲別針,各種形狀的磁鐵,彩筆,記錄表。
(4)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魔術導入,引出磁鐵。
基本部分:
1、認識磁鐵,拋出問題:如果兩塊磁鐵的兩端分別相互接觸,或發(fā)生什么呢?
2、驗證并記錄(把準備好的不同種類的磁鐵分組分發(fā)到幼兒手中,讓幼兒大膽的嘗試做實驗,得出實驗結果,并記錄在記錄紙上。)
3、各組選出代表一名,把實驗結果正確的表達出來。
4、小結: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結束部分:
磁鐵的這個特性在我們的生活中被廣泛應用,我國上海磁懸浮列車,就是利用“同行相斥、異性相吸”的原理設計的。列車上和軌道上的磁鐵,相互排斥,使車輛浮起來,相互吸引,使列車前進。
延伸部分:
去科學區(qū)角用磁鐵和我們今天學到的知識做更漂亮的手鏈吧。
磁鐵的相吸與相斥活動反思
這節(jié)教育教學活動課,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發(fā)展水平讓幼兒對磁鐵的特性有初步的感知。平時他們就像10萬個為什么,總有很多問題。在孩子們的眼里磁鐵是很神秘的東西,有著神奇的力量,他們愿意花費時間精力去專注的持久的探索。
分組合作形成了團隊意識,有利于大家一起動手動腦。
4、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活動:有趣的沉浮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使幼兒知道哪些東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是浮的。
2、初步學習簡單的記錄方法。
3、激發(fā)幼兒對沉浮現象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記錄表、塑料盆若干、上浮下沉的符號標簽若干
準備實驗沉浮的物品(泡沫網,乒乓球,瓶蓋,鑰匙,釘子、橡皮,樹葉,彈珠,鑰匙,石頭)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入神秘小客人米老鼠,開始闖關
今天來了一位神秘的小客人是誰呢
米老鼠:嗨,大家好,我是米老鼠,要不要到我的米奇妙妙屋里玩呢?
今天米老鼠要邀請大家去米奇妙妙屋里玩,想去米奇妙妙屋里玩必須完成一個小任務,是什么任務呢來聽一聽。
(二)第一關,猜測各種物品的沉浮現象
米老鼠:小朋友們大家好,你們準備好闖關了嗎?仔細看看下面這些物品放在水里哪些可以沉下去,哪些可以浮上來呢?
那我們就來看看哪些物品可以沉下去,哪些可以浮上來
觀看課件,幼兒觀察認識物品。
那這些東西,哪些物品可以沉下去,哪些可以浮上來呢?
幼兒猜測回答。大家認為比較重的都可以沉下去。輕的可以浮上來
來我們看看米老鼠怎么說,有什么結果呢?
(二)第二關,動手實驗驗證物品的沉浮
1.米老鼠:小朋友們你們猜了那么久,誰說的是正確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來動手驗證一下吧,這是我的第二關哦,請小朋友們在做實驗的過程當中,不要把水撒出來,也不要弄濕衣服哦。
2.我們下面就要動手做實驗驗證一下我們的結果了,那我們趕快行動吧,四個小朋友一組。
我們會用到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沉浮實驗記錄表,如果你實驗的東西是浮上去的,做一個“↑”,(一個條豎線,上面加一個小帽子)如果是沉下去,那我們就做一個“↓”(一個條豎線,下面加一個小帽子)。
3.老師指導幼兒操作實驗,把實驗的結果記在記錄紙上。
幼兒按意愿動手實踐,教師注意觀察記錄,針對性地指導;注意觀察幼兒的不同表現
我們成功的闖過了第二關,我們觀察到了不同的物品在水里有不同的姿態(tài),那我們現在能去米奇妙妙屋玩了嗎?
(三)第三關,將沉和浮的不同狀態(tài)的物品分類
1.米老鼠:恭喜小朋友們完成了第二關,但是不著急,你們只有闖過第三關才能正式得到邀請卡哦,仔細聽第三關的任務是,每個組的小朋友,把你們組的物品正確的放入沉浮分類框中。
2.第三關的任務是什么呢?
現在在你們面前都有兩個小框子,看看兩個小框子有什么區(qū)別呢?
上浮物品框子和下沉物品框子讓我們一起來分類放入正確的框子。
我們來一起驗證一下,看看大家的結果是不是一樣的。
上浮的物品:泡沫網,乒乓球,樹葉,瓶蓋,
下沉的物品:橡皮,彈珠,小夾子,螺絲釘,鑰匙,石頭。
3.我們現在是第三關了,讓我來考考你的記憶力了,看看你們的腦袋轉的快不快,今天實驗的這些物品對你的印象深不深,把這些上浮和下沉的標志貼到這個記錄表上來。
4.邀請不同小朋友在記錄表上在不同的物品上正確的做好標志
米老鼠:恭喜小朋友們闖關成功!
(四)延伸生活,結束離場
1.其實在生活中還有很多上浮和下沉的物品對不對,所以啊小朋友們你回到家里和爸媽做下這個小實驗,把你收集的資料記錄下來,下次活動時來講給大家聽好嗎?
2.走,老師要發(fā)邀請卡了哦!
活動反思
本節(jié)課是幼兒園大班的科學常識課,主要通過實踐來了解,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找到答案,用玩的方式讓他們更好的感覺到學科的樂趣,讓孩子們自己發(fā)現問題,使他們樂于觀察、樂于嘗試,發(fā)現問題再去解決問題。
5、幼兒園教案大班數學活動:鋪地磚反思
活動目標
1、感知幾何圖形之間分解與組合的關系,探索圖形組合方式的多樣性。
2、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探索的結果。
3、積極參加數學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4、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重點難點
操作探索圖形組合方法的多樣性。
活動準備
1、教具:地磚、地板、黑板若干塊
2、學具:人手8張操作板、記錄紙、鉛筆
3、經驗準備:有分工與記錄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觀察“地磚”的外形特征。以故事情境導入,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小白兔開了一家裝修公司,需要招聘鋪地磚的工作人員呢!他說只有最會動腦筋的孩子才能成功,你們要不要試一試?
出示圖1——8張地磚,引導幼兒認識、觀察、比較它們的外形特征。
師:這些就是用來鋪地的地磚,看看他們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觀察地磚形狀、顏色、數量、方向等特征。)
小結:他們的顏色、形狀、方向、圖形數量都不同,并且有的圖形相同,但是方向是不同的!
二、運用已有經驗嘗試進行圖形的匹配與轉換(小貓家的地板)
1、出示地板小貓家的地板,引導幼兒觀察地板上的陰影部分,選擇合適的地磚進行匹配.
師:這是小貓家需要我們鋪地磚的地板,黑色的部分表示可以鋪地磚的空位,仔細觀察地板上空位的形狀,找找看第幾號地磚鋪進去后,不多不少剛剛填滿。(請個別幼兒操作)誰愿意來試試!
2、驗證操作結果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地板鋪好了嗎?是不是不多不少剛剛填滿呢?
小結:要觀察地板空位與地磚的形狀、方向是否匹配,這樣我們才能又快又準確地將地板不多不少剛好鋪滿。
三、感知不同的圖形可以組合成一個新的圖形(或大圖形分割成其它的小圖形)
1、出示小狗家的地板,引導幼兒觀察。
師:看看小狗家的地板的空位有什么不一樣?需要放入哪些地磚,能讓這些空位不多不少剛好鋪滿。
2、幼兒操作、分享、驗證。
操作要點:用兩塊不同形狀的地磚進行多種組合,填滿地板上的空位。
師:誰愿意來分享一下自己的方法?
師:首先,我們來看看A組的方法是2、4和5號組合起來的,你們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方法呢?(依次看第二種、第三種方法)
(預設可能出現的問題:1、沒有將地板空位鋪滿;2、出現地磚重疊的現象;)
小結:這一次是用不同形狀的地磚進行組合鋪滿了地板上的空位,所以通過不同的組合方式還可以完成更復雜的鋪地磚任務。
四、通過探索了解圖形組合的多樣性(小豬)
氛圍的營造:你們不僅要把地磚不多不少剛剛鋪滿地板的空位,而且還要想出多種組合的方式,比比看最會動腦筋。
1、出示小豬家的地板
師:“小豬說這就是我家的地板,你們要把想到的不同組合的方式記錄下來哦!看看你們在三分鐘內有多少圖形組合的方式”。
2、幼兒兩人一組合作操作
指導重點:圖形的多種組合方式
五、分享驗證
1、教師將幼兒最后一次操作的結果貼在黑板上
師:我們來看看你們的方法是幾號和幾號組合起來的,你們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方法呢?(依次看第二種、第三種方法)
2、小結
師:每一組地板上的空位都是一樣的,我們能通過操作發(fā)現這么多種不同的組合方式來將地板鋪滿,也許不止這幾種組合方式,小朋友們下來還可以繼續(xù)和好朋友一起尋找。
3、結束部分
師:今天你們的表現真的很棒,小兔經理決定將你們都錄取了,恭喜你們!
活動總結
通過這個活動,大部分幼兒能利用教師提供的操作材料進行感知幾何圖形之間分解與組合的關系,探索圖形組合方式的多樣性,個別幼兒在操作后不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探索的結果,記錄不夠詳細,教師需多指導幼兒的記錄方式。
6、幼兒園教案大班體育游戲:磁性人
活動目標
1.聽指令按規(guī)則迅速向前、向后、向側移動身體,掌握向不同方向移動的要點。
2.能變換姿態(tài)向不同方向移動身體,發(fā)展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和快速反應能力。
3.積極參與“磁性人”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鍛煉的興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
5.樂于參加體育活動,感受幫助有困難的人的快樂體驗。
活動準備
1.“U”形、“S”形等圖片、節(jié)奏歡快的音樂。
2 幼兒提前了解磁現象。
活動建議
1.準備活動:隨(運動員進行曲)等節(jié)奏歡快的音樂,帶領幼兒練習聽指令快速走,如正走、倒走、側身走等。
2.介紹玩法,引導幼兒練習聽指令向不同方向移動身體。
(1)教師介紹并示范游戲玩法:幼兒四散站,做“磁性人”;教師做“磁鐵”.站在前(后)面。
幼兒隨音樂圍圓走,當聽到“磁性人”的口令時,“磁鐵” 在身體后,“磁性人”倒走;“磁鐵” 在身體前,“磁性人” 正走;“磁鐵” 在側面,“磁性人”側身走。
可針對動作要點提問:向前移動時,怎樣能又穩(wěn)又快?向后移動時,怎樣能保持移動方向不變、不摔倒?
(2)幼兒熟悉玩法,進行正走、倒走的練習。
(3)幼兒改變移動方向,練習側身走的動作。
(4)教師可扮演“磁鐵”,站在場地中間游戲,引導幼兒練習側身向“磁鐵” 方向移動。
(5)增加游戲趣味性,引導幼兒繼續(xù)游戲。
請個別幼兒扮演“磁鐵”.其他幼兒模仿圖片上字母的形狀。如“S”形、"U”形等,提高身體控制能力和靈活性。
(6)幼兒分組進行游戲,調節(jié)活動密度。例如:將幼兒分為 3-4 組,輪流扮演磁鐵進行游戲。
3.帶領幼兒玩游戲“面條人”,進行放松活動。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做面條入鍋前直立和入鍋后逐漸變軟、搖擺、扭動等不同動作。
7、幼兒園教案大班數學活動:散步反思
設計意圖
教師在戶外活動時,教師觀察幼兒在戶外活動的現狀,大班幼兒對空間方位的位置和方向的感知還不夠準確,特別是遇到障礙物時,幼兒在表述方位和移動身體時幼兒言行不一,考慮到幼兒空間方位的認知離不開生活的環(huán)境,對方位的辨別和認識也必須緊緊依托他們生活的環(huán)境和情境才有意義。因此結合大班幼兒當前需要,為鞏固幼兒的對于空間方位的認識。特設計一次有關空間方位的數學活動《散步》。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感知和了解方位前后、上下、左右可以用來確定位置和表述方向。
2.動作與技能目標:能借助箭頭表示方向,根據方位指示向一定的空間方向移動身體。
3.情感目標:感受設計自己的散步路線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重點難點
知道方位詞前后上下左右可以用來確定和表述方向。能根據方位詞向一定的空間方向移動身體。
活動準備
幼兒準備:幼兒有散步的經驗,幼兒入場前已請幼兒4人為一組,確立好紅隊黃隊和藍隊。
教師準備:事先了解教學對象的基本情況
物質準備:
用于搭建障礙路線的物體:道具小水池、大樹、游泳池、小橋、教室。設計路線圖3張、筆3支、大黑板、圖釘、散步音樂、箭頭若干。
活動過程
(一)空間方位游戲:開腳合腳,開腳合腳,開開開,閉腳合腳,閉腳合腳,閉閉閉,前前前后后后,左左左右右右,米索米索一,米索米索二,看誰是第一。
(二)回顧故事部分內容:教師播放音樂,全體幼兒出門散步,幼兒根據指示向一定的空間方向移動身體。
小朋友們,大家上午好!今天老師想帶你們去幼兒園幾個好玩的地方去散步,你們想去嗎?
今天的散步地點只有4個,我們一起來走走這個路線吧:首先從教室向前走到小水池,從小水池的右邊走過,接著向前走到大樹,從左繞過大樹,然后向前走到游泳池,從中間游過游泳池,再往前直走到小橋,從小橋的下面走過去,最后直走回到教室。
師:大家有沒有來說一說今天的散步路線中你聽到了什么,才讓你準確地走到了散步地點。幼兒說自己的想法
師:原來今天的散步路線更加詳細。從散步地點的上面、下面、左面、右面、中間經過告訴了我們具體的位置和方向。
(三)出示“箭頭”,請幼兒來擺出自己的散步散步路線。
1.結合生活經驗,啟發(fā)幼兒使用箭頭表示方向。
師: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的路線圖,比如去廁所路標。這里的箭頭是要告訴我們什么?
幼兒回答。
師:告訴路上的箭頭是想告訴我們什么?。
幼兒回答
師小結:箭頭可以幫助我們知道散步的方向。
2.引導幼兒觀察散步路線,并說明方位。
我們一起來觀察我們剛才的散步路線圖(PPT呈現路線圖)。
師:通過看圖,你知道我們剛才是怎么散步的嗎?
幼兒:首先從教室向前走到小水池,從小水池的右邊走過,接著向前走到大樹,從左繞過大樹,然后向前走到游泳池,從中間游過游泳池,再往前直走到小橋,從小橋的下面走過去,最后直走回到教室。
師:如果是你自己來散步,你想從哪邊走呢?請你用箭頭來擺一擺你的路線,請2個小朋友按照方位指示去散步。
教師提問:如果沒有那個箭頭會發(fā)生什么?(教師根據現場狀況抽取一兩個箭頭進行提問)
教小結:借助箭頭幫助我們知道散步方向,根據指示我們能去我們想去的地方。
3.出示箭頭,幼兒分組擺出自己的散步的方向,感受方位,鼓勵幼兒根據指示邊走邊說。
師:在你們身后有可利用的箭頭若干,每個小組分別拿對應顏色的箭頭,小組商量擺出你們喜歡的散步路線。
請幼兒分小組嘗試一邊散步一邊說路線。
教小結:借助箭頭幫助我們知道散步方向,根據指示我們能去我們想去的地方
(四)游戲:挑戰(zhàn)使用箭頭自己繪制散步路線圖。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設計與別人不同的散步路線嗎?在你們身后有相應的圖紙,挑戰(zhàn)成功的小組將獲得神秘禮物喲!(想)
闖關:小組設計自己的路線圖,圖紙要清楚地告訴大家散步的位置和方向即為挑戰(zhàn)成功。音樂響起,幼兒開始設計,音樂結束,小組將自己的圖紙貼到黑板上,回到座位。
音樂結束,請小組展示散步路線,
驗證:
1.組長看圖紙說路線,組員聽指令去散步。
2.請其它幼兒觀察,并說說是否挑戰(zhàn)成功,說出理由。
師小結:本次挑戰(zhàn)成功的秘訣是小朋友借助箭頭在圖紙上標明前后、上下、左右來確定散步位置,其它小朋友能夠根據圖紙上的提示說出散步的位置,根據指示能去想去的地方。
挑戰(zhàn)結束,贈送神秘禮物。
(五)活動小結
小朋友們團結合作設計出了有趣的散步路線圖,恭喜所有小朋友挑戰(zhàn)成功。通過看圖大家都清楚了散步的位置和方向,那么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用畫圖的方式來記錄位置和方向呢?
教師出示地鐵圖、導航等等。
小朋友們可以回家搜集相關路線圖,用畫圖的形式設計自己喜歡的路線。
好了,小朋友輕輕起立,向后轉,我們一起跟后面的老師禮貌地說再見吧!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的設計遵循幼兒年齡特點,活動由易到難,層層遞進。教師主要采用情境創(chuàng)設法、提問法、觀察法、游戲法等來引導并提升幼兒空間方位的經驗。幼兒主要采用討論法、觀察法、操作法、自主探究等方式在游戲中提升自己空間方位經驗。該活動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活動中教師啟發(fā)幼兒設計不同的路線,是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繪制路線,幼兒能夠用畫圖的方式表征空間關系做鋪墊。
考慮大班幼兒樂于挑戰(zhàn)的年齡特征,活動采用了挑戰(zhàn)的形式來激發(fā)幼兒繪制路線圖的熱情,這都是為達成目標利用空間方位幫助我們準確詳細地表明位置、方向和路線而服務的。接著教師請小組展示自己的散步路線。大家在不斷地挑戰(zhàn)、驗證、試誤等情境下不斷感知空間方位,提升經驗。最后教師出示生活中常見的地鐵路線圖、導航等,引導小朋友將此次經驗遷移至生活,運用到生活中。
8、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活動:有趣的靜電反思
活動目標
1.愿意主動參與探究,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2.了解摩擦產生“靜電”,嘗試探索不同的材料摩擦產生“靜電”的現象。
3.能動手動腦大膽進行實驗探究,并交流實驗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的結果。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重點難點活動重點:
幼兒嘗試探索不同的材料摩擦產生靜電的現象。
活動難點:
對實驗結果進行記錄,并交流實驗探究過程及結果。
活動準備
理解摩擦的含義;有觀察到過身邊的“靜電現象”。
物質材料準備:
記錄表,大小碎紙屑,塑料小勺,塑料梳子,鉛筆,水彩筆,吸管,塑料玩具。
活動過程
一、導入:魔法小視頻激發(fā)幼兒興趣
牙簽為什么會隨著吸管動起來呢?
二、基本部分
(一)第一次實驗,幼兒初步感知靜電的產生
1.設置情境:小小魔術--吸管吸紙屑
(1)剛才楊老師是怎么把紙屑吸起來的呢?引出摩擦的概念。
(2)吸管還可以在哪里摩擦吸起小紙屑呢?引發(fā)幼兒猜想。
2.幼兒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第一次實驗并做記錄。
3.小組展示實驗結果。
4.小結:原來在有毛的如毛發(fā),毛衣或絨布上摩擦容易產生靜電,然后就可以成功地吸起小紙屑啦!
(二)第二次實驗,探索生活中常見物體的靜電現象。
1.出示材料,提問:除了吸管外,這些材料都能通過摩擦產生靜電嗎?
2.幼兒第二次實驗,并做記錄。
3.交流、分享實驗結果
4.小結:經過摩擦后,有的物體容易產生靜電,有的不容易產生靜電。
三、結束部分
觀看PPT,了解生活中常見的靜電現象。
四、活動延伸:
區(qū)域活動:幼兒利用活動區(qū)的材料進行靜電實驗。
家園共育:家長和幼兒一起搜集資料,了解靜電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總結【自我評價】
在干燥的秋天,小朋友們常常會發(fā)現這樣的現象:和別人猛的一碰,會感到被電擊了一下,還有脫毛衣的時候會聽到“滋拉滋拉”的聲音,還伴有亮光。小朋友們對這些現象都充滿了好奇心,很有興趣隨老師一起去探索。
在本次活動中,我首先以魔術視頻導入,用吸管摩擦后將牙簽控制的左右轉。小朋友都感到很神奇,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繼而歡呼起來,一個個躍躍欲試。所以接下來我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嘗試,用小棒棒去吸小紙屑。通過與自己身體或衣服摩擦產生靜電,大部分幼兒操作成功,很有成就感。接著我便讓幼兒繼續(xù)用其它物品去吸小紙屑,看看哪些是可摩擦起電物品,哪些是不可摩擦起電物品。最后我還讓幼兒了解電對人類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止靜電。
通過此次科學活動的展開,讓我認識到科學活動要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要多引導幼兒去觀察生活、發(fā)現生活,從而熱愛生活。
【存在問題】
本次活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活動中,有兩次幼兒進行實驗探索操作的地方,我通過讓幼兒邊做實驗邊填記錄表來記錄實驗的過程和結果。但對孩子們記錄的結果沒有充分地進行探討。
【課堂重建】
科學探究活動是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兒在對自然事物的探究活動中,不僅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而且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tài)度和能力。
科學活動的過程是發(fā)現問題-提出猜想-驗證猜想-總結交流。在本次活動中,在驗證猜想的環(huán)節(jié)沒有給與孩子們充分討論自己實驗驗結果的機會。在今后的科學探究活動中,要注意以幼兒為主題教師發(fā)揮引導者的作用,鼓勵幼兒進行大膽的科學實驗探究活動。
9、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活動:建高樓反思
活動目標
1.積極自主探索用一次性杯子建高樓,分享交流搭建的方法。
2.嘗試用連接材料輔助疊高。
3.能在游戲中體驗合作的重要性。
4.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重點難點重點:自主探索建高樓,分享交流搭建的方法。
難點:嘗試用連接材料輔助疊高,體驗合作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1)對生活中的高樓有初步的認識。
(2)有使用透明膠的經驗。
2.材料準備:記錄紙、音樂、5種不同顏色的一次性杯子各20個、寬透明膠5個、剪刀5把。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導入語:我看到很多小朋友在拼拼搭搭,喜歡用一次性杯子建高樓,今天我也請來了我的好朋友,看看是什么?(一次性杯子)
二、基本部分
1.引發(fā)用杯子建高樓的興趣。
師:這些杯子到底能不能建高樓?能建多高的樓房呢?
點擊課件。師:我們來看看小朋友在哪里?在干什么?(建構區(qū))
(環(huán)節(jié)評析: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說說看到的課件內容,喚醒幼兒關于建構的已有經驗,幫助幼兒在了解建構的基礎上進一步引發(fā)出新的建構方法,激發(fā)幼兒參與的欲望及積極性。)
2.自由探索,大膽嘗試用杯子建高樓。
(1)第1次操作(目的:積極探索用一次性杯子建高樓的方法)
●教師提操作要求
4人一組,每組20個杯子,想一想可以怎樣用這20個杯子建高樓?音樂結束前完成。
●幼兒動手操作
師:讓我們當一次建筑工人用一次性杯子搭一搭吧!趕緊到前面的桌子上試試吧!
