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題《乘船去出海》教案教學反思

中班主題《乘船去出?!方贪附虒W反思

中班主題《乘船去出?!方贪附虒W反思

1、中班主題《乘船去出海》教案教學反思

  活動背景:

  為了豐富幼兒的活動內容,我班進行了廢舊物品大收集活動。沒幾天,許多(塑料瓶、紙盒、紙杯、方便面盒、小蛋糕盒、紙筒等)涌入了我們班。這個月我們又進入了《交通工具博覽會》主題活動的學習,我想,為什么不動動腦筋利用這些廢舊材料 組織一次活動呢?于是,就設計了《乘船去出?!愤@個活動。

  設計思路:

  1.利用詩歌展開想象并能用語言表達出來。

  2.引導幼兒利用塑料瓶、糖紙等廢舊材料大膽制作帆船、折紙船等,讓幼兒體驗“做中學”的樂趣。

  3.通過“出?!庇螒颍餐剿鞔瑑合蚯靶械目茖W原理。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想象詩歌的畫面意境并用語言表達出來。

  2.讓幼兒利用多種材料大膽制作帆船、輪船。

  3.學習與同伴合作,體驗合作的樂趣。

  4.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蠟光紙、圖畫紙、油畫棒、糖紙、紙杯、泡沫板、圖釘、剪刀、碎橡皮紙、塑料瓶、橡皮泥、膠水、

  2.扇子或紙板、大盆子和水。

  環(huán)境布置:

  墻面布置一個大海的場面,下面是翻卷的浪花,天空中是一個小蛋糕盒做的太陽。室外院子里布置兩個裝有水的大盆(游戲時當大海用)。

  活動過程:

  1.手指游戲:《五指歌》

  2.老師和幼兒一起念兒歌《出?!贰D钔旰?,請大家閉上眼睛想想詩歌里說的大海是什么樣子。

  3.老師用語言引導:

  教師:我們出海要坐什么交通工具呢?

  幼兒:出海要坐帆船。

  幼兒:還可以坐輪船。

  教師:在大海上海和天是什么顏色?

  幼兒:海和天都是藍色的。

  教師:浪花是什么樣的?

  幼兒:風小的時候,海水慢慢地晃動;風大的時候,浪花翻卷起來高高的。

  教師:白云又是什么樣的?

  幼兒:天上的云白白的,有的像棉花。

  幼兒:有的像綿羊,有的像小狗,好漂亮啊。

  教師:海上有許多嘰嘰喳喳地叫著、唱著、飛著的是什么?

  幼兒:海鷗,海鳥。教師:大海有多寬,美嗎?

  幼兒:大海很寬很寬,很美很美。

  教師:大海是那么寬廣,一望無際,你們想不想去大海瞧瞧?

  幼兒:想。

  4.教師小結:好!今天我們就來造船,造許多許多的船,等船造好后,我們就一起去看大海吧!哎?我們用什么材料造船呢?大家想一想,看一看,我們教室里什么東西可以用來造船,怎樣才能造成船呢?幼兒之間展開討論:

  幼兒甲:我想用紙杯做小船。

  幼兒乙:我想用塑料瓶做小船。

  幼兒丙:我想用糖紙折小船。

  幼兒丁:我想用紙和筆畫小船。

  5.教師演示幾種船的制作方法和重點難點。

  6.小組活動,小友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想造什么樣的船就造什么樣的船。

 ?、傩〈O計組:畫船。畫完后可剪下,貼在墻上。

  ②紙工制作組:折船,完成后可貼在墻上,也可以送給你的好朋友。

 ?、叟菽谱鹘M:用泡沫板、紙杯和圖釘制作帆船。

 ?、芩芰掀恐谱鹘M:用塑料瓶、橡皮泥、碎橡皮紙、膠水制作帆船。

  7.待幼兒全部都完成了兩件以上作品時,趁幼兒興趣正濃,我鼓勵幼兒選一件作品展示在墻上,美化我們的環(huán)境,剩下的我們帶到室外去做《出海》的游戲。

  活動延伸:

  游戲《出海》:小朋友們真能干,造出了這么多美麗、漂亮的船,現在我們一起乘船出海去吧。小朋友們要動腦筋、想辦法,怎樣才能讓船兒前行,怎樣才能讓它游得快。游戲中,鼓勵幼兒相互討論,互相謙讓,不爭不擠。

  游戲中,在延伸活動的時候,孩子們更是高興,他們有的用嘴吹,有的用手推,有的用紙板當扇子扇,有一個小姑娘的小船老是在水中打轉,她瞇著眼睛想了一下,就跑去找來一根冰糕棒當槳在小船邊劃起來,我問:玲玲,你怎么想到要去找冰糕棒當槳呢?她俏皮地說:我在動畫片里看見過。我說:玲玲真聰明,我還沒想到這個辦法呢?玲玲聽了很高興。這次活動前后用了一個多小時,幼兒的熱情還沒有減退。

  活動后,讓幼兒談談自己是怎樣讓船前行的,怎樣才能讓船行得快,可以借助什么力量等。

  注意事項:玩時不推不擠,不弄濕衣服,以防感冒。

  (附)兒歌 《出海》

  出海坐大船,海藍天也藍,浪花一卷卷,白云一片片,海鳥一只只, 帆船一點點……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老師的語言誘導,幼兒能大膽展開想象,用語言表達詩歌所表現的美好意境。幼兒在活動中積極交談,自由討論,并在老師適時的幫助下,大量利用了收集的廢舊材料。共同制作出各種各樣的帆船、輪船。活動中可以看出,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有的幼兒做好了紙杯和泡沫做的帆船,又想做塑料瓶做的帆船;有的幼兒用蠟光紙折好小船,又想嘗試用糖紙小船;有的幼兒喜歡畫船,他們畫好了一艘又一艘;看到孩子對本次活動的熱情,我深深體會到在日常生活中收集的廢舊物品(如:塑料瓶,衛(wèi)生紙筒,紙杯等),經過處理也能派上大的用場,它不但豐富了班級的活動內容,而且能運用于多種教育教學活動(如:美工方面的手工操作,音樂方面的打擊樂器,體育方面的體育器材等),并且,利用這些廢舊物品不僅能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同伴相互交流,共同創(chuàng)造的能力,而且它們來得容易,既經濟又實惠。

2、中班主題教案及教學反思《旅行去》

  活動目標:

  1、了解有關旅行前的準備物品,豐富日常生活經驗。

  2、學習整理物品,增強自我服務能力。

  3、能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設計:

  最近這幾天,孩子們都很興奮,因為下周六我們就要去秋游了。孩子們除了討論上海什么地方好玩,還不時商量著要準備帶的東西,陽陽說:“昨天晚上,媽媽帶我上超市買了飲料?!?教案來.自:快思教案網>凝兒說:“我媽媽還給我買了雙新跑鞋,,我秋游去要穿的?!崩桌滓膊迳弦痪洌骸拔疫€要帶上我的玩具坦克車?!薄俺鋈ネ?,不好帶玩具的?!宾┨岢龇磳??!靶械?”“不行!”……對呀!出去玩到底能不能帶玩具呢?出去玩到底該帶什么東西呢?帶著孩子們產生的這些問題,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引導孩子通過探索、討論、交流、思考等,拓展自己的生活經驗,增強自我服務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孩子自主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個小背包、小零食、暈車藥、塑料袋等等

  2、幻燈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幻燈片,提出問題:

  師:照片上的人要到哪里去?他們的背包里會帶些什么東西?

  2、操作、交流旅行前的準備工作

  (1)師:下周六旅游去你準備帶什么?

  (2)幼兒自主選擇物品

  (3)分享、交流

  3、交流、學習統計喜歡的旅游景點(延伸活動)

  (1)了解最喜歡、最想去的景點。

  (2)收集、統計最熱門的景點。

  活動反思

  在活動開展之前,我預設了很多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旅游去所要帶的東西,讓孩子在活動中可以自由選擇。但由于在活動中沒有讓孩子事先對這些物品進行了解,把材料進行歸類。也沒有從孩子的角度來考慮,所以在活動中孩子們選擇的東西都比較單一(如:吃的東西),從而產生不了沖突和問題。當孩子的回答不太理想時,我的回應策略又不能及時跟上,或操之過急,未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的活動向縱深發(fā)展。確實,預設活動有其自身的優(yōu)勢,目標較易落實,老師把握起來比較容易。但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教學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教學中經常會遇到不可預測的問題。本案例中,幼兒就對教師預設的材料不感興趣,而此時如果老師還守著預設的計劃不放,就會形成預設活動與幼兒興趣之間的矛盾。要解決這一矛盾,需要老師仔細觀察幼兒的活動表現,準確判斷幼兒的突發(fā)活動對幼兒發(fā)展的價值,,從而決定是否要改變原定計劃。本次活動中,教師可以及時地將孩子們選擇的物品進行統計,使孩子能很明了地看出帶得最多的東西是什么?為什么這樣東西沒人帶?……使活動真正追隨孩子的需要,拓展孩子的思維。因此老師在活動中要靈活處理預設與突發(fā)事件,既要有預設,又不拘泥于預設,要變硬性計劃為彈性計劃。

3、中班主題《符號會說話》教案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說說、做做,讓幼兒了解符號有不同的含義,知道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都離不開它,從而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2、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6、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7、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活動準備:

  大掛圖一張,各種生活中常見的符號,大的一套。

  小圖20張,各種生活中常見的符號小的20套。

  實物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微型立體娃娃城。

  活動過程:

  一、 鞏固認識已學的符號,并認識新的符號。

  1、 引出課題:教師對著幼兒,用食指貼在緊閉的嘴巴上,看看幼兒懂不懂教師的意思,問:教師這個動作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安靜),待幼兒回答后,出示這個符號。復習已學的符號。

  2、 認識新的符號。

  師:今天還有許多新的符號朋友來跟我們一起做游戲,它們是誰呢?(逐一出示各種符號),你認識這個符號嗎?它表示什么意思?在什么地方出現?

  幼兒回答后,教師小結新的各種符號及各表示什么意思。

  二、 學會運用符號。

  1、 我們平時在生活中會遇到這些符號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張圖片,請你們互相商量幫助符號朋友找到合適的地方。然后想一想,符號朋友為什么站在這個地方,表示什么意思?

  2、 幼兒分組放符號,可以互相商量、合作完成。

  3、 幼兒集中討論,并在大掛圖上張貼符號。

  1) 請個別幼兒上臺把符號朋友貼到合適的什么地方?有不同意見的請舉手發(fā)言。

  2) 為什么讓符號朋友站在這里?符號朋友站在這里告訴我們什么意思。

  3) 教師小結:符號在我們生活中是很多的,當我們看到這些符號時,就知道這是哪里,或告訴我們它表示什么意思,它給我們帶來許多方便。

  4、游戲:寄信

  活動延伸:

  幼兒園需要符號嗎?哪些地方需要呢?我們下次區(qū)域活動時去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好嗎?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主題活動,安全知識會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里扎下根子,其安全自衛(wèi)和防衛(wèi)能力將有較大提高。使幼兒真正地感受到了標志與規(guī)則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活動中提供了幼兒充分地自由表現的機會,展示自己的特長,促進了幼兒個性發(fā)展。

4、中班主題《新年的鞭炮》教案活動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并引發(fā)幼兒對鞭炮的聯想。

  2、幼兒能用身體的伸展與收縮表現燃放鞭炮過程的動作。

  3、幼兒感受過年歡樂熱鬧的氣氛,體驗表演的快樂。

  4、感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

  5、感受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

  6、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7、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制大火柴,小紅帽,小紅衣等教具。

  2、各色紙屑放置于電風扇上。

  3、鞭炮的聲音以及有關音樂磁帶。

  4、鋼琴伴奏。

  5、幼兒搜集有關過年的資料。

  6、環(huán)境布置,營造過年氣氛。

  活動過程:

  1、遷移,聯想。

  (1)幼兒聽音樂《過新年》進教室。

  (2)放鞭炮聲。

  教師:你聽了剛才放鞭炮的聲音,你想到了什么?

  幼兒回答:年獸來了,過年了,結婚,造房子……

  教師:把你們想到的東西用筆記錄下來吧!

  (3)幼兒作畫,記錄想法。

  幼兒作畫后請小朋友談談自己的想法,并把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

  教師:聽了放鞭炮的聲音小朋友想到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你們喜歡小鞭炮嗎?鞭炮給我們喜慶的日子帶來了歡樂,帶來了熱鬧。

  2、學習,創(chuàng)編。

  (1)請出小鞭炮。

  教師:可愛的小鞭炮到我們教室來做客啦!我們跟它問個好!小鞭炮有話

  跟我們小朋友說,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幼兒扮演的小鞭炮朗誦兒歌并演唱:我是一個小鞭炮,穿紅衣,戴紅帽,一點著,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又叫又跳。

  小鞭炮:我的話說完了,小朋友你們聽清楚了嗎?我要給別的小朋友們拜年去了,小朋友再見!

  (2)學習兒歌。

  教師:剛才小鞭炮和我們小朋友說了些什么?

  請小朋友跟著老師看著圖片朗誦并演唱歌曲《小鞭炮》。

  (3)幼兒扮演小鞭炮。

  教師:小朋友,我們也來扮演小鞭炮吧!你可以聽著音樂自由的做動作。

  幼兒聽音樂自由做動作。

  (4)提煉鞭炮燃放動作。

  教師:剛才我發(fā)現有個個小朋友扮演的小鞭炮在燃放的時候特別的響亮動作特別的好看。我們請他們來表演一下。

  請幾位幼兒示范鞭炮燃放動作,并請其他小朋友學學看。

  教師手執(zhí)大火柴,請小朋友做鞭炮燃放的動作。

  (5)部分幼兒穿上紅衣,戴上紅帽,聽音樂扮演小鞭炮。

  3、深化,延伸。

  幼兒邀請客人老師一起聽音樂完整表演。(當表演到“噼里啪啦”的時候開電風扇,將預先放置在電風扇上的紙屑飄落下來,營造放鞭炮的氣氛。)

  教師:在過幾個星期就要過年啦!小朋友,我們一起慶祝新年去吧!

  幼兒聽音樂《恭喜恭喜》出教室。

  活動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也有個別幼兒對鞭炮的玩耍欲望過強,而忽略了它的危害,對這樣的幼兒我加強了對他的教育,最終有了一定效果,但還需家長們一起配合多加教育和引導才能把危險降到最低。

5、中班主題《做元宵》教案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進一步了解元宵節(jié)的習俗。

  2、能運用揉,搓,團圓,包餡等技能做元宵。

  3、品嘗元宵的不同味道,體驗勞動的快樂。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6、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7、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1、能運用揉,搓,團圓,包餡等技能做元宵。

  活動準備:

  1、有關元宵節(jié)的錄相。

  2、黑芝麻,豆沙,五仁,不同口味的熟元宵。

  3、花燈

  4、黑芝麻,豆沙,五仁餡若干分別盛在小碗內,和好糯米粉并分成小團,干糯米粉

  5、碗,勺子,抹布,塑料臺布,盛元宵的容器皿。

  6、歡快的慶新年樂曲

  活動過程

  一、觀看“元宵節(jié)”錄相,并引出主題。

  1、小朋友們從錄相中看到了什么?(吃元宵,看花燈,猜燈謎,放煙花)引出元宵節(jié)的習俗。

  2、教師講解“元宵節(jié)”的來歷,讓幼兒知道“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

  3、介紹“元宵節(jié)”的習俗是吃元宵,元宵又叫湯圓,它象征著全家團圓,生活幸福甜美。

  二、學做元宵。

  1、小朋友們吃過元宵嗎?(吃過)吃過什么餡的呢?(有五仁,豆沙,黑芝麻??????)小朋友們真厲害吃過這么多口味的。那大家一起來看看老師這有什么口味的元宵,請小朋友來嘗一嘗(幼兒挨個品嘗不同口味的元宵,并說出其口味)。

  2、元宵是什么形狀的啊?(圓形的)你們想不想自己來動手做元宵呢?(想)

  3、認知做元宵的原料—和好的糯米粉團,干糯米粉,黑芝麻,豆沙,五仁餡。

  4、觀察教師做元宵:先將小團的糯米粉揉一揉,搓一搓,團圓,再挖坑,然后把餡放在中央并包起來,最后再把它團圓。

  5、讓幼兒自己動手做元宵,根據教師講解的做元宵時的重要細節(jié):揉,搓,團圓,挖坑,包餡。并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餡料,最后將做好的元宵整齊的排列在容器皿中。

  (小結:讓幼兒了解元宵的形狀,顏色及不同口味的元宵,同時能運用揉,搓,團圓,挖坑,包餡等技能制作元宵。)

  三、品嘗元宵,體驗勞動的快樂。

  1、教師出示花燈,讓幼兒跟隨音樂玩舞花燈,猜燈謎游戲。

  2、煮元宵的同時教師把碗,勺擺放好,幼兒洗手。

  3、幼兒品嘗元宵,互相說說此時心里的感受,體驗勞動的快樂。

  教學反思

  本節(jié)活動的設計激發(fā)了幼兒興趣,讓幼兒知道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進一步了解元宵節(jié)的習俗是吃元宵,點花燈和猜燈謎。同時也學會了運用揉,搓,團圓,包餡技能,制作不同口味的元宵,體驗勞動的快樂!

