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活動《認識五官》教案
大班科學活動《認識五官》教案
1、大班科學活動《認識五官》教案
通過游戲,圖片,兒歌的形式讓幼兒感知、理解、加深認識“五官”同時提高保護“五官”的意識。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參與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教師在此過程中是引導者。
本次活動的設計思路:歌曲導入--教師示范引導--引導幼兒認識“五官”的名稱,位置,功能--幫助幼兒提高保護“五官”的意識。
其設計意圖是通過游戲,圖片,兒歌的形式讓幼兒感知、理解、加深認識“五官”同時提高保護“五官”的意識。
活動目標
1.認識臉上五官的名稱和位置、功能。
2.學會保護五官的方法。
3.提高保護五官的意識。
重點難點
1.活動重點:認識臉上五官的名稱及位置,并能說出五官的主要功能。
2.活動難點:學會保護五官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眼睛,嘴巴,鼻子,耳朵,舌頭的貼畫各四張。
2、大頭兒子和大耳朵圖圖的照片各一張。
3、小鏡子五個,臉譜四張。
4、呼吸、吃飯等情境圖片PPT。
5、五官歌曲,保護五官方法視頻。
活動過程
一、歌曲,卡通人物導入
1、教師播放歌曲(五官歌),用音樂引起幼兒注意。
小鼻子用處大,聞聞氣味全靠它
小耳朵真叫靈,樣樣聲音聽得清
小眼睛亮晶晶,樣樣東西看得清
小嘴巴用處大,吃飯唱歌全靠它
小鼻子用處大,聞聞氣味全靠它
...............
2、拿出大頭兒子和大耳朵圖圖的照片,引導幼兒認識卡通人物臉上有什么“五官”,展開詢問幼兒卡通人物臉上有什么“五官”。
小朋友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個小女孩,看看她的臉上是不是和圖圖,大頭有一樣的五官呢?
二、認識“五官”的位置和名稱。
1、玩照鏡子游戲:幼兒分組,五人為一組,輪流照照鏡子。
提問:小朋友們,告訴老師,你看到了臉上有什么東西。
2、運用順口溜幫助幼兒認識“五官”的位置。
教師親手示范,并分別指出五官的位置給幼兒看。小眼睛,在哪里? 高高山坡是鼻子。紅紅軟軟是嘴巴。嘴巴張開,啊啊啊,紅紅的伸出來,那是小舌頭。叮咚,聽到了,那是小小耳朵呀。
提問:小朋友們,現在請你告訴老師你的臉上“五官”在哪里?(全班幼兒一起邊指邊講。)
3、貼五官臉譜游戲
(1)邀請四位小朋友上來做示范,同時播放歌曲,讓幼兒用五官貼畫把“五官”貼在臉譜上。幫助幼兒記住“五官”的位置。
(2) 教師隨機拿掉一張貼畫,提問幼兒臉譜上少了什么五官。幾次重復操作,加深印象。
三、認識“五官”的作用。
1、播放PPT,展示吃飯,聞香味,聽聲音等圖片。
提問:(1)小朋友們看第一張圖片,鼻子會聞到什么味道呀?
(2)那么第二張圖片的小朋友張大嘴巴在干什么呀?
(3)第三張圖片的小女孩耳朵上戴著耳麥能聽到聲音對不對?
(4)那我們再看第四張圖片,我們捉迷藏的時候,蒙住眼睛,是不是什么都看不到了呀。
2、播放歌曲(五官歌),引導幼兒感知“五官”的作用。
小鼻子用處大,聞聞氣味全靠它
小耳朵真叫靈,樣樣聲音聽得清
小眼睛亮晶晶,樣樣東西看得清
小嘴巴用處大,吃飯唱歌全靠它
小鼻子用處大,聞聞氣味全靠它
...............
四、播放保護五官的視頻,幫助幼兒學習保護五官的方法。
1、教師講解視頻內容,一邊唱歌一邊演示。
保護五官 小眼睛,亮晶晶。
臟手揉它看不清。 鼻子呼吸聞氣味, 常摳鼻孔可不行。
耳朵就像倆兄弟, 常聽噪音可不行。
嘴巴說話嘗味道, 手進嘴里易生病。
保護五官做得好, 小朋友才更聰明。
活動總結
幼兒認識五官及五官的作用,眼睛能看東西,嘴巴能吃東西唱歌,舌頭能嘗味道,鼻子能呼吸,耳朵能聽見聲音。并學習了如何保護五官的方法。最后播放“五官歌”,幼兒一起唱,活動在愉快的氣氛中結束。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內容,如果您覺得不錯請轉發(fā)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哦!
2、大班教案《認識五官》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己嘗試活動,正確說出嘴巴、眼睛、眉毛、耳朵、鼻子的名稱和數量。
2、知道眼耳口鼻的用途。
3、教育幼兒要保護好眼耳口鼻這些器官。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
5、激發(fā)了幼兒對五官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認識五官的主要作用。
活動難點:知道怎樣愛護自己的五官。
活動準備
男孩頭像一幅、5面小鏡子、一瓶香水(供幼兒聞氣味)、數張保護五官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利用男孩頭像向幼兒介紹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的名稱.數量及位置。
教師:昨天,有位大哥哥到照相館照了一張相,他想叫我們班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頭像)瞧,大哥哥的樣子多神氣呀,他好像在跟我門說話呢:小朋友們,我想出道題考考你們,有誰知道我這圓圓的臉上都長了些什么?
1、幼兒看頭像正確說出眼、耳、鼻、嘴的名稱及數量。
2、告訴幼兒眼、耳、鼻、嘴在頭上的位置。
二、發(fā)給幼兒每組一面小鏡子,讓幼兒分別從鏡子里看清自己臉上的器官。
1、幼兒分別從鏡子里自己觀察?;ハ嘤^察。
2、教師提出:從鏡子里看看你的臉,認識小朋友的臉。
教師小結: 我們每個人都有兩條眉毛,兩個眼睛,兩只耳朵,一個嘴巴,一個鼻子;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齒和舌頭。
三、讓幼兒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并重點了解鼻子的用途。
1、通過嘗試,讓幼兒聞香水,知道鼻子可以聞氣味的。并引導幼兒回憶:小朋友想一想,你爸爸的鼻子平時是用來干什么的?媽媽平時用鼻子做些什么的?還有爺爺、奶奶的......
2、幼兒嘗試告訴別人: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體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樣都是不行的。如果沒有了眼睛我們就什么也看不見;如果沒有嘴巴就不能吃東西,不能說話;沒有鼻子我們就什么氣味也聞不到;沒有耳朵我們就什么聲音也聽不到。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3、看圖片,讓幼兒了解如何保護五官。
(1) 吃完東西要漱口,不亂吃臟東西。
(2) 看電視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塵或沙子進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 不能用手勾鼻子。
四、競賽游戲:找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教師依次說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幼兒馬上用手依次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看誰反應得又快又準。
五、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讓幼兒認識了五官,知道五官的用途及怎樣保護好五官。由于是生活中常見知識,幼兒學起來是比較快的。難點是知道怎樣愛護自己的五官,我覺得這方面應該教育幼兒,尤其是要強調,也要愛護幼兒園其他小朋友的五官,比如不能跟小朋友打架,弄傷小朋友的五官等,也可以以此側面教育到幼兒要團結互助,愛護小朋友。然后在分組問題上可能不是很全面的考慮了每個小朋友的教具,只一個小組用了一面小鏡子,應該每人用一面會更好,更能減少無效的等待時間。
3、大班科學教案《認識夏天》含反思
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夏天的特征──氣溫、天氣、水文、植物動物的生活、農業(yè)生產、人的生活等。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比較能力(比較夏天與春天有什么不同)。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使學生體會到,大自然是不斷變化的。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教學準備
1.課前觀察:當地的氣溫、天氣、河湖、池塘、植物生長情況、動物的出沒、農業(yè)生產、人的衣著等,與春天相比有什么變化。
2.掛圖或投影片──春天、夏天。
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1.提問:誰能說一說春天有什么特征?(可以用歌謠回答。)
2.談話: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
3.講述: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夏天有什么特征。(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比較圖中的夏天與春天有什么不同
(1)出示掛圖或投影片──春天、夏大(也可以看課本第16、17、46、47頁的插圖)。
(2)分組觀察、討論:夏天與春天有什么不同?
(3)匯報觀察、討論結果:
認識夏天的一般特點,是為了使學生獲得關于夏天的基礎知識,從而更好地認識當地夏天的特征。
?、偬炜沼惺裁床煌?(夏天的天空多云。)
②樹木有什么不同?(夏天的樹葉茂密,桃樹結出了桃子。)
?、厶镆袄锏那f稼有什么變化?(玉米長高,小麥成熟,開始收割。)
?、芎影?、河水有什么變化?(河岸長滿綠草;河水增多,水中荷花開放。)
?、萑说囊轮惺裁醋兓?(換了夏裝。)
?、藓⒆觽冊趹敉馔媸裁?(游泳)這說明夏天的天氣怎樣?(變暖。)
(4)觀察課本第18和48頁的圖。
(5)分組討論:每幅圖說明夏天與春天有什么不同?