關注要點:觀察幼兒的搭建過程,知道幼兒運用了幾種方法,討論交流搭建的方法。
●分享交流
(目的:分享搭建的方法,培養(yǎng)善于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師:大家談談你們都用了哪些方法建高樓?(幼兒自由回答,老師記錄。)
師:用口對口的搭建方法會出現什么問題?有什么辦法把這些杯子連接起來,讓它變牢固嗎?(出示透明膠)
(環(huán)節(jié)評析:欣賞幼兒用一次性杯子搭建的幾種不同的方法,給幼兒提供大膽發(fā)言、自主創(chuàng)作的機會,讓幼兒在不斷嘗試、自由操作和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自然而然掌握了一次性杯子的可變性,為后面搭建任務的完成提供了經驗和能力的準備)
(2)第2次操作(目的:嘗試使用連接材料輔助建高樓的方法,體驗合作的重要性。)
●教師提操作要求
同樣4人一組,每組20個杯子,比一比,在音樂結束時哪一組建的高樓最高,但不同的是,先找同伴商量,怎樣合作?商量好后再進行合作建高樓。
●幼兒動手操作
關注要點:幼兒是怎樣合作的?
幼兒是怎樣使用透明膠來連接杯子的?
●交流杯子建高樓的經驗
(目的:分享操作經驗和協作的方法,引發(fā)新的探究問題)
師:比一比,哪一組勝利了?
師:請建得最高的組來談談,你們是怎樣合作的?(幼兒說,教師記錄,目的是提煉協作的好方法,正確使用輔助材料的使用經驗。)
●發(fā)現問題。
教師小結:同樣是用杯子建高樓,為什么有的建得又高又直?有的建得歪歪扭扭的呢?以現建的高樓讓幼兒進行分析,教師并記錄,小結用杯子建高樓時得將杯口對準,用連接材料連接牢固,才能將高樓建得高。
(環(huán)節(jié)評析:如何輔助杯子疊高,成為了一次性杯子建高樓中遇到的第二個問題,在嘗試多種疊高和輔助連接的方法后,教師引導幼兒請透明膠來幫忙,于是,幼兒又積極投入到使用透明膠輔助建高樓的自主探究活動中。哪怕是作品歪歪倒倒的顯現在孩子的眼前,這樣既可以放在桌邊與同伴交流分享,又可以在大家面前展示。最后,在幼兒操作的幾組高樓對比下,引發(fā)了幼兒的又一次討論:如何用杯子把高樓進得又高又牢固?)
三、結束部分
師:還有什么方法讓高樓建得又高又穩(wěn)呢?
幼兒自由發(fā)言
教師總結:剛才我們想了很多辦法,接下來讓我們去建構區(qū)試試,怎么樣?
活動總結:
1.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建筑工人是幼兒熟悉的角色,扮演建筑工人搭建高樓,這種有趣且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建高樓的積極性,讓幼兒在與生活相連接的模擬情景及開放的操作環(huán)境中,身臨其境,根據問題選取材料進行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兩次操作。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提升用杯子建高樓的已有經驗。
2.教具的巧妙性,引發(fā)操作與探究,最后達到合作共贏。本次活動中教師提供與投放了非常巧妙的教學具(白板記錄紙、一次性杯子等)這些東西操作性強,可重復使用且多變,能引導幼兒積極思維,大膽想象,主動發(fā)現,自由自主嘗試與操作,有效的解決了活動中的重難點,確保了活動的有效性。根據平時我們在建構區(qū)對幼兒運用一次性杯子建高樓的情況進行觀察。教師在根據幼兒的能力和水平,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設計了由易到難的操作環(huán)節(jié)。從自由的拼搭到多人合作的拼搭。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點,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操作,把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
3.自主探索,引發(fā)創(chuàng)造。操作的主動性,氛圍的平等性,讓幼兒借助別人的設想開拓自己的思路,嘗試更新奇的搭建方法,或補充他人的搭建方法,或將他人若干設想綜合起來,提出新的搭建方法。在利用一次性杯子搭建高樓的過程中形成了新穎有趣的高樓造型,在幼兒的表達交流分享中獲取到獨特的想法,體驗了創(chuàng)造后的成功感和幸福感。在此過程中,幼兒一會兒動手操作,一會兒交流討論,一會兒合作探究,專注地完成了搭建高樓的任務?;顒咏Y束后。師生就第二次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共同的探討,留下懸念,把材料投放到建構區(qū),滿足幼兒繼續(xù)探索的愿望。
10、幼兒園教案大班社會活動:民族大家庭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初步了解少數民族的習俗、文化和風情。
2.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通過討論、實踐、思考、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3. 知道我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激發(fā)幼兒的愛國情感。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重點難點
我國是一個由 56 個民族組成的統(tǒng)一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文化,各民族都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各民族彼此之間血脈想通、命運相系、文化相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我國石油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他們各自有不同的服飾和生活習慣,提前編排的情景表演“56個民族”。
2.物質準備:、課件《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的服裝、音樂、圖片、地圖一張、民族大家庭粘貼表。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在歌曲《愛我中華》當背景音樂下,孩子們換上民族服裝,隨音樂表演。
2.提問:剛剛那些表演小朋友跟我們有什么地方不太一樣呢?他們都是哪些民族呢?有什么風俗習慣?喜歡吃什么?住在哪里嗎?
小結:這些跟我們不同服飾不同裝扮的人是少數民族。
二、了解少數民族---五大民族。
1.教師借助多媒體設備,出示一部分少數民族的圖片和視頻“展現民族風采”,讓幼兒直觀感受各民族的民風民俗。
2.了解主要的五大少數民族,幼兒模仿表演
(1)漢族人:喜歡吃什么?你們認識這些字嗎?
小結:漢族人喜歡吃大米和面粉做的東西。如:米飯、湯圓、粽子、饅頭、面條、包子、餃子等。
(2)傣族人:最喜歡跳什么舞?
小結:傣族人最喜歡跳傣族舞。(欣賞傣族舞視頻,幼兒模仿表演)
(3)藏族人最喜歡吃什么?
小結:農區(qū)的藏族人以 粑為主食,用茶水拌食,喜歡酥油茶和奶茶。牧區(qū)的藏族人以牛羊肉為主食,日食五六餐。
(4)維吾爾族有什么好吃的東西?他們喜歡跳什么舞?
小結:新疆的土魯藩有葡萄和哈密瓜。他們喜歡跳新疆舞。(欣賞視頻,幼兒模仿表演)
(5)蒙古族人喜歡吃什么?他們穿的衣服有什么特點?他們居住在哪里?他們喜歡干什么?
小結:蒙古族人愛吃牛肉、羊肉、喝奶茶。身穿長袍,腰間束腰帶,腳穿靴子。他們 生活在大草原上,以放牧為生,住在可以隨拆隨搭的蒙古包里。蒙族人喜歡唱歌、跳舞、彈馬頭琴。
總結:這些跟我們不同服飾不同裝扮的人是少數民族,每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的特殊文化、服飾及生活習慣。
三、貼圖游戲----給五大民族找家
1.現在有“漢族、蒙古族,傣族,維吾爾族,藏族”五大民族圖片,每個民族在地圖上的位置也不同。教師帶領幼兒找一找中國地圖上“五大少數民族自治區(qū)”的地理位置在哪里?找一找他們的家。
四、觀看PPT,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其他少數民族。
1.結合PPT內容和自己的所見所聞盡可能多的說出更多的少數民族。
2.小結:我國各民族在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等方式,存在很大差異,但我們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大家庭里,互相幫助,相親相愛,我們彼此之間血脈相通、命運相系、文化相連,我們擁有一個相同的名字,她是 56 個兄弟民族的總稱。
五、制作民族娃娃。
1.教師提供材料,幼兒自己動手制作漂亮的民族娃娃,教師播放歌曲《五十六個民族》作背景音樂。
2.師生同唱共舞“愛我中華”,結束活動。
活動總結
本節(jié)活動是以情景舞蹈表演的形式導入新課內容,創(chuàng)設愛國氛圍,使活動順利地開展,各民族有著極為特色的民風民俗,本次獲得通過五個大的活動內容,從而使得幼兒感性認識少數民族風情,民俗習慣和服飾特點,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大亮點,是貼圖游戲,讓幼兒玩中學。進一步了解區(qū)別各民族的特征和地理位置。最后結束讓全體幼兒同唱共舞“愛我中華,讓幼兒再次感受各民族之間應該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融洽,共同建設祖國,祖國才能更加繁榮昌盛。
11、幼兒園教案大班美術活動《旅行印象》
活動目標
1.運用蠟筆、水彩等方法創(chuàng)作旅游印象作品,感受創(chuàng)作樂趣。
2.有興趣地選換顏色,發(fā)展對色彩的感受力。
3.養(yǎng)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外出旅游像片、各種顏色的水彩顏料、水桶、蠟筆、素描紙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2)師:小朋友們都非常喜歡旅游,請問你們最喜歡的地方是哪里?它給來哦你什么印象?
(3)師:我們可以用繪畫的方式告訴大家你最喜歡的旅游點。
2.繪畫活動
(1)繪畫要求:用油畫棒繪畫你最喜歡的旅游景點,然后選擇選擇你喜歡的水彩顏料涂背景。
(2)幼兒作畫。
3.觀賞評價作品。
活動延伸
提供各種材料,用不同的方式如線描畫表現旅游印象,創(chuàng)做作品。
12、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活動:火車迷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視頻圖片了解中國火車的發(fā)展歷程。
2.知道各種火車名稱、外形特征和功能,引發(fā)幼兒對火車性能的探究興趣。
3.感受到我國高鐵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的變化,并為此感到高興與自豪。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帶領幼兒搜集關于各種火車的視頻圖片,并統(tǒng)計自己看到的火車品種、及特點。
2.教師與幼兒共同收集各種玩具火車。
3.幼兒已有坐車火車經驗。
【活動建議】
1.請幼兒結合統(tǒng)計表交流“我搜集的火車”,了解各種火車的名稱和外形特征及特點。
提問:說說都有什么火車?它們的外形特征是怎樣的?功能有什么不同?
2.引導幼兒通過觀看視頻資料,探索火車的奧秘,了解火車的發(fā)展史。
(1)讓幼兒觀察各種火車圖片,如蒸汽火車、內燃機車、綠皮火車、動車、高鐵,了解不同火車的不同特點。
(2)請幼兒找找不同火車有什么不同的特點及功能,并記錄下來。
小結:火車的演變過程為蒸汽機車時期、內燃機車時期、電力機車時期、高速列車時期。蒸汽火車利用煤為動力、綠皮火車是利用柴油為動力、高鐵是利用電為動力。
3.引導幼兒分組玩玩具火車,并向同伴介紹自己喜歡的火車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4.讓幼兒結合生活經驗,交流“火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1)談談都坐過火車嗎?去過哪里?如果沒有火車會怎樣?感受火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2)引導幼兒討論:“如何安全文明乘坐火車”
5.觀看中國鐵路發(fā)展歷程的視頻,讓幼兒感受到我國高鐵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的變化,并為此感到高興與自豪。
【活動延伸】
啟發(fā)幼兒提出關于火車的更多問題,請教師、家長和幼兒一起參與討論。
13、幼兒園大班科學《好玩的磁鐵》 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發(fā)現磁鐵的特性,激發(fā)幼兒對磁鐵的興趣。
2、在操作活動中了解磁鐵的特性,幫助幼兒形成主動探究的意識。
3、在實際的主動探究活動中幼兒感受探究的快樂,學會交流實驗結果,通過記錄合作學習簡單評價并在評價中體驗成功的愉快。
4、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
重點難點:
在游戲中幼兒主動發(fā)現磁鐵的特性,在操作實驗中積極探索磁鐵的秘密。
物質準備:自制釣魚竿 魚鉤(磁鐵) 有回形針的紙魚若干,不同形狀的磁鐵若干,圖釘、大頭針、布條、紙片、玻璃球、牙簽、雪花片、硬幣、橡皮、回形針。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對磁鐵有初步的認識。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發(fā)現磁鐵
1、游戲:小貓釣魚。
2、討論:為什么有些頑皮的小魚總是釣不上來呢?你們看看釣上來的小魚,你發(fā)現了什么?
3、小結:只有身上有回形針的魚才能被釣上來,因為磁鐵能吸住帶有回形針的紙魚。
二、基本部分:認識磁鐵
磁鐵找朋友。
1、老師:磁鐵能吸住鐵做的回形針,還能吸住哪些東西呢?
2、老師提供每人一份相同的操作材料,請幼兒動手操作,試一試哪些東西可以被磁鐵吸起來。
3、請幼兒分組交流實驗操作結果,做好實驗記錄并交流實驗結果。
(鼓勵幼兒大膽動手實驗,及時肯定幼兒的探索發(fā)現。)
4、小結:磁鐵的本領真大,只要是鐵做的東西都能被磁鐵吸住。(磁鐵不光能吸住回形針,還能吸住大頭針、圖釘、硬幣,這說明磁鐵和鐵制品都是好朋友。)
三、拓展部分:磁鐵在生活中的運用。
1、老師引導幼兒了解磁鐵在人們實際生活中的運用,通過提問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鐵。
小結:磁鐵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比如塑料文具盒上的蓋子,門吸,媽媽的錢包上的磁鐵扣 活動室里的黑板上的磁扣都用到了磁鐵的本領。
四、活動延伸:
啟發(fā)幼兒在生活中繼續(xù)積極觀察了解磁鐵的運用,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進一步了解磁鐵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比如磁性玩具,磁懸浮列車,磁性水杯,廣泛認識到磁鐵的特性為人類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
14、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我是小小魔術師反思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色彩的變化活動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2.引導幼兒發(fā)現顏色混合后產生的一些新變化,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辨別能力。
3.鼓勵幼兒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及結果。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重點難點重點:
激發(fā)幼兒對色彩的變化活動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難點:引導幼兒發(fā)現顏色混合后產生的一些新變化,提高幼兒觀察和辨別能力。
活動準備
分別裝有紅、黃、藍顏料的瓶子若干,一次性透明杯若干、記錄表、抹布、水彩筆或者油畫棒、顏料、三原色搭配圖片實例圖。
活動過程一、實驗導入
1.師:今天老師要變一個魔術了,請小朋友們看仔細哦。觀察杯中的顏色,是那二種顏色呢? (紅色和黃色) (出示紅、黃兩種顏色的杯,讓幼兒看清后,把兩色混合,觀察它們的變化結果。
2.師:變成什么顏色了? (橙色)原來的紅色、黃色呢? (不見了)
小結:顏色真神奇,紅顏色與黃顏色混在一起,變成了橙色。小朋友想不想也來當
回魔術師,變出漂亮的顏色來呢?
二、探索三原色變變變
1.教師介紹實驗材料
師:今天老師要請你們來做魔術師了,老師為你們準備了紅、黃、藍三種顏料,(出示記錄表)這是什么? (記錄表)用你們桌子上的顏料,每兩種顏色混合在一起,仔細觀察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請在空白的圓圈內用你手中的水彩筆或者油畫棒涂上相應的顏色。
2.教師介紹實驗操作步驟與方法
師:每個人都有一份操作材料,當聽到老師結束活動的口令后,要及時放下材料,然后我們大家一起來分享你的實驗結果, 說一說你發(fā)現了什么變化。 請小朋友們在混合顏色的時候要小心,注意不要把顏料酒在桌子、衣服或者記錄表上,要注意安全和衛(wèi)生。現在就請小朋友們們把小板凳輕地面向小桌子,開始操作吧。
3、幼兒自主開展實驗探究活動,教師巡回指導。關注能力弱的幼兒,幫助他們完成操作。
4、集中交流,梳理小結。
師:小朋友們大部分小用友己經實驗完了。通過實驗,你用兩種顏色搭配后發(fā)現了什么變化呢?
(引導幼兒說一說“*顏色與*顏色混在一起變成了*顏色" ,)
小結: (出示三原色搭配實例圖)小魔術師們表演得真精彩,紅顏色與藍顏色混在一起變成了紫色,黃顏色與藍顏色混在起變成了綠色,紅顏色和黃顏色混在起變成了橙色。
四、探索活動“間色變變變”
引導幼兒操作,探索混合后的一種顏色和三原色混合后的變化,大膽交流自己的探究過程與結果。
1.教師介紹實驗材料
師:剛才你們這些小魔術師可真棒啊,變出了那么多顏色,接下來,又增加難度了,請小朋友們們取出你變出來的綠色和紅、黃、藍三種顏色混合搭配,仔細觀察又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請在記錄表空自的圓圈內用你手中的水彩筆或者油畫棒涂上相應的顏色。
2.教師介紹實驗操作步驟與方法
師:請小朋友們們在混合顏色的時候要小心,注意不要把顏料灑在桌子、衣服或者記錄表上,要注意安全和衛(wèi)生?,F在就請開始操作吧。
4.幼兒自主開展實驗探究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5.集中交流,梳理小結
師:好了,小朋友們,大部分小朋友已經完成實驗了,通過實驗,你又發(fā)現了什么變化呢? (引導幼兒說一說“*顏色與*顏色混在一起變成了*顏色” 。)
小結: (出示搭配實例圖)小魔術師們表演得真精彩,綠顏色與藍顏色混在一起變成了深綠色,黃顏色與綠顏色混在一一起變成了草綠色, 紅顏色和綠顏色混在起變成了赫紅。
五、幼兒根據取得的調色經驗,操作涂色
師:現在每個小魔術師都來動動手, 給這幅美麗的風景畫涂上漂亮的顏色,比比,誰的本領大。
六、活動延伸
三原色混合搭配出來的橙色和紫色,再和三原色分別搭配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把材料投放在科學區(qū)里, 小朋友們可以在區(qū)角活動的時候一起動手試一試,看一看。
活動總結
通過這次活動,幼兒對顏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在自己調制顏色的時候,積極性更高,這次活動以游戲的形式,為幼兒創(chuàng)造輕松自由的活動學習氛圍,孩子沒有約束,學習更主動,本節(jié)課也有很多的不足,在紅色、黃色、綠色進行混色時小朋友都能混橙色紫色并能完整的說出自己是用X顏色和X顏色混出X顏色,但是很多小朋友用新混出來的顏色再去和紅、黃、藍三原色混時就有一些混亂,很多小朋友顏料比例不對,很多都混出看比較深的顏色,最后,老師的語速較快,有的提問方式不夠簡單明了,還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改進。
15、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蝸?!贩此?/h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爬行方式,了解蝸牛的生活環(huán)境與習性。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興趣和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的良好習慣,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3、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放大鏡、玻璃瓶、塑料板、木板、玻璃板、木棍、各種食物等。
活動過程:
一、捉蝸牛
雨過天晴,帶領幼兒到野外捉蝸牛,引導幼兒觀察蝸牛喜歡住在什么地方。提問:你是在哪兒捉到蝸牛的?捉了幾個?
二、采用多種方法觀察蝸牛
1、用放大鏡觀察蝸牛的外形,說出其特征。
2、用手觸摸蝸牛的身體和殼,輕觸蝸牛的“角”,看有何反應。
3、將蝸牛分別放在塑料板、木板和玻璃板上爬行,觀察留下了什么,從玻璃板的背面觀察蝸牛的身體。
4、游戲:蝸牛賽跑。每個幼兒選取自己的“最佳選手”參賽,看哪個蝸牛獲得冠軍,從而觀察蝸牛的爬行方式。
5、讓蝸牛相互背負著爬行。觀察大蝸牛馱著小蝸牛、小蝸牛馱著大蝸牛爬行有什么不同,小蝸牛馱闐大蝸牛是怎樣爬行的。
6、讓蝸牛在豎立的木棍上向上爬,不斷調轉木棍的方蝸牛(大班科學)向,看看蝸牛會怎樣,蝸牛為什么掉不下來?
7、幼兒自由觀察,引導幼兒創(chuàng)造更多的觀察方法。
三、喂蝸牛
鼓勵幼兒用不同的食物喂蝸牛,觀察一下它們愛吃什么。
四、養(yǎng)蝸牛
和幼兒一起討論飼養(yǎng)蝸牛的條件。
創(chuàng)設下列不同條件,讓幼兒觀察,動腦思考:你想將你的蝸牛放在哪個“家”里飼養(yǎng)?為什么?
1、將蝸牛放入空瓶中,瓶中蓋上玻璃。
2、將蝸牛放入有水的瓶子中,瓶口蓋上紗布。
3、將蝸牛放入有干沙的瓶子里,瓶口蓋上紗布。
4、將蝸牛放入有濕沙的瓶子里,瓶口蓋上紗布。
鼓勵幼兒想辦法為蝸牛創(chuàng)設更好的“家”。
幼兒在歡快的“蝸牛與黃鸝鳥”的樂曲中,模仿蝸牛爬行的動作,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活動前對幼兒已有的經驗估計過高,有的幼兒雖經常捉來蝸牛玩,但沒仔細觀察過。當談到蝸牛喜歡吃什么時, 對于老師而言也比較困惑,因為平時的司空見慣使我不再留心去觀察。在這一教學活動中,孩子們大膽猜想、分工合作、動手嘗試,并且持之以恒地做好記錄,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究發(fā)現了蝸牛愛吃實物的秘密。由此我得到啟示,從小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提高科學活動能力,培養(yǎng)愛觀察、善思考、勇探究、樂合作、勤表達等良好習慣,對其日后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6、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黃豆變變變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的親手操作,初步了解傳統(tǒng)制作豆?jié){的過程。
2.激發(fā)幼兒的探究欲望,培養(yǎng)幼兒自主探索的精神,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不斷調整磨豆?jié){、制作豆花的策略,讓幼兒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得到有益的成長和發(fā)展。
3.樂意參加科學探索活動,體驗勞動的快樂。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重點難點重點:
通過幼兒的親手操作,初步了解傳統(tǒng)制作豆?jié){的過程。
難點:
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不斷調整磨豆?jié){、制作豆花的策略,讓幼兒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得到有益的成長和發(fā)展。
活動準備
1.孩子和家長事先在網上查找有關黃豆的營養(yǎng)、石磨磨豆?jié){和制作豆花的資料;
2.提供大量的黃豆、石膏;
3.提供石磨;
4.幼兒觀察記錄表。
活動過程
活動一:“黃豆變!變!變!”實踐活動幼兒調查表
序號查找內容查找結果備注
1你知道黃豆都有哪些營養(yǎng)嗎?
