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06
那么,這意味著什么呢?正如游戲所顯示的那樣,我們可能低估了這些孩子。他們能夠作出無私的行為并且愿意為別人付出,我們應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通過他們的發(fā)育過程和社交過程繼續(xù)培養(yǎng)這種可貴的行為。□張文章
2008-11-06
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和生活習慣。保持局部清潔干燥;不給孩子穿太緊的褲子,不蓋太暖的被子;不以顯露和玩弄生殖器作為玩耍和逗樂的手段;采取正確的睡姿,避免俯臥位姿勢;困后方上床,醒后即下床。
2008-11-06
嬰兒可能會短暫的哭鬧一下,幼兒在蘇醒后睜開眼睛看到父母的微笑,聽到的是父母親切的呼喚聲,自己會愉快地起床。若孩子還未完全蘇醒,可以等2~3分鐘以同樣的方法再進行一次。
2008-11-06
大多數(shù)孩子們調查中表現(xiàn)出的只是一種欠缺,只有極少數(shù)存在著病理上和心理上的疾病。所以,大多數(shù)孩子的家長和老師首先要看到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對這些小的欠缺引起注意。要有信心幫助孩子們克服能力上、習慣上、行為上的不足之處,對有欠缺的地方及時地進行調整和糾正,讓每一個孩子都變得很優(yōu)秀。
2008-11-06
4歲以下的孩子缺乏細微動作的控制能力,他們還不能正確地擦干凈,所以需要父母再擦一遍,確保完全擦干凈。即便是五六歲的孩子,也需要父母定期指點孩子該如何自己擦屁股。另外,看看他的內褲往往就一目了然了。
2008-11-06
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可以加強他們抗拒各種不良誘惑的能力,比如讓孩子發(fā)表一些意見、建議,把一些適合孩子年齡的事情交給他自己去做,并且重視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言行,駛都是培養(yǎng)孩子自尊的好方法。孩子有了比較強的自尊就會擁有勇氣、膽量和單間別力,就能不和一些人同流合污。
2008-11-06
孩子為自己不同于別人而感到苦惱時 當孩子有了獨立思考的愿望之后,他們的自我意識就會變得很強烈。這時,有很多孩子都會暗暗地感到苦惱,感到自己和別人不一樣。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幫助孩子建立開放型的人際關系,客觀地觀察自己,學會體諒對方。
2008-11-06
過度害羞的孩子在交友上較易遭到阻礙,友伴關系發(fā)展欠佳,父母應及時培養(yǎng)孩子的適應力與包容力,由“一對一”的友誼關系發(fā)展到良好的社交能力。在處理孩子過度害羞的問題,不可操之過急,以免負向強化孩子害羞的性向,適度的引導有利于孩子走出害羞的陰影,而融入團體生活中。
2008-11-06
都是一些簡單的游戲,但這的確能使孩子雀躍,他們會把游戲當作一件大事去認真地完成。得來不易的東西會令人珍惜,對于孩子和成人都是一樣的。其實,閱讀孩子的心靈并不困難,只要家長平時多花些時間和心思,就一定能建立起開心、健康的親子關系。
2008-11-06
有時候,本來善于分享的寶貝突然不愿意與某個人分享了,那么深層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不喜歡那個要與他分享的人。試想想,如果你恨某個人,你愿意與他分享你最心愛的物品嗎?因此,在寶貝與人玩耍的過程中,媽咪要細心觀察,了解寶貝不愿意分享的深層次原因,充分理解寶貝,而不要因為寶貝的改變大光其火。
2008-11-06
父母也可做點讓步,同時趁機和寶貝談談條件。比如,給寶貝買了棒棒糖,就要求她得堅持刷牙之類的。這樣既是人為地制造一點障礙,讓她感到達到目的不是那么輕而易舉。而且,也可以培養(yǎng)寶貝一些好的習慣。只是,若碰上寶貝被揭穿陰謀之后,惱羞成怒,胡攪蠻纏,拒絕和談,那也就只好硬下心腸,借鑒前面說的冷處理方法了。
2008-11-06
這有兩方面的含義,其一,處于第一反抗期的寶貝的口頭禪是“不”,他要以此顯示自己的存在。當家長好心地征求他的意見,他卻常常不假思索地說“不”。既然這樣,你就盡量避免說“我們吃飯好嗎”,而是直接傳達“我們該吃飯了”這個規(guī)則。其二,如果你發(fā)現(xiàn)寶貝不能做某件事,你要直接告訴他能做某件事,并想辦法轉移他對原來事物的注意力。
2008-11-06
家長的包辦代替是孩子形成軟弱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這等于剝奪了孩子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導致了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萎縮。
2008-11-06
有的家長說,當孩子吮吸手指時,他們常常拿樣其他東西給他吮.,這種做法也是可以的。不過要注意,這種方法可能會助長和延長孩子吸吮的時間,使正常情況下原本可能會停止的吮吸行為延續(xù)更長時間。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家長要注意孩子準備放棄吸吮的行為動向,伺機不再給他吮吸的對象。
2008-11-06
孩子淘氣是基于自發(fā)性意志的表現(xiàn)。允許孩子淘氣,才能使其意志變得堅強。淘氣的孩子生氣勃勃地做游戲,而老實的孩子卻只能呆呆地打發(fā)時間,因為他不明白該干什么才好。淘氣對孩子的自發(fā)性的發(fā)育成長是大有好處的。
2008-11-06
有口吃的兒童,往往在心理上存在著恐懼或自卑感,因此在說話前,或在人多的情況下或在別人無意取笑時都焦慮不安,產生急躁情緒,因而使口吃加重。口吃雖然改起來不大容易,甚至到成年后仍有口吃的毛病,但只要患者不失去信心,保持樂觀主義精神,克服自卑感,是一定能矯正過來的。
Copyright 2005-2022 1rezervasyon.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