6、中班主題《我們的班級》教案活動反思

  設計意圖:

  孩子們剛升入中班,對于現在新的環(huán)境還很陌生,想讓孩子很快地適應新的環(huán)境,必須先讓他們去了解、認識現在的環(huán)境,便讓他們感覺現在的環(huán)境比以前的還要好。于是,我設計了這節(jié)活動,通過讓孩子參與到布置環(huán)境的活動中來,體會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認識班級新環(huán)境,強化自己是中班小朋友的意識。

  2、能積極參與討論,共同布置班級活動環(huán)境。

  3、體會活動帶來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6、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7、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提供各類場所,區(qū)角的設備和材料,集中放置一處。

  活動過程:

  一、認真觀察室內外環(huán)境,談談班級的不同。

  (1)、認識班牌,知道自己是中五班的小朋友。

  引導幼兒觀察,說說活動室、游戲室、寢室、走廊、墻飾等有什么變化。

  認識新來的朋友。

  小結:過了一個暑假,我們長大了,成為中班的小朋友了,活動室變了,還增加了新的朋友了,我們真開心。

  二、師生共同商量游戲和活動區(qū)角的設置。

  (1)、我們最想玩什么游戲呢?該把它們設置在什么位置?為什么?

  (2)、根據幼兒商議結果,確定設置的游戲區(qū)域和位置。

  (3)以相同的辦法,確定區(qū)域活動的場地。如美工區(qū)、科學區(qū)等。

  三、師生共同布置游戲和區(qū)角環(huán)境。

  (1)、娃娃家需要什么材料?(床、電視、鍋。。。。)

  (2)針對幼兒提出的材料需要,激發(fā)幼兒自主收集材料的興趣。

  ------某某區(qū)還缺少某某?幼兒園沒有該怎么辦?

  活動反思:

  孩子們對班級認真的觀察能找出班級之間的不同,包括班級環(huán)境、同伴、老師的改變。從而使他們對新環(huán)境不再感覺陌生。

  第一環(huán)節(jié)幼兒觀察的很認真,對班級的每個角落進行仔細的觀察和比較。從中發(fā)現自己的部分同伴也不同了,老師也不一樣了,讓幼兒直接很直接感覺現在換了一個新的環(huán)境,是應為自己長大一歲了,上中班了。 第二環(huán)節(jié)中,我以一種商量的方式與幼兒一起商討游戲和區(qū)角的設置。可我發(fā)現了一個問題,幼兒對計算區(qū)、語言區(qū)并不陌生,但提到科學區(qū)、建構區(qū),他們不理解什么意思,更不知道將這類區(qū)域放置何處。 最后環(huán)節(jié)幼兒回答的很好,哪些地方還缺材料的,他們都知道回家去收集。

  整個活動下來,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上的最吃力,幼兒對區(qū)域放置沒有一點意見,一個問題提出來,基本上下面沒有一點聲音。我認為這其中也有我們老師部分原因。應將區(qū)角劃分講的再兒童化一點,這樣可能他們能接受一點。

7、中班主題《春天的朋友》教案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根據作品內容,幫助幼兒理解蝴蝶、小草、小花等和春天的關系,培養(yǎng)幼兒關心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以及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

  2、引導幼兒在理解詩歌畫面內容的基礎上,學習用鮮艷的色彩描畫春天。

  3、幫助幼兒分析詩歌的感情基調,學習有表情的朗誦詩歌。

  4、培養(yǎng)幼兒的形象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發(fā)展初步的審美能力。

  5、 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6、 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7、 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圍裙(上面貼有小花、小草、春姑娘)蝴蝶指偶

  2、幼兒繪畫工具、紙張

  3、 錄音機、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fā)興趣

  1、教師:春天來了,小草綠了,花兒開了,花蝴蝶飛來了,讓我們聽著音樂跳起來吧。(幼兒聽音樂進入活動室 )

  2、教師提問:你有朋友嗎?他是誰?(幼兒討論)你們知道嗎?春天也有朋友,那它的朋友是誰呢?請小朋友們仔細聽一首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春天的朋友》

  二、學習理解詩歌

  1、教師隨配樂有表情地朗誦一遍詩歌 提問:春天的朋友是誰?你聽到詩歌里是怎么說的?(幼兒回答)

  2、教師系上圍裙,拿著蝴蝶指偶邊朗誦詩歌,邊進行表演

  3、 教師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掌握朗誦時語氣

  (1)我們小朋友見到朋友的時候,心情會怎樣?

  (2)花蝴蝶見到小草、小花和春天的時候,心里也很高興,那么高興的時候會怎樣對朋友說話呢?

  4、幼兒學習朗誦詩歌

  (1)幼兒集體朗誦

  (2)請個別幼兒上來朗誦

  三、繪畫《春天的朋友》

  1、教師:春天還有許多朋友,你們想想,還會有誰呢?(幼兒討論) 小朋友又為春天找到許多好朋友,春天真高興呀!老師想請你們把你們找到的朋友畫下來。

  2、幼兒繪畫

  3、請幼兒拿著自己畫的春天,去找好朋友,告訴好朋友:我為春天找到了××、××。

  四、仿編詩歌《春天的朋友》

  1、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繪畫的內容,進行詩歌的仿編

  2、請仿編好的幼兒朗誦給大家聽,教師給予適當鼓勵

  3、教師:春天的朋友還有許多,讓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看看,還有誰可以做我們的朋友。

  (幼兒離開活動室,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文學欣賞活動是一種陶冶情感、培養(yǎng)審美情趣的重要活動形式,對于幼兒的要求比較高。散文運用生動美妙的語言、淺顯易懂的句式為幼兒營造了一種優(yōu)美、愜意的意境。幼兒生來就有一種好奇心、探求欲。讓孩子通過各種途徑,接受各種信息,幫幼兒盡早進入知識的海洋,開闊他們的視野,啟迪幼兒的智慧,陶冶幼兒的情操。

8、中班主題《笑笑臉和哭哭臉》教案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萌發(fā)幼兒關心他人,愿為好朋友帶來快樂的情感。

  2、通過哭笑臉的對比與分析,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辨別能力、和與人友好相處的能力。

  3、學習使人情緒愉快和與人交往的方法。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音樂兩段、哭臉一個、笑臉二個哭笑臉圖片各一個、錄音機、磁帶

  活動分析: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由于家長的溺愛使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明顯展露,因此,在幼兒園經常會看到小朋友之間為了一把小椅子互相爭搶,自己占有玩具,不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分享等不愉快、不友好的現象。抓住這個鍥機開展本次活動,萌發(fā)幼兒關心他人,愿為朋友帶來快樂的情感,增強與人友好交往的意識。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讓小朋友們體會高興與傷心的不同心情,懂得要關心他人,與朋友一起分享美好的事物。讓的重難點是讓小朋友們體會高興與傷心的不同心情,懂得要關心他人,與朋友一起分享美好的事物。讓孩子通過表現不同音樂所帶來的不同感受,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小朋友之間發(fā)生的不友好現象來進行突破。

  活動過程:

  (一)導入:"老師要帶小朋友到兩個小娃娃家去做客,現在我們一起出發(fā)吧!"請小朋友觀察哭笑圖片,回答問題"哭笑臉有什麼不同。"引出幼兒高興與傷心的事件。

  (二)展開:

  1、讓幼兒討論并說出自己什麼時候是笑臉什麼時候是哭臉。師幼共同分析。提問:請你編一個表示高興的動作? 你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后怎樣讓自己變的開心了呢? 請你編一個表示傷心的動作。

  2、聽音樂將自己剛才編的動作加進去,感受不同的心情。聽到節(jié)奏感強的、歡快的音樂表演表示高興的動作;聽到低沉的、緩慢的音樂表演表示傷心的動作。讓幼兒有親身體驗。

  3、幫哭臉娃娃解決她遇到的傷心事,使她高興起來,讓幼兒懂得關心他人。

  4、游戲"點子大王", 教師遇到的生活中的困難或不高興的事,讓幼兒幫助想辦法解決,體會給他人帶來快樂的情感,學會與人交往。

  5、延伸活動:幼兒帶自己的小伙伴參加"小小歌舞會"。提問:你怎樣去邀請你的小伙伴?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堅持正面引導的原則,沒有過多的讓幼兒去回憶和體驗“哭哭臉”所帶來的不快,而是以“引發(fā)幼兒快樂”為主線,“讓幼兒初步體驗當把快樂帶給別人時自己也得到快樂”為重點。因為是借班上課不熟悉幼兒生活經驗,在引導幼兒回憶快樂的事情上啟發(fā)不夠?;顒有Ч麖恼w來說已達到了本次活動的目標,讓幼兒初步體驗當把快樂帶給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得到快樂,不是一、兩次教學所能完成的,需要老師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方面繼續(xù)加以引導。

9、中班主題《運動進行時》教案活動反思

  設計思路:

  兒童天生就喜歡運動,無論春、夏、秋、冬哪個季節(jié),孩子們都會投身到各式各樣的運動中。然而,運動也會潛伏危險,孩子們不得不從中學習保護自己。兒童如果缺乏與年齡相應的運動經驗,那么發(fā)生事故的可能性就會大得多。為此,我們開展這個活動,引導幼兒對運動進行時應注意的安全事項進行探索。

  知識點:安全注意事項:

  1、運動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舒展筋骨,伸伸手,扭扭頭,彎彎腰,防止進行運動量較大的運動時拉傷、扭傷。

  2、運動護具的佩戴。如騎自行車時,要戴好頭盔、護肘和護膝……

  3、游泳時,要戴好游泳帽,使用救生圈;切忌一個人到深水區(qū)游泳或嬉戲。

  4、在進行球類運動時,要避免與其他幼兒之間的沖撞;不能把球打到其他幼兒的頭部或身體其他部位。

  5、幼兒不能在馬路上騎自行車,須由成人看護,在小區(qū)或人行道上騎;不可騎著自行車追趕其他幼兒。

  6、幼兒不可在馬路上跑步或玩追趕游戲;不可推搡其他正在跑步的幼兒。

  活動目標:

  1.了解運動游戲時的安全事項與一定的游戲規(guī)則。

  2.知道運動時要注意安全。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5.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zhàn)與快樂。

  6.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7.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選擇有大型運動器械和小型體育器械的場地。

  2.事先錄好的幼兒運動游戲錄像,錄像片中有秩序、遵守規(guī)則的情節(jié),也有一些危險的情景。

  活動過程:

  1.討論運動的作用及運動時的注意事項。教師可在鞏固幼兒對運動的作用的了解時引出運動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教師可引導幼兒思考:早晨鍛煉的時候,我們會玩很多游戲,這些游戲分別是讓我們身體的什么部位進行運動?在進行這些游戲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怎樣才不會出危險?(教師將幼兒的講述以簡單的圖示記錄下來。)

  2.觀看事先錄好的幼兒運動游戲錄像錄像并討論。提問:錄像里的小朋友玩游戲玩得怎么樣?他們注意安全了嗎?

  3.張貼安全圖示。幼兒與教師一起將共同討論、記錄的安全規(guī)則圖示貼到相應的大型運動器械和游戲場地上。

  活動建議:

  1.在平時的活動中,引導幼兒從自身出發(fā),并提醒同伴注意安全、遵守規(guī)則。

  2.組織本班幼兒當小安全宣傳員,向全幼兒園的小朋友進行運動安全宣傳。

  活動反思:

  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其意識和行為之間的差異,幼兒的自覺性和自制能力都較差,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自我保護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次兩次的教育就能見效的。我們教育者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多進行正確行為的引導,使之形成習慣,同時還要經常督促和檢查,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經常給孩子講解安全方面的知識,逐步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10、中班主題《有趣的樹葉》教案活動反思

  活動目標:

  1、能在觀察、比較樹葉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確定的目標給樹葉分類

  2、樂于探索,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前期收集的落葉、《小樹葉離開媽媽了》的PPT、樹葉創(chuàng)意畫若干

  活動流程:

  一、幼兒探索,觀察、比較樹葉的多種外形

  1、師:"小朋友,今天這有許多樹葉寶寶,你們可以從中找出你喜歡的一片樹葉寶寶。"(幼兒探索,在教師提供的樹葉中找出自己喜歡的一片樹葉)

  2、說說你喜歡的樹葉。

  師:"請你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片樹葉寶寶?"(幼兒自由講述可以從顏色、形狀、像什么講述。)師小結:"原來我們的樹葉寶寶的形狀不同、顏色也不同。(以后我們要形容不同時可以用各種各樣來表示。拓展形容詞)

  二、幼兒按小組將樹葉進行分類師:"現在我們小朋友可以自己選擇好朋友,四個人一組,幫我們桌上的樹葉寶寶找到朋友。"(幼兒四人一組,共四組進行樹葉分類,可以從顏色、形狀或數量等分類。)師:"小朋友,說說看你們小組是怎么給樹葉寶寶找朋友的。"(教師請個別幼兒進行回答,并將幼兒分類的樹葉展示出來)。

  三、延伸:出示PPt《小樹葉離開媽媽了》

  師:"剛才,小朋友都給樹葉寶寶找到朋友,那唐老師想問問小朋友,為什么有的樹葉寶寶穿的是黃色的外套有的樹葉寶寶要穿綠色的外套呢?"(幼兒自由回答)師:"剛才,小朋友說了這么多原因,那我們來看看小樹葉自己是怎么說的吧?"(教師播放PPt,讓幼兒了解落葉是因為秋天到了,樹葉缺少了綠葉素,缺少了水分等原因才穿上了黃色的外套,并為了大樹媽媽來年能長的更好就離開了大樹媽媽的懷抱)。但最后可以小結一下:剛才我們知道了有些樹葉寶寶到了秋天、冬天就要離開大樹媽媽了,我們就叫他們"落葉樹",但不是所有的樹葉都會穿上黃外套,有些樹到了秋天和冬天依然是穿綠外套,我們就叫它常青樹。

  活動反思:

  隨著《指南》的學習,大家都知道在教育活動中,應注意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讓幼兒主動探索。本次活動,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豐富的教育環(huán)境,幼兒在活動中積極主動,興趣較濃,適合本班幼兒。

  活動中仍有2個孩子參與不夠積極,興趣不高,原因估計有以下幾個:1.材料的提供欠妥。教師投放的葉子是活動前與幼兒散步時撿回來的,并按類整理后投放,但各組投放的量太大,且未分層次,幼兒無法有效找到自己所需的葉子。2.過于注重幼兒的主體性,導致幼兒注意力不集中,探索欲不強?;顒又?,當有個調皮的男孩子拿起較長的葉子當槍當劍舞動時,引得其他人也加入其中,忘了探索任務,也影響了原先正在探索的孩子。我為了體現自主,忽略了老師的主導作用,導致場面有些混亂。

11、中班主題《蠟筆小黑》教案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各種線條及色塊來作畫。

  2、感受刮畫紙帶來的意外效果,享受制作中的新奇感和快樂。

  3、感受蠟筆小黑心理變化過程,知道人人都各有所長的道理。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6、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7、培養(yǎng)幼兒耐心完成任務的習慣,享受折紙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感受刮畫紙帶來的意外效果,掌握刮畫紙的制作過程。

  活動準備:

  繪本PPT,教師范作,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刮畫筆人手一支

  活動過程:

  一、出示一盒蠟筆圖引起幼兒興趣。

  1、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數數有幾只蠟筆?

  2、認識十種蠟筆顏色。

  3、這盒蠟筆中你最喜歡什么顏色?為什么?(教師示范:“我喜歡綠色,因為他是小草的顏色”。引導幼兒用這樣的句型闡述自己的觀點)

  二、出示九只蠟筆完成的圖片

  1、能干的蠟筆畫了一幅很漂亮的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2、這幅畫上有什么?是什么顏色的蠟筆畫的?