(6)教師小結:夏天與春天的不同。(可參照下表中的內容進行小結。)
2.比較當地的夏天與春天的不同
(1)講述:課前,你們觀察了我們這個地方在這個季節(jié)的自然情況,下面來匯報一下。
(2)匯報觀察結果:
認識當天夏天的特征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傥覀冞@個地方的夏天與春天有什么個同?
?、谖覀冞@個地方的夏天與圖中的夏天有什么不同?
(以上兩個問題,如果學生不能系統進行比較,可以分別提出一些問題──天氣、河水、樹木、莊稼、鳥、昆蟲、農業(yè)生產等進行比較。)
(3)教師小結:各地夏天的一般特征是相似的,但具體的特征(例如天氣熱的程度、什么樹開花、什么莊稼和果實成熟、什么鳥飛來等)有所不同,夏天到來的早晚、延續(xù)的時間長短也有所不同。在我國,一般來說,南方夏天到來的早,延續(xù)的時間長,天氣特別熱;北方夏天到來的較晚,延續(xù)的時間較短,天氣也沒那么熱。
這個問題的講解,有助于學生了解夏天的共性及地方性,避免教學的局限性。
(三)鞏固練習
1.講述: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夏天的特征。
2.學習歌謠──夏天
此歌謠只能反映夏季的一般特點,教師可以參照此歌謠,根據當地夏天的特點重新編寫。這樣,學生學起來更親切,更有意義。
夏天天氣好炎熱,
天氣多雨河水多。
柳葉茂盛桃子熟,
野草開花滿山坡。
布谷鳥在樹上啼,
蟬在樹上高聲歌。
玉米長高麥收割,
小孩游泳樂呵呵。
(四)布置作業(yè)
繼續(xù)觀察我們周圍的大自然,隨著季節(jié)的推移有什么變化。
教學參考知識
夏天的特征
(1)夏天天氣炎熱,有時會下暴雨,天亮得早,黑得晚,白天長,夜晚短;
(2)夏天,各種昆蟲,小動物都出來活動,許多鳥開始脫羽毛,有許多獸的毛也脫落了;
(3)夏天,植物生長十分茂盛;
(4)夏天是農民最忙的時期,他們要進行三夏(夏收、夏種、夏管)勞動;
(5)夏天,人們穿淺色和單薄的衣服,許多人都積極參加游泳活動。
活動反思:
整節(jié)活動是以“夏天”這個主題開始的,考慮到幼兒的原有生活經驗,讓他們總結夏天的特色似乎很難,所以我用音樂、圖片、想象、語言為孩子提供說夏天的素材,孩子的聽、說、想、讀等各種感官均被調動起來,孩子的表達欲增強了。
孩子很喜歡音樂,當他們聽音樂時是如此地專注,聽到昆蟲的鳴叫甚至能聯想出夏天里的小動物的叫聲,生活,孩子的課堂一下子擴大了;當說比喻句時,孩子起初似乎不知從何說起,后來和大家一起看圖片,終于思路打開,侃侃而談,如“彩虹像一座橋,彩虹像滑梯,彩虹像發(fā)卡”等。孩子在學習有感情地朗讀的同時,還了解到雨前的小動物的變化,大自然的變化使幼兒感覺神氣,更多了幾分探究的欲望。
孩子特別喜歡背誦文章,對字并不敏感,不習慣閱讀,我們要逐漸地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習慣,讓他們喜歡讀書。在背誦時,我們可以加上動作,既增強了幼兒對短文的理解又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在第二課時我會采用此方法。
4、大班科學教案《認識蚯蚓》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捉蚯蚓活動,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習性及用處。
2.培養(yǎng)認真觀察的習慣。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可樂瓶底若干個,小木棒若干根。
活動過程:
1.捉蚯蚓。
(1)帶領幼兒在草地上或花壇中挖幾條蚯蚓,并看看它在泥土中是怎樣活動的。
2.觀察蚯蚓的外形特征。
蚯蚓的身體像什么?什么顏色的?有沒有腳、眼睛和耳朵?是怎樣運動的?
蚯蚓的身體細長、圓圓、光滑、柔軟;全身由許多環(huán)節(jié)組成。頭較尖,嘴長在身體最前面。它沒有眼睛、鼻子和耳朵,也沒有腳,它是靠身體的一伸一縮向前移動的。
3.了解蚯蚓的生活習性何用處。
蚯蚓生活在什么地方?它吃什么?有什么本領和用處?
蚯蚓生活在濕土中,吃土中腐爛東西,有時也鉆出地面,吃地面上腐爛的葉子。它喜歡在土壤中鉆洞,人們稱它為松土能手。它的糞便是好肥料。蚯蚓還可以做中藥治病,也是家禽、家畜的好飼料。
4.講述故事《青蛙和蚯蚓》
活動反思:
活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幼兒興奮緊張的場面比如:在摸蚯蚓環(huán)節(jié)時有的孩子膽小不敢摸、或者壯大膽把蚯蚓捏死的意外,我們要給予幼兒正確的指導和處理好該事情,讓幼兒處于一種輕松、自然地狀態(tài)下完成認知?!毒V要》提出: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tài)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勵它們大膽探索與表達。整個過程關注幼兒在生活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的覺察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應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
5、大班教案《認識五官》
活動目的:
1.通過復習使幼兒對五官類的英文名稱熟練掌握。
2.通過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反應能力、觀察能力以及審美能力。
3.通過活動促使幼兒在不經意中了解小兔和小貓的頭部外形特征。
4.能聽懂簡單的日常用語,并會用簡單的日常用語和老師交流。
5.對英語有一定興趣,樂意參加雙語活動。
6.鼓勵幼兒能模仿教師說英語。
活動準備:
1. English cards:headeareyenosemouth 各一張。
2.掛圖兩幅: 缺鼻子少眼睛的動物頭像(小貓、小兔)各一幅。(ear、eye、nose、mouth是活動的)3.沒有ear、eye、nose、mouth的熊貓圖片若干(跟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1.組織教學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
C: Good morning ,teacher .
2. Let' s sing a song. sing in chorus to the piano .老師彈歌曲《Hello!》.讓幼兒跟著唱,如果唱得的不好,還可以Sing the song again,可以適當鼓勵(great).
3.老師讓幼兒Close your eyes ,然后把Cards: head、ear、eye、nose、mouth的圖片貼到黑板上,讓幼兒Open your eyes ,Look at the blackboard , I'll point to the picture and you should tell me what it is. (What's this in Chinese? What's this in English?)4.老師再讓幼兒Close your eyes,然后把Words: head、ear、eye、nose、mouth的順序打亂,再讓幼兒Open your eyes,Look at the blackboard, I'll point to the word and you should tell me what it is , 老師可邊指邊問nursery: What's the English for it ? What' s this in Chinese?
5. Let's play a game.
T: Look at me ,This is my head .那么當我說Touch my head時,我就摸摸我的頭,當老師說Touch your head時,你就摸摸你的頭,然后嘴里還要說head、head、head老師逐一說Touch your ear /mouth…幼兒做出反應立刻去觸摸,速度放快再來一遍。
角色調換:讓nursery說,老師做,老師可故意摸錯,并問幼兒"Yes"or"No".
6.老師邊出示掛圖邊講故事:
昨天晚上,老師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老師夢見在一個開滿野花的草地上,有一只rabbit 小兔和cat小貓在草地上玩捉迷藏的游戲,它們東躲西藏,玩得可高興了??删驮谶@時,天空忽然刮過一陣大風,把rabbit小兔和cat小貓的eye、ear、nose、mouth刮的不見了,它們一個個很著急,老師說:別著急,我和我們班的小朋友會幫你倆找到它們的,這時老師聽到一個聲音說:長耳朵,你別擠我。長耳朵說:我也要進來和你們玩……哎呀!原來它們都跑到籃子里玩去了,現在我們把它們找回去好嗎?Who wants to try? Put up your hands.然后老師讓小朋友分別貼上它們的ear、eye、nose、mouth .
7. Do you like to draw a picture? ("Yes. I do ."or "Yes . we do.") Look , There is a panda on the piece of paper ,But it has not eyes、ears nose and mouth , 現在我們把它補充完整好嗎?不過,在畫的過程中,老師有個要求,老師讓你補充什么你就畫什么,不能亂畫。
8.發(fā)放材料,讓幼兒畫,老師進行指導點評。
9.老師總結,活動結束。
6、大班科學教案《認識空氣》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讓幼兒初步感知空氣的存在及特性。
2、培養(yǎng)幼兒探索的興趣和能力。
3、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情感。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塑料袋、吸管、一次性塑料杯、彩紙、氣球、魚缸、游泳圈、皮球等。
活動過程:
一、塑料袋里有什么
1、提問:小朋友,看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教師出示兩個分別裝有水果玩具和藥盒的塑料袋)
2、師:這些東西都裝在什么里面?(幼:塑料袋)
3、出示第三個裝有空氣的塑料袋,提問:咦?這里面裝的是什么呢?有沒有東西啊?(幼兒觀察、思考、自由回答)
4、小結:對,這里面裝的就是空氣,那為什么剛才小朋友說里面沒有東西呢?對,空氣就是看不見的。
二、抓空氣
1、 師:這里的空氣是老師裝的,你們想不想試試?好,請你們拿出自己的“魔術袋”去抓空氣。注意安全,抓完以后趕快用手捏緊袋口,不要讓空氣寶寶跑掉了!好,去吧!
