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孩子嬰幼兒期的精神健康
關于孩子嬰幼兒期的精神健康
一個嬰兒在出生后的第6個月就會有選擇性地微笑。8個月時會害怕陌生人,與母親的短暫分離會引起焦躁不安,這表示嬰兒在這一時期已經有了一定的心理活動。嬰幼兒對父母在感情上的依賴貫穿于他早期的全部生活,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潛在的影響。一周歲的幼兒已與母親建立了緊密而牢固的聯系。與父親及其他關系親近的人也有了能控制自己的行為,記憶力、想象力、思考能力逐步形成雛型。對事物好奇心增強,模仿能力迅速增長,已經初步具備喜怒哀樂的情感活動,在此期間幼兒的情緒是很不穩(wěn)定的,對事物也沒有對錯的辨別能力。這是一個人各種心理特征形成雛型的階段。這一時期,幼兒如能得到正確的引導,會對他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有極大的幫助。如引導不當,則可能發(fā)展成一個有各種心理問題的人。關注幼兒這一時期心理活動的發(fā)展,意義十分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良好的教育方法,良好和諧的家庭氣氛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是十分重要的。1-2周歲的幼兒沒有辨別事物對錯的能力,因此父母要逐一地告訴孩子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該做。要鼓勵孩子去探索,做對的要給予言語的鼓勵,做錯的要講明道理,讓孩子知道錯在哪里,從頭再來,直到把事情做好為止。對孩子合理的要求要盡量去滿足,對不合理的要求要講明道理,堅決拒絕。一切順從孩子的意愿、溺愛或粗暴苛求都會對孩子的心理發(fā)育產生不良影響。對幼兒耐心地講道理是件十分有意義的事,幼兒雖然對父母講的道理可能不甚明了,但長此以往,孩子就會逐步明白這些道理。遇事給孩子講道理對培養(yǎng)孩子有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很有好處,在孩子長久后,他也會以講道理的方式去處理問題。
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孩子會不自覺地效仿父母的言行,因此要求孩子不要做的事,父母首先就不能做。另外,父母對孩子從小就要講信用,答應了的事,一定要兌現,不答應的事就一定不去做。這樣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就會有威信,在以后的培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才能對孩子進行有效的教育。
幼兒期的心理發(fā)展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心理素質。具有良好心理素質的人,在社會中會有更好的發(fā)展,因此關注幼兒的心理發(fā)育,對其一生都有重要意義。
- 哺乳期嬰兒也需要注意好飲食
- 關于害怕容易讓孩子患病
- 從孩子喜歡的顏色能看出孩子性格的方法
- 關于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害怕對象
- 關于什么是“撫愛式”教育
- 媽媽怎么從小幫女孩子變得越來越漂亮
- 關于培養(yǎng)1歲孩子的關鍵時刻
- 為什么孩子半歲后長得慢
- 關于孩子嬰幼兒期的精神健康
- 了解嬰兒是如何感受這個世界的
- 關于為什么孩子會哭的原因
- 關于寶寶大聲叫嚷的解決方法
- 1歲孩子的攻擊行為怎么解決
- 半歲的孩子已經會分享媽媽的感受了
- 有苦說不出的句子187句
- 大班科學教案《使小丑倒立》反思
- 教案《什么部位可以吃》小班健康教學設計反思
- 房地產二期加推朋友圈文案31句
- 治理大氣污染宣傳短句35句
- 鄉(xiāng)鎮(zhèn)發(fā)展朋友圈文案32句
- 北師大二年級數學上冊《整理與復習一》鞏固應用11題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