2你知道如何用石磨磨豆?jié){嗎?
3你知道怎樣制作豆花嗎?
活動二:“黃豆變!變!變!”實踐活動—泡黃豆
(一)品嘗豆?jié){,了解豆?jié){與黃豆的關系。
1.師:寶貝們,你們喝的是什么呀?那你們知道豆?jié){是什么做出來的嗎?
(二)初步了解黃豆的外形特征。
1.今天我們就來和黃豆一起玩一玩吧。先來看看黃豆長什么樣子。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筐里的黃豆,等會告訴大家你的發(fā)現。
2.師:“黃豆是什么顏色的?它是什么形狀的?”
3.師小結:黃豆是一粒粒黃顏色的圓溜溜的小豆。(在組織幼兒玩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感官對黃豆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三)帶領幼兒選、泡黃豆。
1.幼兒分組選豆子,每位幼兒挑選好黃豆放進自己的透明杯里。
2.在杯子里倒上水,泡好豆子,并貼上屬于自己的標簽。
3.猜想豆子泡在水里會有什么變化呢?請幼兒在記錄單上畫上自己的猜想。
4.午睡起床后,孩子們拿著猜想圖,觀察實際已經泡了五個多小時的豆子,驗證自己的想法,并在記錄單上記錄實際觀察到的豆子的變化。
活動三:“黃豆變!變!變!”實踐活動—磨黃豆
(一)師幼討論磨豆?jié){的工具,并介紹工具名稱及安全要求。
1.引導幼兒思考:怎么樣讓黃豆變成豆?jié){呢?
2.幼兒自由討論。
3.教師出示PPT,幼兒觀看用石磨磨豆?jié){的方法與技巧。
(二)幼兒操作石磨,學習磨豆?jié){。
1.教師示范磨豆?jié){的方法,強調石磨的旋轉方向和加豆加水交替進行的操作方法。
2.幼兒五人一組用石磨磨豆?jié){。鼓勵幼兒大膽操作,并學會合作。
提醒合作:磨豆?jié){的時候,又要放黃豆,又要倒水,還要轉磨子,一個人能完成嗎?對,需要幾個小朋友一起合作好才能磨出豆?jié){,你們可以商量一下分工合作,遇到問題仔細觀察動腦筋解決,也可以請老師們幫忙。
3.請幼兒講述磨豆?jié){的過程。
提問:磨出豆?jié){來了嗎?你們是怎樣磨的?
(三)擠豆渣,幼兒進一步了解做豆?jié){的過程。
教師總結:我們用石磨磨豆?jié){,磨的時候先要把黃豆泡好,在磨的過程中,要不斷加水,磨好后還要用紗布把黃豆渣過濾出來,生豆?jié){才能算是真正的磨好了。
活動四:“黃豆變!變!變!”實踐活動—煮豆?jié){
(一)引導幼兒知道剛磨出來的豆?jié){是生的不能喝,初步了解豆?jié){的營養(yǎng)價值。
1.引導幼兒了解剛磨出來的豆?jié){是生的,并討論生豆?jié){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
2.師幼共同討論煮熟后豆?jié){的營養(yǎng)價值。
(1)可以增強幼兒身體抵抗力
(2)有益于改善幼兒的體質
(3)幫助肥胖幼兒減肥
(4)有益于調節(jié)機體的平衡
(二)教師介紹煮豆?jié){的工具(電磁爐),并提出安全要求。
1.出示電磁爐,向幼兒介紹電磁爐的用法。
2.特別強調如何安全使用電磁爐。
(三)幼兒分組進行煮豆?jié){,教師巡視指導。
(四)幼兒品嘗豆?jié){,分享勞動成果。
活動五:“黃豆變!變!變!”實踐活動—做豆花
(一)教師出示豆花,請幼兒觀察、探索豆花的特點。
1.每組幼兒一碗豆花,通過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等方法了解豆花的特點。
2.教師小結豆花的特點:看起來白白的,聞起來有黃豆的香味,摸起來滑滑的。
(二)教師設疑:豆?jié){是怎么樣變成豆花的呢?
1.師幼共同討論豆花的制作過程。
2.教師出示石膏,介紹石膏在制作豆花過程中的作用。
(三)教師出示豆花制作圖譜,讓幼兒進一步了解豆花的制作過程。
用溫水將石膏溶開備用→將豆?jié){晾至80℃—90℃→邊加入石膏水邊邊快速地攪拌→蓋上鍋蓋,悶15分鐘左右→白白嫩嫩的,香香滑滑的豆腐花就做好了
(四)幼兒制作豆花,教師巡視指導。
(五)幼兒品嘗豆花,了解豆花的營養(yǎng)價值。
活動總結:
組織本次科學實踐主題活動,旨在利用較“原始”的工具,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探究和體驗,來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生活的關系。首先幼兒看到了那么多的材料,有水有盆有碗有石磨,好動的天性就暴漏出來了,興趣高漲,幼兒通過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在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等過程中感知了黃豆的特性,通過磨黃豆嘗豆?jié){,幼兒親身感受了黃豆變豆?jié){的過程,對豆?jié){的特征更加深了一步,更重要的是幼兒在加水磨黃豆的實踐過程中,感受到了水加多了,豆?jié){就變清了,水加少了,黃豆又變成了細豆渣。當豆?jié){形成以后,教師又利用適當的時間引出豆花和豆腐,讓孩子們進一步探索豆?jié){是怎么樣變成豆花的、豆花又是怎么樣變成豆腐的,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又讓孩子們從多角度、多側面去認識和發(fā)現黃豆的秘密,激發(fā)孩子吃豆制品的興趣,這對孩子的健康起到了很大作用。
在等待豆花的形成過程中,又培養(yǎng)了孩子們學會耐心等待的習慣,使之終身受益。通過親自實踐勞動,孩子們又知道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了珍惜糧食的道理??茖W實踐活動就是要通過幼兒自己動手動腦來感知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從中獲得知識與快樂。
我們的延伸活動同樣精彩,在每天的區(qū)角活動時間,我們也鼓勵幼兒進行自主選擇進行玩耍,還幫助幼兒梳理分散的零碎經驗,并進行分析和總結,這些都有助于幼兒沿著活動所涉及的主線,在活動結束后進一步探索、發(fā)現和實踐,從而獲得更加完整、強烈的認知和體驗,甚至對幼兒今后的成長也將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17、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磁鐵的秘密》教學設計反思
設計意圖:磁鐵除了吸鐵的特性,還有哪些特性呢?幼兒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什么有的磁鐵有顏色呢?磁鐵和磁鐵能吸在一起嗎?幼兒既然有如此多的興趣,教師更需引導幼兒進行探索發(fā)現,幫助和指導幼兒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
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感知磁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特性。
2.初步嘗試運用科學原理解決問題。
3.體驗實驗操作的樂趣,樂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感知磁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特性
活動難點:運用科學原理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課件,記錄表,兩個條形磁鐵,一個圓柱形磁鐵,磁懸浮列車模型,紅藍標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回顧磁鐵特性,介紹條形磁鐵兩極。
(1)老師帶來的這塊磁鐵和上次小朋友用到的磁鐵有什么區(qū)別呢?
(2)原來這塊磁鐵標有紅色和藍色,那紅色代表磁鐵的北極,藍色代表磁鐵的南極。
設計意圖:回顧經驗,引發(fā)問題。
(二)基本部分
1.玩一玩磁鐵,介紹玩法,引發(fā)猜想并記錄猜想結果。
2.開始實驗,把條形磁鐵不同的兩極碰一碰,并依次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3.教師小結,原來不同的兩極會吸在一起,叫同性相吸,相同的兩極不會吸在一起,叫異性相斥。
(三)結束部分
1.磁鐵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廣泛的運用,比如磁懸浮列車。
2.出示磁懸浮列車模型。
活動反思:《綱要》中強調了科學活動的重要性,并指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應該是啟蒙式的,因此本活動通過猜想實驗、比較分析等方法引導幼兒主動探索,得出實驗結果。幼兒將獲得的信息進行記錄,形成自身對客觀事物的描述,是對幼兒科學方法掌握的促進。
《磁鐵的秘密(二)——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微反思
本次微課錄制從活動構思、教案編寫、材料準備、視頻錄制及后期剪輯完善歷時三周左右??傮w來說,本次活動構思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并且充分考慮了趣味性以及幼兒的主體性,最后與生活實際相連接,有效地豐富了幼兒的科學經驗。但由于經驗不足,仍存在些許缺點,缺點如下:
1.活動中引導幼兒記錄時,記錄方式的選擇沒有很好的考慮到幼兒的個體差異性,教師的主觀思維偏多。
2.由于微課與現場教學的差別,本該引導幼兒自主操作發(fā)現原理的空間不足。
3.由于客觀因素的限制,設備教具的缺乏,視頻的質量有待改進。
4.由于本次經驗不足,在錄制過程中遇到過許多困難,但在一次次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收獲了許多寶貴的經驗,為下次微課制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8、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活動探秘磁懸浮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情境中,探索磁鐵的特性,觀察并發(fā)現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的現象。
2.能運用不同的材料進行探索實驗,讓磁鐵懸浮起來,初步了解磁懸浮現象。
3.發(fā)現生活中磁懸浮現象,感受科學的神奇,體會探究的樂趣。
4.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1.PPT 課件。
2.標有磁極的長形磁鐵若干。
3.每組三盒操作材料:第一盒:磁鐵若干;第二盒:磁鐵若干、磁性小車、卡紙做的軌道;第三盒:環(huán)形磁鐵、粗細吸管、透明小瓶。
4.磁懸浮地球儀教具大的一個,小的四個。
【活動建議】
1.故事情境導入,對磁鐵產生興趣。
故事: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神秘的星球,星球上住著很多磁鐵寶寶,他們身上都有著神奇的力量。今天它們就來了,看看盒子里有什么?
2.游戲探索活動――層層遞進,不斷探索,探尋磁懸浮的奧秘。
游戲一:《磁鐵探秘》――探索磁鐵的特性,觀察并發(fā)現同名磁極相互排斥。
(1)教師:你們的手上是什么?兩塊磁鐵在一起會發(fā)生什么呢?
(2)幼兒探索。
(3)分享探索成果。
教師小結:不同顏色的磁鐵放在一起,會相互吸引;相同顏色的磁鐵放在一起,會相互排斥。
(設計意圖:幼兒通過觀察,發(fā)現磁鐵有紅、藍兩色,有的孩子還能辨認說出“N”和“S” 字母;通過操作、擺弄兩塊磁鐵,發(fā)現不同顏色的磁鐵靠近時會吸在一起,相同顏色的磁鐵靠近時怎么也吸不到一起,幫助幼兒發(fā)現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的現象。)
游戲二:磁鐵小車――進一步體驗磁鐵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現象。
(1)幼兒了解 1 號箱里的投放材料。
游戲規(guī)則:請幼兒用手中的一塊磁鐵讓小車沿著軌道前進,手和磁鐵都不能碰到車身。
(2)幼兒自由探索。
(3)幼兒操作展示,相互分享經驗。
教師小結:磁鐵的相同顏色相對,會產生相互排斥的力量,所以小車前進了。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讓幼兒按照游戲規(guī)則,運用剛剛探索的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的原理,讓小車前進,進一步體驗和鞏固磁鐵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的原理。)
游戲三:磁鐵懸浮――鞏固并理解磁鐵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現象。
(1)幼兒了解 2 號箱里的投放材料。
(2)幼兒自由探索。
(3)幼兒分享、交流讓磁鐵懸浮起來的經驗和方法。
教師小結:環(huán)形磁鐵的相同顏色相對,會產生相互排斥的力量,所以磁鐵懸浮起來了。
(設計意圖:提供吸管、透明的瓶子和環(huán)形磁鐵,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環(huán)形磁鐵也有紅藍兩色。有了前面兩個游戲的感性經驗,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在吸管和透明小瓶的幫助下,進一步利用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的原理,讓兩塊環(huán)形磁鐵懸浮起來。幼兒在不斷嘗試和向同伴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方法,等待神奇現象的出現。)
游戲四:懸浮地球儀――初步了解磁懸浮現象。
(1)教師操作大地球儀,讓孩子感受懸浮的神奇現象。
(2)幼兒分組操作,讓小地球儀懸浮起來。
教師小結:哇,地球儀懸浮起來了!這就是利用了磁懸浮現象,當然這里面還有許多的科學知識,等待小朋友慢慢地去發(fā)現。
(設計意圖:大地球儀懸浮起來,是有一定難度的,老師經過反復操練才能將地球儀放在精確的位置,使之懸浮起來。在音樂的烘托中,孩子們屏住呼吸看到老師讓地球儀浮起并轉動起來,會產生無比的向往,從而也有進一步探索的愿望。所以老師準備了小的地球儀, 在操作上相對簡單,孩子們在不斷的嘗試中可以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科學的神奇。)
3.發(fā)現生活中磁懸浮。
(1)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到磁懸浮?
(2)觀看磁懸浮相關圖片,引發(fā)自由聯想:你想發(fā)明什么?
教師總結:老師相信你們的夢想一定會實現的!讓我們一起努力、加油!
19、幼兒園教案大班手工活動制作火車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剪紙,能沿線剪出火車,并為火車進行裝飾。
2.能大膽想象剪出不同外形的火車。
3.知道安全使用剪刀的方法。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大小、顏色不同的稍厚正方形紙、蠟筆、剪刀和厚紙剪的小圓形、火車輪廓卡 2 張、膠水、雙面膠。
2.火車剪紙范例及制作火車的步驟圖(每組 1 份)。
【活動建議】
1.聯系已有經驗,引導幼兒交流認識的火車。
請幼兒說說火車的外形特征及用途。如火車的車身像長方形,車頭有圓弧形,方形等。
2.引導幼兒探索,學習看圖剪紙。
(1)教師將幼兒分成四組,為每組幼兒提供范例和制作火車的步驟圖,請幼兒觀察學習。
(2)指導幼兒學習看圖剪火車車身。在教師啟發(fā)下邊看圖邊操作:將紙對折,剪去雙角, 制成火車車身。
(3)指導幼兒學習看圖剪火車車頭。在教師啟發(fā)下邊看圖邊操作:將紙對折,剪去一角, 再在三分之一處剪一刀,然后將后面的三分之一部分向里折疊,制成火車車頭。
(4)指導幼兒正確地使用剪刀,并提醒幼兒將紙屑放到指定的地方。
3.啟發(fā)幼兒為火車進行裝飾。用蠟筆加畫車門、車窗,貼上車輪。用喜歡的顏色為車身涂色,涂色要均勻。
4.激發(fā)能力強的幼兒剪貼其他種類的火車。
(1)請幼兒交流還見過什么不同火車?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剪貼火車的其他造型的。
5.將幼兒的剪紙作品布置成火車展。
(1)請幼兒欣賞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說說這些作品好在哪里。
(2)鼓勵創(chuàng)造性強的幼兒,將制作的不同造型火車的方法介紹給其他幼兒。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在美工區(qū)里繼續(xù)設計剪貼不同造型的火車。
2.將作品放到用積木區(qū)搭好的“鐵路”上玩“火車開來了”的游戲。
20、教案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磁鐵的秘密》反思
本篇是幼兒園大班活動,通過大班想象大膽的想象,通過想了解被磁鐵吸住的原因,大膽嘗試磁鐵吸吸吸,幼兒愿意參與探索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初步感知磁鐵的磁性與生活的關系。更多幼兒園幼師上課視頻,提供配套課件PPT,找教案網!
活動目標:
1.在探索活動中發(fā)現磁鐵的秘密,感知磁鐵的特性。
2.愿意參與探索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
3.初步感知磁鐵的磁性與生活的關系。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實驗器材:磁鐵、帶回形針的紙小魚、水彩筆、螺絲帽、棉簽、螺絲釘、扣子、別針、發(fā)夾、橡皮筋、紙片、回形針、小棒、塑料玩具、硬幣、氣球一人一份。
2、觀察記錄表一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釣魚游戲。
二、大膽的猜想。
1、認識實驗材料。
2、想想哪些會被磁鐵吸住,哪些不會被吸住?
3、學會把自己心里想的記錄在記錄表的第一排中
三、大膽嘗試磁鐵吸吸吸。
1、動手實驗,并記錄實驗結果。
2、與小伙伴交流結果。
四、大膽交流,分享自己的發(fā)現。
五、拓展經驗,了解磁鐵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動反思】
在開始上課時,我首先拿出塊磁鐵問:這是什么?現在想來這樣導入新課的方式很少不好。沒有激發(fā)學生的探究和思考的興趣。我應該這樣設計一個問題:電冰箱的為什么能夠沒有鎖照樣關上呢?這樣學生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就會非常容易的得出答案。而且問題來自學生的中間,而且學生在生活中有經驗,不是十分的困難。
在下面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學生玩自己的磁鐵的時間。我是這樣的安排的,首先讓學生自己想法去玩磁鐵,然后分享給大家。也就是說學生在玩之前先動腦思考,怎樣去玩,然后再將自己的方法分享給大家。然后大家再一起在玩的過程中發(fā)現磁鐵的性質?,F在想來,是否能夠讓學生直接去玩,不先想。這樣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去發(fā)現,在玩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在玩的過程中,沒有剛才一些其他學生的思考的限制,可能會有更好的玩法,這樣可能有更好的發(fā)現。在學生在體驗發(fā)現的過程中,會有更多的成功的喜悅。
還有就是小組進行合作玩。我現在思考這個活動不適合人數過多的小組玩??梢詢蓚€人小組玩,這樣合作,他們都能夠參與進去,而且手中都物品。這樣就不會出現一半學生在操作,另一半在玩的情況。
我先現在的合作探究,需要學生在小組內,但是操作時候可以更為小的分組。這樣效果會更好的。
21、幼兒園教案大班語言活動:花婆婆反思
活動目標
1.體會“做一件讓世界變得美麗得事情”的美好。
2.理解故事并對四季的花卉感興趣,樂意不同的韻律節(jié)奏進行表達。
3.通過閱讀小圖、上下圖的對比觀察,了解故事的情節(jié),通過一組圖片排序,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培養(yǎng)細致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重點難點
1.體會“做一件讓世界變得美麗得事情”的美好。
2.理解故事并對四季的花卉感興趣,樂意不同的韻律節(jié)奏進行表達。
活動準備
1. 四季特征明顯的花:迎春花、桃花、油菜花、荷花、玫瑰、菊花、桂花、紅梅、臘梅、水仙花、白玉蘭。
2. 《花婆婆》PPT。
3. 兒歌“四季花開”:
暖和的 春天 來到了,什么 花兒 朵朵 開?
炎熱的 夏天 來到了,什么 花兒 朵朵 開?
涼爽的 秋天 來到了,什么 花兒 朵朵 開?
寒冷的 冬天 來到了,什么 花兒 朵朵 開?(備有:我們種的 什么花兒 開)
4. 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
1. 引出活動:
老師:今天帶來一個故事(出示PPY),認字嗎?《花婆婆》。婆婆是個什么樣的人?花婆婆是干什么的?
——這里對故事題目的展開,既是激發(fā)對故事的喜歡和期待,又是引導孩子情緒漸漸投入的必須過程。
在活動中:
老師:婆婆是個什么樣的人?
孩子:老人。
老師:花婆婆是干什么的?
孩子:種花的……買花的……喜歡花的……
2. 講述故事
老師:到底是干什么的?我們聽聽故事。(音樂起)
(講到:第三件事后,插問)。
老師:小女孩答應爺爺要做哪三件事?
孩子:做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到世界去逛逛(老師:就是去旅行)……在海邊住……
3. 繼續(xù)講故事。
二、四季開的花
1. 說說四季開的花:講到“花婆婆”準備種花時,引發(fā)交流四季開的花。
老師:花婆婆想,如果海邊開滿了鮮花,世界一定變得更美麗;如果海邊一年四季都開滿鮮花,世界一定變得更美麗。
老師:那么,你知道什么花兒會在什么季節(jié)開放嗎?
——從這里,延伸出另外的學習內容:關于花卉的活動。我認為,盡管故事最能凸現的是情感教育,但情感認知也需要現實認知作基礎。所以,一個故事一定蘊含著認知或其他的學習因素。另外,孩子在一段時間的集中學習,也需要變換不同的學習內容或方式,才能保持學習熱情,所以,這里的“走神”,對主題和孩子的學習,都是有用的。只是,這時的故事,已經是孩子的認知活動的平臺了。
在活動中
孩子:桃花是在春天里開得……荷花是在夏天里開的……
老師:除了這些花,你還能說出其他花的名字嗎?
孩子:梨花……康乃馨……(很踴躍)。
——這里的兩個問題,前者難,后者易。按邏輯,應該先易后難??墒牵F場要觀察,孩子對于花卉的經驗有多少。
如果,孩子的花卉經驗積累比較正常的,那就“先難后易”,因為,“先難”讓有著一些四季花卉經驗的孩子,極力地搜尋自己的記憶,需要集中精力。而“后易”讓繃緊的思維,稍稍地“松了一口氣”,學習積極性依然很高。
如果,孩子的花卉經驗很少。那么就要“先易后難”,因為,“先易”讓孩子在少有的花卉經驗中,回答相對簡單的問題,再從孩子知道的花卉出發(fā),開始思維的二維思考,但這時“后難”,往往帶有“接受”的性質,如***是什么季節(jié)開放的呢……其實啊,***是在夏季開放的……
本次活動,提問是“先難后易”。孩子“先”愣了幾秒,漸漸地有5個孩子相繼回答,“后”來,孩子的回答很踴躍,有些剎不住,場面因孩子的自信而熱烈。
2. 分一分:四季不同的花。
老師:其實,我們現在知道的花的名字有7000多種。我準備了一些花的照片,你和朋友兩人一起,去認一認:這是什么花?是在什么季節(jié)開放的? 把它們放在相應的字卡的下面(字卡為:春天花兒、夏天花兒……)
孩子:(操作)?!@時應該關注不認識字的孩子。老師出示字卡時,孩子跟讀一邊。
重點把握:
桂花:是在夏天過后的中秋節(jié)時開的,中國人常說:八月桂花香。
玫瑰:這是紅玫瑰,紅玫瑰是在火熱的夏天,開得最紅。
在活動中
孩子:玫瑰是冬天開的
老師:紅玫瑰是在火熱的夏天,開得最紅。
孩子:桂花,不知道……
老師:它是在中秋節(jié)開放的……
孩子:夏天……秋天,中秋節(jié)當然是秋天……
老師:沒錯,是秋天。中國人關于桂花的詩叫:八月桂花香。
孩子:對,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
3. 唱一唱:四季花兒開。
老師:還有許多花,會在四季里開放,這真是件美好的事。如果,我們可以把花兒在四季
開放的事,唱出來,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這里有一些兒歌,我們一起有節(jié)奏地唱
唱看。
——這里既幫助孩子認字,又有了節(jié)奏的范式。在春、夏讀完后,提問:剛才是用手來打擊節(jié)奏,還可以用什么來打擊節(jié)奏?(提示:腳,動作都可以表示節(jié)奏)
在活動中,請一個孩子回答:迎春花。孩子回答得節(jié)奏完全相符。于是,孩子和朋友兩人選一種花各自練習,一問一答。
老師提示:節(jié)奏和別人不一樣,那會更美好。
交流中,兩個女孩用轉腕動作表示節(jié)奏,大受贊賞。兩個女孩用手擊頭打節(jié)奏,
老師:節(jié)奏倒是表示出來了,頭受傷了,這事情就不美好了。所以,不要打頭。
孩子:桃花桃花朵朵開。
老師:瞧,重復“桃花桃花”真好聽,多美!