2、提問:哦!你們的收獲可真不小,來,說說看,你是在什么地方抓到的?(個別提問)
3、師小結:好!把你的“魔術袋”裝進口袋里。是呀!空氣寶寶其實就在我們周圍。來,摸摸看。(幼兒感知)空氣就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三、證明空氣是流動的
1、師:但是,空氣的本領還大著呢!來,試試看。跟老師這樣做。(幼兒在手背上吹氣)
提問:你有什么感覺?風是從哪里來的?(幼兒思考并做出回答)
2、師:原來我們用力吹氣的時候,空氣就流動了,這樣就讓我們感到有一陣風,涼涼的,這就是空氣的本領。下面。我們再來做一個實驗,用桌上的紙折一把小紙扇,折好以后扇一扇,有什么感覺?待會兒在告訴老師。好!開始吧!(幼兒動手操作)
3、幼兒完成以后相互交流、討論,教師個別提問。
4、小結:對,其實空氣是流動的,它形成的風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好處,在我們周圍還有什么東西可以形成風的?(引導幼兒思考空氣流動帶來的好處)
四、空氣的重要性
1、“我們的生活真的離不開空氣,不信,我們就來試試。等一會兒說說你有什么感覺?來,一、二、三?!?幼兒嘴巴閉起來,用手捏住鼻子)
2、呼吸空氣,說出自己的感覺。個別提問。知道空氣的重要性。
3、小結:我們在任何時候都離不開空氣,動物和植物也離不開它。
4、出示兩幅空氣污染的圖片,幼兒觀察,個別提問。
5、師:工廠里排出的廢氣污染空氣,人們呼吸后對身體有害。所以,我們要保護空氣這個好朋友,不要傷害它,讓它變得更健康,我們也健康了。
五、探索活動
1、出示粉筆,幼兒猜猜里面有沒有空氣。
2、 實驗:將粉筆扔進水里,幼兒觀察現象。證明粉筆里面有空氣的存在。
3、 示吸管,提問:這里面有空氣嗎?(幼兒動手做實驗,用吸管輕輕地往水里吹氣,觀察現象,個別提問。使幼兒知道空氣存在于一些物體中。)
4、 幼兒了解空氣在實際生活中的用途。出示皮球、游泳圈,讓幼兒知道里面是有空氣的。說出它們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六、結束活動
1、現在我們來玩?zhèn)€踩氣球的游戲,把里面的空氣寶寶放出來吧!
2、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活動反思:
一、充分突出科學本質,體現濃濃的科學味
我們經常說科學課要有科學味,科學課要突出科學本質。那科學本質是什么?首要是實證意識了。在這節(jié)課中我有意在認識空氣、魔術揭秘等活動中滲透這方面內容的教育。這節(jié)課,學生在通過科學的方法證實了自己印象中的“空氣”是怎樣的,學生對空氣的概念從模糊到清晰,甚至從錯誤到正確。另外,從學生一開始對魔術產生迷惑到后來利用實驗揭開其中秘密的眼神我看出了,他們已以懂得了用證據說話的道理。實證的科學意識從此在他們身上扎根。
在這節(jié)課中,我還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因為觀察能力是各項科學探究能力中最基礎的。但往往觀察又容易流于形式。學生在認識空氣的活動中,會了先想好要求、想好怎么做再觀察,同時學生在觀察時也會運用眼看、耳聽、手摸等感官,學生還在推測“空氣為什么能讓杯子外面的水進不來”的過程中邊觀察邊思考。這些活動表現都告訴我,他們懂得觀察要有目的性、觀察要借用感官、借用一定的工具,他們的觀察能力開始提高。
科學課程是以科學探究為核心的,那科學探究又以科學思維的培養(yǎng)為核心,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是一項重要任務。這節(jié)課中,學生并沒有急著開展實驗,而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對探究問題進行分析。學生不但學會“做中學”還在“思中學”。
這節(jié)課時時處處都能力看到學生智慧的花朵在綻放,到處飄著濃濃的科學味。
二、以活動產生合力,構建高效的課堂。
在設計中,我大膽地重整了教材,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目的在于構建高效的課堂。學生對我安排的小魔術活動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并自地探究其中的奧秘,形成了學習的驅動力。在認識空氣、魔術揭秘的活動中,學生通過動腦、動口、動手、動眼等多元體驗學得有滋有味,積極主動,形成了內驅力。學生對課外探究活動“紙的奇遇”,也產生了濃厚興趣,很好地延伸了探究了熱情,形成了延展力。相信,學生課外的科學探究學習一定不比課堂差。這三種力在課堂中形成了合力,學生成功地構建了科學概念,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
三、問題
這節(jié)課中,由于是異地教學,對學生的了解程度還不夠深,因此課堂調控方面還需要加強,也因如此,以后的教學中還應該扎扎實實地提高自身的基本功,把每一節(jié)科學課上得更好!
7、大班科學教案《認識時鐘》含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馬上要上小學了,為培養(yǎng)良好的作息習慣做準備。
活動目標
1、通過自己動手操作,更好的認識時鐘。
2、學習認識整點和半點。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的結果。
5、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教學重點、難點
能正確的認識時間,并區(qū)分整點和半點。
活動準備
時鐘模型一個。
活動過程
一、理解什么是時鐘?
1、開始時老師先唱一首時鐘歌,聽一聽時鐘有什么用途?滴答滴答當當當,滴答滴答當當當,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出示時鐘模型,看,我們認識它嗎?
提問:我們?yōu)槭裁匆J識時鐘?
二、 認識時鐘
1、 認識鐘面,看時鐘上面有什么?
有1—12個數字,兩顆針,長針和短針;長針是分針,短針是時針,這兩顆針都是順時針走。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個數字。
2、 認識整點,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指著1點、9點、12點的鐘面提問是幾點?并讓幼兒試著撥幾點的針。
3、 認識半點,分針指向6,時針剛過幾就是幾點半。(指著1點半、9點半、12點半的鐘面提問是幾點?并讓幼兒試著撥幾點半的針。
4,幼兒都到鐘面上進行練習,試著撥針認時間。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我們把一天生活的作息時間也進行了演練,幼兒興趣非常高,并記住了學習時間,上學放學時間,培養(yǎng)了他們熱愛時間的好習慣。
8、大班科學教案《認識正方體》含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正方體的基本特征,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2.學習觀察、比較與合作,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3.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4.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毛線、紙、水彩筆、正方體若干、立方體若干、大小不同的泡沫板。
活動過程
1.導入環(huán)節(jié)
用禮物的形式引出認識的對象——正方體,初步認識正方體。
2.基本部分
(1)玩一玩:幼兒進行第一次探索。
幼兒觀察正方體的特征,自由拼搭。
教師總結:正方體是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組成的。正方體有6個面。請幼兒進行驗證。
(2)搭一搭:幼兒進行二次拼搭。
在第一次拼搭的基礎上進行二次拼搭,要求6人一組合作搭出正方體。
總結:幼兒在拼搭的時候要找大小相同的六個正方形泡沫板才能拼搭出一個正方體。(banzhuren)少一個正方形和六個大小不一的正方形都不能拼成一個正方體。
(3)量一量:找出正方體
利用提供的工具量一量找出正方體。
總結:突出個別的,把不正確的進行講解。
3.結束:找一找
小朋友真棒,在我們幼兒園中也有好多的正方體,我們出去找找吧。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qū)別和本質聯系,從而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顒娱_展中,幼兒興趣濃厚,經過操作比較,能大膽表達形與體的區(qū)別,知道體是在形的基礎上構成的,而且在拓展環(huán)節(jié),幼兒能拓展思維,積極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體的,使經驗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內化。
9、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認識瓢蟲》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瓢蟲
活動目標:
1.了解瓢蟲的外行特征,學習用橡皮泥制作瓢蟲。
2.發(fā)展幼兒的搓,捏,團,壓等動作技能,鍛煉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3.引導幼兒初步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準備活動:紅,黑,橡皮泥捏成的瓢蟲一只,各種瓢蟲圖案一份。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認識瓢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
1.提問:你們看,今天老師請來了誰(瓢蟲,先出示7星,介紹完之后再引出他還有很多朋友,我們來看看都有些誰。他們長的什么樣?
2.你們仔細看看,他們長的那些地方是一樣的 ,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形狀一樣,背上的花紋不一樣)
3.逐一介紹瓢蟲:這只背上的花紋是怎么樣的----它叫XX瓢蟲(7星是益蟲,其它都是害蟲)。
4.教師指著圖讓幼兒集體說一遍瓢蟲的種類。
(二)出示橡皮泥范例,吸引幼兒注意
1.今天老師用橡皮泥做了一只瓢蟲,看看這只是什么瓢蟲?
