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第22課古詩三首塞下曲課堂筆記之作者簡介

四年級下冊第22課古詩三首塞下曲課堂筆記之作者簡介

四年級下冊第22課古詩三首塞下曲課堂筆記之作者簡介

1、四年級下冊第22課古詩三首塞下曲課堂筆記之作者簡介

四年級下冊第22課古詩三首塞下曲課堂筆記之作者簡介

盧綸,字允言,唐代詩人、儒客名家,大歷十才子之一。他的詩以五七言近體為主,多唱和贈答之作。但他在從軍生活中所寫的詩,如《塞下曲》,風格雄渾,情調(diào)慷慨,歷來為人傳誦。

2、四年級語文上冊第9課古詩三首之暮江吟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9課古詩三首之暮江吟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江水為什么一半是綠色,一半是紅色,你看見過這種景象嗎?因為太陽接近地平線,江面有一半已經(jīng)照不到陽光所以半江是綠色,半江是紅色,鋪既寫出了夕陽的柔和,又寫出了照得面積廣大而均勻。

2.《暮江吟》這首詩中,作者贊美哪些景物是可憐的?可憐的意思是可愛。當作者看到彎彎的如弓一樣的新月、珍珠一樣的露珠時,他感到這一切都是可愛的。

3.《暮江吟》中,為什么是真珠而不是珍珠?

白居易《暮江吟》的最后一句露似真珠月似弓,其中的真珠一詞,在本詩中是珍珠的意思。但真珠和珍珠之間,卻不是完全等同的關系,二者不能隨意互相替代使用。

4.說說本課三首古詩的異同點。

本課的三首古詩都是描繪景物的。其中,《暮江吟》抒發(fā)了對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題西林壁》和《雪梅》則在描寫景物之余寄寓了一定的道理。

3、一年級下冊第12課古詩三首小池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探究

一年級下冊第12課古詩三首小池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探究

1.這首詩寫的是哪個季節(jié)的美景?從哪里看出來?

這首詩寫的是夏季的美景。從詩的后兩句可以看出來:因為只有夏季才有荷葉和蜻蜓,而荷葉剛剛露出尖尖的角,說明這是剛到夏天的時候。

2.這首詩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

這首詩主要描寫了泉眼、樹陰、小荷、蜻蜓等景物。

4、一年級下冊第12課古詩三首小池課堂筆記之譯文

一年級下冊第12課古詩三首小池課堂筆記之譯文

泉眼悄然無聲是因舍不得細細的水流,樹蔭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的輕柔。

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調(diào)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5、一年級下冊第12課古詩三首小池課堂筆記之理解詩意

一年級下冊第12課古詩三首小池課堂筆記之理解詩意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愛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風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還沒有舒展的荷葉尖端。上頭:上面,頂端。

6、一年級下冊第12課古詩三首小池課堂筆記之精彩賞析

一年級下冊第12課古詩三首小池課堂筆記之精彩賞析

1.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第一句,緊扣題目寫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細流的泉水。泉水從洞口流出,沒有一絲聲響,當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細流,更是小而又小了。這本來很尋常,然而作者卻憑空加一惜字,化無情為有情,仿佛泉眼很愛惜這股細流,吝嗇地舍不得多流一點兒。于是這句詩就立刻飛動起來,變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寫樹陰在晴朗柔和的風光里,遮住水面。這也是極平常之事,可詩人加一愛字,似乎用她的陰涼蓋住小池,以免水分蒸發(fā)而干涸,這樣就化無情為有情了。而且,詩舍形取影,重點表現(xiàn)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靈。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三、四句把焦點縮小,寫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剛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顯露出勃勃生機,可在這尖尖嫩角上卻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領略春光。小荷與蜻蜓,一個才露,一個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一切,捕捉那稍縱即逝的景物。

此詩寫的猶如一幅畫,畫面層次豐富:太陽、樹木、小荷、小池,色彩艷麗,還有明亮的陽光、深綠的樹蔭、翠綠的小荷、鮮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畫面充滿動感:飛舞的蜻蜓、影綽的池水,充滿了詩情畫意。