  3、還有一只蠟筆沒有來,是誰呢?

  4、為什么小黑沒有在里面(幼兒講述后聽故事對話)

  5、這時候的小黑心情怎么樣?(傷心、難過、不開心……)為什么?

  6、好心的鉛筆哥哥來了,他會對小黑怎么說?(角色對話:教師扮演小黑,幼兒扮演鉛筆哥哥。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對小黑講。)

  7、小朋友講的真好,我們來看看接下來又發(fā)生什么事?

  8、繼續(xù)欣賞繪本,大膽猜測表達小黑將畫紙涂黑的原因

  師:當這些彩色的蠟筆一直畫一直畫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小黑出來畫畫了么?它畫了什么?它這么做是為了什么呢?

  三、嘗試在刮畫紙上作畫,嘗試將繪本內容畫出

  1、教師采用故事的形式制作刮畫紙。

  2、介紹工具:刮花筆(故事里的鉛筆哥哥)

  四、幼兒分組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幼兒自己制作刮畫紙

  2、引導幼兒使用刮花筆,刮出美麗的煙花(采用螺旋線、波浪線、鋸齒線等構建畫面)

  五、相互展示作品。

  1、說說自己的作品

  2、教師小結:小黑和其他顏色的蠟筆一樣,都有自己的用處。就像我們小朋友一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其實呢我們今天畫的這個紙張,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刮畫紙,這種畫紙很特別,只要我們用小木棒在紙張上輕輕一畫就能出現線條。這種紙張畫出來的畫就叫做刮畫。

  下次我們在嘗試用不同的工具在刮畫紙上畫畫,看看會畫出什么來,好嗎?

  在區(qū)角繼續(xù)提供刮畫紙,豐富孩子作畫的經驗,并延續(xù)他們對于刮畫的興趣。

  活動反思:

  閱讀不僅僅是看書,通過閱讀《蠟筆小黑》這本書,讓幼兒能夠獲得更多意想不到的驚喜,打開幼兒更為廣闊的閱讀視野,是我設計這個活動所遵循的理念。在這節(jié)課中,《蠟筆小黑》這本圖畫書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載體,而是把它當作一個踏板,通過閱讀圖畫書、通過刮臘畫藝術創(chuàng)作,通過視覺欣賞、教師和幼兒一步一步去走近黑色,重新建構認識,感受黑色獨有的藝術之美。第二個理念就是:充分的尊重幼兒,在整個參與的過程中讓每位幼兒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托故事情節(jié)、借助提供的美術材料參與藝術創(chuàng)作中。第三個理念就是:閱讀是為了什么,是為了開啟思路,是為了賦予我們生活的靈感和智慧,是為了改變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是為了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并會欣賞美。所以,在欣賞藝術作品環(huán)節(jié)中,選擇了經典的美術作品,開拓了幼兒的藝術視野、提升了幼兒的藝術素養(yǎng)。

12、中班主題《春天—小園丁》教案教學反思

  設計思路:

  現在是春天的主題教育,我們學校又是花園單位,在春天特別的美麗,為了讓幼兒感受春天的氣息,知道春天是種植的季節(jié),并且結合科學認讀和計算活動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設計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

  1、感受春天的氣息,知道春天是種植的季節(jié)。

  2、通過游戲活動,知道物體所處的正確位置。

  3、體驗明顯的季節(jié)特征。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6、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7、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幼兒自己事先帶來的花草、數字卡、漢字卡、泡沫板或墊板等

  活動過程:

  1、導入: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啊?你們怎么知道現在是春天呢?春天還適合做什么?(植樹、種花)為什么?你們看我們的幼兒園美不美啊?我們羅山幼兒園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你們知道嗎?今天我們也為我們的幼兒園添一份綠好嗎?

  2、介紹自己帶來的花草,初步認識一些花草的名稱:

  我們小朋友都帶來了美麗的花草,現在,我們拿好自己的花草來介紹一下好嗎?(幼兒介紹,教師出示花草的名稱——漢字)

  3、種花:現在我們就到花園里去種花,但是每種花種的位置是不同的,我們一起去看看應該怎么種好嗎?

  (1) 請大家看一看,花園里有什么?(數字)這些數字表示什么?

  (2) 再請大家看一看,你們的花盆上有什么?表示什么?花盆上的數字和花園里的數字有什么關系?

  (3) 師生討論種花的位置:

  (4) 幼兒種花

  (5) 共同檢驗:(泡沫板或墊板反面寫有表示位置的號碼)

  4、游戲:澆水

  花種好了,還要干什么啊?(澆水)好,現在我們分成四組比賽,根據你花盆前面一個數字排隊,每人澆自己的一盆花,看那組先完成。

  5、結束:

  活動反思: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教師努力為幼兒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幼兒運用自己的感官通過“看、摸、聽、說”等多種途徑與主題活動互動,讓幼兒了解春天、走進春天,關注大自然的神奇變化。逐步地親近和喜歡大自然,并學習用多種途徑表達、表現出自己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13、中班主題《春天來了》教案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教師努力為幼兒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幼兒運用自己的感官通過“看、摸、聽、說”等多種途徑與主題活動互動,讓幼兒了解春天、走進春天,關注大自然的神奇變化。逐步地親近和喜歡大自然,并學習用多種途徑表達、表現出自己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在拓展中運用圖片欣賞,讓幼兒從小樹立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從點滴入手、身邊入手,共同保護美好的家園!

  活動目標

  1、 感知春天的主要特征,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yǎng)幼兒熱愛和親近大自然的情感。

  2、 引導幼兒用語言等不同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感受和認識,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3、 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戶外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樂趣。

  4、 讓幼兒在學習中樹立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5、 體驗明顯的季節(jié)特征。

  6、 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7、 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有感情的朗誦。

  難點:嘗試讓幼兒看圖片,自由表達所想、所感。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帶幼兒在自然中找春天,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

  2、春天的圖片及課件;

  3、《春天來了》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手指律動操: 《小手小手變魔術》

  二、談話導入

  教師與幼兒一起回顧春天的景象。

  春天來了,萬物復蘇,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請小朋友們回憶一下你印象當中的春天是什么樣子的?

  三、新授教學

  1、出示春天的圖片,請幼兒觀察并講述春天里有些什么?(啟發(fā)幼兒用好聽的詞語來描述春天里的變化?)

  2、放幻燈,教師講述、幼兒欣賞初識散文詩《春天來了》

  3、圍繞圖片提出問題,幫助幼兒理解課文內容

  雪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換?小鴨跳進了什么里面,在做什么?青蛙從什么里面鉆了出來?柳樹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蜜蜂、蝴蝶、燕子在做什么?

  4、請幼兒看圖片說說“春天”的景象。

  5、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有感情地朗誦。

  6、看圖說話

  教師: “小朋友你看到了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們做的對嗎?為什么?”

  四、結束部分

  伴隨音樂背景,師幼走出教室,去校園里《找春天》。

  五、活動延伸

  請幼兒用手中的畫筆來繪畫春天的景色。

  教學反思

  在散文詩學習中,先是以談話方式引出春天,教師以提問的形式,讓幼兒與同伴分享觀察到的春天特征。幼兒隨著課件,直觀地欣賞和理解散文詩。從中感受春天的美景,喚醒幼兒關于春天的經驗。教師以圖片分解講述讓幼兒對春天的變換,有了初步的印象,隨后讓幼兒自由表達所看到的春天的景象,激發(fā)幼兒獨立大膽朗誦的欲望,最后讓幼兒觀看圖片,通過“看、想、說”讓幼兒互相討論,喚起幼兒環(huán)保意識。整個教學過程,每個幼兒既快樂地參與了,在情感和態(tài)度、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方面又得到了提高,但因為地域因素本地四季不分明,使之在有些問題上幼兒出現了疑問,為此應當做好充分的準備如:“北方春天、南方春天”的圖片,讓幼兒能更好的感受自然變化。

14、中班主題《走迷宮》教案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中班幼兒的有意注意時間很短,這節(jié)課是走迷宮,它能有效的提高幼兒的有意注意和對空間的把握,幫助幼兒學會整體觀察和思考,并在游戲活動中學會互相幫助以及勇于挑戰(zhàn)的品質,在以前的數學課中我班幼兒也進行過走迷宮的活動但是孩子們的能力差距很大很多幼兒在活動進行中不知不覺就迷路了有的孩子差不多每條路都試走完才能找到正確的路線,在此過程中一部分幼兒會失去耐心。今天有準備了一節(jié)走迷宮的活動課講數學活動融入走迷宮的游戲中希望孩子們在學習之余提升自己的經驗找到好的方法

  活動目標

  1. 喜歡走迷宮體會成功的喜悅。

  2. 掌握走迷宮的一般方法,學會檢查。

  3.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 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5. 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6. 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7. 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幼兒會認讀數字1------7.2.幼兒用書,不同大的迷宮圖各一張

  活動準備

  1.讓幼兒復習數數

  2.將幼兒進行分組

  活動過程

  一.感知了解

  <一>.接示課題。引發(fā)興趣

  < 二.>.引導幼兒復習了解走迷宮的方法

  1.出示迷宮圖,讓幼兒感受迷宮的結構,讓幼兒數一下一共有幾條路

  2.請幼兒上來先找一下入口和出口,再試著走迷宮

  3.老師在幼兒嘗試的過程中啟發(fā)幼兒了解走數字迷宮的要求

  4.帶領幼兒分析遇到岔路口高如何進行選擇

  5.根據方法檢查幼兒是否走正確

  <三>,分組操作

  1教師介紹不同的迷宮圖讓幼兒根據興趣進行選擇。老師講解活動內容和玩法

  2.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視指導,重點指導能力較差的小組

  二.交流歸納

  1.展示結果,小組間相互交流檢查

  2.展示個別幼兒的作業(yè)。

  3.集體討論修正

  三.討論歸納走迷宮的方法

  教學反思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孩子們都以極高的興趣在進行參與,通過活動幼兒能較好的掌握走迷宮的一般方法,并且能正確的找到路線,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有極大的自由操作的空間和時間,并且在此過程中組內成員間學會了互相交流討論在此過程中孩子們獲得了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功感,空間智能也得到了提高。

  如果在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讓孩子們嘗試自己設計迷宮在和孩子們一起搭建迷宮并且培養(yǎng)幼兒學會檢查。

15、中班主題《葉子用途多》教案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我們生活在林區(qū),周圍有很多的樹,去年秋天幼兒園組織去秋游,在吃桔子的時候,小朋友偶然發(fā)現一個桔子上帶了幾片葉子,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就被這幾片葉子吸引住了,還不斷地從地上拾到了各種各樣的樹葉,玩得不亦樂乎,在孩子們展示自己的葉子的時候,我不禁想到,這不正與我的網絡主題“我愛大自然”相符嗎。在正常的思維下,如果講到大自然,我們通常會先講自然中的植物,從植物出發(fā),再到樹木,最后講到樹木的根、莖、葉,經過這次孩子們秋游,拾落葉的舉動,何不換種方式,從最小的知識開始,再到大的環(huán)節(jié)。對此,我生成了這次的綜合活動:有趣的葉子。想通過觀察探索這個身邊隨處可見的小景物,來培養(yǎng)孩子們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從而讓幼兒了解自然,熱愛自然。

  活動目標

  1、 幼兒熱愛自然,喜歡親近大自然的情感。

  2、 通過觀察、比較不同的樹葉,了解樹葉的大小、形態(tài)和顏色。

  3、 豐富幼兒對樹葉的知識:葉柄、葉脈、樹葉的正反面。

  4、 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5、 發(fā)展幼兒觀察、比較、分析綜合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6、 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7、 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yǎng)幼兒對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2、幼兒學習拓印畫。

  活動準備

  戶外有落葉木場地;彩色顏料、毛筆、漿糊等繪畫用具,示范畫一份。

  活動過程:

  一、撿落葉,拾落葉。

  帶幼兒到戶外場地,談話導入,讓幼兒自由撿拾地上的樹葉。

  二、觀察比較樹葉,幼兒自由探討,發(fā)現樹葉有不同的形態(tài)和顏色。

  1、形態(tài)各異 (大小、長短、圓扁以及帶鋸齒)

  2、顏色不同 (包括楓葉、綠葉、落葉)

  3、樹葉的組成 (葉柄、葉脈、葉子的正反面)

  三、將自己收集到的葉子進行拓印畫。

  1、 出示范例,講解示范。

  用毛筆蘸上顏色,涂在葉子上,涂好后將葉放在紙上面用手輕輕一按,有顏色的葉子就印在紙上了??梢赃x自己喜歡的葉子,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印成非常好看的畫面。

  2、 幼兒動手印畫,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印得多,印得好,印過的葉子應放會盒子里。提醒幼兒顏色不要涂得太多,但要涂滿,換顏色時應把毛筆洗干凈,再涂其他顏色,保持桌面.衣服整潔。

  3、 展示幼兒作品,對保持整潔的幼兒給予表揚。

  活動延伸:葉子的用處 (茶葉、菜葉如果幼兒感興趣,可簡單提一下光合作用)

  教學反思

  這次的活動,是孩子們秋游吃桔子發(fā)現葉子而引發(fā)的,通過今天的教學活動,可以看出,幼兒對此活動也很感興趣,表現得非?;钴S。也是從今天來看,孩子們的興趣還遠遠不止是老師所想到的這些,而是更多、更加廣泛。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充分利用自然場地,讓孩子們自由地玩,自由地拾落葉。孩子們從課堂中來到大自然,與自然融于一體,更容易引起幼兒興趣。部分孩子其實在與同伴交流時就已經發(fā)現了葉子的很多常識,如:孩子們發(fā)現葉子里有骨頭,其實也就是葉脛。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幼兒在拾的同時就發(fā)現了很多樹葉的秘密,這時候老師則是作一個傾聽者,一個引導者。在這個個環(huán)節(jié)中,我發(fā)現,孩子們的興趣已經超出了老師的預想。如:于欣彤小朋友,她拿著一大把葉子的葉柄,葉子散開得很像一朵花,她還將這地花作禮物送給我氣氛非?;钴S。

  第三個個環(huán)節(jié),我班是第一次制作拓印畫,孩子們都覺得稀奇有趣,每個孩子都拿著自己撿回的葉子躍躍欲試,使得整個活動又進入了另一個別開生面的**。

  整個活動,為了讓孩子們對這整個活動有新鮮感,我之前并沒有做任何鋪墊,再加上這次活動的場地太廣,導致場面有點亂,不過幸好到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時孩子們都已經能夠安靜地作畫。

  本來我的設想當中,在第三個環(huán)節(jié)里,當孩子們印的時候會發(fā)現,葉子的正面印畫出來的是一個板面,而背面印出的卻是有葉脛紋路的漂亮圖案,不過因為孩子興趣太高,當時并沒有發(fā)現這一特征,而我也并不想做牽著孩子們鼻子走的老師,因此,葉子的組成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被老師有意地忽視。

  最后,說說我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及解決方法吧。我認為,這次活動,我的選材比較新穎,設計較大膽,能利用園內場地,從教室教學轉而到大自然中教學,是傳統教學的一個新突破。在教學中,善于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點,從孩子的興趣出發(fā),在課堂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讓孩子們做學習的主人,老師作為引導者和傾聽者的身份,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玩。

  但在教學中,也有很多不足之處。首先,活動準備倉促,不夠充分。其次、場地中由于怕孩子亂,出現意外,引導幼兒探索發(fā)現時間較短,這時可以讓孩子們坐下來慢慢仔細觀察更好,這樣孩子們的注意力自然能夠集中。最后、不注重知識經驗的準備,使得孩子作畫時雖然非常有興趣但作業(yè)情況只有一部分較好。有部分作品不理想。

  總而言之,每一次活動都能增長一定經驗,會發(fā)現自己許許多多不足的地方,并使之作為日后的借鑒,也對自己是一個促進。教育不斷在更新發(fā)展,也正是因為一次次的總結經驗,我才能更好的發(fā)現自己的不足,使之改進,從而找到更新、更好的教學方法。

16、中班主題教案《做元宵》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進一步了解元宵節(jié)的習俗。

  2、能運用揉,搓,團圓,包餡等技能做元宵。

  3、品嘗元宵的不同味道,體驗勞動的快樂。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6、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7、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重點難點

  1、能運用揉,搓,團圓,包餡等技能做元宵。

  活動準備:

  1、有關元宵節(jié)的錄相。

  2、黑芝麻,豆沙,五仁,不同口味的熟元宵。

  3、花燈

  4、黑芝麻,豆沙,五仁餡若干分別盛在小碗內,和好糯米粉并分成小團,干糯米粉

  5、碗,勺子,抹布,塑料臺布,盛元宵的容器皿。

  6、歡快的慶新年樂曲

  活動過程

  一、觀看“元宵節(jié)”錄相,并引出主題。

  1、小朋友們從錄相中看到了什么?(吃元宵,看花燈,

  猜燈謎,放煙花)引出元宵節(jié)的習俗。

  2、教師講解“元宵節(jié)”的來歷,讓幼兒知道“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

  3、介紹“元宵節(jié)”的習俗是吃元宵,元宵又叫湯圓,它象征著全家團圓,生活幸福甜美。

  二、學做元宵。

  1、小朋友們吃過元宵嗎?(吃過)吃過什么餡的呢?(有五仁,豆沙,黑芝麻??????)小朋友們真厲害吃過這么多口味的。那大家一起來看看老師這有什么口味的元宵,請小朋友來嘗一嘗(幼兒挨個品嘗不同口味的元宵,并說出其口味)。

  2、元宵是什么形狀的啊?(圓形的)你們想不想自己來動手做元宵呢?(想)

  3、認知做元宵的原料—和好的糯米粉團,干糯米粉,黑芝麻,豆沙,五仁餡。

  4、觀察教師做元宵:先將小團的糯米粉揉一揉,搓一搓,團圓,再挖坑,然后把餡放在中央并包起來,最后再把它團圓。

  5、讓幼兒自己動手做元宵,根據教師講解的做元宵時的重要細節(jié):揉,搓,團圓,挖坑,包餡。并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餡料,最后將做好的元宵整齊的排列在容器皿中。

  (小結:讓幼兒了解元宵的形狀,顏色及不同口味的元宵,同時能運用揉,搓,團圓,挖坑,包餡等技能制作元宵。)

  三、品嘗元宵,體驗勞動的快樂。

  1、教師出示花燈,讓幼兒跟隨音樂玩舞花燈,猜燈謎

  游戲。

  2、煮元宵的同時教師把碗,勺擺放好,幼兒洗手。

  3、幼兒品嘗元宵,互相說說此時心里的感受,體驗勞動的快樂。

  教學反思

  本節(jié)活動的設計激發(fā)了幼兒興趣,讓幼兒知道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進一步了解元宵節(jié)的習俗是吃元宵,點花燈和猜燈謎。同時也學會了運用揉,搓,團圓,包餡技能,制作不同口味的元宵,體驗勞動的快樂!

17、中班主題教案《超市購物》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大型超市。

  2、知道在大型超市里該如何購物。

  3、自己能夠獨立的完成在超市購物的全過程。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6、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7、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重難點:

  重點:讓小朋友了解超市的布局,購物的流程。

  難點:讓小朋友說出想要買的東西,并能獨立完成在超市購物的過程。

  活動準備:

  主要是要設計一個區(qū)角,布置一個像超市一樣的地方,并分好區(qū)域(如水果區(qū)、海鮮區(qū)、糕點區(qū)、零食區(qū)等)并收集一些各區(qū)代表性的東西,最后在出口設置一個收銀臺。

  活動過程:

  1、先以聊天的形式進入,問一問小朋友哪些去逛過大超市的,說說在大超市里都看到了什么。

  2、小朋友們看老師也開了一個超市,你們看看,然后告訴老師在老師的超市里面你們都看到了什么。

  3、讓小朋友來老師的超市購物,想好要買什么,買的東西應該在哪個區(qū)才能買到,如果遇到要買的東西不知道在哪里買該如何向超市工作人員詢問,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出口的時候一起付款。

  4、讓小朋友分組自由的在超市購物,小朋友之間相互交流。

  5、最后讓小朋友展示自己的購物成果。

  活動延伸:

  讓幼兒多利用廢舊物品參與到區(qū)角活動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來。于區(qū)角活動的有效開展還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總結經驗,努力創(chuàng)新,以便吸引幼兒,使幼兒能自覺、主動地去獲得感性的知識,促進幼兒的發(fā)展,達到教育目的。

  活動反思:

  對于這個超市購物的區(qū)角活動主要創(chuàng)設相應的學習與游戲環(huán)境,更好地與幼兒進行有效回應與推動,彌補了集體教學活動的缺陷,給更多孩子富有個性的發(fā)展,對幼兒來說,這一開放自主的活動形式,促進幼兒自主性的發(fā)展,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獨立性和主動性,也使幼兒與他人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幼兒在區(qū)角活動中顯現出很強的興趣,但是幼兒的隨意性比較強,教師缺乏必要的指導。老師在孩子擺弄的過程中急于指導,讓孩子自主探索的機會悄然流失。在區(qū)角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表達表現的能力,提供機會和條件,充分展示自己。

18、中班主題《有趣的繩子》教案活動反思

  活動目標:

  1.學會繩子的幾種玩法,練習走、跑、跳、平衡和投擲等基本動作的綜合能力。

  2.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對玩繩活動產生興趣。

  3.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fā)展。

  4.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有玩過繩子的經驗。

  2.貓頭飾一個、與幼兒人數相等的繩子、錄音機及伴奏磁帶、活動場所。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師生扮演雞媽媽和小雞進入活動場地,隨音樂做模仿熱身運到;扇翅膀(上肢)、磨擦雞嘴(下蹲)、理羽毛(體側)、磨爪子(腹臂)、跳舞(跳躍和放松)等運動。

  2.基本部分:

  (1)取繩子。雞媽媽帶小雞去捉蟲子(繩子),要求每個幼兒捉一條蟲子。

  (2)玩繩子。將蟲子變成繩子,展開玩繩活動。

 ?、儆變鹤杂赏胬K子,鞏固幼兒在角區(qū)活動中創(chuàng)編的繩子玩法。(伴音樂)師:請小雞們來玩一玩繩子,看誰玩的方法多,玩法與別人不一樣,還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

 ?、谟變赫f說做做自己的玩繩方法。

  師:請小雞說說你用繩子做什么?你是怎么玩的?

 ?、劾蠋熆偨Y繩子各種玩法,引導幼兒再次一物多玩。鼓勵幼兒嘗試別人的玩繩方法,主動與他人合作游戲,提醒注意安全。

  (3)游戲:戰(zhàn)勝野貓

 ?、倭硪唤處煱缪菀柏埑鰣?,引導幼兒想出躲避野貓的方法,并進行演示。(野貓巡視一圈,沒捉到小雞到一旁休息。)

 ?、谠俅我龑в變捍竽懴胂?,利用繩子變成武器戰(zhàn)勝野貓,如:用繩繞圈子砸、捆綁等方法。

 ?、塾變簰伬K表現勝利后的心情,練習拋擲動作。

  3、結束部分

  (1)以表揚為主評價雞寶寶的聰明和勇敢。

  (2)用繩子做小車隨音樂開回活動室,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繩子是孩子日常生活中喜聞樂見的東西,取材方便,玩起來花樣可以不斷翻新,對于大班幼兒生理、心理發(fā)展很適宜,通過對繩子不同用途的認識、探索,在有趣的活動中充分感受到了繩子的多變性,并能將繩子的變化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本活動幼兒比較感興趣,符合大班幼兒現有的發(fā)展水平,使每個孩子都能積極主動地玩耍、探索,獲得了各種能力的發(fā)展,在和繩子的操作中感受到了玩繩的樂趣。

19、中班主題《有趣的豬》教案活動反思

  一、設計思路:

  豬是我們農村中常見的動物,中班幼兒對豬既熟悉又陌生,他們在自家或鄰居家看到過特征明顯的豬。當參觀了養(yǎng)豬場之后,他們更是對豬的外貌特征、生活習性、及用途等方面有了探究的欲望。經過分析,我們提出了實施開展豬的探索活動的依據:

  1、幼兒對探索豬的特征,表現豬的生活具有極大的興趣,活動內容有助于幼兒對身邊動物的關注和熱愛。

  2、幼兒可以直接從身邊或周圍生活中收集到有關豬的直接或間接資料,使探索和創(chuàng)造性表現具有信息來源和物質可能。

  3、獲取資料的成功,能使幼兒自信地參與活動,愿意表達與表現。

  二、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引導幼兒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有關豬的資料,認識豬的共同特性,擴大有關豬的各種經驗。

  2、通過活動,使幼兒形成認真負責,完成任務的良好態(tài)度。

  3、激發(fā)幼兒關愛動物的情感。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三、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

  1、活動內容:參觀養(yǎng)豬場,使幼兒對豬更有一個直接的感性認識。

  2、活動步驟:

 ?、怕撓叼B(yǎng)豬場,與工作人員商量有關豬場的一些注意事項。

 ?、乒膭钣變喊芽吹降挠嘘P豬的問題向飼養(yǎng)員了解一下。

 ?、抢蠋煱延變喊l(fā)現的問題作記錄,也參與詢問飼養(yǎng)員,幫助幼兒一同解決。

  3、活動引導:

 ?、胚厖⒂^邊注意傾聽幼兒隨時提出的各種問題,使幼兒成為問題的提出者和探索者。

 ?、平處熢趨⒂^途中,可適當對看到的現象進行設疑,引起幼兒的好感,激發(fā)他們和你共同去關注有關豬的秘密。

  第二階段:

  1、活動內容:收集資料,豐富幼兒形成與活動有關的經驗。

  2、活動步驟:

  (1)鼓勵幼兒運用各種方法,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有關豬的資料,包括:VCD、故事磁帶、豬的圖片、卡片等。

  (2)動員爸爸、媽媽帶領幼兒到養(yǎng)豬場拍攝錄象或照片,有目的地拍下豬在養(yǎng)豬場的活動現象,了解豬的外貌特征。

  (3)“豬問題”的活動。引導幼兒對收集資料中發(fā)現的有關豬的問題進行探討,尋求答案。

  3、活動引導:

  ⑴教師也參與資料的收集活動,從錄象帶、VCD、故事磁帶和資料摘錄過程中,使幼兒對豬的外貌特征擴大為對豬的生活習性和與人息息相關等方面的內容。

 ?、圃谶@過程中,要注意幼兒提出的各種問題,并隨時作好記錄。

  第三階段:

  1、活動內容:師生共同布置室內環(huán)境,共同收集有關豬的資料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活動步驟:

  (1)幼兒按意愿確定自己收集有關豬的資料(包括外貌特征、生活習性、用途等)。

  (2)把孩子收集來的有關圖片、照片、卡片等,布置成養(yǎng)豬場,豬喜歡吃什么,我看到的豬等版塊。

  3、活動引導:

 ?、艓椭變撼闪①Y料收集小組,使幼兒有目的地收集,完成任務。

 ?、埔龑в變号c好朋友一起商量把自己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布置。

 ?、墙處煂φ麄€布局進行引導和合理安排。

  第四階段:

  1、活動內容:相互交流,了解有關豬的情況,遷移別人經驗,進一步探究。

  2、活動步驟:

 ?、沤榻B在養(yǎng)豬場看到的一些有關情況。

 ?、迫绾问占Y料,介紹自己收集到的有關豬的趣事。

 ?、强簇i的錄象,引發(fā)幼兒產生新的問題。

  3、活動引導:

 ?、抨P注幼兒在交流中產生的新的熱點,及時予以回應。

 ?、平舆^幼兒拋過來的球,組織大家一起討論,并對有關資料進行補充。

  第五階段:

  1、活動內容:活動展示。

  2、活動進行:

 ?、庞脧U舊材料:做豬。

 ?、剖卟诵≈谱鳎贺i。

 ?、枪适拢盒∝i蓋房子。

 ?、雀璞硌荩盒『谪i。

  3、活動引導:

 ?、殴膭钣變捍竽懕憩F豬的可愛形象,引導幼兒自信、大膽。

 ?、埔龑в變涸谡故具^程中把自己的作品與同伴進行交流。

  4、活動延伸:根據幼兒的需要,可繼續(xù)延伸到家庭、社區(qū),根據幼兒的興趣還可探索。(可以個別活動)。

  活動反思:

  本活動堅持以幼兒為主體,教師通過為幼兒創(chuàng)設寬松自由的探索空間、真實的情景體境,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使幼兒在自由、開放的環(huán)境中建構新的知識經驗。而教師堅持做一個“熱情而積極的鼓勵者、支持者,有效而審慎的引導者”,根據幼兒的需要在精神上、策略上因勢利導給予啟發(fā)幫助,使幼兒在自由的環(huán)境中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整個活動以情激趣,以情激學,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充分發(fā)揮了師生互動作用,使幼兒在真實的情感體驗中學習,變被動為主動,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

20、中班主題《小熊學刷牙》教案活動反思

  教學目標:

  1、使幼兒懂得保護牙齒的重要性。

  2、教幼兒學習,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養(yǎng)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習慣。

  3、初步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6、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7、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學習刷牙的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教學準備:

 ?、甭犨^故事《小熊拔牙》;

 ?、残⌒茴^飾一個,并請一位老師扮演小熊;

 ?、逞例X模型一副;幼兒人手一把牙刷,一支牙膏,一只杯子;

 ?、翠浺魴C,磁帶《刷牙歌》。

  教學過程:

 ?、遍_始部分。

  老師:小朋友,你們聽過小熊拔牙的故事嗎?今天,老師就給你們請來了那只可愛的小熊。(小熊出場)

  (小熊的出現活躍了課堂氣氛,孩子們有了很大興趣。)

  小熊:小朋友,你們好。今天,我要和你們一起做游戲。

 ?、不静糠?。

 ?、乓龑в變河懻摬槐Wo牙齒的害處。

  (加深幼兒對不保護牙齒害處的認識。幼兒聽過故事《小熊拔牙》,都知道一些不保護牙齒的害處,對幼兒的回答,老師加以概括。)

  老師:小熊因為不注意保護牙齒,牙齒被拔掉了。你能告訴我不保護牙齒還有哪些害處?

 ?、儆變河懻?,交流。

 ?、诶蠋熜〗Y:牙齒如果生病了,會影響我們吃東西。牙疼得不想睡覺,不想吃飯,影響了我們的身體健康。牙齒拔光后說話不清楚,而且也不好看。

  小熊:我現在知道要保護自己的牙齒了。不亂吃零食,每天早上和睡覺前堅持刷牙,牙齒就會很健康??墒?,我不會刷牙怎么辦呢?

 ?、朴變河懻撜_的刷牙方法。

 ?、倮蠋煟盒∨笥褧⒀绬?你來教教小熊你是怎么刷牙的? (小熊到小朋友中間去)

 ?、谡堄變焊鶕约旱慕涷炚務?,老師與幼兒共同討論正確的刷牙方法。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老師讓幼兒各抒已見。讓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幼兒知道刷牙的方法,但不知如何表達。老師請幼兒用動作示范,老師以語言引導。)

  ⑶老師示范講解正確的刷牙方法。

  (肯定幼兒的回答,老師加以補充。)

 ?、偎⒀朗窍纫鍪裁? (提醒幼兒在刷牙是要做一些準備。)

  老師:刷牙是先要在牙刷上擠上牙膏,在杯子里盛滿水。然后,用水漱一下口。接著,我們開始刷牙。

 ?、诶蠋熇媚P?,邊示范,邊講解。

  (利用模型講解更為直觀)

  老師:上面的牙齒從上往下刷,下面的牙齒從下往上刷。兩邊的大牙齒要由里往外來回刷。

 ?、劢M織幼兒徒手練習。

 ?、苡變盒〗Y刷牙方法。

  (練習的基礎上再通過語言小結,加深印象。)

 ?、燃w練習刷牙。

 ?、倮蠋煆娬{刷牙方法;

  a.做好刷牙前的準備;

  b.刷牙要按一定的規(guī)律。

 ?、诜乓魳?,集體練習刷牙。

  (音樂活躍氣氛,更增添幼兒興趣。)

 ?、辰Y束部分。

 ?、判⌒苄〗Y刷牙方法。

  老師:小朋友的牙齒都刷得很干凈。小熊,你有沒有學會刷牙的方法呢?