2.討論瓢蟲的制作方法,教師根據討論的結果來進行示范。(可把身體各部分都先做好,再組裝上去)。
用紅色搓成半球體行當做身體。
用黑色橡皮泥搓成6條圓柱體當腳,連接在身體的兩邊,再加上觸角。
用黑色橡皮泥撮成幾個小圓 ,壓扁,貼在瓢蟲的背部。
3.幼兒動手制作,教師向有困難的幼兒提供幫助。
4.陳列作品,幼兒欣賞。
請做好了的幼兒將作品擺在展覽區(qū),其他小朋友可以來觀賞(雙手藏在身背后)最后將做的好的幾只點評(這只是誰做的,這叫什么瓢蟲,哪里最可愛,我們給他取個好聽的名字)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的開展讓孩子不僅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同時也讓孩子學習到了知識還增加了見聞。在活動中幼兒不光積極思考和還踴躍回答老師的問題,充分達到了教學的效果,這是一門很有創(chuàng)意的課。在教學類容來看我也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來安排的。在上課過程中更是充分抓住了幼兒的好奇心來進行教學讓幼兒在一種愉快的氛圍匯總進行學習。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學習到了知識。相信這樣的教學方法對幼兒的學習很有幫助。
10、大班社會教案《認識五官》含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本堂為社會活動課,由于幼兒年齡較小,對人的五官認識不夠全面,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五官,特開展本次活動課??紤]到本班具體情況,我把幼兒分為5個小組,需要用小鏡子觀察時,未能拿到小鏡子的幼兒便互相認識對方臉上的器官,可縮短等待的時間。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己嘗試活動,正確說出嘴巴、眼睛、眉毛、耳朵、鼻子的名稱和數量。
2、知道眼耳口鼻的用途。
3、教育幼兒要保護好眼耳口鼻這些器官。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認識五官的主要作用。
活動難點:知道怎樣愛護自己的五官。
活動準備
男孩頭像一幅、5面小鏡子、一瓶香水(供幼兒聞氣味)、數張保護五官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利用男孩頭像向幼兒介紹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的名稱.數量及位置。
教師:昨天,有位大哥哥到照相館照了一張相,他想叫我們班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頭像)瞧,大哥哥的樣子多神氣呀,!出自:快思老.師!他好像在跟我門說話呢:小朋友們,我想出道題考考你們,有誰知道我這圓圓的臉上都長了些什么?
1、幼兒看頭像正確說出眼、耳、鼻、嘴的名稱及數量。
2、告訴幼兒眼、耳、鼻、嘴在頭上的位置。
二、發(fā)給幼兒每組一面小鏡子,讓幼兒分別從鏡子里看清自己臉上的器官。
1、幼兒分別從鏡子里自己觀察?;ハ嘤^察。
2、教師提出:從鏡子里看看你的臉,認識小朋友的臉。
教師小結: 我們每個人都有兩條眉毛,兩個眼睛,兩只耳朵,一個嘴巴,一個鼻子;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齒和舌頭。
三、讓幼兒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并重點了解鼻子的用途。
1、通過嘗試,讓幼兒聞香水,知道鼻子可以聞氣味的。并引導幼兒回憶:小朋友想一想,你爸爸的鼻子平時是用來干什么的?媽媽平時用鼻子做些什么的?還有爺爺、奶奶的......
2、幼兒嘗試告訴別人: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體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樣都是不行的。如果沒有了眼睛我們就什么也看不見;如果沒有嘴巴就不能吃東西,不能說話;沒有鼻子我們就什么氣味也聞不到;沒有耳朵我們就什么聲音也聽不到。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3、看圖片,讓幼兒了解如何保護五官。
(1) 吃完東西要漱口,不亂吃臟東西。
(2) 看電視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塵或沙子進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 不能用手勾鼻子。
四、競賽游戲:找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教師依次說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幼兒馬上用手依次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看誰反應得又快又準。
五、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讓幼兒認識了五官,知道五官的用途及怎樣保護好五官。由于是生活中常見知識,幼兒學起來是比較快的。難點是知道怎樣愛護自己的五官,我覺得這方面應該教育幼兒,尤其是要強調,也要愛護幼兒園其他小朋友的五官,比如不能跟小朋友打架,弄傷小朋友的五官等,也可以以此側面教育到幼兒要團結互助,愛護小朋友。然后在分組問題上可能不是很全面的考慮了每個小朋友的教具,只一個小組用了一面小鏡子,應該每人用一面會更好,更能減少無效的等待時間。
11、大班科學教案《認識水》含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在一次 游戲結束后,我讓孩子們把弄臟的手洗干凈,可是孩子們卻在洗手的過程中玩起了打水仗,弄得我哭笑不得,我看孩子們對水有如此高的興趣,于是我設計了本課,讓幼兒了解水的基本性質,以及如何節(jié)約用水.
活動目標
1,學會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水的基本性質。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3,激發(fā)幼兒對水的探究興趣,并能意識到節(jié)約用水的重要性。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5,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水的基本性質.
難點:幼兒能分辨出幾種液體中哪種是水.
活動準備
玻璃杯若干,水,牛奶,白醋,玻璃球,每組一盆水
活動過程
一,以謎語的形式導入本課,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探究水的基本性質.
1,水是無色的.
出示水,讓幼兒觀察水有沒有顏色?并出示牛奶與水相比較,說說牛奶是什么顏色,水有沒有顏色,得出結論水是無色的.
2,水是無味的.
出示水與白醋,讓幼兒憑眼睛看能不能分辨出哪杯是水?然后讓幼兒用鼻子聞,白醋是什么味,水有沒有味,然后讓幼兒用小嘴品嘗,白醋的味道,水有沒有味道,得出結論水是無味的.
3,水是透明的.
讓幼兒每人拿一顆玻璃球,放在牛奶與水中觀察比較,能不能看到珠子,為什么水中能看到珠子?知道水是透明的,牛奶是不透明的.
4,水有流動性.
游戲抓水,每組幼兒有一小盆水,讓幼兒抓水,互相討論,能不能抓住水,得出結論水是流動的.
三討論水的用途,教育幼兒節(jié)約用水。
老師小結了水的性質后,問孩子們:“水能用來干什么呢?”讓幼兒互相討論后回答,孩子們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水可以洗臉、洗頭、洗腳、洗衣服、洗澡等等,老師可以擴寬思維告訴幼兒還可以滅火、灌溉農田、發(fā)電等,讓幼兒知道水的用途很大,人類離不開水,從而引出要節(jié)約用水。
讓幼兒設想如果沒有了水,我們會怎樣?廁所會怎樣?做飯時會怎樣?這樣加深印象讓幼兒真正做到節(jié)約用水。
師問幼兒:“你們見過哪些浪費水的現象呢?那以后應該怎樣節(jié)約用水呢?”老師小結
教學反思
首先在活動目標上感知水的基本性質以及水的流動性,知道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體驗了玩水的樂趣,了解了水的作用,知道人離不開水,要節(jié)約用水,在活動中目標均已達到,但是通過課后的反思,我覺得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不夠準確,有點偏向于科學小實驗了,因此在今后的目標制定上,還需要更加的嚴謹. 我在讓孩子第一次自由探索的時候,雖然能強調常規(guī),但是我發(fā)現有個別孩子出現爭搶材料的現象,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在反思時覺得是不是把材料分成人手一份,這樣孩子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了。雖然我為孩子準備的操作材料也是人手一份,但是是放在一起的,因此孩子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在引導孩子感知水的流動性時,我是通過游戲得出結論,孩子們都能很快的說出來,但是語言表達能力上還是有不足,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很好的表達出來.
今天的這個活動孩子們還是非常感興趣的,積極性也比較高,只是在進行操作方面時的常規(guī)還需要加強,以及語言的詞匯量也需要再日常生活中加以培養(yǎng)。
12、大班科學教案《認識鳥》含反思
活動意圖:
“鳥”是動物世界中的一個大的家族,到處都可以看到鳥的身影、聽到鳥的叫聲。而且教育的資源也很豐富:家庭養(yǎng)鳥、花鳥市場、公園有鴿子等。大班的孩子對鳥的認識有一定的經驗,他們喜歡給鳥喂食,還喜歡親近鳥。這些鳥有著不同的外表,不同的生活習性,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對人類有不同的作用。我認為,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鳥與人類的關系,探索不同鳥類的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有著一定的教育價值。
活動目標:
1、認識鳥的外形特征及其對人類的益處。
2、培養(yǎng)幼兒有目的的進行觀察、比較,并用語言積極表達。
3、感受鳥和人的密切關系,激發(fā)幼兒愛鳥的情感。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培養(yǎng)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鳥的圖片,鳥鳴的背景音樂,歌曲《百鳥朝鳳》,鳥的本領的漢字
活動過程:
一、 活動導入
1、聽自然界鳥叫錄音,引導幼兒進入鳥的世界。
師:猜猜是什么鳥?