7、一年級下冊第12課古詩三首池上課堂筆記之譯文

一年級下冊第12課古詩三首池上課堂筆記之譯文

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8、一年級下冊第12課古詩三首池上課堂筆記之理解詩意

一年級下冊第12課古詩三首池上課堂筆記之理解詩意

小娃:男孩兒或女孩兒。 艇:船。

白蓮:白色的蓮花。 藏:隱藏。

不解:不知道,不懂得,不明白。 蹤跡:指被小艇劃開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橢圓形葉子浮在水面,葉下面有須根,夏季開白花。

9、一年級下冊第12課古詩三首池上課堂筆記之精彩賞析

一年級下冊第12課古詩三首池上課堂筆記之精彩賞析

1.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這兩句介紹了故事的梗概:一個小孩子趁大人不注意,偷偷去采蓮歸來,突出了孩子的可愛。一個偷字,形象地表現(xiàn)了小娃的天真調(diào)皮,寫出了詩人對小娃的喜愛之情。采字和回字,表現(xiàn)小孩偷采一枝白蓮花又匆匆忙忙返回,為的是不想讓大人發(fā)現(xiàn)他的冒險舉動。

2.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這兩句巧妙地刻畫了小孩子的天真:他自以為行動機密,不會被人發(fā)覺,誰知道小船駛來時,沖得水面的浮萍兩邊散開,水面波動,出現(xiàn)了一道長長的痕跡,自然完全暴露了她的行蹤!藏字表現(xiàn)了小孩既不想讓人發(fā)現(xiàn)又不懂得隱藏自己的蹤跡,天真可愛之態(tài)畢現(xiàn)。開字表現(xiàn)浮萍上劃出的一條水道,暴露了小孩的秘密這種善意的嘲笑,更增添了小孩幼稚可愛的天性。顯而易見,一連串動詞表現(xiàn)一連串的動作,兒童的天真可愛形象呼之欲出,讀來仿佛一幅栩栩如生的采蓮圖就在眼前,讓人的思緒又回到了天真爛漫的童年。

這首詩好比一組鏡頭,攝下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景。從詩的小主人公撐船進入畫面,到他離去只留下被劃開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動描寫,有心理刻畫,細致逼真,富有情趣;而這個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潑淘氣的可愛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了。

10、五年級下冊第9課古詩三首從軍行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五年級下冊第9課古詩三首從軍行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從軍行》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王昌齡,通過對邊塞戰(zhàn)事場景的描繪,表現(xiàn)了戍邊戰(zhàn)士的崇高精神。詩的前兩句描繪了邊塞的遼闊景象,通過青海湖、長云、雪山孤城、玉門關等景物、勾勒出戍邊將士戰(zhàn)斗、生活的典型環(huán)境;同時,開闊、蕭索的景色描寫,也從側(cè)面反映出將士戍邊生活的孤寂和艱苦。詩的后兩句以戍邊將士的口吻發(fā)聲抒發(fā)了他們的豪情壯志。黃沙突出了戰(zhàn)場的環(huán)境特點,歷經(jīng)百戰(zhàn)而穿金甲,則將戍邊時間的漫長及戰(zhàn)斗的頻繁、激烈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但是,將士的報國之志卻沒有因此而消磨,反而變得更加堅定,在身經(jīng)百戰(zhàn)之后,發(fā)出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壯誓言。全詩將意蘊豐富的環(huán)境描寫和宏偉豪邁的感情抒發(fā)融為一體,是邊塞詩中的佳作。

11、五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稚子弄冰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五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稚子弄冰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①前兩句通過對小孩子一系列動作的描寫,刻畫出一個天真快樂的兒童形象。脫字形象傳神,寫出了孩子取冰的樣子。

②后兩句寫孩子玩得正高興時突然冰塊落到地上,發(fā)出如玻璃碎裂的聲音。忽作玻璃碎地聲一句,讓我們仿佛聽到了那清脆的聲音,看到了孩子那失望的表情。

詩中從三個方面上描寫稚子弄冰的情:形色澤上,金盤彩絲穿銀冰;形態(tài)上,金盤脫出的冰猶如銀錚 ;聲音上,既有玉磬穿林響的高亢,又有玻璃碎地聲 的清脆。有形有色有聲,生動表現(xiàn)了稚子弄冰的無限樂趣。