  小熊:學會了。

  老師:那你給小朋友講講吧。

  小熊:刷牙是先要在牙刷上擠上牙膏,在杯子里盛滿水。然后,用水漱一下口。接著,開始刷牙。上面的牙齒從上往下刷,下面的牙齒從下往上刷。兩邊的大牙齒要由里往外來回刷。對了,小朋友一定要堅持早晚刷牙,吃飯以后要用水漱口。

 ?、品乓魳?,輕松一下

  教學反思:

  《小熊刷牙》是幼兒園“一人一課”活動之中的一堂公開課我在設計這篇教案是,充分考慮了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運用幼兒熟悉的故事,以小熊這一角色貫穿課堂,引起幼兒濃厚的興趣。

  在制作教具過程中,利用泡沫制作了牙齒模型,讓幼兒對牙齒有直觀,具體的印象。在老師講解的過程中,老師的示范便能很清晰的展示在幼兒眼前,易于幼兒模仿接受。 讓幼兒準備杯子,牙刷,牙膏,在課堂上利用實物去實踐,對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有很大的幫助。 教案在班級實施后,效果很好。聽課的老師普遍反映,認為這節(jié)課效果較新穎。老師也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主動的去學習。

21、中班主題《小鳥找家》教案活動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從小媽媽就告訴我說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在幼兒園的時候老師也教導我們學著做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同學。為此學校還開展了許多的愛心小活動,以下就來看看我們最近的一項活動吧!

  活動目標

  1.知道同伴之間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2.在欣賞故事和實踐活動中,感受同伴間關愛的愉悅情感。

  3.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6.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7.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故事知道相互關心、相互幫助。

  2.感受同伴間關愛的愉悅情感

  活動準備

  1.掛圖一幅,磁性教具:小鳥、星星、月亮、螢火蟲

  2.玩具若干(幼兒人數一半)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

  師:有只小鳥在森林里迷路了,天黑了,它找不到回家的路,傷心地哭了它好想媽媽,你們愿意幫助它回家嗎?怎么幫助它呢?

  2.幼兒圍繞這個主題,想像如何去幫助小鳥。

  請個別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幫助小鳥找回家。

  3.老師講述故事:小鳥找家。

  師:有許多小動物也想幫助小鳥,讓我們聽聽有誰也來幫助小鳥,它們是怎么樣幫助小鳥

  老師邊演示教具邊講述故事,讓幼兒了解故事內容,建議提以下問題:

  (1)誰幫助了小鳥?

  (2)小星星聽到了小鳥的哭聲,是怎么說的?

  (3)月亮奶奶聽到 小鳥的哭聲,是怎么說的?

  (4)螢火蟲聽到了小鳥的哭聲是怎么幫助小鳥的?

  4.引導幼兒討論小朋友之間應怎么樣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師:小朋友之間需要關心和幫助嗎?什么時候?

  師:你是怎么關心別人的?別人又是怎么關心你的 ?

  5.幼兒兩兩合作玩玩具,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老師發(fā)玩具給單數幼兒,另一半幼兒沒有玩具,讓幼兒想想怎么玩?啟發(fā)有玩具的幼兒找沒玩具的幼兒,兩人一起玩。在后面的環(huán)節(jié)中給幼兒展示幼兒園小朋友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合作的圖片,讓幼兒觀察感知,知道朋友間應該互相幫助?;顒又羞€增加了表演故事情節(jié)。

  教學反思

  這個活動采用了講故事形式,故事新穎動人,孩子很有興趣,在活動過程中幼兒的積極性很高,積極主動地發(fā)言。但在游戲環(huán)節(jié),教師的引導不夠,幼兒沒有進入游戲情境,沒有體驗到游戲的樂趣。同時,教師在設計角色游戲時,把頭飾給幼兒戴上,應該放到最后游戲環(huán)節(jié)佩戴。這樣幼兒較容易進入原預設情境。

22、中班主題《我們去寄信》教案活動反思

  活動目標:

  1、在了解寫信格式的基礎上,學習用圖畫的方式給親人寫信,表達自己的意愿。

  2、知道郵局是人們收寄信件包裹、匯款,訂報紙雜志的地方,感受郵局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3、學會寄信的方法,知道要貼上郵票,投入信筒才能寄出信。

  4、產生熱愛、尊敬郵政工作人員的情感,感受與親人之間的情感。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6、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7、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1、彩色信紙、信封(寫有自己家地址的信封)、彩筆。

  2、 聯系好參觀的地點并確定參觀的路線。

  活動過程:

  一、給家人寫封信

  1、教師出示給熊奶奶的信,引出主題。

  (1) 師:“這是什么?你知道這是給誰的信嗎?你知道這封信是誰寫的嗎?”

  (2) 展示小熊的信,鞏固了解寫信的格式。

  2、激發(fā)幼兒給家人寫信的愿望。

  (1) 師:“小朋友想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寫封信嗎?”

  “那你想對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說寫什么呢?”

  (2) 幼兒討論后,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想在信中寫些什么。

  3、嘗試給家人寫信。

  (1) 啟發(fā)幼兒想一想:你想給誰寫信?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

  (2) 教師巡回觀察,了解幼兒寫信的情況,并給予適當的語言提示。

  4、請幼兒將自己寫的信裝入寫好家庭地址的信封中,并粘貼好信封口。

  二、組織幼兒去寄信

  1、組織幼兒談話,引起幼兒對郵局的興趣。

  (1) 師:“我們的信寫好了,該怎樣送到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那里去呢?郵遞員的工作單位在哪兒?”

  (2) 提出參觀要求。

  幼兒參觀時保持安靜,仔細看郵局里有些什么人,他們在做什么?

  2、帶幼兒參觀郵局。

  (1) 了解郵局工作人員的工作是怎樣的。

  (2) 組織幼兒討論郵局和人們之間的關系,讓幼兒知道郵局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帶來的許多方便。

  (3) 集體寄信。

  三、回幼兒園休息,交流寄信的感受。

  活動反思:

  在“奇妙的信”這一主題活動中,幼兒通過故事、繪畫、音樂游戲等活動,已獲取了一定的寫信知識與經驗,嘗試過給自己的好朋友寫信與閱讀信的活動。這次,我們組織幼兒開展“我們去寄信”的活動,給家人寫一封信,啟發(fā)幼兒把自己的心理話或平時對家人想說又沒說出口的話,通過寫的方式傳遞給家人。在活動中,我們啟發(fā)孩子們說一說:“你想給誰寫信?”“你想對家人說些什么呢?”讓孩子們在討論寫些什么的過程中激發(fā)他們對家人的愛,感受家人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此時,孩子們的心情是喜悅的、溫暖的,他們體驗到了寫信與直接交流的不同感受,從孩子們的交流中,我們可以捕捉許多信息,孩子們在分享寫信成功的自豪感。

  在參觀郵局與寄信的活動中,幼兒通過觀察,詢問郵局工作人員以及親身的體驗寄信的過程,并由剛才的知識活動轉移到了社會實踐活動中來,孩子們在喜悅與興奮中分享著成就感,這也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是一種獲取知識經驗的過程,真正體現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钡慕虒W理論。我想,如果把知識傳遞與生活游戲相結合,幼兒對學習會更感興趣,可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3、中班主題《文字的聯想》教案活動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利用自己認識的中文字進行繪畫。

  2、對文字有關的事物展開大膽的想象,通過圖案和線條,豐富畫面。

  3、在欣賞、交流、評價的過程中,體驗成就感。

  4、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6、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7、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準備:

  漢字“?!薄盎ā薄败嚒薄胺俊?記號筆、水彩筆。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教師:“老師知道小朋友們都很能干,認識很多的字。今天就來考考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和文字交朋友?!?/p>

  2、幼兒認讀漢字,并大膽想象于文字有關的事物。

  (1)教師: “大家看這是什么字?”(幼兒認讀)

  “我們的家鄉(xiāng)有什么海?” “你看到海會想到什么?”(幼兒想象、交流。)

  (2)教師:“這是什么字?”(幼兒認讀)

  “我們的家鄉(xiāng)有什么花?”

  “看到花你想到了什么?有些小動物也很喜歡花,它們是誰?”(幼兒想象、討論、交流。)

  (3)教師:“這是什么字?”(幼兒認讀)

  “你在馬路上看到什么車?它們是什么樣子的?干什么的?”

  (幼兒討論、交流。)

  (4)教師:“小朋友們住在哪里?”

  “這是什么字?”(幼兒認讀)

  “你們的房子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樣子的?”

  “我們的家鄉(xiāng)還看到什么房子?”

  (幼兒討論、交流。)

  3、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交代要求。

  教師:“今天請小朋友們把想到的都畫出來,畫在字空的地方,動腦筋想想字的邊上可以怎么裝飾?”

  (2)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作畫。 展示幼兒作品,相互欣賞評價。

  活動反思:

  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興趣濃濃。在孩子們的自由作畫時間了,老師巡回指導,發(fā)現較好或有自己創(chuàng)意的孩子就進行及時表揚,孩子們互相學習,很好的完成了作品。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設計了有趣的教學用具和游戲設計。

24、中班主題《喜氣洋洋過新年》教案活動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過年” 是中華民族盛大的節(jié)日,也是孩子們期盼以久的日子,每到過年的時候,孩子們就歡歡喜喜的放鞭炮,穿上大人買的新衣服,吃著平時想吃又吃不到的東西,。其實過年對于孩子來說是一種快樂和滿足。他們從家人親友的團聚中感受親情的溫馨,他們在眼花繚亂的廟會中體驗民族文化的悠遠,他們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放松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的美好。正是基于我對“新年” 的這種理解,我設計了《喜氣洋洋過新年》這節(jié)課的時候,力求做到讓孩子們感受過年的快樂,體會過年的熱鬧氣氛。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在制作禮物、送禮物的過程中,感受新年的歡樂氣氛。

  2、了解春節(jié)的一些風俗習慣和由來,加深幼兒對中國傳統節(jié)日的認識和了解。

  3、深刻對祖國的認識,知道我國是一個有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

  4、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6、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7、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幼兒愿意與人大膽交往,體驗與人合作的快樂。

  教學難點:幼兒能向別人表達豐富的祝福語言。

  活動準備

  1.氣球若干。2.做賀卡需要的材料和一些用來裝飾的紙。3.紅包若干個。4歌曲《過新年》《新年好》5.打擊樂器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人

  師:“孩子們,你們喜歡過年嗎?知道年的來歷嗎?過年是每個小朋友都盼望的事情,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大家了解新年的來歷和意義嗎?作為中國人的傳統節(jié)日,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幼兒A:過年可以放鞭炮。

  幼兒B:過年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

  幼兒C:過年可以吃很多好吃的東西。

  幼兒D:過年可以得到壓歲錢。

  教師總結:過新年的時候我們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來過一個歡歡喜喜的新年,但要小朋友親自動手哦,我們自己給自己過一個熱鬧的新年。

  二、了解過年習俗

  1.教師講解:過年除了要放鞭炮,穿新衣以外,我們還要做很多的事情,一家人還要在一起吃年夜飯、走親訪友互相拜年、送新年賀卡、貼春聯、貼福字、大人給小孩送壓歲錢、舞龍舞獅等。

  2.教師講故事《年獸的傳說》

  3.再讓幼兒談論大家過年的風俗都有些什么不同?為什么會這樣?知道祖國很大,各地的風俗各有不同,很有趣。

  三、歡歡喜喜過新年

  1.幼兒腳踩氣球,用氣球的聲響感受新年的熱鬧氣氛。

  2.幼兒自己動手做賀卡,教師先讓幼兒觀察賀卡,讓幼兒看清楚賀卡的封面和里面的內容,幼兒做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相互幫助,做完以后互相送賀卡。

  3.幼兒自己畫畫新年里的愿望,并大膽和同伴交流。

  4.老師向表現好的幼兒發(fā)紅包,并送上新年的祝愿。

  四、結束活動,分享過年的喜悅。

  1.幼兒互相拜年,通過拜年,進一步感受過年的歡樂,并促進幼兒與人之間的交往能力。

  2.幼兒在《過新年》歡快的音樂聲中感受過年的氣氛。并用打擊樂器擊打節(jié)奏。

  3. 在《新年好》的旋律中,全體載歌載舞慶祝新年。并向其他小朋友互贈新年禮物。

  教學反思

  幼兒通過本課的學習,對新年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通過制作、游戲等激發(fā)幼兒動手、動腦的積極性,幼兒體驗到了新年來臨的喜慶。幼兒與伙伴交流,互相祝福,幼兒大膽與人交往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讓幼兒自己回憶以往新年是怎么過的,使幼兒對新年在腦海里有了整體的概念,但在本課的活動中還要注意細節(jié)問題,如在幼兒制作賀卡和畫畫的環(huán)節(jié),時間比較緊,應當注意活動的時間,教師和幼兒配合不是很默契,因為幼兒對新年的祝愿詞語都比較缺乏,在這方面還應多引導。音樂方面應先教會幼兒動作,使幼兒一聽到歌曲就能載歌載舞?;顒拥牟牧线€應該更豐富多彩一些??傊?,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還應該多注意細節(jié)問題,只有把握好每個環(huán)節(jié),才能成功的上好每一節(jié)課。

25、中班主題《玩具總動員》教案活動反思

  活動的產生:

  每天總會有一兩個小朋友從家里帶玩具到幼兒園來,只要玩具一拿出來,全班的孩子都會很好奇地圍上去,這種現象屢禁不止。與其禁止孩子們不要帶玩具來幼兒園,不如讓他們痛痛快快地來一起玩玩具好了,這是個孩子們都非常感興趣的題材,我想我可以帶著全班的小朋友來一次愉快的玩具國的旅行。于是,主題探索活動――玩具總動員就開始了。

  主題背景:

  兒童心理學家說:“玩就是兒童的工作?!蹦敲赐婢呔褪呛⒆印叭松谝徊拷?/p>

  科書?!蓖婢呤怯變赫J識世界的一個重要途徑,幼兒對事物、對人的認識就是在玩玩具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活動目標:

  1、探討與同伴共同玩玩具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體驗玩具大家一起玩的樂趣。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4、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5、體驗同伴間友好的情感。

  6、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7、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過程:

  1、我的寶貝玩具

  我讓孩子們從家里把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帶到幼兒園里,大家共同來分享各自的玩具,這個活動總共進行了三次。通過孩子們跟玩具的這三次親密接觸,孩子們從只會玩自己的玩具,不懂也不太愿意與自己的同伴交換玩具,到能夠初步協商分配角色,愿意與自己的同伴一起玩自己帶來的玩具,不管是社會經驗、社會交往能力,還是生活活動方面,甚至是禮貌用語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進步。

  2、玩具博覽會

  這一階段主要是把自己的電動玩具帶到班上的展示角展示,并向其他幼兒介紹自己的玩具的玩法及外形特征,整個活動的重點是電動玩具。幼兒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認識各種電動玩具及其共同特征,在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玩具的興趣的同時,我們還讓幼兒自己動手裝電池,使幼兒知道電池在電動玩具中的作用以及正確使用電池的方法。

  3、動手做玩具

  這個階段主要是要引導幼兒去尋找和利用身邊的材料制作各種玩具,其目的是讓幼兒學會廢物利用。孩子們都能很好地發(fā)揮想象力,制作了各種各樣的玩具,享受到了自制玩具游戲的樂趣,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也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在其制作過程中,大部分家長都能與自己的孩子一起操作,幼兒因此也體會到了親情的溫暖,這些都是平常在商場里買精美的玩具成品所沒有的情感體驗。

  4、影片欣賞

  這個階段是從小朋友觀看動畫片《玩具總動員》延伸出來的。孩子們在觀看動畫片時非常認真,而且還會模仿片中的人物對話,甚至連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都模仿得惟妙惟肖。于是我就陸續(xù)又讓孩子們欣賞了《海底總動員》、《超人特工隊》、《真假公主》等經典的動畫片。通過觀看這些影片,我發(fā)現孩子們的普通話的會話水平提高了許多,對善惡的分辨能力也提高了,個別原本普通話基礎較好的幼兒說話更是幽默了許多。

  活動反思:

  “玩具總動員”主題探索活動主要是通過幼兒玩玩具、制作玩具等一系列的活動讓他們充分地認識玩具,體驗自己動手制作玩具的快樂,讓他們有成就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同時也讓他們學會了尋找和利用身邊的材料,進行廢物利用,制作出自己喜歡的玩具。,使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通過家長與幼兒共同制作玩具,也加強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在非常生活化的活動中孩子們學會了認知、學會了交往、學會了合作、學會了禮儀、學會了解決問題。

26、中班主題《可愛的小腳丫》教案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午睡時大多數小朋友都愿意談論關于小腳丫的問題。因此,我為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愛好,結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為了充分調動幼兒的探索身體奧秘的興趣設計本節(jié)活動。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認識腳的各部分名稱,知道小腳可以干什么。