(1)身穿黑長袍,尾巴像剪刀,愛在屋檐下,捉蟲喂寶寶。(燕子)
(2)說它像雞不是雞,尾巴長長拖到地,張開尾巴像把扇,花花綠綠真美麗。(孔雀)
(3)有種鳥兒本領高,尖嘴會給樹開刀,壞樹皮全啄掉,勾出害蟲一條條。(啄木鳥)
(4)遠看像只貓,近看像只鳥,夜晚捉田鼠,白天睡大覺。(貓頭鷹)
二、 鳥的外形特征
1、 分組討論:觀察鳥的圖片,說說鳥的外形特征。
2、 集中交流:你們發(fā)現鳥類的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嗎? 師小結:有羽毛、翅膀、會飛行、會生蛋·······
三、啟發(fā)性提問
1、師:會飛的動物都是鳥嗎?(蝙蝠、蝴蝶)
師小結:蝙蝠是哺乳動物,胎生。蝴蝶是昆蟲。
2、師:會生蛋的動物都是鳥嗎?(烏龜、蛇等)
師小結:烏龜是兩棲爬行動物,蛇是軟體爬行動物,鴨嘴獸是唯一卵生的原始哺乳動物。
3、師:有翅膀但不會飛的動物是不是鳥?(鴕鳥、企鵝、雞、鴨、鵝)
師小結:鴕鳥是鳥,但不會飛,只會在沙漠里跑。企鵝也是鳥,但它也不飛,它善于潛水游泳。(快思老師.教案網出處)雞、鴨、鵝以前是鳥,但由于人們長時間把它們飼養(yǎng)在家里,造成它們飛行本領退化?,F在人們稱它們?yōu)榧仪荨?/p>
四、鳥是人類的好朋友
(1)幼兒討論:
師:你喜歡小鳥嗎,為什么?
(2)根據幼兒的交流介紹幾種鳥 森林醫(yī)生——啄木鳥 捕鼠能手——貓頭鷹 學舌高手——鸚鵡 預測天氣——燕子 師小結:鳥是人類的朋友,它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有很大的益處。有的鳥能為莊稼除害蟲;有的能夠為樹木治病,有的能準確預測天氣的變化,有著漂亮的羽毛和動聽叫聲的鳥兒還能給我們帶來快樂,……我們小朋友要保護它們,千萬不要傷害它們。
五、結束(歌曲)
師:鳥在天空中飛翔的樣子多自在呀!來,讓我們也來做一回小鳥飛飛看。
活動反思:
活動一開始,我?guī)в變盒蕾p鳥的圖片,各種各樣的鳥深深吸引了幼兒,把他們帶到了一個鳥的世界中。接下來,我和幼兒共同談論自己喜歡的鳥,為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我讓幼兒分組探索,根據幼兒的講述,有機靈活地出現他們講到的鳥,然后我再補充,其實就是靈活地將幼兒沒有講到的講出來,豐富幼兒的知識。在幼兒對鳥的種類有大致的了解后,我?guī)в變哼M入下一環(huán)節(jié)“鳥的特征”的學習。這一環(huán)節(jié)運用提問,加深幼兒的印象,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以上環(huán)節(jié)我通過各種教學手段解決了這節(jié)課的重點,突破了難點。
幼兒科學教育僅靠集體活動是不夠的,因此我認為還要讓孩子們在日?;顒又欣^續(xù)探索鳥的世界,讓這一活動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讓幼兒充分感受到科學活動的生活化,體驗到所探究和學習的內容對自己的生活有意義。
13、小班科學教案《認識五官》含反思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因為脫離了親人的關心與照料,對幼兒園的生活不太適應,顯得有些無所適從,一些不良的習慣性行為就會慢慢滋生,如揉眼睛、摳鼻孔等。所以對小班幼兒來說,讓他們認識自己的五官,并啟發(fā)他們學習保護自己的五官,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否則,幼兒經常用手摳鼻孔、揉眼睛,把臟手或臟東西以及小珠子之類的東西放到嘴里,是極不安全,也極不衛(wèi)生的,所以組織此次活動是非常必要的,對幼兒很有教育意義。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得嘗試活動,正確說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眉的名稱和數量,了解它門在頭上的位置。
2、知道眼、耳、嘴、鼻、眉的用途。
3、教育幼兒要保護好眼、耳、鼻、嘴、眉這些器官。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活動準備:
男孩頭像一幅,眼、耳、口、鼻的器官貼絨,娃娃臉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利用男孩頭像向幼兒介紹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眉的名稱.數量及位置。
教師:昨天,有位大哥哥到照相館照了一張相,他想叫我們班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頭像)瞧,大哥哥的樣子多神氣呀,他好像在跟我門說話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題考考你們,你們誰知道我這圓圓的臉上都長了些什么?
1、幼兒看頭像正確說出眼、耳、鼻、嘴、眉的名稱及數量。
2、告訴幼兒眼、耳、鼻、嘴、眉在頭上的位置。并念兒歌
鼻子鼻子本領大,長在臉的最中央。
鼻子上面是眼睛,鼻子下面是嘴巴。
耳朵耳朵最聽話,長在我的頭兩旁。
二、找一找
1、教師說出五官的名稱,引導幼兒在自己的臉上找出來。
2、用手指一指,還可以在自己的好朋友臉上找一找。
教師小結: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眼睛,兩只耳朵,一張嘴巴,一個鼻子,一對眉毛;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齒和舌頭。
三、讓幼兒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并重點了解鼻子的用途。
1、通過嘗試,教師噴香水,讓幼兒聞一聞,知道鼻子可以聞氣味的。眼睛是用來看東西的,嘴巴是用來說話和吃東西的,耳朵是用來聽聲音的,眉毛具有美容和表情作用,能豐富人的面部表情,雙眉的舒展、收攏、揚起、下垂可反映出人的喜、怒、哀、樂等復雜的內心活動。
2、幼兒嘗試告訴別人: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體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樣都是不行的。如果沒有了眼睛我們就什么也看不見;如果沒有嘴巴就不能吃東西,不能說話;沒有鼻子我們就什么氣味也聞不到;沒有耳朵我們就什么聲音也聽不到。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3、讓幼兒了解如何保護五官。
(1) 吃完東西要漱口,不亂吃臟東西。
(2) 看電視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塵或沙子進入眼睛不能用手搓。<來.源快思教.案網>
(3) 不能用手勾鼻子.
(4) 在日常生活中,不把小豆子放入耳朵、鼻子里;不玩尖銳(刀子,剪子。。。)的東西,以免刺傷眼睛。
四、競賽游戲:指五官,即教師提問:鼻子在那里?(眼睛、耳朵、嘴、臉)孩子邊說邊指出來。還可以玩“看誰指得快”的游戲,即教師快說,孩子快指?;蛘咦尯⒆幼杂山M合,一個孩子說,另一個孩子指。
五、貼五官。
1、出示缺少五官的面部圖畫。教師說:“有一個小朋友,不知道五官的名字,所以五官朋友們都不和他玩了,瞧,他就變成這個樣子了?!眴l(fā)幼兒想一想:這個小朋友的臉上少了什么?
2、分別出示單個五官的圖片,請幼兒試著說出名稱,并嘗試貼到圖畫正確的位置(可反復進行)
3、鼓勵能準確讀出五官名稱并貼到正確位置上的幼兒,幫助遇到困難的幼兒。
4、請孩子在圖上粘貼好五官。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目的是讓幼兒認識五官,了解五官的具體作用,同時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一開始,我說“昨天有位大哥哥照了張相,他想考考你們,瞧他圓圓的臉上都長了些什么”? 一開始就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然后我利用男孩頭像向幼兒介紹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眉毛的名稱,數量及位置。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手指游戲《找五官》,幼兒用食指指著自己的鼻子,我說:“鼻子鼻子嘴巴,孩子的食指快速地從鼻子上移到嘴上(眼睛,眉毛,耳朵等),孩子們玩的很開心。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通過聽聲音、聞香水、品嘗食物、看圖片來了解五官的具體作用。然后我總結:我們每個人都有二個眼睛,二只耳朵,一個嘴巴,一個鼻子,眼睛里有眼珠,嘴巴里有牙齒和舌頭,它們是人體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樣都不行,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好自己的五官?;顒拥淖詈笫琴N五官,我為幼兒準備了五官的圖片 ,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從而鞏固五官的正確位置。孩子們在家長的陪同下完成了作品。瞧他們拿著作品得意的在照相時,我想這幾天的努力總算沒白費。當然這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是我的普通話不太標準,我要繼續(xù)努力,爭取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提。
14、大班科學活動《紙牌挑戰(zhàn)賽》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改變紙牌的形狀、增大支撐面來進行實驗。
2.在合作中探索紙牌搭高的方法。
3.樂意分享搭建過程中成功的方法和失敗的經驗。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5.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搭積木、折紙的經驗。
物質準備:紙牌若干
媒體準備: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活動引入
1.小朋友們好!歡迎大家來參加紙牌挑戰(zhàn)賽,今天我們要用紙牌來搭高樓!