12、五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稚子弄冰課堂筆記之句子解析

五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稚子弄冰課堂筆記之句子解析

1.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這兩句通過對小孩子一系列動作的描寫,刻畫出一個天真快樂的兒童形象。脫生動地寫出了孩子取冰的樣子。

2.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這兩句詩聲意俱美,寫出了聲音從玉磬穿林響的高到玻璃碎地聲的清脆的變化,且頗具畫面感,讓我們仿佛看到孩子那失望的表情。

13、五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村晚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五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村晚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詩題是什么意思?由此你想到什么?

意思就是鄉(xiāng)村的傍晚,可以知道這首詩是描繪鄉(xiāng)村傍晚景色的。

2.銜和浸這兩個動詞用的好在何處?

銜字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地描繪出落日掛在山頭的景象,富有畫面感;浸字,寫出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生動形象。

14、五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村晚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五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村晚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前兩句寫景。詩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機地融合起來,描繪了一幅非常幽雅美麗的圖畫,為后兩句寫牧童出場布置了背景。兩個滿字,寫出了仲夏時節(jié)的景物特點,描繪了景色的生機勃勃;銜字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來落日將沉未沉的情態(tài),將山寫活了;一個漫字,寫出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生動形象。

后兩句寫人。與前兩句恬靜相比,這兩句描繪得生動活潑橫字表明牧童不是規(guī)矩地騎,而是隨意橫坐在牛背上;牧童吹笛也不是認真地吹,而是無腔信口吹表現(xiàn)了牧童的調(diào)皮可愛、天真活潑、淳樸無邪。

15、五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村晚課堂筆記之詩歌譯文

五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村晚課堂筆記之詩歌譯文

池塘四周長滿了青草,池塘里的水幾乎溢出了塘岸。遠遠的青山,銜著紅紅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寒冷的水中,閃動著粼粼的波光。放牛的孩子橫坐在牛背上,向家走去,隨意地用短笛吹奏著不成調(diào)的樂曲。

16、四年級下冊第22課古詩三首塞下曲課堂筆記之字詞理解

四年級下冊第22課古詩三首塞下曲課堂筆記之字詞理解

塞下曲:古時邊塞的一種軍歌。 月黑:沒有月光。

遁:逃走。 將:率領。 輕騎:騎兵。

單于:匈奴的首領,這里范指侵擾唐朝的游牧民族首領。

17、四年級下冊第22課古詩三首墨梅課堂筆記之字詞理解

四年級下冊第22課古詩三首墨梅課堂筆記之字詞理解

墨梅:用水墨畫出來的梅花。 痕:痕跡,留下的印記。 乾坤:天地間。

18、四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詞三首宿新市徐公店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四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詞三首宿新市徐公店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本詩通過對春末夏初季節(jié)交替時景色的描寫,體現(xiàn)了萬物勃發(fā)的生命力。全詩所攝取的景物極為平淡,所描繪人物的活動也極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與人物相結(jié)合,動靜相間的寫作手法,成功地刻畫出農(nóng)村恬淡自然,寧靜清新的暮春風光。

19、四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詞三首宿新市徐公店課堂筆記之句子解析

四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詞三首宿新市徐公店課堂筆記之句子解析

1.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這兩句詩描寫了稀疏的籬笆、深遠的小徑、剛長出新葉的樹,勾勒出一幅寧靜、自然、樸素的鄉(xiāng)村風景。

2.兒童急走追黃碟,飛入菜花無處尋。

急追這兩個詞十分形象貼切,將兒童的天真活潑、好奇好勝的神態(tài)和心理刻畫得惟妙惟肖、躍然紙上。后一句無處尋三個字讓我們仿佛看見一個面對一片金黃菜花,焦急、失望,不知所措的兒童形象。

20、四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詞三首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課堂筆記之詩歌譯文

四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詞三首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課堂筆記之詩歌譯文

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白天長了,籬笆的影子隨著太陽的升高變得越來越短,沒有人經(jīng)過;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21、三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三衢道中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三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三衢道中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詩中寫了哪些景物?