老師:出示“我們種的什么花兒開”(讓孩子感受16分音符的節(jié)奏),是水仙花,怎么唱
著回答?
女孩子節(jié)奏完全正確,大家跟著學一次。
老師:啊,這真是件美好的事情!
——其實,這里的感嘆,都是為讓孩子感受現實中的“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情”,為后面的情感深化的環(huán)節(jié)作鋪墊。
三、一件美好的事
1. 回歸故事。
老師:花婆婆知道了那么多四季開放的花,寫信買了許多花籽……可是,孩子們也不知道將
來會做什么!
2. 美好的事情。
老師:你覺得做什么事,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呢?——深化“美好的事情”,讓孩子擁有
一個短暫或許是永久的理想。
孩子:(愣了10多秒)念兒歌……
老師:對,唱歌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孩子:做花,做紙花、布花,會讓世界更美好!
老師:是啊!那些紙花、絹花可美麗了!
孩子:彈琴。我彈的鋼琴聲傳到許多人家里,世界就變得更美好!
老師:啊!真的美好!
孩子:我要保護世界……
大家:啊?
孩子:讓大家知道,不要在水里扔垃圾,小河就變得更美好!
老師:對!小河一美好,世界也就更美好!
孩子們,你們已經知道了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事情。請你記住這件事情,努力去做這件事情。知道嗎?等你們長大了,世界因為有你們,會變得更美好!
——孩子想的美好的事情,都很實際,那是前面的伏筆所致。
活動總結
在看過整個活動設計后,我們所要想的就是目標是如何在過程中得以體現,而過程又是怎么有效地達成目標的。針對這樣的思考,仔細衡量《花婆婆》這個活動的目標和過程,發(fā)現目標和過程是相互呼應的。目標一是理解故事并對四季的花卉感興趣,樂意用不同的韻律節(jié)奏進行表達。在活動過程中,分為看圖片認識四季的花和有節(jié)奏地念四季花兒的兒歌兩大部分,讓孩子們對四季的花兒有初步了解,并大膽表現四季花兒盛開的美好。
目標二是體會“做一件讓世界變得美好的事情”的美好。當活動以故事《花婆婆》開始后,整個活動過程的進行都是在讓孩子們體會做一些美好的事情,正如最后的總結“孩子們,請你記住并努力去做這件美好的事情,等你們長大了,世界因為有你們,會變得更美好!”由此可見,活動目標是培養(yǎng)幼兒的能力和情感的總方向,活動過程就是運用各種適合幼兒的形式來具體實施和操作。兩者緊密結合,相互促進,共同構成整個活動。
22、幼兒園環(huán)保教案大班科學活動:垃圾歷險記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種類
2、幼兒能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垃圾分類投放,提高分類、比較的能力。
3、養(yǎng)成良好的垃圾處理習慣。
4、初步了解其特性。
5、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種類。
難點:親自操作將不同垃圾放到規(guī)定垃圾桶中。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經有區(qū)分可回收垃圾桶、廚余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其他垃圾桶的意識。
2、物質準備:自制不同種類的垃圾、四種類型垃圾桶、ppt、兔媽媽頭飾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故事情景導入:去小兔子家過生日。
老師(兔媽媽)帶著小朋友到小兔子家參加party,途中遇到了很多垃圾寶寶,有哭泣的香蕉皮、空可樂瓶、破舊的塑料袋、還有孤單的廢電池,大家一起幫助垃圾寶寶找到他們的家,終于到了小兔子家。
師:小朋友們,你們猜猜我是誰?-兔媽媽。今天我的兔寶寶們要過生日,兔媽媽想邀請你們參加party,你們想不想去啊?(想)可是,兔寶寶家有點遠,我們要走過兩條山路,一條小河,現在出發(fā)吧!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一)引導幼兒發(fā)現垃圾并將垃圾分類放到規(guī)定垃圾桶內。
1、介紹可回收垃圾
師:我們走到第一個小山路,咦!是誰的哭聲呀?原來是一個喝光飲料的空瓶子。
空瓶子說:小朋友們,你們好,我迷路了能幫助我找到自己的家嗎?
師:我們一起幫助空瓶子找到它的家吧。
師:我們需要把垃圾放到哪里呢?
師:空瓶子屬于什么垃圾呢?
總結:像空瓶子、金屬、紙制品這樣還可以再利用的垃圾叫做可回收垃圾,放到可回收垃圾桶中。
2、認識廚余垃圾
師:幫助了空瓶子太好了,我們繼續(xù)出發(fā)吧。
在走到小橋的離殤遇到一塊香蕉皮。
香蕉皮說:小朋友們,求求你們幫幫我找到自己的家?
師:我們需要把垃圾放到哪里呢?
師:香蕉皮屬于什么垃圾呢?
總結:廚房中剩飯剩菜、骨頭、菜根葉子果皮都是廚余垃圾。
3、了解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師:我們馬上就要到小兔子家啦,哎!看,有一節(jié)廢電池和塑料袋在地上。
廢電池和塑料袋說:小朋友們,幫幫忙我們想回家!
小朋友們將電池放到了有害垃圾箱內,塑料袋放到了其它垃圾箱里。
總結: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對環(huán)境有污染的廢棄品是有害垃圾,例如電池、燈管、水銀體溫計。其它屬于其他垃圾。
(二)以游戲形式練習將不同垃圾投放到規(guī)定垃圾桶內
1、游戲:看誰做的對。兔媽媽帶領小朋友和兔寶寶做游戲,指出一種垃圾的名字,小朋友說出屬于什么垃圾。
2、出示四種帶有標志的垃圾桶(可回收、廚余、有害、其他),請個別幼兒將垃圾按標志分類。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
兔媽媽:今天小朋友們參加小兔子舉辦的party 實在太開心了,而且我們還知道了不同垃圾寶寶的家在哪,現在時間已經很晚了,小朋友再見。
四活動延伸
1、家園共育:希望小朋友們回到家里也能把今天玩的垃圾寶寶分類游戲告訴你的爸爸媽媽,我們在家中也能一起學習,一起玩。
2、將垃圾圖片和自制垃圾桶放到活動區(qū)中,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鞏固垃圾分類知識。
3、在幼兒園中舉辦《垃圾分類知識》宣傳,鼓勵本班幼兒到其他班級進行知識宣講。
活動反思
不足:在個別細節(jié)還需要注意,教師語言的精煉上,圖片選擇要是幼兒能夠接觸到的實物、切忌過多過雜。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將垃圾送回家時應該應該更多形式,更深入,造成有個別孩子還是理解的不透徹,還應改進。
優(yōu)點:在本節(jié)活動中,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去小兔子家開party 途中遇到各種垃圾寶寶需要幫助送回家的情景吸引幼兒學習垃圾分類知識的興趣,有規(guī)律逐漸掌握知識的方法,孩子們的參與積極心很高,基本達到預設目標。在游戲環(huán)節(jié)時,大部分幼兒積極主動舉手回答問題,我及時發(fā)現個別幼兒沒有舉手時,靈活提問,吸引少數不認真幼兒,總的來說,本次活動富有童趣,能夠吸引幼兒興趣,孩子們在原有基礎上獲得了提高。
23、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友誼的滑輪暢想曲反思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滑輪的結構和功能,初步認識摩擦力;
2.技能目標:動手操作制作滑輪,習得問題解決的方式;
3.情感目標:提高動手能力和探究能力,發(fā)展綜合性思維;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重點難點活動重點:
了解滑輪的結構和功能,初步認識摩擦力;
活動難點:
動手操作制作滑輪,習得問題解決的方式;
活動準備
一切幼兒可以查找的圖文資料,以及可以尋找到的物質資料(保證使用安全)
活動過程
一、生成活動
幼兒圍繞著“鳥巢摔壞了”的事件,萌發(fā)出“用幼兒園的籃子給小鳥做鳥窩”的想法,在討論中生成了“如何將籃子成功的放到樹上?”的問題。
二、探究活動
(一)問題一:如何將籃子成功的放到樹上
1.頭腦風暴并驗證假設:
(1)用直升機、消防車吊上去——找不到
(2)用桿子把籃子杈上去——放不穩(wěn)
(3)搭凳子站上去放——不夠高
(4)像升旗那樣把籃子升上去……
2.風暴結論:用滑輪把籃子升上去,方便隨時投食和觀察小鳥的窩
3.收集信息:
(1)觀察旗桿,總結升旗所用材料——繩子、滑輪
(2)詢問升旗的饒老師,國旗是怎么被升上去的——向下拉繩子
(3)了解滑輪的構成及功能
4.尋找材料:繩子、瓶子、溜溜球、啞鈴、滾輪……
5原型制作:
(1)了解滑輪的組成與功能。
(2)選擇摩擦力較小的材料。
(3)按所選材料制作滑輪。
(二)問題二:什么才是真正的滑輪
1.頭腦風暴:
(1)圓形的柱體
(2)光滑的表面
(3)可以轉動的材料
2.收集信息:再次查找資料認識滑輪
3.風暴結論:
(1)中間輪軸可以轉動
(2)有凹槽
(三)問題三:如何制作滑輪
1.如何使礦泉水瓶轉動
頭腦風暴并驗證假設:
(1)用毛線穿過礦泉水瓶——毛線太細
(2)用鐵絲穿過礦泉水瓶——鐵絲太細、會變形
(3)用木棒穿過礦泉水瓶
2.木棒怎樣穿過礦泉水瓶
頭腦風暴:
(1)用剪刀剪——礦泉水瓶底太硬,剪不爛
(2)用刀割——礦泉水瓶底太硬,割不爛
(3)用火燒過的鐵絲或者釘子燙
3.如何制作凹糟
頭腦風暴:
(1)買有凹槽的礦泉水瓶——礦泉水瓶太光滑,凹槽高度不夠
(2)把礦泉水瓶中間捏成凹槽——捏出的凹槽不光滑,不能轉動
(3)用麻繩綁住礦泉水瓶兩端,使中間形成凹槽
4.繪制藍圖——設計滑輪
(四)問題四:繩子的長度為多少合適
1.頭腦風暴并驗證假設:
(1)跟樹一樣長——沒有考慮到繩子會對折
(2)比樹長一點——還是不夠長
(3)兩個樹那么長——測量樹的長度
2.收集信息:
(1)用直尺測量
(2)用桿子丈量
(3)用繩子比量
3.尋找材料:
直尺、桿子、繩子
4.原型制作:
按所選材料分小組進行測量
三、安裝與成果展示
1.初步探索安裝滑輪
2.再次安裝有鈴鐺裝飾的滑輪
活動總結
經過此次項目活動的開展,我們發(fā)現幼兒的探究欲望很強且能提出很多奇思妙想的假設,幼兒愿意動手驗證但欠缺動手操作能力,這是幼兒長期缺乏探究和動手實踐操作所造成的,同時,此次項目活動的開展,我們也發(fā)現自身欠缺相應的引導能力,“唯有先正己,才能后及人。”教師的知識儲備量還不夠,在幼兒探究過程中,“管住自己的嘴和手”做得還不好。在面對幼兒的操作困難時,教師的智慧性引導還不夠。
當然,探索至此,幼兒們關于此項目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仍在延續(xù),他們經過長期的觀察發(fā)現小鳥并不會去自己做的鳥窩里。由此,提出來“什么樣的小窩是小鳥喜歡的”問題,這也成為了我們下一步的探究活動。
24、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活動:顏色分身術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除三原色外其余顏色會分解的現象。
2.嘗試操作實驗,進行簡單的推理和分析。
3.體驗發(fā)現的樂趣,喜歡探究。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點難點
發(fā)現顏色分解的現象。
掌握顏色分解實驗的正確操作方法并作出觀察記錄。
活動準備
1.教具:黑色水彩筆、過濾紙、圖畫紙、滴管、盤子、杯子、PPT
螞蟻窩操作背景圖,輕音樂、實驗記錄卡。
2.學具:各色水彩筆,過濾紙、滴管、盤子、杯子、紙花、實驗記錄卡。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2分鐘)
結合夢,自然引出主題
指導語:昨天晚上茜茜老師做了一個夢,在夢里有一座五彩的城堡,特別漂亮,你們做過夢嗎(幼兒自由回答)
二、基本部分(25分鐘)
1.故事導入,請幼兒想辦法幫小螞蟻弗雷德把家涂成彩色。
小螞蟻弗雷德也做了一個夢,在夢里它夢到自己黑色的家變成了彩色的,弗雷德高興極了,可是夢太短了,醒來之后,小螞蟻的家依然是單調的黑色,小螞蟻傷心極了,它是多么想擁有一個彩色的家啊~小朋友們,你們能幫弗雷德想想辦法嗎?(幼兒發(fā)揮想象,自由發(fā)言)
2.通過故事引導幼兒發(fā)現使黑色變成彩色的方法。
指導語:我們一起和弗雷德試一試吧~
(1)請小朋友自己進行嘗試。
(2)幼兒觀察實驗結果,簡述看到的實驗現象。
(3)幼兒總結實驗方法
(4)教師講授實驗方法
3.請幼兒幫弗雷德把家變成彩色
?、庞變涸谖浵伕C背景圖上進行再次實驗
4.請幼兒幫助弗雷德建造花園
(1)幼兒自由猜想
指導語:是不是每種色彩都是由許多顏色組合而成的?
(2)教師出示實驗記錄卡,請幼兒一邊實驗一邊記錄,并強調試驗中的重點步驟,提出要求:畫出不同造型,觀察分解后的效果。
(3)幼兒自由操作,得出答案,教師巡回指導。
三、結束部分(3分鐘)
1.請個別幼兒分享自己顏色分解的實驗結果,教師進行匯總。
2.教師總結顏色分解的實驗現象,歸納其科學原理。
3.自然結束課程。
幼兒座位示意圖:
活動總結:
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充滿著顏色,幼兒總是對五顏六色的東西充滿興趣,對黑色卻很少選用,他們可能并不了解黑色,不知道在黑色的世界里,也隱藏著彩色的秘密。孩子們在日常教學中,體驗過顏色合成的實驗,卻沒感受過顏色過濾分層的神奇現象,所以我利用本節(jié)課《顏色分身術》,從螞蟻的煩惱導入,引導孩子發(fā)現黑色的秘密,從而對顏色分身這一現象產生興趣,一步步去探索發(fā)現顏色的秘密,共同探索奇妙的色彩世界。
這節(jié)活動帶有一定的科學性,重難點是引導幼兒探索色彩的秘密,并大膽表達自己的觀察與想象。
25、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活動:保衛(wèi)地球媽媽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垃圾的分類并認識相應的分類標識。
2.初步嘗試對垃圾的簡單分類。
3.感受垃圾分類中的樂趣。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重點難點活動重點:
了解垃圾四大類型,并認識相應的標識。
活動難點:
愿意幫助地球媽媽,逐步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物質準備:
《地球媽媽的哭泣》視頻,自制課件,不同類型的廢舊垃圾,四個帶有不同標識的垃圾桶
經驗準備:
幼兒知道一些常見生活垃圾的簡單分類。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地球媽媽的哭泣》視頻,引出主題。
師:地球媽媽為什么在哭泣啊?
師:在生活中你們還發(fā)現了哪些行為會讓地球媽媽哭泣呢?
小結:地球媽媽受到了傷害,是因為人們亂砍亂伐,隨意亂扔垃圾,胡亂排放有毒氣體等不愛護環(huán)境的行為,導致了地球媽媽在哭泣。
二、思考問題,商討幫助地球媽媽的方法。
1、引導幼兒思考,激發(fā)幼兒環(huán)保意識。
師:地球媽媽受到了傷害,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她呢?
幼:我們應該愛護環(huán)境,不亂扔垃圾。
師:愛護環(huán)境,我們就要從身邊做起,垃圾分類是環(huán)保的第一步,讓我們一起認識垃圾分類標識。
幼:好的,我們一起保衛(wèi)地球媽媽,從垃圾分類開始。
2、播放課件,講解垃圾標識及含義。
師:我國的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①可回收垃圾、②其他垃圾、③廚余垃圾、④有害垃圾。
第一個標志可回收垃圾,圖標是一個循環(huán)的三角形箭頭,表示適宜回收和資源利用的垃圾,包括紙類、塑料、玻璃、金屬、橡膠等。
第二個標志其他垃圾,也是不可回收垃圾。圖標也是一個三角形,不過有兩個箭頭,而且箭頭朝下。包括磚瓦陶瓷、渣土、衛(wèi)生間廢紙、瓷器碎片等廢棄物。
第三個標志廚余垃圾,圖標由一個果核,一根魚刺以及半個雞蛋殼組成,很容易辨別。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等食品類廢物。
第四個標志有害垃圾,標識上面像一顆單葉的小苗,下面是一個很明顯的叉。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垃圾。
3、動手操作,嘗試垃圾分類。
師:瞧,許多小朋友都發(fā)現了老師這里就有一堆不同的廢舊垃圾還有四個垃圾桶。
師:剛剛我們認識了垃圾分類的標識及其一些垃圾分類,現在請小朋友來玩一個游戲《送垃圾寶寶回家》,嘗試去把這里的垃圾分類,放進不同標識的垃圾桶里去,幫助垃圾寶寶順利回家。(鼓勵幼兒操作)
三、鞏固練習。
師:小朋友們真厲害,把垃圾都分類好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分的對不對,來說說為什么要把它放進這個垃圾桶呢?
師:你們認識這四個垃圾桶上的標記嗎?平時在生活中有見過它們嗎?那你們現在知道它們代表著什么嗎?
小結:這個由三個箭頭組成的特殊三角形的圖案是可回收標記,比如我們的紙、塑料制品、衣服、易拉罐等都是可回收垃圾,應該把它們放到可回收垃圾桶里。
四、懂得保護地球媽媽及垃圾分類的意義
師:小朋友了解了垃圾標志,也嘗試了垃圾分類,那知道垃圾進分類對保護地球媽媽的好處嗎?
幼:就不會亂扔垃圾,污染環(huán)境了,地球媽媽也不會哭泣了,地球媽媽也會越變越美麗。
小結:垃圾分類減少環(huán)境污染,可回收利用可以減少危害,變廢為寶,環(huán)保又節(jié)約資源,將有害垃圾分類出來,減少了垃圾中的有毒污染物。
小結:師:好了,小朋友們現在知道這四個標識的含義了吧,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像這樣保護環(huán)境,進行垃圾分類扔進垃圾桶,做一個保衛(wèi)地球媽媽的好孩子。
五、活動延伸:
現在跟老師到美工區(qū)一起去畫一畫這些垃圾分類的標識吧,畫好后我們一起去把它們粘貼到幼兒園的垃圾桶上。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孩子們都是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來,一開始我播放視頻《地球媽媽的哭泣》,從里邊了解了一些常見的破壞環(huán)境的行為,將孩子帶到想要幫助地球媽媽的情境中,又用游戲法,請小朋友嘗試垃圾分類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了解生活中的垃圾分類,懂得保護地球媽媽及垃圾分類的意義。雖然孩子們對本次活動中設置的實物分類游戲也是很感興趣,因此在后面制作垃圾分類的標識時孩子的思維很活躍,設計出各種各樣的標志,但是本次活動也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也需要往后的學習,來改正和提升自己。
26、幼兒園教案大班數學活動:摘果子活動總結
活動目標
探索20以內的單雙數,從而得出結論:尾數是單數的,整個數就是單數;尾數是雙數的,整個數就是雙數。
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重點難點
理解單雙數的概念;知道任何數尾數是單數,整個數就是單數;尾數是雙數,整個數就是雙數。
活動準備
1、幼兒佩帶1-10的數字掛卡25張。
2、教師示范卡片有:帶圖案的數卡4張,以及數字卡(1-10)泡沫板。
3、蘋果樹4棵,上面貼滿蘋果若干;彩筆25支;托盤25個(上有相同數量的格子),1-20的數字卡25張。
4、兩座房子的圖片,上標有數字:1、3、5、7、9、11、13、15、17、19和2、4、6、8、10、12、14、16、18、20。
5、四張標有內容的單雙數卡片,如24.28.23.27等。
6、音樂《找朋友》。
活動過程
一、復習1-10的單、雙數。
設置情景:幼兒扮演1-10的數字寶寶,坐上單、雙數火車去果園摘蘋果,火車座位上標有數字,如:(5列火車) 1、3、5、7、92、4、6、8、10
1、幼兒按自己的數卡找相應的座位。
“數字寶寶們,我們今天要坐火車去果園摘蘋果啦!上車時請注意,你是數字寶寶幾號就坐幾號車廂,千萬別坐錯了!”
2、復習10以內的單、雙數。
“火車開動了,嗚——!呀,路邊的景色真漂亮,還有可愛的小兔子呢!來看看有幾只免子?小兔子在玩找朋友的游戲,它們是幾個幾個找朋友呀?(兩個兩個)多了一只兔子沒有朋友,說明7是什么數?(單數)”
出示圖片,上面畫有7只兔子,兔子的圖案兩個兩個擺在一起的。
教師用相同的方法依次出示其它的動物卡片和數卡。
3、引導幼兒觀察自己是什么數,坐的是什么火車(單數或雙數)。
“我們來看看,這列火車坐的是哪些數字寶寶(1.3.5.7.9),那這列火車是什么火車?(單數火車)”
二、操作11-20的蘋果卡片,分辨20以內的單、雙數,并學習用“0”“00”作記錄。
1、按托盤上的數字摘相應數量的蘋果。
“數字寶寶們,果園到了,哇,好多又紅又大的蘋果呀!你們想不想摘回家?”