2.生活經驗回顧:觀看生活中的高樓的圖片。
二、第一次操作:探索各種紙牌站立的方法
1.幼兒自由探索
師:我們首先來思考一個問題:“怎么樣讓紙牌站起來?”
2.幼兒動手操作
3.交流方法:
(1)大家想了哪些方法讓紙牌站起來的?
(2)小結:通過改變紙牌的形狀(增大了接觸面)讓其站立起來,而且“站姿”也有好幾種。
三、第二次操作:用紙牌搭一座三層的高樓
1.提出操作要求:每個人拿十張紙牌,想辦法造出三層高的樓,在三分鐘時間內完成。
2.幼兒動手操作
3.交流方法:你用的是什么方法?通過這種方法搭的高樓穩(wěn)不穩(wěn)?
4.問題討論:哪種方法可以讓高樓搭得更穩(wěn)更高?
5.小結:每一層都要有一個平面,搭的時候要輕拿輕放。
四、挑戰(zhàn)任務:紙牌搭高樓
1.提出操作要求:
(1)每組一副紙牌,比比10分鐘內哪組搭的樓又穩(wěn)又高。
(2)2人一組先找同伴商量:要搭建什么樣的高樓?用什么樣的站立方式才能讓高樓又穩(wěn)又高?怎樣分工?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發(fā)現問題。
(2)觀察同伴,互相學習。
(3)提出質疑,引發(fā)思考。
4.分享經驗,拓展話題
(1)相互觀看:比賽時間到了,相互看一下其他組搭建的成果。(照片)
?、僬埞谲娊M說說成功的秘密,搭得又穩(wěn)又高的原因。
?、跊]有成功的小組說一說,搭建時遇到了什么困難、高樓倒塌的原因。
(2)小結提升:用紙牌搭建一座高樓,底層的紙牌要搭的多,高樓的支撐面越大,高樓越穩(wěn)固!
(3)經驗拓展:如果不折疊紙牌,能否搭建高樓呢?看看其他挑戰(zhàn)者他們挑戰(zhàn)時的情景。
活動反思
經過這一次的科學探索活動,讓我更深的體會到了,孩子們的智慧真是不可估量。在開始進行這個活動之前,我還一直在擔心,小朋友們能不能想到讓撲克牌站起來的方法,如果啟發(fā)不起來,那么我的這個活動就難以進行下去。
但是他們在用一張牌站起來時就想出了很多的方法。在用撲克牌站的又高有穩(wěn)的這個環(huán)節(jié),對幼兒雖有一定難度,但他們在探索中嘗試,一直興趣有佳,最終結束時還意猶未盡。本次活動,幼兒在游戲活動中也獲得樂趣。整個活動條理清晰,一個環(huán)節(jié)接著一個環(huán)節(jié)很清楚很順暢。
當然,在這次的活動中,我也有失誤,教師的引導是關鍵,但是在幼兒用一張牌站起來時想出的很多方法時,這兒我引導的還不夠,沒發(fā)現幼兒更多的閃光點。在合作和組合的問題上沒有提出來,導致有的幼兒是用撲克牌在組合不是合作。這也給我在以后的活動中敲響了警鐘,設計教學活動一定要考慮周全,在上課之前要設想多種可能發(fā)生的情況,多注意幼兒的引導,這樣上課才能更加的從容不迫。
15、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排序》教案反思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排序。
2.發(fā)現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能夠正確地排序。
3.充分體驗排序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二、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操作感知排序。
活動難點:發(fā)現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能夠正確地排序。
三、活動準備:
PPT、畫紙,不同顏色的圓形貼片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探索毛毛蟲身體顏色的排列規(guī)律。
2.小結:我們把物體按規(guī)律排列方法的叫作有規(guī)律的排序。
(二)基本部分
<一>通過PPT初步感知排序,發(fā)現物體排列規(guī)律。
1.通過引導讓幼兒發(fā)現排球、小皮球的排列規(guī)律,感知有規(guī)律的排序。
2.將圖中男孩女孩按規(guī)律排序,鞏固有規(guī)律的排序方式。
3.通過引導讓幼兒發(fā)現大樹、小鳥的排列規(guī)律,認識有規(guī)律的遞增排序。
4.填空練習,鞏固有規(guī)律的遞增排序。
<二>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幼兒排序。
游戲“拯救白雪公主”
1.游戲:修好彩石路。
2.游戲:填補“勇氣之星”魔法項鏈。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按有規(guī)律的排序或有規(guī)律的遞增排序自主設計“勇氣之星”魔法項鏈。
活動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排序》,為了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我采用了律動導入活動,將它有規(guī)律的邊聽音樂邊做動作呈現在孩子們面前,這樣不但提高了幼兒的興趣,并且易于理解。然后通過出示生活中常見的規(guī)律順序圖由淺入深的讓幼兒理解了用圖形排列出規(guī)律來。為了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我設計了讓幼兒利用雪花片設計花邊,結果他們設計出了花色繁多的花邊。我覺得孩子們都做的非常成功,所以就出難題——插小旗考考他們。整個活動活動環(huán)節(jié)的安排從易到難,環(huán)環(huán)相扣。但在本次活動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
1、教師交代要明確
當幼兒在設計花邊時,幼兒欣賞了前面日常生活圖片,有了一定的經驗,幼兒在設計過程中方式很多,有立體的空間規(guī)律,也有平面的規(guī)律,幼兒的想象力非常的豐富。由于教師事先沒有準備充分,交代不清楚,既然是設計花邊,教師應該為幼兒準備一條長的帶子打底,交代幼兒應該從左到右設計,這樣在驗證的時候就一目了然了,便于幼兒理解,共同驗證。
2、教師演示要清晰
在插小旗的時候,很多幼兒很迷茫不知道接著該怎么插。我在出示小旗的時候把插好的小旗一起出示的,我請幼兒觀察正方形小旗和三角形小旗的不同,他們都找到了,正方形小旗的數量不變,三角形小旗的數量逐步增加,一次比一次多一面,由于我沒有演示給幼兒看,因此有許多幼兒都似懂非懂,導致在操作的時候出現了很多錯誤。我如果一面一面插,幼兒的注意力很更加集中,觀察得會更加仔細,這樣效果會更好。
3、驗證方式要多樣
在兩次操作活動驗證中,我的驗證方式是比較單一的,特別是插小旗的驗證,動作快的幼兒都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操作呈現給我,但動作慢的幼兒則還找不到這個規(guī)律,這樣導致很多幼兒等待的時間太長,這時候我可以利用幼兒同伴的資源幫助驗證,但是在課堂上我沒有這樣做。
4、時間控制要合理
在很多中我還為幼兒準備了很多材料在最后的游戲中運用,但由于前面插小旗花了很長時間,導致這個很多來不及放到下次。我覺得教師對教材的分析、課堂上對時間的把握也是很重要的,以后我應該多多改進。
16、大班科學活動《摩擦力》教案反思
一、活動目標:
1.了解物體間相互摩擦會產生摩擦力。
2.能與同伴合作實驗、觀察、記錄不同材質對摩擦力大小的變化。
3.體驗探究摩擦力的樂趣。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了解物體間相互摩擦會產生摩擦力。
難點:能與同伴合作實驗、觀察、記錄不同材質對摩擦力大小的變化
三、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兩種不同表面的“斜坡滑梯”。
2.粘有狐貍的木塊 16 塊。
3.普通木塊、粘有光滑即時貼的木塊、粘有砂紙的木塊、粘有皮筋的
木塊總共 16 塊。
4.光滑斜坡與草地粗糙斜坡玩具 4 組、光滑斜坡玩具 4 組。
5.記錄表、活動課件。
經驗準備:
1.活動前教師可讓幼兒體驗摩擦力現象,如:嘗試在草場地面上推小木箱,可以用什么方法讓小木箱更好推?(可放進小推車里)初步感受摩擦力產生時是什么樣的,有什么感受,初步了解身邊與其相同現象的事物。
2.幼兒有用各種符號記錄來表達自己想法的經歷,會用符號以及數字等方式進行記錄。
3.家長在家中與幼兒通過觀看新聞等方式對中國的科學技術有所
關注和了解。
四、 活動過程:
1.出示《母雞蘿絲去散步》圖片,教師講述故事引出科學實驗。
(1)出示母雞蘿絲和狐貍路過稻草堆、路過池塘的故事圖片,教師講述故事。
提問:蘿絲是一只非常聰明的母雞,它總能用巧妙的方法保護自己,今天母雞蘿絲又出來散步了,你們看發(fā)生了什么事?
(2)出示母雞蘿絲和狐貍越過柵欄的故事圖片。
提問:狐貍跳進了山坡上的小車里,你們猜,狐貍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2.實驗:小狐貍滑斜坡,探究不同光滑程度的滑道摩擦力是不同的。(1)教師出示教具,兩個相同高度的斜坡,一個斜坡表面光滑,一個斜坡表面是人造草地,引導幼兒猜測實驗。
提問:如果你是狐貍,你會選擇從哪個斜坡上快速的滑下來抓住母雞蘿絲呢?為什么? 那就讓狐貍來試一試吧!