  2. 對探索身體的奧秘有興趣。

  3. 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6. 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7. 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腳的各部分名稱及作用

  活動準備

  1.背景知識:有關腳的知識。

  2.多媒體課件、動物形裝飾卡、各種顏色印泥若干。

  活動過程

  1. 在音樂伴奏下,幼兒光腳扮演小兔跳進教室,引出主題小腳丫。

  師:剛才我們學小兔跳的時候,是用身體的什么地方跳的?(腳)

  2. 引導幼兒認識腳的各部分名稱。

  (1)請幼兒摸摸、看看自己的腳,啟發(fā)幼兒說出腳底、腳背、腳心、腳跟、腳趾、腳趾甲等名稱。

  (2)觀看多媒體,幼兒邊看邊說腳的各部分名稱。

  (3)通過游戲進一步認識腳。

  (4)觀看多媒體、模仿小腳做動作。(搓腳背,拍腳底,蹬腳丫等)

  3. 認識腳的用途。

  (1)請小朋友動腦想一想腳可以干什么,有什么本領?(如走路、跑步、跳、踢球、騎馬等)

  (2)邊說兒歌邊表演腳的本領。

  (3)觀看多媒體:用腳表演雜技“蹬碗”。

  4. 討論:怎樣保護好自己的腳?(如常剪腳趾甲、天天洗腳、換洗襪子、不穿太硬太小的鞋子等)

  5. 印腳印畫

  師:“小朋友,你們的腳也在一天一天長大,那我們印個腳印留作紀念,等你們長大看看現在的小腳印,該多有意思呀。”

  講解印腳印的方法,用腳在印泥上蘸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在踩在裝飾卡的空白部分,印出自己的腳印,然后掛在教室內展覽。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開展,優(yōu)點:孩子們對關于可愛的小腳丫的主題很感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能準確的說出腳的各部位的名稱及作用。缺點:結束部分稍微有點亂,以后努力改進,發(fā)揚優(yōu)點。

27、中班主題《和快樂在一起》教案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冬至過后,深冬來臨,天氣愈來愈冷,班里的幼兒出勤率有所減少,并且有的孩子和家長說再見時沒有以前那么干脆,甚至有的眼圈紅紅,哭哭啼啼??偟膩碚f,隨著天氣的變冷,班里幼兒的快樂情緒 較之以前有所降低,為了讓孩子重溫快樂,增加快樂的情感體驗,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 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體驗快樂的美妙感覺。

  2. 嘗試完整的講述一件事,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意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習慣。

  3. 能與同伴分享快樂的體驗。

  4. 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 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6. 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7. 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在于:通過幼兒的回憶和講述,激發(fā)其快樂的體驗,調動起快樂的情緒;

  難點在于:在別的幼兒講述自己的快樂事情時,有意培養(yǎng)其他幼兒傾聽的習慣,能分享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已學會律動“和快樂在一起”;

  2. 帶有笑臉的抱枕、配有孩子笑聲的flash動畫;

  3. 把座位排成圓形;

  4. 把幼兒帶來的“快樂”照片布置在黑板上;

  5. 幼兒用書:《和快樂在一起》。

  活動過程

  1. 老師帶領孩子一起做律動“和快樂在一起”,導入本次活動。

  音樂響起,教師邊說邊面帶快樂的表情做律動,帶領幼兒動起來,在音樂中體驗快樂,融入快樂的氛圍。

  2. 集體閱讀幼兒用書《和快樂在一起》,深入體驗快樂的感覺。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中的第一幅圖,并且提問:圖中小兔子的心情怎么樣?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教師有感情的講故事《和快樂在一起》,并引導幼兒觀察書中小兔子的表情和試著體驗小兔子快樂的感覺。

  3. 玩游戲“快樂傳遞”,讓幼兒回憶并表達自己的快樂事情,和同伴分享快樂經歷和體驗。

  由書中小兔子的快樂引出幼兒帶來的“快樂”照片。出示帶有笑臉的抱枕,播放配有笑聲的flash動畫,讓幼兒圓形坐好,一邊觀看動畫一邊傳遞抱枕。動畫停止時,快樂枕在哪個幼兒的手里,哪個幼兒就把自己照片上的快樂事情講出來和大家分享。

  4. 玩游戲“老鷹捉小雞”,在游戲中加深快樂體驗。

  5. 快樂的感覺很美好,怎樣才能擁有更多的快樂呢?可以讓幼兒回家以后采訪家人或伙伴,把他們的好辦法說來讓大家都聽聽。并且把幼兒帶來的“快樂”照片布置到教室的墻上,開辟出一個“快樂角”,當孩子不快樂時可以隨時到快樂角重溫快樂。這一部分作為活動的延伸內容。

  教學反思

  中班幼兒一般在發(fā)言時會突然忘了自己要說什么,要求幼兒帶快樂照片并且在活動時提前把照片布置到黑板上,就是為了讓幼兒在講述快樂事情時能夠有所提示,更容易清楚表達當時的事情和感覺。設計本次活動的本意就在于:盡我所能 ,重拾快樂!在本次活動中,幼兒精神是飽滿的,情緒是激昂的,回憶是真實的,體驗是美好的,分享是相互的。在活動中能真切感受到孩子的歡樂,甚至有的孩子為了向同伴講述自己的快樂照片,去搶快樂枕??粗⒆觽兊男δ?,感受著孩子們的快樂,我覺得很知足。

28、中班主題教案《好玩的鎖》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和特殊的鎖及鎖的作用。

  2、知道一把鑰匙配一把鎖以及相同齒紋的鑰匙可以開同一把鎖。

  3、主動大膽地發(fā)現問題,探究問題,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

  4、探索與實驗,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索的積極性。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6、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7、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常見的鎖,如:自行車鎖、掛鎖、摩托車鎖等。

  鎖的標志(大、中、小)

  活動過程:

  1.游戲:《金鎖、銀鎖開開》。

  讓幼兒自由配對玩金鎖、銀鎖的游戲,吸引幼兒對鎖產生興趣。

  2.將掛鎖展示在長桌上,讓幼兒分組自由操作開鎖。桌上有5把鎖,5把鑰匙,由5 個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方法一:選擇一把鑰匙,依次試開每一把鎖,一定會有一把鎖被打開。

  方法二:選擇一把鎖,依次用鑰匙試開,一定會有一把鑰匙打開這把鎖。

  3.老師以不會玩掛鎖,讓幼兒來教老師的方法學習開關掛鎖。

  (1):開鎖:找到鑰匙孔――把鑰匙正插――插到底----旋轉

  (2):關鎖:掛鎖對準小孔――往下按。

  4.共同探索“一把鑰匙開同一把鎖”。

  教師出示4把鑰匙,一把鎖,擺在桌上,提問:這4把鑰匙是不是都能開這把鎖?請個別幼兒上來試開,提醒幼兒試過一把鑰匙把它放回原位,再拿另一把。

  提問:我們一起想一想,一把鑰匙可以開幾把鎖?

  小結: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

  5.同齒紋的鑰匙開同一把鎖。

  教師:這兒有兩把鑰匙,看能不能把這把鎖打開,誰愿意來試一試?

  幼兒成功地開鎖。

  利用實物投影儀,比較兩把鑰匙,得出“相同齒紋的鑰匙可以開同一把鎖”。

  小結:生活中,人們?yōu)榱耸褂梅奖?,防止鑰匙丟失,常常一把鎖配幾把相同齒紋的鑰匙。

  6.鎖的作用。

  (1):小朋友們想一想,什么地方需要用鎖?

  (2):為什么這些地方需要鎖呢?

  教師小結,鎖的作用是防盜、安全。

  7.介紹特殊鎖類:如感應鎖、密碼鎖、電控門鎖等。

  8.配對游戲:比一比誰最快

  出示漢字“大中小”,讓幼兒根據鎖,鑰匙的大中小配對.

  活動反思:

  鎖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幼兒雖然認識鎖,但對鎖的認識還不多。為了讓幼兒了解鎖和鑰匙的關系,以及鎖的作用。

  本次活動,幼兒通過探索、指認、操作活動,了解了鎖和鑰匙的關系是一一對應的,一把鑰匙只能打開一把鎖,同時也知道了鎖的用途和作用,明白了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鎖,什么地方不要用鎖。

29、中班主題教案《大菠蘿》教案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家長總有種把什么好的都留給孩子,養(yǎng)成了孩子有什么不會想到父母的現象。結合幼兒園主題式課程的《小小廚房》,讓幼兒從中感受小刺猬對媽媽的愛,從而學習它那種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目標

  1.了解菠蘿的簡單特征,食用方法和用途。

  2.理解故事《小刺猬和大菠蘿》,體會小刺猬對媽媽的愛。

  3.學習表達對媽媽的愛,嘗試為媽媽做一件事。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6.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7.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體會小刺猬對媽媽的愛。

  難點:能用自己的方式向媽媽表達愛。

  活動準備

  1.實物大菠蘿一個,用鹽水泡過的菠蘿。

  2.故事《小刺猬和大菠蘿》錄音磁帶,幼兒用書《菠蘿》,教學掛圖《小刺猬和大菠蘿》。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謎語導入

  謎語:頭上生綠葉,身上方格格,全身長滿刺,全身黃顏色

  二、活動指導

  (一)認識菠蘿

  1、教師出示實物菠蘿,讓幼兒通過視覺、嗅覺、味覺來認識菠蘿。

  2、閱讀幼兒用書《菠蘿》,讓幼兒認識菠蘿的食用方法及用途。

  (二)欣賞理解故事《小刺猬和大菠蘿》

  1、播放錄音故事《小刺猬和大菠蘿》,教師根據錄音演講的順序出示教

  學掛圖,幼兒欣賞。

  2、討論,讓幼兒從討論中感受小刺猬對媽媽的愛。從中教育幼兒要向小刺猬學習,要愛自己的媽媽。

  (三)討論:我是怎樣愛我的媽媽

  1、請幼兒說說自己要怎樣愛自己的媽媽。

  2、說說自己要為媽媽做的一件事。

  三、活動結束:

  教師進行課時內容總結。

  教學反思

  上完這節(jié)課,我覺得我設計這節(jié)課還是挺有用的,幼兒對課時內容較感興趣,幼兒能從多方面來認識菠蘿,知道菠蘿的外形特征及食用方法和用途。幼兒能從小刺猬對媽媽的愛的表現,想到自己的媽媽,想到自己也應該要像小刺猬一樣的愛自己的媽媽。這節(jié)課,幼兒能理解我這個故事的內容,感受小刺猬對媽媽的愛。并從與同伴的交流中,知道一些別人是怎樣自己媽媽的一些表達方法,很多孩子也很想學習同伴一樣的為媽媽做一些事,表達對媽媽的愛。這節(jié)課中,我能給幼兒足夠的討論空間,讓幼兒能互相交流意見,教師能起到指導者和參與者的作用。這節(jié)課是比較成功的一節(jié)課,能達到我的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

30、中班主題教案《好玩的水》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上中班后,為了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喝完豆?jié){后,孩子們要自己洗杯子.在洗杯子的時候發(fā)現小朋友很喜歡玩水.于是我設計了此次科學探索活動--好玩的水,讓孩子們充分挖掘和感受水中隱藏的奇特奧秘。

  活動目標

  1.知道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及水的變化。

  2.有積極探索水的興趣。

  3.激發(fā)幼兒保護水,增強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4.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6.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7.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水的變化,及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難點:有積極探索水的興趣。

  活動準備

  1.事先準備一些干凈的水.

  2.準備不同形狀的的容器.彩色顏料.白糖.冰塊

  3.記錄表.

  活動過程

  1.感知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1)今天老師帶來一位朋友和你們一起玩.(2)你聽到水寶寶說什么了?(3)水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都有哪些作用?

  2.用不同的方法探索水的變化.(1)你們想用什么方法來玩水寶寶?(2)用自己的方式玩水,并用筆畫的方式記錄下來.(3)探索: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多種顏料使水變成多彩的水.用白糖使水變成有味道的水.注意觀察并表揚哪些積極探索的孩子,促進幼兒相互學習.

  3.討論.了解水變化的特性.你覺得水寶寶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討論如何保護水,增強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總結:原來水寶寶是無色.無味.透明的,通過加入顏料或白糖可使水變成多彩顏色的水和有味道的水.只有保護好環(huán)境我們才能更美好的生活.

  4.做實驗引導幼兒觀察冰塊變化.

  (1)水還能結成冰塊.(2)幼兒觀察冰塊融化的過程.

  教學反思

  水是幼兒每天都能接觸到的、熟悉的、喜歡的東西,目的讓幼兒通過親自動手操作,讓幼兒了解水是無色透明的,是會流動的,具有溶解性的特性。學習探索事物的簡單方法,提高動手動腦能力,能仔細觀察、樂于嘗試。懂得保護水的重要性,增強環(huán)保意識.活動分四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說一說,猜一猜活動,幼兒說的很多、很好。第二環(huán)節(jié)是操作活動,在活動中我提供多種材料,幼兒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方式去探索、觀察,活動中幼兒表現出主動、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操作材料。不足的是這個活動留給孩子們操作的時間過于簡短,材料投放不科學,在做溶解的實驗中幼兒人手只有一杯水,幼兒把白糖放入杯里攪拌白糖溶解了,還可做鹽、黃豆放入水中有什么變化的實驗,可是我沒有準備,但是整個活動幼兒人人動手,個個投入氣氛輕松活躍幼兒積極參與。第三個環(huán)節(jié)觀察水變化的特征,引導幼兒保護水,使幼兒了解水污染的危害,激發(fā)幼兒保護水,增強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第四個環(huán)節(jié),讓孩子發(fā)現冰的物理特征,激發(fā)幼兒自主探索學習的積極性.

  本活動不足的是,在每個活動環(huán)節(jié)的時間把握上還比較欠缺,如:幼兒自主探索的時間可以適當延長.材料準備應更充足些.通過這個活動,我覺到要上好一個活動,選材很重要,材料的投放和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也很重要,目標的定位符合幼兒的知識經驗和年齡特點,要符合幼兒的發(fā)展需要,只要教師掌握了幼兒的興趣點、年齡特征、知識生活經驗,在活動中就能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在探索中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比起教師生硬將知識塞給幼兒要好得多,而且教師組織活動也相對會輕松些,有助于更好地進行師幼互動.

31、中班主題《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教案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交通工具是我們日常 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跟我們密切相關,幼兒也非常喜歡,很感興趣對于交通常識規(guī)則、認識更多的交通工具對于幼兒來說,不是很清楚也能吸引幼兒。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火車。

  2、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乘坐各種交通工具的經歷等,學會乘坐交通工具時保護自己的方法。

  3、學著按陸地、空中、水土進行交通工具的分類。

  4、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則,不做“禁止”的事。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6、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7、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按陸地、空中、水土進行分類,因為幼兒認識的交通工具是零亂的,所以我把它設為重點。

  2、注意乘車是的安全和規(guī)則。

  活動準備

  1、掛力(安全小乘客)

  2、許多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

  活動過程

  1、提問學習:小寶寶們,今天我們班收到了邀請,請我們到這些地方參加森林集會,你們想去嗎?可是森林很遠你們有什么好的方法呢?怎么去呢?用提問的方式激發(fā)幼兒興趣。

  2、幼兒相互討論說出自己的方法,相互討論更多的看法和方法。

  3、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教具做車子出發(fā)去草地

  (一)基本部分

  1、提問:是誰幫忙來到森林的呢?

  2、教師總結交通工具的用處

  3、你們還認識哪些交通工具,用小組和個別的形式進行講述

  (二)安全小乘客

  1、講述交通工具給我們帶來的方便。

  2、讓幼兒觀察掛圖

  3、幼兒相互討論、乘車的安全規(guī)則。

  (三)交通工具大比拼

  1、教師引導幼兒給交通工具分類

  2、分組進行操作

  3、展示結果,并指出自己的理由

  教學反思

  可提供幼兒兒童自行車,體驗騎車的樂趣,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索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索的過程和方法。

32、中班主題《大樹和小鳥》教案教學反思

  教學意圖:

  大樹和小鳥之間友好快樂的濃濃情意,反映了大樹和小鳥間相互依存的關系,適合中班幼兒學習。貼近幼兒生活,為幼兒所感興趣的事物和現象,有助于拓展幼兒的視野和經驗。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同時鼓勵幼兒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1.學習詩歌,初步認讀漢字“大”和“小”。

  2.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采用部分替換的方式仿編詩歌。

  3.體驗大樹與小鳥之間互相友愛、相互依存的情感。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6.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7.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教學準備:

  1.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已玩過“大樹和小鳥”的音樂游戲。

  2.圖片一套(即一幅幅畫有單獨圖案的卡片),字卡“大”和“小”。

  3.筆、紙。

  教學過程:

  (一)集體玩音樂游戲“大樹和小鳥”。

  1.教師扮演大樹,幼兒扮演一群小鳥,在音樂聲中,幼兒圍著大樹做各種動作,如親親大樹,摸摸大樹,在大樹旁跳舞,為大樹捉蟲等。

  教師:大樹和小鳥在一起做游戲開心嗎?有一首詩歌講的也是“大樹和小鳥”的事情,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教師朗誦詩歌,幼兒初步欣賞詩歌。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教師:這首詩歌里,大樹和小鳥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3.教師:為什么大樹和小鳥快樂陶陶呢?