引導幼兒觀察托盤上的數字和格子,要求一邊摘一邊數,摘的蘋果數量和數字是一樣多,一個蘋果插一個格子。
“現在我們來比賽摘蘋果,看誰能按要求摘得又快又準!”
2、請幼兒給自己摘的蘋果配對,并用“0”“00”記錄結果。
“現在我們來玩找朋友的游戲,把你們摘的蘋果兩個兩個的找朋友,看看結果怎樣?如果剩下一個沒有找到朋友,說明它是什么數(單數)?請在數字旁畫“0”;如果都能兩個兩個找到朋友,說明它是什么數(雙數)?請在數字旁畫“00”。
3、統(tǒng)計幼兒的操作記錄結果。
“請摘11個蘋果的幼兒告訴我,11是什么數?”
抽幾個數驗證結果。
三、比較20以內的單雙數,讓幼兒找出單、雙數的規(guī)律。
1、知道標有1、3、5、7、9的房子是單數房子;知道標有2、4、6、8、10的房子是雙數房子。
2、提問:那你們手上的數字寶寶是單數還是雙數?應該住在哪間房子里呢?(請幼兒送數字回家)看看幼兒送的是否正確。
3、比較數字、找規(guī)律。
提問:我們單數房子里的單數寶寶們有哪些的相同地方?看看1、3、5、7、9在每個數的哪個位置?(后面)
總結,后面的數字是“1、3、5、7、9”的數都是單數。出示23、27,并進行驗證。
按同樣方法找出雙數的規(guī)律。
4、任意出示幾個數,讓幼兒說出是什么數?為什么?
四、游戲“數字寶寶找朋友”。
教師佩帶數字掛卡,與幼兒共同游戲。
“數字寶寶們,我們來玩找朋友的游戲,兩個兩個的找朋友,找到朋友后,兩個人肩并肩站好,將兩個人的數字拼在一起,看是個什么數?是單數還是雙數?”
活動總結:
數學活動《摘果子》運用情景化、游戲化的教學形式,讓人眼前一亮,幼兒很感興趣;操作材料豐富,可變性強,幼兒樂在其中?;顒又?,幼兒化身數字寶寶,坐上單、雙數火車去果園摘蘋果,沿途看到了不同數量的物體(復習10以內單、雙數)。幼兒將自己摘的數量為11-20的蘋果進行兩個兩個配對,并送數字寶寶回到單雙數房子,再次學習區(qū)分單雙數。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規(guī)律后,以“數字寶寶”找朋友的游戲,讓幼兒反復感知單雙數的概念。
從操作材料上看,教師提供了美觀并能吸引注意力的動物卡片、可摘的蘋果樹、可以操作移動的蘋果卡片等等;從操作形式上看,教師在引導幼兒通過不同的操作方法來進行深入探究,如:在幼兒面對數字11-20時,教師提出讓幼兒用兩個兩個找朋友的方法找出哪些是單數、哪些是雙數,讓幼兒帶著問題進行操作,這是一種探索性操作既能充分發(fā)揮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又能提高思維的目的性。另外,在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區(qū)分單雙數的規(guī)律后,教師帶領幼兒進行驗證性操作,讓幼兒通過操作來驗證所獲得知識是否正確,有利于促進幼兒知識的內化。
27、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神奇的造紙術》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紙的演變過程,知道紙是如何做出來的。
2.通過造紙的制作過程,鍛煉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觀察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
3.知道紙的原材料是樹木,激發(fā)幼兒保護環(huán)境、愛護森林的情感。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準備材料:
(一)教師材料:皺紋紙、電光紙、報紙、PPT
(二)幼兒材料:紙巾、透明杯、木棒、紗網、紗網架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引導幼兒梳理、總結紙的演變過程。
1.小朋友們好,今天上課前,老師先讓大家看一件東西,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它有什么作用呢?
(紙張,可以用來寫字,印書)?
2.教師提問:,現在我們有了紙,在紙上寫字,用紙印刷書本,可是很久以前,還沒有發(fā)明紙的時候,古代人把字寫哪里呢?(讓幼兒議一議,然后逐出龜殼、竹簡、布)
結合 PPT 進行講述。
?、?介紹龜殼。
我們的祖先為了記事,就把字刻在動物的骨頭或者外殼上。但是。這樣方便嗎?為什么?
小結:骨頭和龜殼很硬,要用刀刻,不方便。
?、?介紹竹簡。
后來古代的人想辦法,把字寫在竹
片上,然后用繩子把竹片一片片連接起來,變成一本書。哪種書好?好在哪里?
?、?介紹布。
后來古代人又動腦筋,把字寫在布上。布與甲骨、竹簡比較,哪種好? 好在哪里?布跟紙比,哪種更好?為什么?
小結:比較龜殼、竹簡、布當書寫品的優(yōu)缺點,讓幼兒知道中國古代人勤勞聰明,想出的辦法一個比一個好。
二、 介紹蔡倫及造紙術,引導幼兒萌發(fā)動手做紙的興趣。
1.出示蔡倫畫像,提問:你們認識他嗎?知道他是誰嗎?
師:蔡倫是古代的一位科學家,他就是紙的發(fā)明者。
2.結合視頻,講述制作紙的過程。
看,這位小朋友正在做造紙實驗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吧。
小結:將廢舊紙張撕碎,越小越好,然后放在適量的水中浸泡;加入膠水并用木棒攪拌均勻;把做好的紙漿放在沙網上脫水,然后均勻的平攤在塑料板上壓平,最后曬干即可。
三、利用教師提供的材料,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紙,體驗動手做紙的樂趣。
1. 師:看了視頻里的小朋友做造紙小實驗,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試一試啊?
2.請小朋友們到后面的桌子上進行操作,操作之前,聽好規(guī)則。規(guī)則 1:6 個人一桌,相互合作進行。
規(guī)則 2:紙漿不要弄到外面。
3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組織幼兒交流展示。
四、講述紙張的主要原料是樹,激發(fā)幼兒保護環(huán)境、愛護森林的情感。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制作紙的原材料是什么嗎?幼兒回答。
小結:因為制作紙張的主要原料是樹木,一顆大約 5-6 歲的大樹,可以制作大概 750 張左右的紙,所以,大家要節(jié)約用紙,減少對樹木的砍伐。所以我們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愛護我們的環(huán)境,愛護森林哦!
總結延伸:
回家后跟爸爸媽媽一起討論、交流,動手試一試還有哪些材料可以做成紙。
教學反思
這堂課幼兒很感興趣,這一中國古代的文明發(fā)現并不能夠讓孩子們全部接受,這確實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孩子們非常愿意去了解各種紙張,在做手工的時候愿意去使用它,知道各種紙的特性。初步達到了教學的目標,課后應該有更多的延伸活動,讓孩子們充分激發(fā)興趣才能更好地掌握本課的內容。
28、幼兒園教案大班美術活動小書簽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書簽的作用并感受書簽的美,養(yǎng)成愛護圖書的好習慣。
2.大膽想象、創(chuàng)作,愿意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書簽。
3.欣賞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分享創(chuàng)作的快樂。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實物書簽、彩帶人手一條、打孔機、彩色卡紙、彩筆、剪刀、鉛畫紙、輕音樂(自備)。
2. 教學課件《各種各樣的書簽》。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漂亮的書簽,初步了解書簽的作用。
1.出示圖書,用“變魔術”的方式變出“書簽”,引導幼兒觀察并說說書簽夾在書里有什么作用?
小結:書簽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可以用來做標記,幫助我們更快地找到書的頁碼,為我們節(jié)省時間。
2.欣賞多種形式的書簽,引導幼兒找一找、看一看說說自己的感受。
提問:我們看到了這么多書簽, 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小結:原來書簽的制作材料不一樣,給我們帶來的感覺也不一樣,書簽還有許多不一樣的形狀和圖案呢!
3.展示教學課件,欣賞不同形狀、圖案的書簽。
我們一起來欣賞書簽的形狀和圖案,有山水、人物、動物和一定能表現美的事物等等。
小結:小朋友們喜歡書簽嗎?為什么?老師也很喜歡書簽,因為書簽是一種袖珍的工藝品,它不僅可以用來做標記,還可以給我們帶來美的感受,豐富我們的知識。它還是一種很好的禮品、獎品和紀念品呢!
二、幼兒討論制作書簽的方法,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興趣。
1.幼兒分組討論書簽內容。
2.個別幼兒上臺講述。
小結:現在我們都來當設計師,設計一張你覺得最美的書簽送給你最喜歡的人吧。
三、教師示范講解一種制作書簽的新方法。
1.將長方形鉛畫紙對折。
2.靠對邊折畫出小月牙形,剪去月牙。
3.打開后用彩筆裝飾。
四、幼兒操作,鼓勵幼兒選用不同材料及不同的制作方法,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1.播放輕音樂,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想象創(chuàng)作。
2.教師巡回觀察、指導,提示幼兒根據材料的特點大膽想象、創(chuàng)作。
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可以做 2~3 個書簽,幫助個別幼兒選擇材料,克服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困難,完成作品,享受成功的快樂。
五、幫助幼兒將制作好的書簽打孔,幼兒給書簽系上彩帶。
六 、 組 織 幼 兒 欣賞、評價漂亮的書簽并相互欣賞,分享創(chuàng)作帶來的快樂。
1.請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提問:你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書簽?你是怎么做的?
2. 請 幼 兒 互 評 作品,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同伴作品中有創(chuàng)意和有趣的地方。
提問:你喜歡哪個書簽?為什么?你還有什么建議?
3.教師與幼兒一起欣賞書簽作品,拓展幼兒創(chuàng)作空間。
活動延伸:
1.在美工區(qū)投放各種各樣的書簽或圖片,引導幼兒想象、創(chuàng)作。
2.教師和幼兒一起用“書簽”作品裝扮活動室。
3.請家長和幼兒一起,尋找材料進行親子小制作。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較突出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1、激發(fā)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幼兒對某內容感興趣了,才會產生學習的動機,在活動中,我首先魔術般地翻到上次學習的地方,給孩子們一種神秘感,以此引了書簽,再充分利用書簽的美外形、美的色彩來刺激幼兒的眼球,讓他們對書簽本子產生了興趣,為后面的賞書簽、做書簽、評書簽作好了輔墊。
2、審美教育貫穿始終
美術教育的核心是審美教育,我們的美術教育不是培養(yǎng)畫匠,而是要培養(yǎng)有審美情趣,有審美理想,有審美能力的人,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能力。在本活動中,我通過賞書簽、做書簽、評書簽等環(huán)節(jié),將審美教育貫穿始終,讓幼兒從小學會審美,有一定的審美觀。
另外,在活動中,我還通過臨近畢業(yè)換書簽這一環(huán)節(jié),促使幼兒聯絡感情,增進友誼,待到長大時,見物思情,可引起一段美好的回憶!
29、幼兒園教案大班綜合活動安全乘車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乘火車時應在候車區(qū)等候,排隊上車,先下后上等基本規(guī)范;學會一些安全乘車的自我保護方法。
2.能對各種乘車行為進行正確判斷,并能說出理由。
3.愿意遵守乘火車的基本規(guī)則,體驗文明乘車帶給人們的愉悅。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幼兒有乘坐火車的經歷。
2.乘車場景,課件,“文明小乘客”標志。
【活動建議】
1. 談話導入活動,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的乘車經驗。
提問:你出去玩的時候坐過火車嗎?乘車時應注意哪些安全問題?
2.組織討論,引導幼兒了解乘火車時應遵守的安全規(guī)則和文明禮儀。
(1)利用課件,引導幼兒了解乘火車時應遵守的安全規(guī)則。
先出示不正確的畫面,引導幼兒討論后,再出示安全乘車的畫面。提問:這些小朋友做得對嗎?這樣做有什么危險?應該怎樣做才是安全乘車?
小結:等候火車的時候應該站在站臺黃線后面的等候區(qū),火車來了要排隊上車,
要先下后上;乘車時坐好好,不在車上嬉鬧喧嘩;不能在火車上亂扔垃圾,小朋友不能接開水、車上人多要牽好大人的手以免走失。遵守這些乘車規(guī)則,可以保障我們的安全。
(2)閱讀《安全乘車》繪本,引導幼兒了解乘火車時的文明禮儀。
要做文明的小乘客,我們還應該怎么做?如果有了垃圾我們應該怎么辦?著到有人大聲喧嘩我們可以怎么做?別人給你讓座時,你應該說什么?
小結:不亂扔垃圾、不大聲喧嘩是文明乘車行為。如果有人給我們讓座,我們要說“謝謝”。
3.設置情境,進一步了解乘車的規(guī)則,體驗安全乘車的好處。
請幼兒自己分配角色,扮演司機、老爺爺、孕婦、小朋友、媽媽等。幼兒玩游戲,教師及時鼓勵幼兒好的做法。
活動延伸
一起閱讀《安全乘車》繪本,進一步幫助幼兒鞏固安全乘車的方法。
活動反思
首先,通過提問,了解孩子們平時乘坐公交車的經驗,讓幼兒說說他們在車上看到什么?鼓勵孩子們能大膽、積極說出自己的經歷和想法。在看圖講述的過程中,孩子們都能積極講述圖中所發(fā)生的事,并能正確判斷圖中的小朋友的行為對不對,為什么做得不對,這樣做有哪些危險,從而了解正確的乘車規(guī)則。通過這次活動,我班幼兒對安全乘車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知道乘坐交通工具時應遵守的交通規(guī)則。
30、幼兒園教案大班語言活動香噴噴的輪子
【活動目標】
1.理解小松鼠把巧克力豆變成輪子、帽子和扣子幫助別人的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有趣。匯:絆、扛、香噴噴、圓溜溜。
2.能根據故事線索大膽想象和表達小松鼠幫助小雞和老爺爺的主要情節(jié)。
3.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活動準備】
《香噴噴的輪子》故事錄音、故事 PPT。
【活動建議】
1.出示圓圓的巧克力豆,引發(fā)幼兒猜想,巧克力豆可以用來干什么?以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2.教師講述故事,采用故事中斷法,引導幼兒大膽猜想小松鼠用巧克力豆幫助小雞和老爺爺的故事情節(jié),初步感受故事的有趣。
(1)從開頭講到“停了下來”,提問:小松鼠想用這四顆巧克力豆當什么?
豐富詞匯: 香噴噴、圓溜溜。
(2)繼續(xù)講故事,講到小松鼠“開著小汽車在田野上飛跑”時,問:小松鼠開的四輪車是什么車?
(3)繼續(xù)講故事,講到“小松鼠忙卸下兩個車輪”,問:小松鼠會怎樣幫助小雞?他把圓圓的巧克力豆做成了什么?
(4)繼續(xù)講故事,講到“小雞感激地說”時,問:現在只剩下兩個輪子了,可以做車嗎? 可以做什么車?
(5)繼續(xù)講故事,講到“老爺爺笑瞇瞇地說”時,問:只剩一個輪子了,現在還能做車嗎?為什么車是一個輪子的呢?
(6)繼續(xù)講故事到最后最后,提間:猜猜這輛小車是誰送的?為什么?
教師小結:小松鼠幫助了朋友,朋友為了感謝他,就送他汽車當禮物。
3.請幼兒自主閱讀幼兒學習資源④第 12~15 頁,引導幼兒認真觀察圖片,理解故事內容。
4.教師邊出示 PPT 邊完整講述故事,引導幼兒進一步感受故事的有趣。豐富詞匯:絆、扛、香噴噴和圓溜溜。
提問:小雞、老爺爺都遇到了什么困難?小松鼠是怎樣幫助他們的?他們是怎樣說的? 這是一只什么樣的小松鼠?
5.激發(fā)幼兒進行想象表達。
(1)請幼兒說說:如果你有一輛巧克力輪子的車你想做什么?
(2)鼓勵幼兒將自己的想法大膽地表達出來。
6.活動延伸
將故事掛圖、到閱讀區(qū)中,并鼓勵幼兒分角色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故事。
31、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活動小猴的出租車反思
教材分析
《小猴的出租車》是一個富有想象力的童話故事。故事講述的是一只樂于助人、善于動腦的小猴改裝了自己的出租車,利用出租車的特殊功能,幫助了體胖的小熊、瘦小易滾的蛋寶寶安全舒適地乘坐并到達目的地。活動中,通過有效提問、小組交流,引導幼兒走入故事情境,和小猴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使幼兒感受到: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都是快樂的。運用小動物圖片,鼓勵幼兒合理展開想象,續(xù)編故事情節(jié),從而體驗熱心幫助別人大家都能獲得快樂的道理。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說出小猴幫助小熊和蛋寶寶乘車的方法。
2.根據不同動物的特點大膽想象,續(xù)編小猴子幫助他們的故事情節(jié)。
3.懂得動腦筋,熱心幫助別人大家都能獲得快樂的道理。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的結果。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課件。
2.經驗準備:幼兒有續(xù)編故事的經驗。
活動建議
1.談話交流,請幼兒回憶已有經驗。
(1)出示出租車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這是什么車?它和其他汽車有什么不同?
引導幼兒討論:你坐過出租車嗎?乘車時有什么感受?
2. 借助課件,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說出小猴幫助小
熊和蛋寶寶乘車的方法。
(1)請幼兒分段欣賞故事,引導幼兒猜想小猴幫助小動物乘車的辦法。
?、僬堄變盒蕾p故事的前兩段,猜想幫助小熊的方法。
提問:小熊為什么不上小猴的出租車?你如果是小猴,會怎樣幫助小熊?
②請幼兒欣賞故事第 3 段,了解小猴對小熊的幫助。
提問:小猴是怎樣解決這個困難的?小熊坐了小猴的出租車感覺怎么樣?
?、壅堄變盒蕾p故事第 4 段,猜想幫助蛋寶寶的方法。
提問:蛋寶寶為什么不敢坐小猴的出租車?你如果是小猴,會想什么辦法呢?
?、苷堄變盒蕾p故事的最后部分,理解小猴對蛋寶寶的關心和幫助。
提問:小猴是怎樣幫助蛋寶寶的?蛋寶寶坐小猴的出租車感覺怎么樣?
(2)結合課件,請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引導幼兒感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都是快樂的。
提問:小動物得到小猴的幫助,心情會怎樣?它們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 大家都喜歡坐小猴的出租車,小猴的心情是怎樣的?
3.結合課件,引導幼兒續(xù)編故事。
(1)出示小魚、長頸鹿等動物的圖片,引導幼兒討論。
提問:這些小動物也想乘坐小猴的出租車,它們會遇到什么困難?小猴又會怎樣幫助它們?
(2)引導幼兒自主選擇動物形象續(xù)編故事。
附:故事
小猴的出租車
小猴新買的出租車經過一番改造,終于上路了。
“嘀嘀”小猴看見小熊站在路邊左右張望,便問:“小熊,請上我的車吧?!?小熊朝車廂里打量了一下,搖搖頭說:“我長得胖,肚子又大。你的座位太小
我還是等一輛胖胖車”吧!”的。
小猴說:“別急,包你滿意!”說著,小猴一想按鈕,座位就自動往后移,空出很大一塊地方。小熊坐上去,腿能伸直了,覺得舒服極了!它點了點頭說:
“我很滿意!我很滿意!”
送完小熊,小猴的車拐過一個路口。突然,它看到蛋寶寶在路邊傷心地流淚。小猴關心地問:“蛋寶寶,你為什么哭呀?”蛋寶室寶邊哭邊說:“我逃路了。”小猴說:“我送你回家?!钡皩殞氁宦?,嚇得直搖頭:“我一一我怕一一我怕從座位上滾下來?!?/p>
小猴說:“別擔心,包你滿意。”說著,小猴一想按鈕,“”的一聲一個圓墊子從座位里彈了出來,蛋寶寶坐在上面既舒服又安全,高興地拍起了手。
小猴的名氣越來越大,森林里的小動物都想來坐一坐小猴的出租車。小朋友們,你們也想坐一坐嗎?
活動反思:
小熊和蛋寶寶都是幼兒比較熟悉的形象,再加上多媒體課件的輔助效果,孩子們立刻被吸引了。整個活動以“猜測”貫穿其中。很多幼兒都紛紛發(fā)言,氣氛活躍而又熱烈。
但老師在處理幼兒回答的問題時還欠缺智慧,還需要更多的語言技巧。
32、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活動:認識球體圓柱體反思
教材分析:
球體和圓柱體是幼兒在生活中能經常接觸到的幾何形體。大班幼兒基本具備區(qū)別典型球體和圓柱體的能力,也能夠發(fā)現生活中與球體和圓柱體形狀相似的物體,但對球體與圓柱體的異同并沒有清晰的認識。如何使幼兒通過直接體驗與感知發(fā)現、了解、表達球體與圓柱體的異同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導入部分, 出示球體與圓柱體玩具材料,引導幼兒簡單玩一玩,分一分,初步感知球體的外形特征。通過幼兒的動手操作,探索物體滾動方向,鼓勵幼兒用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的方法大膽探索、仔細甄別并有條理的表達球體圓柱體的主要特征,再提供各種材料嘗試自制球體圓柱體,鞏固對圓柱體球體特征的認識。最后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感受球體圓柱體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活動目標:
1.認識球體和圓柱體,初步了解球體和圓柱體的主要特征。
2.能大膽探究、仔細觀察球體與圓柱體,積極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
3.體驗探究學習樂趣,感知球體與圓柱體在生活中的應用。
4.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圓柱體、球體的玩具若干;圓柱積木、保利龍球若干;斜坡 4 個;報紙、長方形硬卡紙、圓片、橡皮泥、飲料瓶若干;課件一份。
活動過程:
1.操作球體與圓柱體玩具材料,初步感知球體與圓柱體的外形特征。
要求:請小朋友玩一玩老師帶來的玩具材料,看看它們是什么樣的? 幼兒探究……
提問:你玩的什么?它是什么樣的?
小結:剛才玩的玩具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像球一樣,一類是像柱子一樣。
2.自主探究,發(fā)現球體和圓柱體的主要特征。
(1)玩一玩、滾一滾,對比觀察球體和圓柱體。
?、僖龑в變涸谛逼律蠞L動球與圓柱積木,發(fā)現它們滾動路線的不同。
提問:球和圓柱積木是怎樣的滾動的?有什么不同?
小結:球和圓柱積木都可以滾動,但是球可以向各個方向滾動,圓柱積木滾動的方向單一。
?、谝龑в變嚎匆豢础⒚幻蚺c圓柱積木,發(fā)現其外形特征。
提問:球與圓柱積木是什么樣的?
小結:球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的,摸起來很光滑,這樣的物體叫做球體。
圓柱積木上下兩面是一樣大的圓形,上下一樣粗,這樣的物體叫做圓柱體。
(2)嘗試用各種材料制作球體和圓柱體,加深對其外形特征的認知。
提問:你制作的是什么?是怎樣做的?