(2)教師提出實驗要求,幼兒進行實驗驗證。
提問:狐貍在哪個斜坡上滑的快?跟你們剛剛猜測的結果相同嗎?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要求:狐貍要從紅色線的起點同時出發(fā),來比較一下哪一個斜坡滑的快,哪一個斜坡滑的慢。
(3)教師梳理提升幼兒經驗。
小結:當狐貍從斜坡滑下去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阻礙它下滑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因為長滿草地的斜坡表面粗糙,所以它的摩擦力大,狐貍下滑的就慢;而狐貍從光滑的斜坡滑下去時,所產生的摩擦力就小,所以狐貍下滑得快。
3.分組實驗:小狐貍有辦法,發(fā)現不同材料所產生的摩擦力大小不同并記錄表格。
(1)幼兒自由討論增加摩擦力的方法。
提問:這次母雞蘿絲又把狐貍引到了山坡上,狐貍心想,我一定要抓到母雞蘿絲!我要想一個方法,能讓我又慢、又穩(wěn)、又安全的滑下去抓到狐貍呢?小朋友們你們有什么好方法嗎?
(2)出示光滑斜坡玩具,幼兒分組用不同材料底面的小狐貍操作實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表格。
提問:哪些材料下滑的比較慢?哪些材料下滑的比較快?誰來與小朋友們分享一下你的實驗結果?(請 2~3 名幼兒上來介紹自己的實驗結果)
小結:原來橡皮筋、砂紙這些材料表面粗糙,下滑時增大了與光滑斜坡之間的摩擦力,下滑速度就會變慢,而光滑的即時貼和小木塊等材料表面光滑,下滑時減小了與光滑斜坡之間的摩擦力,下滑速度就會變快。
(3)幼兒分組比賽游戲,找出摩擦力最大的材料和摩擦力最小的材料并用數字排序的方法表征在表格里。
提問:請小朋友們兩組合作,在 4 個光滑斜坡上同時比賽,比較出哪個材質的小狐貍下滑最慢?哪個小狐貍下滑最快?
(4)幼兒分享游戲結果,教師小結提升。
4.結合故事情節(jié),嘗試運用摩擦力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講述故事結果,提升幼兒繼續(xù)探索的興趣。
提問:狐貍慢慢的滑下來,母雞蘿絲早就回家了!母雞蘿絲又一次躲過了狐貍,它可開心了,原來摩擦力這么有用啊!那小朋友們,在我們什么還有什么地方運用到了摩擦力呢?
(2)觀看圖片,嘗試運用增大或減小摩擦力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提問:下雨天或下雪天在光滑的馬路上行走,怎樣保證行人、車輛的安全?小朋友走在衛(wèi)生間的地面上,怎么樣才不會滑倒?滑梯要怎樣滑下來才安全?
(3)觀看視頻,了解摩擦力更廣泛的應用。
小結:摩擦力的本領真大!隨著我們中國科技發(fā)展的不斷強大,科學家運用減少摩擦力的方法制造出了高鐵、動車、磁懸浮列車等,我們國家自主設計的空中客車也是利用減少摩擦力的方法使空中客車又快又穩(wěn)的飛行,把我們安全的送到目的地,我們中國的科學家真是太棒了!希望小朋友們長大后也能像他們一樣,運用身邊的科學現象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出一份力,使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課后反思:
《摩擦力》選自大班《山東省幼兒園主題活動課程——教師用書》(山東大學出版社 2014 年 8 月第 2 版)第六主題《世界真奇妙》中的一節(jié)科學活動,是幼兒在對周圍常見的科學現象了解的基礎上又加深了探索的興趣。本節(jié)活動讓幼兒通過“猜一猜、試一試、玩一玩、比一比”,發(fā)現摩擦力這一科學現象,通過探索實驗知道摩擦力與物體表面粗糙程度有關,并能遷移經驗,回憶起生活中運用到的摩擦力現象。
活動亮點一:故事貫穿,增加活動趣味性。
《指南》中指出:“要注重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發(fā)展?!币虼宋以诒敬慰茖W活動中,我運用了繪本故事《母雞蘿絲去散步》中的故事情節(jié),沿著“狐貍從山坡上滑下來”引起小朋友們猜測:狐貍從光滑的山坡上滑下來速度快還是從長滿草地的山坡上滑下來速度快?引發(fā)幼兒動手操作實驗的興趣。
活動亮點二:自主探究,發(fā)現摩擦力產生的原因?!吨改稀房茖W領域中指出:“幼兒的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fā)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痹诨顒拥倪^程中,幼兒對摩擦力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幼兒之間在反復探究的過程中發(fā)現原來“小狐貍”從山坡上滑下來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阻礙下滑的力,這種力就叫做摩擦力。
活動亮點三:游戲實驗,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表面粗糙程度的關系。《指南》科學領域中指出:“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活動中,將幼兒分組進行游戲比賽,來實驗一下粗糙程度、光滑程度不同的材料,下滑速度的快慢,在幼兒激烈的比賽聲中,孩子們得到了答案,通過實驗發(fā)現:原來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而表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
活動亮點四:多媒體感官,回憶已有經驗,感知摩擦力在身邊的用處很大?;顒幼詈?,請幼兒回憶在生活中自己見到的摩擦力現象,再次提升幼兒對摩擦力的興趣,通過播放視頻,豐富幼兒對摩擦力更多更廣的認識,了解中國科學家運用摩擦力為我們制造出來的動車、高鐵、磁懸浮列車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捷,感受中國科技發(fā)展的偉大,產生熱愛祖國的情感,并體會到摩擦力的本領真大!
本次活動還存在不足之處:應給幼兒充足的時間探索實驗,充分驗證自己的猜測;最后了解生活中的摩擦力缺乏趣味性,在運用視頻的基礎上,添加一個游戲情境讓幼兒在結束活動后還有繼續(xù)探索摩擦力的興趣。
17、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時鐘在說話》認識時鐘教案反思
一、設計意圖: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笨梢姇r間是多么的寶貴。但時間對孩子來說卻非常抽象,他們一般體會不到時間的重要性。在與家長交流時,聽到家長擔心最多的是孩子做事拖拉,沒有良好的作息習慣。所以幼兒在5—6歲時就要開始幫助他們建立時間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指南》明確提到:我們要觀察孩子的需要,解讀幼兒,才能真正幫助幼兒。時鐘是孩子們了解時間、感受時間最直接的工具,因而我特設計活動《時鐘在說話》,以此為契機,生成有關時間的主題活動,引起孩子們對時間的關注,孩子對時間的認識與其生活經驗密切相關。
本節(jié)活動從幼兒的生活入手進行滲誘.如把早起床、早餐、晚上睡覺等時間較固定的環(huán)節(jié),用PPT和動畫方式將1—12個整點都設計在本節(jié)活動中,引導幼兒在一日活動各環(huán)節(jié)觀察時鐘,了解每項活動所用到的時間,讓幼兒充分感知時間,養(yǎng)成按時作息、珍惜時間的好習慣。最后通過游戲活動賦予枯燥乏味的科學領域教學“生命”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孩子們的探究欲望。
二、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學會看整點時間。
2、能將時間與生活經驗結合起來,了解時鐘在生活中的用處。
3、養(yǎng)成按時作息、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4、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三、活動準備:PPT、學具鬧鐘
四、活動重難點:仔細觀察鐘面,探索發(fā)現整點時分針和時針的位置規(guī)律,學會辨認整點。
五、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猜迷語:一張大圓臉,沒腿也沒嘴。沒腿會走路,沒嘴能報時。(謎底:鬧鐘)
2、教師出示鐘表圖片或實物鐘,引導幼兒觀察鐘表。
(二)、操作探索:
1、認識鐘面
問:請幼兒觀察鐘面上有什么。(有數字,有指針)
問:有多少個數字?數字是怎么排列的?(有12個數字,數字1~12是
按順序排列成一圈。最上面是12,最下面是6)
問:有幾根指針?它們有什么不同?(兩根指針,一根又細又長,是分針;一根又粗又短,是時針。
觀察分針和時針的運轉規(guī)律,教師轉動時鐘,請幼兒觀察并討論分針和時針有什么變化。
交流小結:分針走得快,時針走得慢,分針走一圓,時針才從一個數字走到另一個數字,就是一個小時。
2、認識整點
將實物鐘上的分針撥到“10”上和時針撥到“12”上,然后使分針轉一圈后正指向數字“12”,讓幼兒注意時針有什么變化。反復幾次操作,引導幼兒發(fā)現:只要分針正指“12”,時針就正指某一個數字。
介紹時間的兩種書寫形式,如1時和1:00都表示1時整或1點鐘;4時和4:00都表示4時整或4點鐘。
3、了解時鐘在生活中的運用
討論: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如幾點起床,幾點吃早飯,晚上幾點睡覺等。教師一邊請幼兒說,一邊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幫助幼兒梳理一天中的幾個重點時段。
4、游戲“老狼老狼幾點鐘”