  (三)教師再次配樂朗誦詩歌,幼兒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

  1.教師:大樹和小鳥在一起是怎么快樂地生活的?(引導幼兒根據詩歌里的詞句回答)

  2.教師出示圖片,與幼兒以互動的形式學習詩歌。

  教師以留白的方式,引導幼兒一起學念詩歌。如教師邊指圖片邊念:大樹——幼兒接念:高高。教師再念:住著——幼兒接念:小鳥。

  (四)學習認讀漢字“大”和“小”。

  1.教師:這首詩歌里有些字是重復出現的,你發(fā)現了嗎?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字卡“大”和“小”。

  3.引導幼兒邊認讀邊用身體動作來模仿。

  (五)師幼合作仿編詩歌。

  1.教師:高高的大樹上還會住著誰呢?(如幼兒說到松鼠,則將詩歌中所有的小鳥替換為松鼠進行仿編。)

  2.教師將幼兒所說的內容,以簡筆畫的方式記錄在記錄紙上,替換掉原來詩歌里的小鳥圖片,引導幼兒根據新圖片的內容念一念仿編的新詩歌。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散步、餐前準備等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利用幼兒用書復習詩歌,并繼續(xù)仿編詩歌,同時將幼兒獨自仿編的詩歌在集體中朗誦。

  活動建議:

  1. 活動目標1可以加上“初步認識詩歌中的疊詞”。

  2. 在教具的準備上,可以做的大一些,這樣比較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

  3. 在提問后,教師可以靈活地根據幼兒的回答提煉成詩歌里的語言。

  4. 在出示板書前,教師可以以互動的形式和小朋友一起說一說、做一做。

  附:兒歌《大樹和小鳥》

  大樹高高,

  住著小鳥。

  小鳥叫叫,

  大樹笑笑。

  大樹搖搖,

  小鳥跳跳。

  大樹小鳥,

  快樂陶陶。

  教學反思:

  詩歌中大樹和小鳥是幼兒熟悉、喜歡的朋友,激發(fā)了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中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力,讓他們進行詩歌仿編,可以進一步提高幼兒學習詩歌的積極性,對幼兒來說也是一個挑戰(zhàn)。本次活動,結合多種教學方法,給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支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活動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我出示背景圖大樹后, 引導小朋友做小鳥和大樹做游戲,摸摸、親親等,但小朋友看見背景圖后都顯得很興奮,個個擁到背景圖前歡呼跳躍,場面比較混亂,所以我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只好草草收尾,馬上進入了下一環(huán)節(jié)。孩子們在觀察圖片熟悉詩歌內容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孩子們自己觀察圖片,自己說出詩歌的內容。這樣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就被積極地調動起來了,而且也更容易記住。同時我引導孩子發(fā)現兒歌中的特點,發(fā)現和認識疊詞,這個環(huán)節(jié)孩子還是能較好的完成的。在鞏固兒歌的,我于孩子們玩對接游戲,教師說一句,孩子說一句,很默契,而且也在反復的朗誦中鞏固了學習內容。在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中,當我提出問題:“大樹上除了住著小鳥,還會有誰也住在那呢?”小朋友一下子說不出什么小動物,但我也準備了很多的替換動物圖片,當我讓笑朋友從自己的椅子后面請出這些小動物的時候,小朋友的思維就不再顯得那么局限了,開始了踴躍的創(chuàng)編。

  本次活動中,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溫馨的場景,讓笑朋友主動的投入活動中,積極回應孩子們,達到了一個良好的師幼互動。

  在整個活動設計時,我把學習兒歌,初步認識疊詞作為活動的重點,而進行部分創(chuàng)編作為活動的難點。在活動準備上,也運用了背景圖、動物圖片等來進行輔助教學,這樣孩子在反復學習中就不會覺得枯燥了。

  不足之處:

  在活動的準備階段,我將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圖片的準備上,而疏忽了對活動環(huán)節(jié)的反復除揣摩。雖然我也做了一定的修改,但是在開展的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一些問題。但總體上還比較順利。

  整個活動中,我除了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外,還將社會方面的內容巧妙的滲透在其中,比如,讓幼兒了解了好朋友之間那種相互依存、友好的關系。增強了幼兒之間禮貌交往的意識,充分體驗到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幼兒自始至終沉浸在游戲的情境中,通過仔細觀看和積極講述,幼兒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3、中班主題《走路》教案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隨歌曲節(jié)奏用油畫棒進行玩色游戲,感受色彩、線條、節(jié)奏、動作之美。

  2、能大膽創(chuàng)作,體驗交流、合作的快樂。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嘗試通過動作和色彩來感知美、創(chuàng)造美。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6、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7、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油畫棒,綠色的紙。

  2、熟悉歌曲《走路》,圖片:小兔、小鴨、烏龜、小魚、哭臉、笑臉。

  3、“郊游”音樂、磁帶錄音:油畫棒的話。

  活動過程:

  一、 復習歌曲“走路”。

  1、 集體唱“走路”,鋼琴伴奏。

  2、 回憶動物走路的歌詞。師:有哪些小動物在走路?(隨幼兒的回答在“草地”上出示動物圖片。)歌曲中小動物們是怎樣走路的?(幼兒根據歌曲旋律有節(jié)奏地說出歌詞。)

  3、 模仿動物走路。幼兒根據歌曲有節(jié)奏地學走路。師:跳跳跳、搖搖搖、爬爬爬、游游游,小動物們有節(jié)奏地走路真有趣。

  二、 幫助油畫棒走路,想像動物走路姿態(tài)與各種線條之間的關系。

  1、 播放錄音。

  師:“噓!有誰在哭?”共同尋找,油畫棒出來,出示哭臉。

  師:你為什么哭呀?錄音:我們看到小動物們一邊唱歌一邊走路,真開心啊!而我們這么多的油畫棒寶寶自己不會走路,我們多么希望有人來幫助我們,也像小動物一樣在草地上走走唱唱。

  師:哦,沒關系,我們這么多的小朋友,都可以來幫助你。

  師:我們先來問問紅色的油畫棒寶寶,你想學哪個小動物走路呢?

  錄音:我穿著紅色的衣服,小兔也穿著紅色的衣服,我就來跟小兔學跳跳跳吧。

  師:好啊。我來扶著你學走路,小兔兒走路跳跳跳。教師一邊唱一邊在草地上畫下︵︵︵

  錄音:謝謝你,我也可以像小兔兒走路跳跳跳。

  師:那我們來問問黃色的油畫棒寶寶,你想跟誰學走路啊?請一幼兒來問。

  錄音:我穿著黃衣服,小鴨子也穿著黃衣服,我就來跟小鴨學搖搖搖吧。

  師:請一個小朋友來幫助它。幼兒上來操作,邊唱邊畫。大家比較它的線條是否像搖搖搖ˇˇˇ

  錄音:謝謝你,我也可以像小鴨子走路搖搖搖。

  師:你們覺得誰會來學小烏龜走路爬爬爬呢?請一幼兒來幫助它,邊唱邊畫。大家比較它的線條是否像爬爬爬–––

  師:你們問問誰想跟小魚兒學游游游?請一幼兒幫助它,邊唱邊畫。大家比較它的線條與游游游是否相像﹏﹏﹏

  三、 幼兒操作。

  1、 師:還有很多的油畫棒寶寶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學走路呢,你們愿意嗎?先問問它:你想跟誰學走路,然后你去幫助它。

  2、 幼兒操作。

  3、 與幼兒交流,同伴間相互交流。

  四、 結束。“郊游”音樂。師:今天,我們幫助了那么多的油畫棒寶寶學走路,幫助別人是一件開心的事情,你看,它們都露出了笑臉?,F在,我們請它們回房子休息。我們也一起到外面去走一走唱一唱。聽“郊游”音樂出教室。

  活動反思:

  活動中能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能做到有的放矢,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老師作為引導者和傾聽者的身份,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玩,會對教學效率的提高有和那幫助。教育不斷在更新發(fā)展,也正是因為一次次的總結經驗,我們才能在其中得到培養(yǎng),慢慢成長。

34、中班主題《我們的玉米豐收了》教案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玉米的多種用途。

  2.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到勞動的快樂和豐收的喜悅。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6.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7.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小籃、籮筐、護袖、帽子、電飯鍋等。

  活動過程:

  1.讓幼兒閉上眼睛,張開嘴巴,教師把事先剝好的熟玉米讓幼兒品嘗,引起幼兒的興趣。

  2.教師提問:“誰能告訴老師,剛才吃的是什么?”“什么味道?你以前吃過嗎?”(幼兒相互交流)

  “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我們種下的玉米怎樣?

  3.帶幼兒去園內的玉米地。

  (1)先引導幼兒觀察玉米苞子和玉米穗子。啟發(fā)幼兒能說出有的玉米苞葉和穗子已經變黃了,是成熟了;有的玉米苞葉和穗子是綠綠的,里面的玉米是嫩嫩的,還沒有成熟,所以還不能摘。

  (2)老師示范掰玉米,一手扶著玉米桿,一手用力往下掰。

  (3)幼兒掰玉米,教師指導。

  4. 師幼坐在田頭邊休息邊討論吃玉米的好處,知道玉米是粗糧,了解玉米的用途。 教師小結:玉米的用處很多。

  (1)可供食用。(煮玉米棒、爆玉米花、剝粒炒菜等)玉米含大量維生素和胡蘿卜素,有健腦作用。

  (2)可供工業(yè)作用。(玉米用來釀酒、制淀粉、制糖漿、葡萄糖、塑料、酒精等)

  (3)可用來榨油。(玉米油是一種優(yōu)質食用油,有一定醫(yī)療作用)

  (4)可用作飼料。(玉米全株都可作飼料用。有“飼料大王“的稱號)同時安全教育,提醒幼兒:已霉變的玉米不能食用,里面有許多有害物質。

  5.幼兒動手:先剝去玉米外面的苞葉,再洗干凈,然后放進電飯鍋。

  活動延伸:

  1.一起品嘗煮熟的玉米棒,并相互談談成熟的老玉米和嫩玉米有什么不同的味道。

  2.在已學習剝豆的基礎上,把摘下來的玉米先剝去苞衣后洗干凈,再把玉米粒一顆一顆地剝下來放在盤字里。

  3.把剝好的玉米粒送到廚房給阿姨做菜用。

  活動反思: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幼兒在“選玉米”—“種玉米”—“我們幫玉米除草、澆水”等系列活動的基礎上進行“收玉米”,興致特別高,吃得也特別香。是啊,還有什么能比收獲自己的勞動成果更值得高興的呢?幼兒在自己的實踐活動中既增長了知識,又實實在在地提高了勞動的技能,達到了“教學做合一”的目標。

35、中班主題《馬路邊的標志》教案教學反思

  設計思路:

  近階段我班的主題活動為《我在馬路邊》,本周是進行的最后一個星期。在前期活動中,我們帶領孩子們來到小區(qū)邊的馬路上進行了實地觀察,發(fā)現孩子們對各種各樣的車輛充滿了好奇,他們能叫出許多車輛的名稱,一些不常見的車輛也在同伴的介紹下加以了認識,開闊了眼界。在觀察中,孩子們又發(fā)現了馬路上還有一個秘密,那就是標志,標志又代表什么意思?帶著這一個個問題,我將帶領孩子們走進標志的世界。

  在這個活動中,考慮到中班上期幼兒剛從小班升上來,注意力較容易分散,所以在活動開始部分和結束部分我都安排了律動,分別為《乘車去》和《我是小司機》,這樣他們就能在很寬松的氛圍中愉快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再者,考慮到年齡關系,讓幼兒認識的標志不能太多、太難,而且活動的提升部分是讓幼兒嘗試給標志分類,也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通過這個活動,相信孩子們不僅能增長一些知識,更能養(yǎng)成從小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好習慣,做個文明的上海小公民。

  活動目標:

  1、 認識馬路上與幼兒生活相關聯的標志。

  2、 嘗試給標志分類。

  3、 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 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 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6、 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7、 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活動準備:

  將幼兒收集來的各種標志布置成一個版面、律動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 情景表演:我是小司機

  1、 將教室布置成馬路,教師扮演交通警,幼兒扮演司機。

  2、 汽車開在馬路上,司機看到前方的標志,判斷該怎么開?

  (紅燈停、綠燈開、左轉彎、不能按喇叭、減速等)

  二、 認識標志。

  1、 出示幼兒收集來的各種標志布置成的版面。

  2、 請幼兒上來介紹自己收集的標志名稱。

  3、 其余幼兒猜猜該標志的含義。

  4、 如果猜錯的話請該幼兒公布正確的答案。

  三、 標志分類。

  1、 尋找、討論這些標志有什么區(qū)別?(形狀不同、顏色不同)

  2、 不同的標志代表什么含義?

  紅色圓形的標志代表禁止,黃色三角形的標志代表提醒。

  3、 幼兒給標志進行分類。

  4、 和幼兒共同檢查分類情況,并糾正個別分錯的。

  5、 總結: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

  四、 律動:《我是快樂小司機》

  幼兒聽著音樂,扮演小司機,在場地上進行開車的游戲,看到不同的標志做出相應的動作。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的目標緊扣主題,并且過程清晰?;顒又凶尯⒆咏榻B自己收集的交通標志,由于這些標志都是孩子自己收集來的,同時也是他們關注和最熟悉的,同時創(chuàng)設的這種交流的氛圍也比較自由寬松,所以他們大都愿意上前將各種標志較為完整地表述出來,交流的氣氛較濃,并且語言很規(guī)范(如我?guī)砹耸裁礃酥荆且粋€怎樣的圖案)。

  但是也有不足之處,在整個活動中我的提問還不夠精煉,不敢讓幼兒多說,不經意中就會替他們說。比如說在某個環(huán)節(jié)中,當幼兒對“禁止通行”和“禁止駛入”的標志似懂非懂時,有的幼兒已經理解但是還不能正確表述的時候,我就急于將答案告訴他們了。

36、中班主題《大南瓜》教案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調動多種感官感知南瓜的形狀與特征。

  2、樂于探索,會關注比較生活中事物的特征。

  3、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發(fā)現。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6、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7、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不同形狀的大南瓜12-16個,南瓜食品若干、切刀、盤子9個等,各種顏色的貼紙、裝飾材料。糯米預先攪拌好,南瓜幾塊煮熟。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出,幼兒自由探索有關南瓜的信息

  師:老師帶來了一種秋天的果實,請大家來猜一猜它是什么?

  大南瓜有很多秘密要告訴大家,請每2-3位小朋友一起去抬一個南瓜放在自己組上,摸一摸、抱一抱、看一看、說一說你發(fā)現了南瓜的什么秘密?

  幼兒自由感知獲取有關南瓜的信息,教師巡回觀察、傾聽幼兒的發(fā)現,比一比自己的南瓜與他人有何異同,引導幼兒避免無關事物的干擾。

  二、幼兒分享交流獲得的經驗,教師引導、協助幼兒梳理信息,使之更為完整。

  師:剛才大家和大南瓜一起做了游戲,請你來說說你發(fā)現了南瓜的什么秘密?

  整理:

  1、顏色:(哦!某某小朋友發(fā)現了南瓜的顏色是紅的,還有其他顏色嗎?)

  2、形狀:(某某小朋友發(fā)現了南瓜的形狀是彎彎的,還有其他樣子的南瓜嗎?)

  3、大小:(比比哪個最大?哪個最小?請某個孩子去抱一抱最大或最小的。)

  三、了解南瓜內里有些什么?

  師:小朋友找到了這么多南瓜外形的秘密,那么南瓜肚子里有些什么呢?