小結:圓片疊高、卡紙卷起來、瓶子粘上橡皮泥可以變成圓柱體;報紙、橡皮泥團球可以變成球體。
3.借助課件拓展經驗,感受球體和圓柱體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提問: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球體或圓柱體?
搟面杖、汽車輪子、壓路機有什么用?
小結:生活中有許多球體和圓柱體,他們都有自己的本領,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方便。
活動反思:
在找找、做做、說說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目的是讓幼兒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在生活中,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同時培養(yǎng)幼兒動腦、動口、觀察、比較等能力。從幼兒的操作結果來看,幼兒對于球體的認識是比較到位的,只有個別幼兒出了點小錯。
33、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活動尋找空氣半日活動反思
教材分析
世間萬物都離不開空氣,空氣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大班幼兒對生活中的有趣現象充滿好奇,經常玩些與空氣相關的小游戲,在玩中很多問題會引發(fā)他們的猜想,如:為什么塑料袋會鼓起來?里面到底有什么? -連串的“為什么” 激發(fā)了幼兒探究“空氣”奧秘的興趣。為了讓幼兒親身感知到空氣的存在, 本活動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操作材料,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在操作實踐中感知空氣的存在,發(fā)現空氣流動的特性,探索空氣的秘密,體驗空氣壓力在生活中的應用,在游戲中潛移默化地萌發(fā)環(huán)保意識。
活動目標:
1.知道空氣的重要性及基本特點,了解空氣流動能形成風和傳播氣味。
2.能運用多種工具,通過裝、扇、捏等方法探究空氣的存在及流動等特點。
3.體驗尋找空氣的樂趣,萌發(fā)從我做起凈化空氣的環(huán)保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塑料袋、膠皮玩具、泥工板每組一份、香水 1 瓶,PPT 課件。
經驗準備:知道空氣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
活動過程:
1.嘗試憋氣,感知空氣的重要性。
提問:憋氣時什么感覺?除了我們需要空氣,還有誰需要空氣?
小結:人類、動物、植物都需要空氣。
2.嘗試用多種材料尋找空氣,感知空氣的存在及基本特點。
(1)運用塑料袋、膠皮玩具、泥工板尋找空氣。
提問: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空氣的?
師幼互動梳理多種尋找空氣的方式,感知空氣的流動及流動產生風。
小結:空氣無處不在,是看不見、摸不著、會流動的。
(2)通過嗅覺小游戲感知空氣流動能傳播氣味。
提問:你們聞到香味了嗎?香味是怎么到你那里的? 小結:空氣流動能傳播氣味。
3.借助圖片和視頻,交流討論減少空氣污染的方法。
提問:生活中,你喜歡什么樣的空氣?為什么?
小朋友應該怎么做才能讓我們的空氣更清新?
小結:堅持綠色出行、新年少放煙花爆竹、建議身邊的人少吸煙等都可以讓空氣保持清新,讓我們一起保護環(huán)境吧。
活動延伸
結合《身邊的科學》第 11 頁,引導幼兒繼續(xù)探究、記錄空氣的秘密。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選取了空氣進行探索?;顒又薪o幼兒投設足夠的材料和時間,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樂于參與。在這次活動中,幼兒不僅在做中學,在玩中體驗,也解開了身邊的秘密?;顒又忻總€人都互動起來,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幼兒與材料的互動幼兒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得到培養(yǎng)。本節(jié)課的不足是對幼兒不夠放手,時間的安排不夠充足這是在活動前沒有考慮周全的地方今后應該避免。
34、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神奇的磁鐵》反思
活動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集中觀察磁鐵,初步建立科學概念;了解鐵制品能被磁鐵吸引。
2、學習通過預測、實驗的方法探索磁鐵的磁性。
3、培養(yǎng)樂于探究的品質,體驗探索的樂趣。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重點難點
1、活動重點:了解磁鐵的特性和用途。
2、活動難點:實驗并填寫表格,并在自主探索中,激發(fā)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長方形磁鐵;各種不同材質的材料(塑料勺、鑰匙、橡皮、毛線、回形針、彩紙、別針等)。
2、記錄表若干。
3、PPT課件、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魔法表演——教師扮演魔法師,用“魔法棒”放在同樣裝有磁
鐵的玩具車前,奇跡發(fā)生了:小車可以隨“魔法棒”前進或后退。
師:小朋友們下午好!
生:悅悅老師下午好!
師:仔細看看我是誰。(摸一摸魔法帽)今天我是悅悅魔法師。接下來我要施魔法啦,請小朋友們配合我哦?,斈岈斈岷?哦,我把小朋友都變成小魔法師啦。歡迎來到今天的魔法課堂。在我們上課之前先跟后面的客人老師們打個招呼吧。(手勢起立向后轉跟客人老師打招呼。)
生:客人老師下午好!
師:請坐。我要開始我的魔法表演了??次业氖稚鲜裁炊紱]有,衣服上也什么都沒有哦。請小魔法師們睜大眼睛看清楚??茨莾?(然后變出魔法棒)看這里。(變出小車)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嘿,走!(推著小車走)嘿,來!(吸著小車來)。你們想學這個魔術嗎?(小聲說)
生:想!
師:嘿嘿,奧秘就藏在這個魔法棒里。(拆魔法棒,把磁鐵拿出來)這是什么呀?
生:磁鐵!
師:今天我們就來和磁鐵一起變魔法吧~
今天一起和磁鐵變魔法的有橡皮,曲別針,紙,鑰匙,布,吸管等。
哪個可以跟磁鐵變魔法?哪個不能呢?
師:(拿出塑料勺)你們猜,它可以跟磁鐵變魔法嗎?
生:(請一位幼兒來進行猜想)可以/不可以。
師:我將你的猜想記錄在紙上啦。現在我們來做實驗,(拿起塑料勺和磁鐵),哦,原來塑料勺是不可以和磁鐵變魔法的。
師:(拿出鑰匙)你們猜,它可以跟磁鐵變魔法嗎?
生:(請一位幼兒來進行猜想)可以/不可以。
師:哦,我們來看一看,鑰匙是可以跟磁鐵變魔法的。
師:剩下的東西小朋友來猜猜可不可以變魔法,(一個物體請一位小朋友來說,并記錄在表格里,橡皮、毛線、回形針、彩紙、別針 )。
下面小朋友們要自己進行魔法實驗了,悅悅魔法師已經把魔法實驗的東西放到小盒子里了,請小魔法師們來變一變,將你們的答案記錄在表格里。
為了保證魔法實驗的成功,請小朋友們注意以下幾點:
1、當悅悅魔法師說開始時,開始魔法實驗。當聽到鈴聲時,請小魔法師們放下手里的物品,整理桌面,結束實驗。
2、拿到所有的物品,不要吃到嘴巴里,塞到鼻孔里。磁鐵和磁鐵不要相互靠近,防止夾手。
3、在實驗的過程中請保持安靜,不要打擾到其他魔法師。
好啦,可以開始實驗了。
幼兒進行實驗,教師個別指導。
(鈴聲響起)
師:各位魔法師,剛才的實驗結果怎么樣啊?我們一起分享一下吧。
橡皮、毛線、回形針、彩紙、別針等可以跟磁鐵變魔法嗎?一個一個進行。
教師總結:
師:能和磁鐵變魔法的都是用什么做的啊?
生:鐵。
師:所以鐵做的物品才能被磁鐵吸起來。
師:我們今天的魔法課堂就到此結束了。請各位小魔術師和客人老師說再見吧。(起立,轉身,招手說再見)
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幼兒從上課開始就表現出強烈的興趣。由于事先準備的材料比較多,所以幼兒一直在動手操作中觀察、發(fā)現、比較,整節(jié)課情緒高漲。幼兒樂于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來發(fā)現事物規(guī)律的活動形式。在活動材料準備中,鑰匙這一材料應該準備為鐵制品。導致向幼兒展示時沒有展示可以被磁鐵吸到的物品。在活動過程中仍有不足之處,教師在講述表格填寫規(guī)范時語言不夠清晰,目標不夠明確,仍然有些幼兒將猜測和驗證環(huán)節(jié)混淆起來,不會填寫表格。
35、幼兒園教案大班音樂活動:小狗抬花轎反思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個性好表現,情緒高昂,能力差異大,合作意識逐漸增強,初步理解周圍世界中比較隱蔽的因果關系,自我評價能力逐步發(fā)展。
我班幼兒對兒歌表演已有一定的簡單的、瑣碎的認知經驗,但怎樣更好的合作,理解表演中角色之間的關系并用肢體語言將自己的理解表現出來需要更多的了解和經驗的梳理。
因此,我以幼兒喜歡的文學作品——兒歌《小狗抬花轎》為主線索,設計開展系列活動,意在通過分析、理解,使孩子能夠運用適當的動作、表情等并合作扮演來表現幽默兒童作品,培養(yǎng)幼兒大膽表達表現及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目標
1、理解作品內容及角色特征情緒的基礎上,嘗試同伴協作聯合排演。
2、活動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象,能與他人相互配合,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
3、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在表演中表現角色(表情、動態(tài)變化)。
活動難點:角色間的呼應,并合作協同表演。
活動準備
1、前期經驗:熟悉并理解兒歌《小狗抬花轎》、對轎子有一定的理解。
2、物質準備:配樂,長桿、鏈子、水管、長繩、紙板箱、紙棍。
活動過程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經驗回顧
1、聽音樂,復習回顧兒歌、分析角色經驗整理
重點提問:兒歌叫什么名字,兒歌里有誰,發(fā)生了什么事?(分析兒歌表演特征)
*讓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述。
小結:小朋友都學會了《小狗抬花轎》這個兒歌,并且把兒歌里的各個角色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教育意圖:情緒調動,語言表達(在老師引導下較正確的表述)
★觀察指導要點:*能否完整清晰的表述自己的前期經驗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聯合表演
1、角色分工、材料運用
引導語:今天我們一起來把它完整的表演出來。表演需要幾個人、還需要什么道具?
*分組自由商量結伴、角色分工、選擇材料。
*根據兒歌完整連貫的表演,商量相互間合作的細節(jié)。
小結:剛才你們分組進行了《小狗抬花轎》的演習,把你對角色的理解用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并相互配合。
★教育意圖:關注兒歌中角色間的關系,并隨之變化
用動作表情協同合作表現出來
★觀察指導要點:*是否能友好協商角色分配及材料運用
*動作表情能否相呼應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集體展現
1、幼兒上臺進行表演
引導語:現在要請你們將剛才的練習表演出來,想一想,表演時要注意些什么?(相互配合、表情動作、面向觀眾)小觀眾要仔細看看,他們有什么棒的地方,有什么地方你們有新的建議的。
*依次上臺完整表演
*幼兒分別評述他人的優(yōu)缺點,說說若是自己會怎樣做。
小結:剛才的完整表演你們自我感覺怎么樣?有什么新的收獲?
★教育意圖:關注表演的連貫性
嘗試評價自己與他人的表演
★觀察指導要點:*能否用夸張的表情動作表現角色
*能否在音樂聲中連貫完整的用肢體動作和表情表現作品
*能否勇于表達自己對自己或他人表演的評價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延伸
剛才你們說了自己的心得,又有了新的意見,今天時間來不及了,但老師把道具、音樂等東西都放在小舞臺,你們可以在空余的時間去試試,再來談談你們的新收獲。
活動總結
讓集體學習活動成為幼兒喜歡的活動,讓每一個幼兒在活動中自主學習、獲得發(fā)展,是教師努力的方向。
一、吃透教材尋求更多的可發(fā)展空間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側重于讓孩子在進一步熟悉兒歌、理解作品內容及角色特征情緒的基礎上,嘗試同伴協作用語言、動作、表情、道具等方式,通過探索、發(fā)現、討論和體驗的過程來進行表現與創(chuàng)造;并且小組協作聯合排演的過程中,更能體現同伴共同尋求解決配合問題互助式的交流與學習,發(fā)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從知識的傳授到培養(yǎng)孩子全程發(fā)展
老師教,幼兒學的單一模式不再適應當今多元的社會和幼兒的個性化發(fā)展。我以“體驗為主、自主為先、潛能開發(fā)”為價值點,將幼兒的學習過程,以更低結構,全程探索式的師生共建活動為架構進行教學設計,讓“學習活動過程”與“幼兒全程發(fā)展”相結合。
教師充分考慮到讓孩子自己探索、自由表現,讓幼兒對兒歌中的任意一段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表演,如對“小狗痛得汪汪叫”,幼兒對小狗摔跤并被老虎踢的部位的理解并表現就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幼兒兩手分別捂著摔痛和踢痛的部位,跳著汪汪叫;有的幼兒痛得滿地打滾;有的幼兒痛得捂著痛的地方怒瞪老虎……而其他幾只小狗則有的偷偷瞪老虎、有的嘆氣表示無奈、有的上前幫忙揉揉疼的地方;有的上前去扶起小狗拍灰……充分展現了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表現的張力。
幼兒在這個低結構的活動不斷探索、嘗試、創(chuàng)新,還相互學習、交流,促進了進一步的探索。
三、變教師預案為師生共建
集體學習活動計劃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都應是為幼兒發(fā)展服務的。教師心中既要有預案,更要有幼兒。
教師注意到:一是有彈性地安排環(huán)節(jié)中內容,二是在預設活動中留出給幼兒生成內容的空間;三是教師在過程中,根據教育目標和幼兒現狀調整活動方式或內容。在活動中讓幼兒有自主選擇材料、空間、并自由發(fā)展,教師在其中作為觀察者、提問者和引導者,及時肯定幼兒的想法,適當提出問題,讓幼兒思考,引導幼兒獲得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提高。如,對于幼兒都沒有關注到的“花轎抬到半山腰”中“半山腰”的表現,我及時提出平地和上山時抬轎子一樣嗎?幼兒延伸出山坡是斜的,要有高低,并用墊腳和半蹲的方式展現出來,引導幼兒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多元表現。
教師要善于捕捉時機,“順應”幼兒的活動,通過觀察思考,恰當“引導”,并“推動”幼兒發(fā)展、培養(yǎng)幼兒“樂學習、樂合作”的良好品質。
36、幼兒園教案大班社會活動:愛心女孩反思
設計意圖
愛是人類最美麗的語言,愛心是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于是,我結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社會認知發(fā)展需求,以繪本《玩具女孩》為素材,設計了大班社會活動《愛心女孩》?;顒拥拿恳粋€環(huán)節(jié)都滲透了愛心教育,我試圖通過故事中的愛心女孩、短片中的愛心兒童,在潛移默化中觸動孩子那根柔弱而敏感的情弦,并將幼兒的情感融入活動,讓他們在愛心的牽引下,通過自己的看看、聽聽、講講、做做,明白心中要有愛,并將愛傳遞給更多的人,自己才會獲得更多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明白把愛傳遞給更多的人,自己才會獲得更多的快樂。
2、能大膽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能主動大方地與他人交往,學會關愛的語言和動作。
3、樹立心中有愛,心中有他人并助人為樂的美好情感。
4、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能通過畫面猜測繪本中人物的內心感受,并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難點:幫助幼兒樹立心中有愛,并助人為樂的美好情感。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責任感和良好的社會意識。
活動準備
1、PPT《愛心女孩》;
2、自制短片《愛滿人間》
3、音樂CD《愛如小孩》。
4、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提問:小朋友們喜歡玩具嗎?喜歡什么玩具?假如,有一天你握起小手,再一打開,就會從手心里變出一樣玩具來,告訴我你會有什么心情?
二、共同閱讀故事,感受“愛心”
(1)認識神奇女孩埃米莉(閱讀故事畫面1-4)
提問:埃米莉是個怎樣的女孩?她哪里與眾不同呢?你有這樣的本領嗎?
你們覺得能變出很多玩具的埃米莉會開心嗎?為什么?
(2)埃米莉是個“玩具女孩”(閱讀故事畫面5-9)
埃米莉的生日宴會上,爸爸媽媽把玩具送給了所有被邀請的人。從此,大家叫埃米莉“玩具女孩”。
提問:這時候的埃米莉開心嗎?為什么?
生日的第二天,她決定去幫助更多的人。
提問:她會幫助誰?又怎么幫呢?
她去醫(yī)院看望小朋友,她去了老人院和老人們一起游戲,,寒冷的冬夜,村子里的人們燃燒艾米莉留下的玩具,客廳變得溫暖!
(3)體驗分享玩具的快樂
提問:埃米莉把她的玩具和我們一起分享,你們玩得快樂嗎?
小結:是的,把玩具與別人分享的同時,自己也獲得了更多的快樂。
(4)埃米莉是個“愛心女孩”(閱讀故事畫面10—14)
可是,意外發(fā)生了!埃米莉爸爸出門打魚卻一直沒有回來。大風大浪卻讓最勇敢的人也退回來了。
提問:爸爸出海沒回來,艾米莉的心情會怎么樣?她該怎么做?你們有好辦法嗎?
艾米莉用變出的成堆的玩具便組成了木筏,載著埃米莉向大海深處駛去。最后找到了爸爸。艾米莉真是個勇敢的孩子!
第二天,艾米莉的神奇本領消失了,大家又叫埃米莉“愛心女孩”。
提問:艾米莉的神奇本領消失了,她難過嗎?為什么?
小結:現在埃米莉的神奇本領沒有了,她成了一個普通的女孩,但是她仍然是那么有愛心,愛父母,愛朋友,愛生活,愛動物,她還是很快樂。因為奇跡消失了,但愛依然存在!雖然我們沒有神奇的本領,只要有心中有愛,也可以幫助別人。你想幫助哪些人呢?
三、觀看短片《愛滿人間》,理解“愛心”
教師:你們都是愛心女孩,愛心小子。知道嗎?也有群愛心孩子就是這樣用愛心幫助了許多人,用愛心帶給大家快樂,我們一起來看看。
四、體驗活動,愛心傳遞
教師:寶貝們,你們感動嗎?他們把愛傳遞給你們。你們把愛再傳遞給自己的家人、朋友……幫助一切需要幫助的人,讓我們的世界充滿愛!
活動總結
情境教育理論主張教學活動應當以情為紐帶,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我在這個活動中,以音樂作為觸動孩子心靈的琴弦,用音樂帶動孩子的情緒,尤其在閱讀重點的二三階段,我利用不同旋律的音樂契合故事內容,以營造出相應的情感氛圍,讓孩子在樂聲凝練出的情境中真心感受埃米莉的愛心。
37、幼兒園教案大班綜合活動:會說話的手教案總結
設計意圖
在一次關于聾啞人的談話活動中,孩子們對于聾啞人是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十分好奇,說法不一;平時,孩子們對自己身體的各部位也充滿著好奇,對手的組成部分和作用也會爭執(zhí)不下,常常會與同伴討論誰的手厲害,可以做些什么能干的事情。不僅如此,在自主游戲中,發(fā)現孩子們很喜歡玩手影游戲,因此我結合孩子們的表現和產生的疑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手的組成部分和作用,能說出生活中常見的手勢所表達的含義,并根據手勢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想象。
2、聯系生活實際,對學習各種手語感興趣。
3、能理解聾啞病人的不容易,懂得關愛殘疾人。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嘗試用較完整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愿,并樂意大膽地進行交流。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手的作用,了解生活中常見手勢、手語所表達的含義。
難點:對手勢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
活動準備教具:多媒體課件、范作數張、圖畫紙、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課題。
教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猜猜這是什么?謎面: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樹葉不開花,寫字畫畫都用它,干起活來頂呱呱。
(幼兒自由猜謎底:手)
二、觀察手的特點,了解手的組成部分和作用。
1、全體幼兒唱《我有一雙小小手》,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自己的小手,看看它有哪幾部分組成,(手掌、手背加上長短不同的五根手指組成了人最靈活的部分——手)
2、教師提問:我們的手有什么作用?
幼兒交流討論后回答:吃飯、穿衣、寫字、畫畫、做游戲等等各種事情都要用我們的手。
3、教師小結:我們的小手不僅能做各種各樣的事情,它還會說話!
三、通過游戲,理解常見手勢表達的含義,并嘗試根據手勢進行創(chuàng)造性想象。
1、教師示范生活中常見的各種手勢,幼兒開心學。
A、老師用動作表示常見的手勢(如1、2、3、4、5、6、7、8、9、10、真棒、愛心、OK、我愛你、再見、拒絕、握手、拳頭、你好等等),幼兒開心學。
B、提問:你們能用會說話的手做個動作讓小組的成員來猜一猜嗎?(小組游戲)
C、指名個別幼兒用自己的小手上臺表演不同的手勢,請其他幼兒猜一猜,說一說。
2、玩一玩:手影游戲
教師:我們的手不僅會說話,還會變魔術呢,大家想不想看?
(觀看視頻:手影表演)
教師示范,利用投影儀做手影表演。(老師變一變,學生猜一猜)
老師表演簡單的手影游戲:小貓、小狗、小兔、蝴蝶、老鷹、大象、小鹿、狼、鵝、小鳥、山羊等等(有點多),請小朋友們聯想像什么,并跟著學一學。
3、組織幼兒玩“我‘說’你猜”游戲,啟發(fā)幼兒用手勢來表示一些活動。如鳥飛、魚游、釘釘子、洗臉、刷牙、吃飯等。
四、體會聾啞人的不容易,懂得關愛聾啞等殘疾人。
1、讓幼兒體會感知聾啞人的不易。
A、還有哪些人只能用手勢來說話?他們?yōu)槭裁匆鍪终Z呢?(激發(fā)幼兒關心聾啞人的情感。)
B、幼兒觀看視頻:手語表演的《感恩的心》。
教師:聾啞人他們生活在無聲的世界里,嘴不能說話,他們手告訴大家: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平時他們用會說話的手交流彼此的心聲。老師希望每個小朋友都要伸出自己的小手,去關愛他們,幫助他們。
C、教師帶領幼兒用手語表演《感恩的心》。
五、小結
教師:我們每天都看到的這雙普通小手,不僅能干,還會說話;不同的手勢動作,也會代表不同的意思,經過我們的巧妙設計更是變得這么有意思!