梅子、小溪、綠陰、黃鸝。

2.小溪泛盡卻山行這句詩寫了什么?

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僅表明作者的行程,還透露出作者的喜悅之情。

22、三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惠崇春江晚景課堂筆記之詩歌譯文

三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惠崇春江晚景課堂筆記之詩歌譯文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灘上已經(jīng)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赜蔚浇永飦砹恕?/p>

23、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十五夜望月課堂筆記之字詞理解

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十五夜望月課堂筆記之字詞理解

①陂(bēi):池岸。

②銜:口里含著。本詩中指落日西沉,半掛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③浸:淹沒。

④漪(yī):水中的波紋。

⑤橫牛背:橫坐在牛背上。

⑥腔:曲調(diào)。

⑦信口:隨口。

24、六年級下冊第10課古詩三首竹石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六年級下冊第10課古詩三首竹石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請揣摩咬字在表達上的作用。

一個咬字,運用擬人手法,充分表達了勁竹的剛毅性格。

2.這首詩用了什么寫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操?

這首詩用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寫法,全詩借立根破巖之中的勁竹,含蓄地表達了自己決不隨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意思對即可)

25、六年級下冊第10課古詩三首石灰吟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六年級下冊第10課古詩三首石灰吟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①前兩句寫的是石灰從開采到燒制的過程,歌頌了一種視死如歸、從容不迫的精神。

②最后一句一語雙關,詩人借石灰之口,表達了以身報國的宏偉抱負和絕不向世俗低頭、絕不同流合污的堅貞精神。

26、六年級下冊第10課古詩三首石灰吟課堂筆記之詩句解析

六年級下冊第10課古詩三首石灰吟課堂筆記之詩句解析

1.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閑。烈火焚燒,當然是指燒煉石灰石。加若等閑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似乎還象征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閑。

2.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粉身碎骨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lián)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

于謙為官廉潔正直,曾平反冤獄,救災賑荒,深受百姓愛戴。明英宗時,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謙議立景帝,親自率兵固守北京,擊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貴族再次野蠻統(tǒng)治。但英宗復辟后卻以謀逆罪誣殺了這位民族英雄。這首《石灰吟》可以說是于謙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

27、二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二首詠柳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二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二首詠柳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1.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前一句寫柳樹的全貌,突出了柳樹綠的特點。后一句寫柳枝,突出了它們?nèi)崦蓝氶L的特點。

2.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前一句寫柳葉,突出了它們細巧的特點,誰裁出是詩人對柳葉發(fā)出的贊嘆。后一句是對上一句的回答。這一問一答,是全詩的點睛之筆,使我們感到強烈的春天氣息,抒發(fā)了作者贊美柳樹、春風、謳歌春的思想感情。

28、二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二首村居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二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二首村居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村居》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居住農(nóng)村親眼看到的景象,詩人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色彩繽紛的樂春圖。全詩充滿了生活情趣,詩情畫意。詩人采用了動靜結(jié)合的手法,將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機展露無遺。本詩落筆明朗,用詞洗練。全詩洋溢著歡快的情緒,字里行間透出了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

29、二年級下冊第15課古詩二首絕句課堂筆記之作者簡介

二年級下冊第15課古詩二首絕句課堂筆記之作者簡介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深刻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被稱為詩史。代表作有《登高》《春望》等。

30、二年級下冊第15課古詩二首絕句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二年級下冊第15課古詩二首絕句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1.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這兩句詩是動態(tài)描寫,黃鸝與白鷺、翠柳與青天兩兩相對,四種事物有聲有色,描繪了幅色彩明麗、清新動人的畫面,表現(xiàn)出詩人此時閑適、喜悅的心情。

2.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后兩句先寫遠景,再寫近景。千秋雪表現(xiàn)出時間的永恒,而萬里船又讓人聯(lián)想起廣闊的空間,顯示出詩人開闊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