  (引導幼兒猜一猜,然后教師當場打開南瓜讓幼兒觀察。)

  有:瓜肉、瓜瓤、瓜子。

  你們知道南瓜可以用來干什么的?

  它的肉是什么味道呢?可以怎樣知道呢?(幼兒回答嘗一嘗、舔一舔)

  一組一組切在盆里,放到組上,每組孩子依次去看一看、聞一聞、舔一舔。

  (交流聞到的味道怎么樣?)

  四、分享生活經驗、了解南瓜食品。

  師:你吃過用南瓜做的食品嗎?它們是什么?(結合播放實物或照片)

  今天我們有這么多的南瓜你們想用它們做什么呢?(幼兒回答,老師根據他們需要分組、規(guī)定每組的內容)

  活動延伸:

  1、生活區(qū):切、刨南瓜;制作南瓜餅;收集南瓜籽。重點:各種切、刨的工具運用中引導幼兒注意安全。

  2、操作區(qū):南瓜裝飾 重點:充分發(fā)揮想象裝飾不同形狀的大南瓜。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fā)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tài)、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并將豐收的氛圍和喜悅的渲染了出來,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37、中班主題《感受味道》教案教學反思

  設計意圖:

  《綱要》中提出,要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內容,要根據幼兒的特點,興趣點,來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糖果是每位幼兒都喜歡的食品,我們班的孩子更是個個都是“小饞貓”,因此我設計了本活動,讓幼兒通過品嘗糖果,了解糖果的幾種常見的味道,培養(yǎng)幼兒的探究意識。

  活動目標:

  1、了解糖果的集中常見的味道,并進行通感聯想,感受味道與情感之間的互通性。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探究意識,發(fā)展幼兒的感知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6、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7、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酸甜苦辣味道的糖果若干。

  2、甜苦飲料各一杯。

  3、記錄紙,笑臉娃娃若干。

  活動過程:

  一、kk導入:

  師:“聽說‘樂樂糖果鋪’開業(yè)了,樂樂經理邀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去當一回‘小小品嘗師’,你們愿意嗎?

  幼:愿意ll

  二、幼兒認識食品并進行第一次探索。

  師:好,請小朋友們吧面前盤子上的紙巾掀開,你們到看到了什么啊?

  幼:糖果。

  師:哇,原來樂樂經理給我們小朋友送來了糖果,在小朋友品嘗之前我有一個要求,請小朋友們品嘗之后要告訴我你們吃的是什么味道的糖果。好,小朋友們可以盡情享用了。

  1、幼兒隨意品嘗糖果。

  教師引導幼兒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吃的是什么味道的糖果。

  2、師:剛剛我們小朋友都已經品嘗過“樂樂糖果鋪”的糖果了,現在我要請小朋友來告訴我你吃的是什么味道的糖果,請小朋友舉手告訴我。(請部分幼兒進行講述)

  3、小結:原來我們小朋友吃到的糖果有這么多種味道啊,有酸的、有甜的、有辣的、還有苦的。

  三、感受味道和情感的互通性。

  1、出示苦甜兩杯飲料,請個別幼兒品嘗。

  師:樂樂經理還送給我們兩杯飲料,它們是什么味道的呢?我請小朋友來嘗一嘗。

  2、請個別幼兒品嘗,

  (1)師:請XX小朋友,你來嘗一嘗,然后告訴大家你喝的飲料是什么味道的?

  幼:甜的。

  師:那你喜不喜歡這種味道呢?

  幼:喜歡。

  師:你在喜歡某種味道或者某樣東西的時候,你會有什么樣的表情呢?

  幼:高興(開心)

  師:恩,我們在遇到我們喜歡的東西的時候就會開心的……(笑)

  (2)師;我再請一位小朋友來嘗一嘗另外一杯飲料。

  (請另外一位幼兒品嘗)

  師:你來告訴大家你喝到的是什么味道的飲料?

  幼:苦的。

  師:那你喜不喜歡這種味道呢?

  幼:不喜歡。

  師:你在不喜歡某種東西或者某種味道的時候,你會有什么樣的表情?

  幼:不開心。

  (3)小結:哦,原來我們小朋友在喜歡某種東西或者某種味道的時候,會很高興、很開心的笑;在不喜歡某種東西或者某種味道的時候則會不開心,甚至會哭。

  四、幼兒第二次探索,并記錄

  1、幼兒探索并為自己喜歡的味道送上笑臉。

  師:現在請小朋友再選擇幾種不同的糖果進行品嘗。

  幼兒品嘗各種不同口味的糖果。

  師:剛我們品嘗了各種口味的糖果,請小朋友仔細想想自己喜歡什么味道的糖果,然后到盤子下面拿一個笑臉娃娃貼到相應的記錄表里。請小朋友把撕下來的雙面膠放到前面的籃子里。

  2、幼兒操作送笑臉娃娃,教師給予指導。

  3、教師小結: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我們班小朋友喜歡吃什么味道的糖果……

  五、結束部分

  師:今天我們品嘗了酸、甜、苦、辣四種味道的糖果,現在我們把剩下的糖果拿過過去與小班小朋友一起分享吧。

  活動反思:

  新《綱要》多處提到幼兒在幼兒園中與教師的師幼互動關系,有讓幼兒形成安全愉快、寬松的氛圍。多媒體架起師幼互動的橋梁。本活動中我首先讓孩子在品嘗糖果中了解糖果的幾種味道,再通過品嘗甜苦兩種飲料,進一步感受味道和情感的互通性。最后通過再一次品嘗糖果,了解到大部分幼兒都是喜歡甜的糖果的。在活動最后,我感覺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比較亂,沒有能很好把握幼兒。

38、中班主題《大樓里的孩子》教案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爭做居住樓里的好孩子,感受與鄰居和睦相處,和小伙伴一起游戲的樂趣。

  2、懂得別人的事情幫著做,體驗互相關心的快樂。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4、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6、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7、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過程:

  1、請家長幫助孩子記住家里的地址,電話號碼;請幼兒了解同住大樓里的人的姓名、職業(yè)等等

  2、教師引導幼兒介紹自己住的大樓或小區(qū),引起活動的興趣

  (1)教師:小朋友知道自己住在哪里嗎?地址是哪里呢?大樓里住了哪些鄰居呢?他們是干什么的呢?你們喜歡他們嗎?為什么?

  (2)教師請幼兒分組討論互相講講自己的鄰居。

  3、教師為幼兒講《你幫我,我?guī)湍恪返墓适拢龑в變憾囊恍┙煌亩Y儀

  (1)教師有表情地講故事,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思考:小草為什么會長得高、長得大,它得到了誰的幫助?小草它是怎么想的?我們應該學習它什么?

  (2)教師引導幼兒講講鄰居互相幫助的事情:你得到別人的幫助嗎?別人是怎樣幫助你的?當別人幫助自己時你心里感覺怎樣?

  (3)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我們應該怎樣做大樓里的好孩子呢?我們還可以怎樣來幫助自己的鄰居?

  4、教師總結,結束活動

  教師:在居住樓里,遇到大人,我們要有禮貌的稱呼他們,當他們需要我們幫助時,我們要盡自己的力量幫助他們,和小伙伴要友好相處,互相關心。

  活動反思:

  現在的兒童是21世紀真正的主人,他們應有良好的社會品質,尊敬老人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每一個人都應遵循,特別在幼兒階段,教師就應注重幼兒社會品質方面的培養(yǎng)。

39、中班主題教案《成長樹》教學反思

  活動背景

  近期我們班正在進行“迎新年”的主題活動。一次無意中,聽到一個小朋友在說:“今年過年的時候,我媽媽要給我買新皮鞋,我的腳長大了,現在的皮鞋穿不上了?!眿寢屨f今年過年的時候,我又長大一歲,我個子也長高了?!拔夷棠陶f我長大就可以幫她洗碗了?!?/p>

  我們班的孩子們就接著這個話題討論起來。我想:幼兒認為一過年自己又長大了一歲,過年是我國的喜慶日子,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想借新年這一時機,對未來有著美好的向往,有著自己的美好的心愿。于是我設計了此次學習活動。

  活動目標

  1、愿意改正自己缺點,為自己的成長感到自豪。

  2、認識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

  3、能用簡筆畫的形式記錄自己的缺點。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6、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7、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重點難點

  重點:愿意改正自己的缺點,為自己的成長感到自豪。

  難點:能用簡筆畫的形式記錄自己的缺點。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1.對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有初步的認識。

  2.教師在幼兒保健手冊上查找去年元旦前后幼兒的身高。

  環(huán)境準備:

  1.教師繪制成長樹(貼在活動室墻上)5棵,每片樹葉上貼一名幼兒的照片,并根據幼兒去年的升高貼在成長樹的相應部位。

  2.裝有各種顏色、形狀的樹葉(幼兒和教師用卡紙自制)的籃子4個。

  3.幼兒人手一張自己的小照片。雙面膠數個。

  4.家長和教師用心形紙條寫下一年來幼兒的進步。

  5.上端開口的小紙箱1個。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請小朋友們在成長樹上找一找自己的那片樹葉

  (2)教師:“這片樹葉貼的位置是小朋友們去年這個時候的身高,小朋友們比一比今年你們的身高有什么變化?”

  (3)教師:“小朋友們比去年長高了多少?(用手指、樹葉等其他物品測量)

  (4)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片樹葉貼上自己的照片,并互相幫助把它貼在現在身高的位置。

  進行部分:

  1、我們進步了。

  (1)教師:“和去年相比小朋友們都長高了,我們除了長高了還有哪些變化?”

  (2)教師取出心形紙條,逐個講述每個幼兒的進步。幼兒為同伴的進步鼓掌加油。

  (3)幼兒將念完的紙條貼在自己的小樹葉旁邊。

  2、我們還有什么缺點

  (1)“和去年相比我們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可在我們身上都還有一些缺點需要我們改正?!?/p>

  (2)教師首先介紹自己要改正的缺點,并用簡筆畫的形式記錄在一張紙條上。

  (3)請小朋友們說說自己的缺點,并用簡筆畫的形式記錄在紙條上。

  (4)教師和幼兒將記錄缺點的紙條揉成紙團,放入小紙箱中封好。(5)教師:“明年我們再打開這個紙箱,看看誰改正了缺點?!?/p>

  結束部分:

  小朋友說唱《生活禮儀兒歌》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們互相提醒、互相鼓勵,幫助大家改正缺點。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內容的選擇是適合我們中班幼兒現有水平的,活動內容對他們來說有一定的體驗性,這次活動孩子體驗了自己長大的喜悅,他們開始關心自己身邊的人,他們學會了主動幫助自己身邊的朋友,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嘗試著自己單獨睡覺等。這次活動也更貼近生活,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選材主題是來自于生活,只要是貼近他們的生活,活動的開展必然會受到關注。而且主題確定在于老師平時對孩子的交談,喜好關注,及時抓住他們所關心的熱點,是大部分幼兒感興趣。興趣是所有活動的動機,我們應關注、尊重并追隨孩子的興趣,不斷創(chuàng)造、探索,感知的平臺,不斷拓展他們的經驗和視野。

  通過本次活動一方面滿足孩子們心里需要,促進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另一方面讓幼兒正確認識自己的缺點,并愿意改正。教學方式我采取了讓孩子主動參與,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說一說、貼一貼、畫一畫,讓孩子在多種感官、多次參與下進行活動,發(fā)現孩子很活躍,興趣極高,能積極參與到每個活動中去,幼兒在參與活動中體驗到了長大了,長高了,有一種自豪感,并渴望與別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在我們還有什么缺點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介紹自己的缺點并用簡筆畫形式記錄在紙條上,教師參與其中既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又與幼兒建立了平等的師幼關系,幼兒做記錄時,教師指導,教育的內涵在此其中自然而然滲透。同時幼兒也學會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思維結果。

  如果再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要在幼兒平時一日生活中捕捉孩子的點滴進步,用圖片或光盤形式多樣的手法記錄下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在組織教育活動時展現給孩子們,讓孩子們獲得自信、愉快、自豪的體驗,促進其健康成長!

40、中班主題教案《愛心禮物》教學反思

  設計思路:

  中班的孩子認知事物的具體形象性和行為的有意性明顯發(fā)展,能依靠表象進行思維,認知活動的概括性使幼兒對事物的理解增強,但是仍顯表面化、膚淺化。因此本次活動選擇的內容:10以內數的守恒。旨在讓幼兒在游戲中愉快地感知數的守恒,通過自身的操作,初步感知物體大小、排列方式、疏密程度發(fā)生變化,總數不變的數現象。整個活動是以故事《愛心禮物》為線索,將數元素融入其中,讓幼兒在看一看、說一說、貼一貼過程中初步感知數的守恒。兩次為媽媽選衣服的的環(huán)節(jié),是為了讓孩子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逐步了解判定物體總數的時候可以用數數的方法來確定而不只是單憑眼睛看。整個活動將數經驗與情感線緊緊地串在一起、,讓幼兒傾聽故事的過程中感受孩子和母親之間甜甜蜜蜜的情感。

  活動目標:

  1、運用已有的數經驗進行10以內的數數,初步感知數的守恒。

  2、通過傾聽故事,體會孩子對母親的愛。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6、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7、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活動準備:

  課件《愛心禮物》、黑板兩塊、操作表格數份、紅五星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故事《大大和小小》導入

  二、大大選裙子(在貼一貼的游戲中初步感知物體不受大小、排列方式、疏密程度影響的守恒關系。)

  1、觀察裙子(裙子有什么不一樣?裙子上的數字是什么意思?)

  小結:這些數字是裙子上的編號,上面有數字1的說明是1號裙子。

  2、幫助大大選花最多的裙子送給媽媽,讓孩子思考選擇。

  3、貼一貼:你認為花最多的是哪條裙子?為什么?

  (孩子觀察表格后再貼)

  4、討論驗證:(活動的關鍵,引發(fā)幼兒爭論通過驗證來解決問題)

  (1) 到底是哪一條呢?你是怎么知道這條裙子上的小花是最多的?

  (2) 產生解決辦法(運用已有的數數經驗)

  (3) 小結:原來,裙子上的花是一樣多的,你們用數一數的辦法找到了正確答案,所以我們不能只看花的大小、排列方式來決定花朵的多少而是要用數數的方法。

  三、小小選裙子(遷移運用,繼續(xù)感知物體數量的守恒)

  1、幫助小小選花最少的裙子送給媽媽。(把五角星貼在相應的框里)

  2、填表格最后一格:裙子上花有幾朵?

  3、驗證小結:原來,裙子上的花是一樣多的,所以我們不能只用眼睛看的辦法,有時候我們的眼睛也會欺騙自己,我們就需要用數一數的辦法才能知道正確的答案。

  四、為自己的媽媽選一條裙子,說說理由(情感延伸)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來源于我們班級孩子在玩自帶玩具時候我所觀察到的元素:選出三排花中最多的一排。三排花分別是有小和大的區(qū)別,排列有疏密的區(qū)別,而孩子們基本都選錯了,選了一排排得最長的花,而其實這一排只有6朵花,另外兩排雖然小但是有7朵和8朵,而且排得緊密,所以給了孩子錯覺,都選擇了排得最長的6朵。由此我想到了應該讓孩子感知數的守恒,而數的守恒有好幾種情況。這個活動是根據孩子的已有的數數經驗和主題內容設計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孩子們的興趣教高。

  1、從活動設計角度考慮,還可以有分組幫助大大和小小為媽媽選禮物,那么在教學節(jié)奏上可以更緊湊一點,孩子在小組活動時候可以有向同伴學習的機會。

  2、在“幫助大大”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學過程中,老師有點操之過急,讓可以讓孩子有充分的時間來討論和驗證到底哪條裙子上的花是最多的?然后孩子對每一條裙子上的花才會一一關注,去認真地數一數。

  3、在最后的延伸活動我做了調整:請孩子們給大大和小小的媽媽想辦法最多和最少的花的裙子,孩子們開動腦筋想辦法用“添上1“和“去掉1”最后幫了大大和小小的忙,使得這個故事有了一個圓滿的結局,故事有了完整性,故事的教育性也就體現了。

  4、這個活動我教學的對象基本上在數方面經驗不夠好的一個群體,在活動中與老師的互動不夠,孩子的思維較好,但把自己考慮問題的過程(思維)借助語言表達出來就有一定的困難。這個問題也是我們老師一直長期需要思考的:在積累孩子數經驗的同時怎么讓孩子自己提升、梳理已經習得的經驗,使得孩子在各個方面都得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