活動延伸:
1、在美術區(qū)開展手型添畫活動。
2、請幼兒回家后教爸爸媽媽表演手語《感恩的心》。
3、開展“溫馨手語”的活動。
活動總結
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能準確的說出手的組成部分,對于簡單的手勢也能清楚地說出其意思;此外,還會創(chuàng)編其他的手勢來表達心中想法。手影游戲能充分調動孩子們的好奇心和積極性,整個教學活動氣氛活躍;通過手語表演,進一步明白聾啞病人的不易,同時明白到要關愛聾啞病人;在創(chuàng)編手勢環(huán)節(jié),個別孩子思維發(fā)散還需要進一步去引導,想法顯得有點局限。
38、幼兒園教案大班社會活動:家鄉(xiāng)雷劇反思
設計意圖
雷劇是湛江特有的地方戲劇,是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但在幼兒的生活中,它既陌生又神秘?!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yōu)秀,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設計這次活動,讓幼兒了解雷劇,感受雷劇這一古老劇種的藝術魅力,引導幼兒關注雷劇藝術,激發(fā)幼兒的民族情感。
活動目標
1、了解雷劇藝術,知道雷劇是湛江地方傳統(tǒng)戲劇。
2、通過觀看課件、模仿動作、做游戲等,了解雷劇的藝術特點。
3、培養(yǎng)幼兒對雷劇的興趣,激發(fā)熱愛家鄉(xiāng)民族文化的情感。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教學重難點是了解雷劇的藝術,培養(yǎng)幼兒對雷劇的興趣,激發(fā)熱愛家鄉(xiāng)民族文化的情感。
活動準備視頻錄像、教學PPT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走臺步進場,激發(fā)幼兒興趣
提問:剛才我們走的什么步?你聽到什么音樂?(雷劇)
二、初步感知了解雷劇藝術
(一)欣賞雷劇片段,介紹雷劇的行當劃分。
提問:雷劇表演中都有那些表演人物?你知道他們都叫什么嗎?(幼兒討論、回答。教師放課件)
小結:在雷劇中扮演男性人物為生行,扮演女性人物為旦行,繪有臉譜的為凈行,扮演小丑式滑稽人物為丑行。這就是雷劇中的四大行當:生、旦、凈、丑。
(二)觀看課件,了解雷劇臉譜。
提問:為什么雷劇演員的臉上畫上各種各樣的顏色呢?你們看,這里的臉譜分別是什么顏色的?
師:雷劇臉譜分為靜臉、黑白臉、小花臉、大花臉。大花臉包括:紅臉、黑臉、白臉、多色花臉四種類型。
(幼兒分別講述看到各色臉譜的不同感覺。)
靜臉——正面人物,黑白臉——勇敢剛毅,小花臉——忠奸兼有,
紅臉---忠勇,黑臉---正直,白臉---奸詐
小結:雷劇中臉譜上的用色是十分講究的,通過顏色、線條的變化可以塑造不同人物的性格。
(三)了解雷劇中的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
1.提問;京劇中的生、旦、凈、丑都是怎樣表演的。(幼兒討論回答。請個別幼兒示范表演)
教師歸納雷劇表演中有唱腔、道白、表演、武打,這也被稱為雷劇的四大基本 功唱、念、做、打。
2、幼兒分段欣賞雷劇中的唱、念、做、打,幼兒嘗試學一學。
3、游戲《辨認雷劇》。
播放雷劇和越劇、京劇、黃梅戲的不同片段,幼兒進行判斷、選擇。
三、了解雷劇的傳承
1、認識雷劇著名表演藝術家林奮
觀看雷劇《梁紅玉掛帥》片段,欣賞雷劇著名表演藝術家林奮的精彩表演。
小結:林奮是國家級演員,曾獲戲劇最高獎項:梅花獎,是著名的雷劇表演藝術家。
2、觀看雷劇學校青年演員的練功視頻
(幼兒說說觀后感)
小結:每一個雷劇演員,為了舞臺上的精彩表演,臺下都很努力刻苦練功,他們?yōu)榱死讋∥幕膫鞒懈冻隽诵燎诘暮顾?,值得我們尊敬,值得我們學習。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解了雷劇,你們喜歡雷劇嗎?為什么?(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自由、多方位的回答問題)
四、游戲:小小雷劇迷。
現在請我們小朋友也來當一回小小雷劇表演家,隨著音樂嘗試用動作表現。
活動總結
雷劇它是一個美麗的舞臺藝術,是我們湛江特有的戲劇文化,它被列入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是我們湛江的驕傲,作為湛江的小市民,我們要了解、熱愛它,宣傳它,讓更多的人認識我們的雷劇文化。
39、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領域:認識空氣反思
設計意圖
空氣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物質之一,世間萬物的蓬勃生長都離不開空氣,在這一基礎上,選取與幼兒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載體(即空氣)展開課堂,運用多種感官感覺的活動,讓幼兒充分感知空氣,知道空氣無處不在并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以激發(fā)幼兒對周圍事物的探索興趣。同時,隨著我們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我們的周圍的環(huán)境空氣變得越來越糟糕,呼吁幼兒保護環(huán)境從身邊小事做起。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空氣看不見、摸不著,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的。
2.技能目標:發(fā)展積極去探索、發(fā)現和觀察的能力。
3.情感目標: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的良好習慣。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重點難點重點:讓幼兒認識空氣的特性。
難點:嘗試獨立完成實驗操作。
活動準備
1.水槽、透明水杯若干個。
2.干凈紙巾、手帕、水。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小朋友們早上好!小小手,放膝蓋。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游戲,請大家閉上嘴巴,用手捏住鼻子,放開,請小朋友說說剛剛做游戲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引出空氣)
師:那你們知道為什么會這樣嗎?我們要呼吸,我們有呼吸才能維持生命。那我們吸進的是什么呢?引導小朋友說出空氣。
師:那空氣是怎樣的呢,哪位小朋友來說說?引導小朋友逐一發(fā)表意見。
教師小結: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2.展開
(1)教師演示
師:空氣還有很多神奇的地方,下面老師變個小魔術來看看空氣究竟神奇在哪里。
教師演示紙巾不會濕的實驗。教師將紙巾塞入杯底,倒扣杯子壓入水槽的水中。
師:小朋友猜一猜紙巾現在帕濕了嗎?那我們來看一看。
取出杯子,請每位小朋友都摸一摸知道紙巾沒濕后,請小朋友再認真看一次實驗,注意看泡泡。
教師演示紙巾會濕的實驗。教師將杯子倒扣壓入水槽的水中,慢慢傾斜杯子,讓空氣跑出來,取出杯子。
師:小朋友猜一猜紙巾濕了嗎?那我們來看一看為什么第一次紙巾沒有濕,第二次紙巾又濕了呢?
(2)幼兒操作
分開兩組,讓幼兒帶著疑問做實驗,提醒幼兒注意觀察,直至都能看清前后兩次實驗的不同:知道第一次紙巾沒有濕是因為杯子有空氣,空氣擋住了水,水不能進入杯子,所以紙巾沒有濕;而第二次是因為杯子的空氣跑出來了,水進入杯子所以紙巾濕了。
(3)教師演示
把紙巾換成手帕,教師演示手帕不會濕的實驗。教師將手帕塞入杯底,倒扣杯子壓入水槽的水中。
師:小朋友猜一猜手現在帕濕了嗎?那我們來看一看。
取出杯子,請每位小朋友都摸一摸知道手帕沒濕后,請小朋友再認真看一次實驗,注意看泡泡。
教師演示手帕會濕的實驗。教師將杯子倒扣壓入水槽的水中,慢慢傾斜杯子,讓空氣跑出來,取出杯子。
(4)幼兒操作
同樣分開,讓幼兒操作把紙巾換成手帕的實驗。
教師小結:杯子里的紙巾和手帕會濕跟材料無關,都是因為空氣的關系,杯子有空氣,空氣擋住了水,水不能進入杯子。
3.活動結束
教師請幼兒簡單說明自己理解的空氣是怎樣的,引導幼兒與同伴分享,交流自己做實驗的過程。
師:老師剛剛觀察到有小朋友把杯子倒扣在水里后,把杯子移來移去到最后紙巾也沒有濕,鼓勵這位小朋友還發(fā)現空氣另外的神奇之處。
師:(實驗結束)大家看到空氣的神奇的地方了嗎?老師把實驗的工具放在區(qū)域活動里,想做這個實驗的小朋友可以取來做。
活動總結
結合活動過程中幼兒的表現,我對本節(jié)課總結如下:
1.幼兒求知欲望較強,積極性高。兒童對空氣和探索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在整個主題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能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經驗,循序漸進地進行各個領域的教學活動。
2.注重安全,整個活動過程幼兒參與動手操作,教具采用塑料的,提高安全性。
3.老師在開展主題活動前的預知工作不夠全面,教師未考慮到孩子們也喜歡玩水,場面控制不好,需要副班老師共同協助。
40、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活動:誰動了我的奶酪反思
活動目標
1、能在觀察中尋找線索,大膽推測,驗證結果,發(fā)展邏輯推理能力。
2、能積極主動探索事物之間的聯系,培養(yǎng)嚴謹的科學精神。
3、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重點難點
1、通過腳印的重疊情況,推斷出誰先到過柜子旁邊,進而推測誰偷走了奶酪。
2、通過三種動物的腳印軌跡,推測出動物可能偷走奶酪的多種可能。
活動準備材料準備:
PPT(小老鼠家的三種動物腳印情況),案發(fā)現場圖(老鼠家中布局圖),多功能電子白板,記錄表,貓、狗、熊圖片各一張,紅叉兩個。
經驗準備:
了解生活中動物的腳印及偵探的職責。
活動過程:
一 了解案情
師:剛才我們說來當偵探,今天,在這里就發(fā)生了一個案件,我們這就要來破案咯!你們準備好了嗎?
師:是誰報的案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ppt,顯示小老鼠哭泣的照片) 師:到底怎么回事呢?我們聽聽小老鼠怎么說。(播放音頻)
老鼠:我們家柜子上的盒子里放了一塊魔法奶酪,擁有它就可以擁有超強的魔法。可是我們今天回到家,卻發(fā)現,奶酪不見了!我們聽說這里住著特別厲害的偵探,請問是你們嗎?
老鼠:那太好了,請你們一定要查出,到底是誰動了我的奶酪!可以嗎?
師:剛才小老鼠請我們幫忙做什么?
師:你們有沒有這個信心幫小老鼠破案?
師:我們先來你看一看老鼠家是什么樣子的。(播放ppt中小老鼠家的家具布局情況)
二 查案
1、認識家具,確認奶酪的位置。
師:你看到些什么?
師:小老鼠的奶酪是放在哪里的?
師:那小偷想要拿走奶酪,要到什么地方才拿得到啊?
2、幼兒首次現場觀察“案發(fā)現場”,明確進過老鼠家的動物腳印。
師:為了查到這個真相,我們還需要到“案發(fā)現場”去一趟。大偵探把小老鼠家的案發(fā)現場圖布置在了這兩邊。請你仔細觀察,尋找線索。
師:你發(fā)現了什么?
師:有幾種?
師:這些腳印都是誰的呢?
師:到底是誰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ppt腳印對應動物圖解)
師:它們三個都出現在了小老鼠家里,說明它們三個可能都想怎么樣?
師:只是,它們三個當中,只有一個成功偷走了奶酪,會是誰呢?
師:偵探們,我們查案可不能隨便猜測哦。這樣,我們再到一次“案發(fā)現場”,這次,我們帶上這張專門收集線索的記錄卡。(在ppt中呈現記錄卡)請你在每一種動物后面記下它們分別到了這間屋子的哪些地方,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它們的路線圖表示出來哦。
師:知道什么是路線圖嗎?
師:大偵探告訴你們呀,路線圖畫的就是從一個地點到另外一個地點去所走過的所有的地方。(引導幼兒明確路線圖的含義)
3、 幼兒再次到“案發(fā)現場”,了解動物到過了哪些地方。
(析:在該環(huán)節(jié)中,幼兒仔細觀察“案發(fā)現場圖”中腳印的走向,到了哪些地方,并做好記錄。)
4、明確誰靠近過柜子,排除狗的嫌疑。
師:根據你的路線圖,你覺得是誰偷了奶酪?為什么?
師:它們到底有沒有可能呢?我們先來看看狗的腳印圖。
師:它從什么地方進來?然后到了?最后從什么地方出去的?
師:狗有沒有可能偷奶酪?為什么?
(析:幼兒根據自己的記錄表上記錄的三種動物的路線圖,分析誰有偷奶酪的可能性。教師根據幼兒的猜測,帶領幼兒觀看ppt中,三種動物單獨的腳印情況,驗證記錄結果,分析可能性,幫助幼兒明確推理思路。)
5、明確熊和貓進入小老鼠家的先后,猜測可能性。
師:我們已經查到狗沒有嫌疑了,那就只剩下了熊和貓!
師:熊也有可能,貓也有可能,到底誰更有可能呢?
(析:在該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熊和貓的腳印重疊情況,明確熊先到放奶酪的規(guī)則旁邊。幼兒根據這個線索,加以推測。)
幼兒可能推測出的情況:熊先到柜子,可能先拿走了奶酪;熊雖然先到柜子旁,但可能貓跑得快,從柜子上直接拿走了奶酪;熊先到柜子,可能沒有注意到奶酪,并沒有拿走奶酪,貓進來后順利拿走了奶酪。
預見性教育策略:
●了解幼兒想法,鼓勵幼兒大膽猜想。
●根據幼兒猜測情況,對幼兒的猜測及時給與肯定。
三 觀看監(jiān)控,尋求真相
師:大偵探覺得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現在確實還沒有辦法確定到底是誰偷走了奶酪。不過,剛才大偵探得到了兩段小老鼠家的監(jiān)控,會有什么新的線索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先播放狗進入小老鼠家的情況:狗出去后,奶酪還在柜子上面。再播放貓進入小老鼠家的情況:貓進來的時候,奶酪已經不見了。)
師:你發(fā)現了什么?
師:為什么?
師:是誰偷走了奶酪?
小結:我們通過仔細觀察,認真分析就找到了那個真正偷奶酪的人,真棒!大偵探要告訴你們:其實,在生活中,也是有許多的現象,希望你們也像今天一樣多思考哦。
活動總結
1、在了解案件的過程中,幼兒通過對小老鼠家的家具位置的觀察,確定在哪里才能夠拿走奶酪。這部分孩子能夠輕松的說出“在柜子上面可以拿走奶酪?!钡菍τ凇霸诠褡优赃呉材軌蚰米吣汤摇边@一情況。在調查案件的過程中,幼兒能夠觀察到“腳印”的重疊情況,說明幼兒在生活中是有這類似的生活經驗的,但是沒有很好的將生活經驗遷移過來。
2、在調查案件的過程中,幼兒通過對“案發(fā)現場”的腳印的觀察、記錄、分析、猜測及驗證猜測,整個過程體現了幼兒的良好的觀察能力及敢想敢表達的能力。幼兒在過程中,積極性高,持之以恒的發(fā)現線索并表達自己的見解,發(fā)展了科學探究能力,展現了科學探究品質。
3、通過這次活動,我認為幼兒的科學思維及探究能力應該從小班開始培養(yǎng),教師將科學探究能力分層次分階段,對幼兒有計劃地進行培養(yǎng),相信會讓幼兒的能力更強。
41、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自然教育:小螞蟻的生日會反思
活動目標
1、借助故事情節(jié),獲得一定的科學知識,了解昆蟲的主要特征。
2、營造環(huán)境,讓幼兒對昆蟲知識產生興趣、敢于探索。
3、幼兒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用繪畫的方式記錄所觀察的昆蟲特征。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5、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重點難點
1、借助故事情節(jié),獲得一定的科學知識,了解昆蟲的主要特征。
2、營造環(huán)境,讓幼兒對昆蟲知識產生興趣、敢于探索。
活動準備
1、故事《小螞蟻的生日會》。
2、放大鏡
3、文件夾、白紙、筆
4、蝴蝶、蜻蜓、蜈蚣、蜜蜂、瓢蟲、蠶寶寶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活動引入:故事《小螞蟻的生日會》
2.出示小螞蟻和蛋糕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噓,孩子們,我們一起往這兒看,你們看到了什么啊?(小螞蟻和生日蛋糕)我們在什么時候才吃生日蛋糕呢?(過生日的時候)
師:老師告訴你們,今天就是小螞蟻的生日了, 它想請其它的昆蟲朋友來參加它的生日會,那小朋友來猜一猜,到底誰會來參加呢?(幼兒猜測)到底誰會來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二)中間部分
1.幼兒欣賞故事
(1)回顧故事名字
(2)回顧故事內容
(3)昆蟲分類
師:來了這么多的朋友,可是呢,有的受到了小螞蟻的熱情招待,有的呀,卻被請了回去。那么,有哪些朋友得到了小螞蟻的熱情招待呢?(幼兒回答,師利用圖片將昆蟲逐一分類)
師:誰又被小螞蟻給請了回去呢?(蜘蛛和蜈蚣)為什么?(因為它們的腿太多了) 。
師:蠶寶寶能參加小螞蟻的生日會嗎?為什么?(出示蠶蛾的圖片)
2.組織幼兒討論,豐富幼兒對昆蟲的認識。
師:小朋友仔細看看,小螞蟻請來的這些客人和它自己有哪些地方長的一樣?(出示小螞蟻的圖片)
(1)都有頭,胸,腹。
(2)都長著六條腿。
師:它們有這么多一樣的地方,那小朋友來找一找,它們和小螞蟻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有的有翅膀,有的沒有翅膀。)
師:對了,它們中間有的有翅膀,有的沒有翅膀。長著翅膀的昆蟲,它們能夠在天空中飛翔,它們大多數就生活在空中。像蜜蜂、蝴蝶、蜻蜓、瓢蟲。有的沒有翅膀,或者它們的翅膀已經退化了,不能夠在天空中飛了,它們就在地上或者是土壤中生活了。比方說螞蟻、螳螂、蟑螂、蟋蟀。。。。。。 不管它們有沒有翅膀,但是,它們都有頭、胸、腹,最主要的是,它們都有六條腿,所以,它們都叫昆蟲。你們都記住了嗎?
4.尋找昆蟲
師:在我們的幼兒園里也有很多很多的昆蟲,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去找一找,并觀察看看,它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征,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樣東西,叫放大鏡,它可以把昆蟲的樣子放的大大的,在觀察的時候,要注意了,可不要把放大鏡掉到地上了。在聽到音樂的時候就可以去觀察了,在音樂結束時,小朋友就要回來找到老師了。
5.音樂響幼兒自由去探索
(三)、結束部分
1.音樂結束,幼兒回到原位做好
2.師:小朋友們,你們都觀察到了些什么昆蟲呢?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畫紙,現在請你把畫下來吧!
3.把畫好的昆蟲和客人老師分享一下吧!
活動總結:
幼兒對觀察活動感興趣,樂于探索、積極性高。
42、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領域:紙杯力量大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操作,知道改變紙杯的數量,可以使紙杯的承重能力發(fā)生變化。
2.能夠分工合作進行實驗操作,并用科學的方法記錄實驗結果。
3.在紙杯探索實驗過程中,感到興和滿足。
4.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重點難點活動重點:
通過實驗操作,知道改變紙杯的數量,可以使紙杯的承重能力發(fā)生變化。
活動難點:
能夠分工合作進行實驗操作,并用科學的方法記錄實驗結果。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過分工合作的經驗
物質準備:紙杯、A4打印紙(約40包)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幼兒展示力量。
引導語:這次我們要玩與力量有關的游戲。你有力量嗎?請給大家展示一下。
2.懸念導入,情境引出“紙杯大力士”提問:鋼琴后面藏著一位小客人,說他能撐起特別重的東西,你相信嗎?
二、基本部分
1.教師示范操作過程,引發(fā)幼兒猜測及探索興趣。
(1)對比打印紙和紙杯的重量,鼓勵幼兒大膽猜測。
提問:如果把這么重的打印紙放在杯子上,紙杯會怎么樣?
(2)示范紙板和杯口的放法。
引導語:紙杯放在干凈的卡紙上,杯口朝下放。我再拿個底板防止傾斜。
(3)教師示范放打印紙,請幼兒大膽預測結果。
提問:輕輕地放在了紙杯上面,壓塌了沒?這一個紙杯最多能撐起多少包?
2.幼兒自主分工,合作探索實驗
(1)教師提出要求,協助幼兒分工。提問:按照課前的分組,你們商量-下,怎么分工?
(2)幼兒開始嘗試,教師巡回指導。教師重點提醒分工和操作要點。
3.師幼共同討論,科學記錄結果。
(1)討論“放了多少包”的問題。
(2)幼兒完成記錄表。
4.增加紙杯數量,探索紙杯數量與承重的關系。
(1)引導幼兒大膽猜測兩個紙杯的重。
提問:兩個杯子,能撐起多少包?
(2)幼兒記錄第二次實驗結果,發(fā)現規(guī)律。
引導語:你從記錄表上發(fā)現了什么?
三、提升拓展,延伸活動
1.引發(fā)幼兒對3個紙杯承重能力的猜測。
提問:再加一個紙杯,你覺得能撐起什么?
2.師幼合作用紙杯撐起小朋友,達到活動高潮。
引導語:我要把他輕輕的抱起來放上去。小杯子,能有這么大的力量嗎?
3.邀請成人參與體驗。
提問:用9個紙杯,可以撐起一位大人嗎?
4.延伸拓展。
師:紙杯的力量可真大啊,它還能有哪些精彩的表現呢?請小朋友回去后大膽探索,下次我們一起來交流。
活動延伸:
園內延伸:在建構區(qū)投放紙杯、紙板,為幼兒提供繼續(xù)探索的平臺。
園外延伸:鼓勵幼兒利用家中材料挑戰(zhàn)紙杯承重的游戲,并用照片或圖畫的形式記錄下來,與同伴分享經驗。
活動總結:
“紙杯力量大”比較符合課程游戲化的原則,通過科學探究游戲的暗示,引導幼兒大膽地、放松地進行活動?;顒又幸龑в變捍竽懙丶僭O,再通過實際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測,最終發(fā)現紙杯的數量與承重之間的關系,愿受紙杯的神奇“力量”。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都是在地面上進行的,為幼兒帶來更為舒適、放松的探索環(huán)境,而且教師引導幼兒自由分工合作,既培養(yǎng)了幼兒的集體識,也有利于幼兒注意力的集中。
43、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好玩的空隙活動總結
活動目標
1、通過實踐操作,幫助幼兒發(fā)現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空隙。
2、幼兒在自主探索中,能利用空隙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培養(yǎng)幼兒善于觀察身邊的事物,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重點難點活動重點:
了解空隙,會充分利用空隙節(jié)省空間;
活動難點:
利用空隙解決實際問題;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準備:人手核桃、黑豆、小米若干、記錄表,共20份;
2、教師操作材料準備:幻燈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故事引題: 師生問好!
小烏鴉想去看媽媽,它準備帶些什么,讓我們來看看?有核桃、有黑豆、還有一個瓶子,小烏鴉想用這個瓶子把糧食全部裝進去,你們猜,能裝的下嗎?你說能,那你想怎么裝?哦,你是這樣想的,你說不能,那你想怎樣裝?這么多的方法,究竟哪一種方法最好呢,那就請小朋友去試一試!可是有個小小的要求哦,請小朋友先裝完了一樣糧食再裝另一樣,這里還有一張記錄紙,然后按順序記錄在記錄紙上。核桃用0…讓我們開始動手吧!
二、基本部分1、理解空隙,實踐操作填補空隙,節(jié)省空間。
(1)幼兒第一次操作,二樣物品(核桃、黑豆)--哪位小朋友說一說你是怎樣裝的?裝完沒有?沒有裝完,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全部裝進去呢?你裝完了嗎?呀,你全部裝進去了,你是怎樣裝的?
東西一樣多,可為什么有的小朋友卻還有糧食留在外面,有的小朋友把所有糧食都裝進去了呢?這里面可以是有好辦法的,讓我們來找一找原因吧!
看起來,我們的瓶子都已經裝滿了,似乎再也裝不下東西了,但大家仔細看一看,瓶子里還有沒有空著的地方?找找看。這些空著的地方就是空隙。核桃和核桃之間的空隙,可以用什么來填補呢?
(圖片)我們來看看圖片,核桃的空隙大還是黑豆的空隙大?為什么?因為核桃更大,所以空隙更大,黑豆更小,所以空隙更小。其實小朋友已經發(fā)現了裝糧食的秘密,剛才那個小朋友先裝了大的核桃,再裝小的黑豆就從核桃的空隙中骨碌骨碌鉆過去,糧食就全裝進去了。
2、物品分類教師:"我們一會還要用這些糧食做有趣的游戲呢,可是這些糧食都混在一起了,請小朋友動動手,動動腦,把食物按照標識進行分離開。然后回到座位上。"3、幼兒第二次操作:三樣物品(核桃、黑豆、小米)-- 小烏鴉看見小朋友那么能干,它又拿出了一些小米,想多送點糧食給媽媽,現在有三種糧食了。想一想剛才裝糧食的秘密,請小朋友把發(fā)現的秘密再用一次,三種糧食要全都裝進瓶子里去。還有一張記錄表,小米可以用……表示,小朋友一定按實驗順序記錄哦!如果還差一點裝不下就請你們想想辦法,好,開始吧!
你裝進去了嗎?(追問:是怎么裝的?你為什么這樣裝?)小朋友動手動腦把所有的糧食都裝進去了,小烏鴉說謝謝,就裝起糧食飛走了。
小結:小朋友發(fā)現空隙的秘密哦,利用了核桃的大空隙, 先讓黑豆鉆過去,最后讓小米鉆過去填補小空隙,這樣就幫烏鴉把所有的糧食全裝進去了!
4、遷移生活經驗。
小朋友今天真能干,發(fā)現了物體與物體之間有空隙,還知道利用空隙來解決問題,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
(1) (圖片)這是冰箱,爸爸媽媽可聰明了,利用空隙有序的擺放食物,這樣裝進去了許多的東西。
(2) (圖片)這是小班的小凳子。雖然這些凳子擺得很整齊,還是占了很大的地方。我們要在教室做游戲該怎么辦呢?
(3)(圖片)可以把凳子由下至上依次疊加起來擺放,就空出地方來玩了吧!
三、結束部分游戲《超市大贏家》
1、今天,我們學會了用填補空隙的方法利用空間,現在,我就要請小朋友來玩一個《超市大贏家》的競賽游戲。
(1)小朋友看,在我們的前面就是超市,共有四組物品,每組里放的商品一樣多,里面的商品有大的、有小的、有硬的、有軟的,小朋友分成四組,每組5人,游戲開始,小組長就迅速跑到超市取走物品,拿回來放在你這一組的箱子邊,最后小組成員們團結合作,共同把東西有序整齊的裝進箱子里,把蓋子扣住。
(2)最先完成的一組就是我們今天的《超市大贏家》!會玩嗎?注意,物品要想好了再放,不然,這個箱子可是裝不進那么多東西哦!有信心嗎?
(3)恭喜(XXX)隊獲得的勝利,大家為他們喝彩吧。
2、我們回教室給勝利隊發(fā)獎勵,其他隊再試一試,讓我們再來一次比賽吧!
活動總結:
在科學活動中充分培養(yǎng)了孩子的探究能力,體驗發(fā)現的樂趣。讓孩子自己發(fā)現空隙,再通過空隙來解決問題,讓孩子始終沉浸在自己的發(fā)現中。本次活動通過多種形式引領幼兒在探索中建構經驗,在教師和幼兒的共同努力下共同實踐,較好的突破了重難點,完成了目標。
44、幼兒園教案大班社會活動《介休擔擔面》
設計意圖
我園的十三五課題《利用介休地方文化資源,培養(yǎng)幼兒家鄉(xiāng)歸屬感的實踐研究》,引發(fā)了孩子們對家鄉(xiāng)文化的濃厚興趣,基于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我們在班級教學中對介休當地的民俗、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美食做了深入研究?!懊媸撤弧薄盎x坊”“農家油炸”在我們幼兒園開設之后,我班孩子對這些特別感興趣,他們都想了解介休的更多的面食。擔擔面是一種具有介休地方特色的早餐,孩子們深受家人的影響,對擔擔面愛不釋手,孩子們不僅愛吃擔擔面還對擔擔面充滿了好奇,本次活動我們就和孩子們一起詳細了解擔擔面。旨在通過體驗式活動讓孩子在了解介休擔擔面的基礎上,親身經歷制作介休特色面食的過程,增強對家鄉(xiāng)美食的興趣,提升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活動目標
1、知道擔擔面是介休特有的一種面食。
2、了解介休特色擔擔面的制作過程并嘗試設計多種口味的面和宣傳海報。
3、愿意宣傳介休特有的的擔擔面。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介休特色擔擔面的來歷及制作過程
難點:嘗試設計多種口味的面和宣傳海報
活動準備
視頻,圖片,油畫棒,水彩筆,畫紙,超輕黏土,一次性紙盤
活動過程
(僅限中文教案,由于照片涉及個人隱私及肖像權等問題,請不要添加含幼兒肖像的照片!)
一、知道擔擔面是介休特有的一種面食。
T:“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叫什么?像我們這樣生活在介休的人就叫介休人,我們大部分介休人愛吃的早餐叫什么?”
T:“我們介休的擔擔面這么紅火,咱們也開個擔擔面店吧,開店之前我們也要了解擔擔面的由來及制作方法?!?/p>
活動過程二、了解介休特色面食擔擔面
1、了解介休擔擔面的由來。
T:“你知道它為什么叫擔擔面嗎?擔擔面是怎么來的呢?”
播放視頻第一段
T:“擔擔面的面來自于四川,因為是小販挑著擔子賣的所以叫擔擔面,后來傳到介休,介休人根據我們當地的口味習慣進行改良,后來慢慢變成了現在的我們吃到的這些擔擔面”
2、簡單了解擔擔面的制作方法
T:“你們能說說你們吃過的擔擔面是什么樣的嗎,里面有什么?”
——湯、辣椒、韭菜、香菜、鹽、醋、蒜
播放視頻第二段
T:“這個擔擔面是怎么做的呢?”
師幼共同回顧,并用圖片的形式展示出來
3、了解擔擔面的宣傳方式
T:“我們做好了面就可以開始賣了,那我們怎樣才能讓更多的人來買我們的擔擔面呢”
鼓勵孩子們大膽思考宣傳方式(叫賣、制作海報、打廣告、價格表)
T:“除了我們做好宣傳工作,我們要在外地賣出我們的擔擔面我們做的擔擔面就要迎合當地人的口味,我們可以設計出更多口味的擔擔面”
三、幼兒分組做開店的準備工作
T:“我們都了解了擔擔面的由來、制作方式了、也知道了宣傳方式,我們一起把我們剛剛了解到的這些都畫下來,制作一本擔擔面店計劃書”
師介紹分組操作情況
第一組: 畫出擔擔面的制作方法的圖譜
第二組:制作擔擔面的宣傳海報
第三組:設計多種口味的擔擔面
師幼展示小結
四、感受介休人對家鄉(xiāng)美食的依戀
T:“很多長時間在外地出差、上學、工作的介休人都特別想念介休的擔擔面,我們在各地開個店不僅可以讓他們嘗到地道的擔擔面,還可以讓更多的外地人品嘗到,我們小朋友們以后去了外地也要多多宣傳我們介休更多的美食、風景,今天我們了解了介休特色擔擔面制作需要的材料和制作過程,大家回去可以試著做一碗香噴噴的擔擔面”
活動總結
本活動是社會領域培養(yǎng)孩子歸屬感的活動,歸屬感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需要借助具體的活動讓孩子們感知體會,因此活動設計時我把重點定位為:了解介休特色擔擔面的來歷及制作過程;難點是嘗試設計多種口味的面和宣傳海報。
首先,我充分利用視頻宣傳資料,分段播放視頻,孩子們根據視頻內容了解介休擔擔的面來歷及特色做法,讓幼兒獲得了對家鄉(xiāng)美食的喜愛和認知。幼兒學得輕松、透徹。通過視頻的解說,大大激發(fā)了幼兒活動的興趣,達到了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引導作用。
其次,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搭建平臺。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分組活動制作擔擔面流程圖、運用輕粘土設計各種口味擔擔面、設計宣傳海報,孩子們能夠感受大家對介休擔擔面的依戀和熱愛,通過制作、宣傳擔擔面獲得成功的喜悅。
第三,在隨后的自由活動中,幼兒擔任自己作品的解說員,幼兒們相互自由介紹,給家長、客人老師講解,大大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深了幼兒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
在整個活動中,我充當的是一個參與者、 引導者、支持者的多重角色。我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每一個幼兒都有充分參與活動的機會,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通過彼此互相交流獲得各種經驗的提升。
45、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瓶子吹氣球》教案
設計意圖
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內容應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更方便的進行科學研究,應該是從他們身邊常見的事物或者身邊發(fā)生的事情開始的。如今的幼兒家長都很寶貝,生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他們會讓幼兒接觸的往往都是高科技的東西,反而讓孩子對于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了解很少,廚房更是孩子不會經常關顧的地方。而這次活動的主要材料小蘇打和白醋也是我們常見的生活用品,氣球也是每個孩子們都喜歡玩的玩具。但是小蘇打和醋混合會產生的氣體能夠吹起氣球,卻是絕大孩子不知道的。為了讓幼兒了解與自己生活很密切的東西,激發(fā)幼兒探索周圍環(huán)境中的事物和材料的興趣,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能區(qū)分辨別鹽、糖、雞精、白醋、醬油這些生活調味品,發(fā)現小蘇打和白醋混合會產生氣體二氧化碳的科學現象。(知識目標)
2、能有序的合作進行實驗,體驗猜想、驗證,結論等基本的實驗步驟。(技能目標)
3、對科學實驗感興趣,愿意探索身邊的科學現象并感受生活中科學的樂趣。(情感目標)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重點難點活動重點:知道小蘇打和白醋混合會產生一種叫做二氧化碳的氣體。
活動難點:能夠有序的合作進行實驗,總結出哪兩種調味品在一起會產生氣體二氧化碳。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PPT圖片、碗、鹽、糖、雞精、小蘇打、白醋、醬油、透明瓶子和不透明瓶子、漏斗、氣球
經驗準備:幼兒會把氣球套在瓶口處。
活動過程:
一、導入——談話導入
師:靜靜老師今天早上做了一個湯,想著湯可以配上包子和雞蛋,這樣早餐既好吃又有營養(yǎng)??墒菦]想到我做的湯好像忘記放了什么,一點味道都沒有,很不好喝。所以我想來到幼兒園問問小朋友們你們媽媽做湯的時候都是什么味道的,需要放什么來調味?我好來學習學習。
幼兒回答(鹽、糖···)
師:哦,原來做一個簡單的湯根據人的不同口味需要這么多調料啊,那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認識一下廚房里的這些調味品吧。小朋友們早上一定要吃早飯哦,這樣我們的身體才會健康不愛生病。
二、用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說一說等方法認識廚房中的調味品。
1、先讓幼兒自己去嘗試辨別調味品。
師:桌子上面有很多調味品,小朋友們可以去試著辨別一下,不過記住每碗調料品不要混在一起哦,不然我們辨別的時候就會不準確了。
2、請幼兒說一說自己辨別的結果。
師:小朋友們,你們都辨別出來了嗎,請你告訴我你們的辨別結果吧。
(每組可以選一名幼兒代表說一說)
3、教師小結:剛才小朋友們說的都很好,深褐色聞起來有點咸的是醬油;白色液體聞起來酸酸的是醋;白色小顆粒嘗起來是咸的是鹽;白色細小顆粒嘗起來是甜的是糖;黃色長條顆粒嘗起來有的鮮的是雞精;白色粉末狀嘗起來有點澀的味道的是小蘇打。這些調味品我們可以通過看顏色、聞氣味、嘗味道來辨別出它們。它們都是我們廚房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
三、科學小游戲:瓶子吹氣球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那么多調味品,有鹽、糖、小蘇打、雞精、白醋和醬油,它們不但會使我們的飯菜變得可口好吃,它們還可以做小游戲那,你們想不想來試試?
教師講解游戲方法:先用漏斗分別把碗里裝的顆粒狀調味品(鹽、小蘇打、糖、雞精)倒入氣球中,一次倒小半碗即可,然后把氣球套在裝有液體的瓶子瓶口處,一定要套住不能漏,再把氣球里面裝的顆粒物抖一抖倒進瓶子里,看看氣球是否有變化。其中只有一種調味品和一種液體倒在一起,氣球會有變化。
教師為幼兒準備好實驗要用的材料。
1、幼兒分組進行實驗
一組:鹽和白醋、醬油二組:小蘇打和白醋、醬油
三組:糖和白醋、醬油四組:雞精和白醋、醬油
2、請每組一個幼兒代表說一說自己組的實驗成果。
(只有二組小蘇打和白醋會發(fā)生反應產生了氣泡其氣體是二氧化碳,使氣球鼓了起來,而小蘇打和醬油的則沒有這種現象。)
3、教師小結:酸酸的白醋和小蘇打放在一起會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而在瓶子里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使氣球吹起來變大了。
4、幼兒再次做小蘇打和白醋的實驗。
(教師分發(fā)每組小蘇打和白醋,請幼兒嘗試小蘇打和白醋反應使氣球吹起來。)
活動結束與延伸
師:剛才我們做實驗產生的神秘氣體名叫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除了能使瓶子把氣球吹起來,小朋友們還知道二氧化碳的其他用途嗎?
教師播放PPT,一邊播放一邊講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1、滅火劑
一般條件下,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且比空氣重,將二氧化碳覆蓋在然著的物體表面,可使物體跟空氣隔絕而停止燃燒,因此二氧化碳可用滅火,是常用的滅火劑。
2、碳酸飲料
在高壓下,把二氧化碳通入到飲料中,它和水生成碳酸,形成了碳酸飲料。
3、制冷劑
固態(tài)的二氧化碳就是“干冰”,主要用作制冷劑,用飛機在高空噴撒“干冰”,可以使空氣中水蒸氣冷凝,形成人工降雨。
4、防腐劑
在現代化倉庫里常充入二氧化碳,防止糧食蟲蛀和蔬菜腐爛,延長保存期。貯藏糧食、水果、蔬菜。用二氧化碳貯藏的食品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本身的抑制作用,可有效防止食品中細菌、霉菌、蟲子生長,避免變質。
5、在農業(yè)上
溫室里直接施用二氧化碳做肥料,利用植物根部吸收二氧化碳,可以增進植物的光合作用。促進農作物生長,增加產量。
活動總結:
在此次活動中幼兒簡單認識了廚房的調味品,讓幼兒對醋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幼兒實驗時教師鼓勵幼兒自己動手,激勵幼兒從玩、做、想中發(fā)現問題,然后解決問題。實驗過程中醋和小蘇打會產生二氧化碳,產生的這樣氣體使氣球鼓起來。實驗做成功的幼兒會看到氣球鼓起來。他們會很興奮。實驗沒成功的幼兒他們會找到問題出在哪里,然后再次嘗試。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助幼兒記錄每一次實驗。只有讓幼兒體會到實驗的快樂,才能對生活中的科學現象表現出好奇心和探究欲。
46、幼兒園教案大班語言活動《交換空間》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圖畫書,了解故事中小動物們的生活習性。
2.愿意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感受通過自己的努力達成朋友愿望的喜悅心情!
3.能夠根據想象設計,使用各種工具、材料制作符合同伴要求的床。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閱讀圖畫書,了解故事中小動物們的生活習性。
活動難點:愿意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感受通過自己的努力達成朋友愿望的喜悅心情。
活動準備:
1.故事線索導圖
2.課件《各種各樣的床》:
第一部分:由一位班里小朋友提前拍攝錄制一段選購家具館里各種各樣床的視頻。
第二部分:在網上下載各種各樣有奇特功能的床
“交換空間”中,兩組提出的任務單。
布置小床的材料:包括紗、木條木板、毯子、彩燈、音樂播放機等。工具:鋸子、釘子、粘合劑等
(一)導入:
(1)出示故事線索導示圖,請幼兒思考并選擇最合理的“睡眠方案”,在空格處貼上鮮花貼紙。
(2)打開內折頁,討論每一種想法的合理性,說說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
(一)導入:
(1)出示故事線索導示圖,請幼兒思考并選擇最合理的“睡眠方案”,在空格處貼上鮮花貼紙。
鳥窩里籠子里浴缸里紙盒里狗窩里蜂巢里
鮮花
(2)打開內折頁,討論每一種想法的合理性,說說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
鳥窩里籠子里魚缸里紙盒里狗窩里蜂巢里
笑(好處)
哭(不好)
鮮花
(二)感知體驗:
(1)介紹故事《換新床》,逐頁講述故事內容。
(2)結合圖畫書中的步驟,提供籠子、紙箱、蜂蜜等材料,邀請幼兒“躺下來”,進一步體驗睡在“新床”上的感受。
(3)討論:
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的床?說說它的特性。
一張合適的床需要具備的特性?
(三)探索發(fā)現:
(1)播放課件《各種各樣的床》,將小男孩走近家居館所看到的各種各樣新奇的“床”,如“恒溫床、水床、按摩床等”呈現給孩子們,豐富幼兒對“床”的了解和認識。
(2)“交換空間”:男隊和女隊根據要求,分別為對方設計制作一款合適的新床。第一步:“閱讀”對方組員“畫”出的“任務單”展開討論。
女隊要求男隊要求
有公主的感覺
柔軟、有音樂
可以加長、要有燈光…一個像汽車一樣的床
睡覺時要看得到星星
熱的時候可以吹到風…
女孩子的要求:夢幻的紗幔、公主般的粉色床單、可隨身高的增長而加長等。
男孩的要求:第一步:看到星星、像汽車等。
第二步:提出可行的設計方案,完成設計并選擇所需材料。
第三步:借助“小工具博物館”的工具動手布置對方理想中的新床。
(四)分享表達:
(1)驗收成果:請雙方隊員分別體驗對方為自己傾力打造的“新床”并說出感受,給對方打分表達謝意。
(2)各組派一名代表分享“新床”的制作經驗。
(五)延伸活動:
語言活動:續(xù)編故事“換新床”。在結尾加入更不同種類動物的“床”,幼兒可以大膽想象續(xù)編故事。
藝術活動:提出繪畫主題《床上的洞》,請幼兒動腦筋想象床上的洞洞在哪里,如果床上有個洞,可以開在哪里?能做什么?
科學活動:《我睡在哪兒》揭秘自然界各種動物們 “床”的特性。
健康活動:《蹦床跳跳樂》鍛煉孩子的彈跳能力和控制力。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繪本,幼兒通過閱讀圖畫書,了解故事中小動物們的生活習性,并且在活動中嘗試愿意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感受通過自己的努力達成朋友愿望的喜悅心情!
教師在播放課件:恒溫床、水床、按摩床等”呈現給孩子們,豐富幼兒對“床”的了解和認識,利用好玩的“交換空間”從而讓幼兒夠根據想象設計,使用各種工具、材料制作符合同伴要求的床。
本次的教學活動符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活動中采取新穎的方式來吸引孩子們的目光,整個活動中重在情感上的激發(fā),利用故事作為主導線來引發(fā)幼兒能換位思考。
- 幼兒園大班活動設計:螞蟻小實驗
- 幼兒園大班科學:小動物的尾巴
-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小火箭上天
- 幼兒科普教案:冷冷的冰
- 大班科學教學方案:好玩的傳聲筒
- 幼兒園孩子玩紙板的教案:我是小小雜技演員
- 教孩子關于動物怎樣過冬的教案
-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紙的吸水
- 教孩子怎么除水垢的優(yōu)秀教案
- 讓小孩學習物品分類的教案
- 教孩子自制花的教案
- 教育幼兒愛護動植物的教案
- 啟發(fā)孩子熱愛小動物的教案
- 讓幼兒認識幾種常見調料的教案
- 潛心科研發(fā)展教學
- 向朝陽揮手
- 我最喜歡的蛋糕
- 小班:小貓捉魚
- 乳香豆腐圓
- 可愛的熱帶魚_小學生作文
- 中班美術教案《樹林》反思
- 很有個性的好聽昵稱合集117個
- 超級給力帥氣男生網名昵稱112個
- 小練筆: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說,“這天氣真是活見鬼!可是有什么辦法呢!” 兩個人沉默了一陣。 沉默中,桑娜會想些什么呢?聯系課文內容,寫一寫桑娜的心理活動。
- 激發(fā)幼兒探索身體奧秘的興趣的教案:中班科學活動《不同的節(jié)奏》
-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磁鐵
- 幼兒園科學活動《有用的磁鐵》中班游戲教案
- 幼兒園科學活動《神秘的黃胸木蜂》中班教案反思
- 幼兒園科學活動《紫藤有個小秘密》中班教案反思
- 幼兒中班科學教案及活動反思磁鐵的奧秘
- 幼兒園教案大班主題科學活動探索胎生與卵生
-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科學活動《溶解的秘密》教案反思
- 幼兒園科學活動《紙的秘密》中班教案反思
- 幼兒園科學區(qū)域活動教學設計與反思——沉與浮
- 幼兒園探索活動《好玩的冰塊》小班科學教案反思
- 幼兒園科學活動《水的浮力》教學設計與課后反思
- 幼兒園實驗活動《沉沉浮浮潛水員》大班科學教案
- 幼兒園自然探索活動《找種子》中班科學教案反思
- 幼兒園教案中班科學活動蛋蛋浮起來反思
- 主題探究活動美麗的太陽光(幼兒園科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