一人扮演老狼,其他人問“老狼、老狼幾點鐘?”當出現整點的鐘面圖片時,請小朋友快速報時,當鐘面上出現12點整時,小朋友快速報時并藏起來。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時鐘在說話》教學設計及活動反思
所屬分類:大班科學教案 發(fā)布時間:2020-12-14 23:04:03
時間是寶貴的,如何讓幼兒對時間有概念,知道時間的重要性。幼師ok網小編為你推薦關于時間的活動教案,適合大班的活動,涉及科學領域。認識時鐘,知道時鐘在生活中的用處,養(yǎng)成按時作息,珍惜時間的好習慣。想要更多教案,歡迎關注幼師ok網。
一、設計意圖: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笨梢姇r間是多么的寶貴。但時間對孩子來說卻非常抽象,他們一般體會不到時間的重要性。在與家長交流時,聽到家長擔心最多的是孩子做事拖拉,沒有良好的作息習慣。所以幼兒在5—6歲時就要開始幫助他們建立時間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指南》明確提到:我們要觀察孩子的需要,解讀幼兒,才能真正幫助幼兒。時鐘是孩子們了解時間、感受時間最直接的工具,因而我特設計活動《時鐘在說話》,以此為契機,生成有關時間的主題活動,引起孩子們對時間的關注,孩子對時間的認識與其生活經驗密切相關。
本節(jié)活動從幼兒的生活入手進行滲誘.如把早起床、早餐、晚上睡覺等時間較固定的環(huán)節(jié),用PPT和動畫方式將1—12個整點都設計在本節(jié)活動中,引導幼兒在一日活動各環(huán)節(jié)觀察時鐘,了解每項活動所用到的時間,讓幼兒充分感知時間,養(yǎng)成按時作息、珍惜時間的好習慣。最后通過游戲活動賦予枯燥乏味的科學領域教學“生命”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孩子們的探究欲望。
二、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學會看整點
時間。
2、能將時間與生活經驗結合起來,了解時鐘在生活中的用處。
3、養(yǎng)成按時作息、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三、活動準備:PPT、學具鬧鐘
四、活動重難點:仔細觀察鐘面,探索發(fā)現整點時分針和時針的位置規(guī)律,學會辨認整點。
五、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猜迷語:一張大圓臉,沒腿也沒嘴。沒腿會走路,沒嘴能報時。(謎底:鬧鐘)
2、教師出示鐘表圖片或實物鐘,引導幼兒觀察鐘表。
(二)、操作探索:
1、認識鐘面
問:請幼兒觀察鐘面上有什么。(有數字,有指針)
問:有多少個數字?數字是怎么排列的?(有12個數字,數字1~12是
按順序排列成一圈。最上面是12,最下面是6)
問:有幾根指針?它們有什么不同?(兩根指針,一根又細又長,是分針;一根又粗又短,是時針。
觀察分針和時針的運轉規(guī)律,教師轉動時鐘,請幼兒觀察并討論分針和時針有什么變化。
交流小結:分針走得快,時針走得慢,分針走一圓,時針才從一個數字走到另一個數字,就是一個小時。
2、認識整點
將實物鐘上的分針撥到“10”上和時針撥到“12”上,然后使分針轉一圈后正指向數字“12”,讓幼兒注意時針有什么變化。反復幾次操作,引導幼兒發(fā)現:只要分針正指“12”,時針就正指某一個數字。
介紹時間的兩種書寫形式,如1時和1:00都表示1時整或1點鐘;4時和4:00都表示4時整或4點鐘。
3、了解時鐘在生活中的運用
討論: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如幾點起床,幾點吃早飯,晚上幾點睡覺等。教師一邊請幼兒說,一邊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幫助幼兒梳理一天中的幾個重點時段。
4、游戲“老狼老狼幾點鐘”
一人扮演老狼,其他人問“老狼、老狼幾點鐘?”當出現整點的鐘面圖片時,請小朋友快速報時,當鐘面上出現12點整時,小朋友快速報時并藏起來。
活動反思:
《時鐘在說話》這節(jié)活動的目的旨在使幼兒認識整點,能區(qū)分時針、分針,了解鐘面上數字的排列規(guī)律。初步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認識整點。為了提高幼兒對本節(jié)活動的興趣,我采用PPT、演示法、講解法和視頻教學法,使幼兒在保持興趣的同時更直觀、更主動的去掌握活動目的。整節(jié)活動幼兒學得主動,活動氛圍熱烈,知識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我用猜謎語的方式引出了活動主題,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鐘面上都有什么?培養(yǎng)孩子們觀察、探索的良好習慣。接著,我引導幼兒先觀察并認識鐘面上的1~12個數字,重點認識12、6這兩個數字的位置。了解12個數字的排列規(guī)律,知道數字1~12是按順序排列成一圈。然后讓幼兒認識時針與分針,讓孩子們仔細觀察這兩根針有什么不同,根據指針的長短、粗細辨別時針與分針。并通過實物演示,讓幼兒知道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系,分針走得快,時針走得慢,分針走一圓,時針才從一個數字走到另一個數字,就是一個小時。通過演示,幼兒看得清晰明確,興趣濃厚,在認識整點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在PPT中基本出示了12個整點的鐘面,讓幼兒自己通過觀察發(fā)現整點時,時針在哪里?分針在哪里。?接著我再出示幾個整點的書寫形式,幫幼兒將它與生活中的整點鏈接,鼓勵他們尋找生活中的時間。最后通過“老狼老狼幾點鐘”的游戲,賦予枯燥乏味的科學領域教學“生命”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孩子們的探究欲望。整個活動由淺到深、循序漸進,以游戲作引導,以示范講解為手段,讓幼兒從觀察入手,以多媒體、實物教學輔助,給孩子清晰、準確的概念。在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遵循活動性原則,綜合運用觀察法、游戲法、演示法、講解法和視頻教學法,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言語活動,激發(fā)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
18、這是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一分鐘》教案反思
一、設計意圖:
大多數孩子愛拖拉,為了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改變拖拉的習慣,設計了《一分鐘有多長》的活動,目的是想讓幼兒感受一分鐘的長短,通過操作活動了解一分鐘的作用,明白只要珍惜時間一分鐘也能做很多事情。從而體會到時間的寶貴,合理運用時間。
二、活動目標:
1、感知一分鐘時間的長短,初步建立時間概念。
2、愿意參加一分鐘的感知和操作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3、懂得做各項事情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三、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一分鐘”。
2、操作材料:筷子、彈珠;泥工板、油泥;彩筆、形狀涂色。
3、時鐘一個、記錄用的白紙、彩筆。
四、活動流程:
一、故事導入。
元元上學遲到的故事。(它告訴我們時間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
二、感知一分鐘的長短。
教師:你們知道一分鐘有多長嗎?答:60秒,很長。。。
教師:今天我請小朋友親自來體驗一分鐘長短。
通過課件鐘表中秒針走動60秒是1分鐘,來理解一分鐘的長短。
小結:秒針走動60秒是1分鐘。
三、討論交流:一分鐘可以干什么呢?
1、提問:小朋友可以想一想一分鐘我們能完成什么事情呢?
2、老師分享生活中一分鐘能完成的事情資料:
附:一分鐘,銀行點鈔機大約可以點1500張人民幣。
一分鐘,中央電視臺播音員大約可以播800個字。
一分鐘,人大約可以走80米。
一分鐘,汽車大約可以跑1200米。
一分鐘,大人跳繩可以跳160個… …
小結:看來一分鐘在我們的生活中真是太重要了,一分鐘不僅可以讓我們做很多的事情,還可以給我們帶來無盡的快樂。
四、操作體驗。
師:一分鐘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現在老師就給你們一分鐘的時間,看看一分鐘你到底能做多少事情。
1、介紹材料:筷子、彈珠;泥工板、油泥;彩筆、形狀涂色。
2、介紹規(guī)則:幼兒分四組。秒針開始走時,大家要一起動手,一分鐘停下來,看看大家一分鐘里能做些什么。
3、幼兒操作。請數數在一分鐘里你夾了幾粒彈珠(夾了幾粒珠子、圖幾個圓圈)。
4、交流匯總,教師記錄結果。
小結:時間是很寶貴的,這一分鐘過去了,就再也不會回來了。一分鐘很短,但如果小朋友抓緊時間,還是能做很多事情,我們可不能小看了一分鐘。只要我們抓緊每一分鐘的時間,做事專心,不拖拉,我們肯定會做更多的事情。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珍惜每一分鐘的時間。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根據本班的年齡特點及興趣愛好,以幼兒感興趣的競賽活動貫穿于整節(jié)課,讓幼兒充分感受一分鐘?;顒拥臏蕚浞譃橹R準備和物質準備,教師能充分為幼兒準備感興趣及富有挑戰(zhàn)性的操作材料。幼兒的知識準備,開展活動前幼兒已認識時鐘,并懂得一分鐘時間的概念。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情景及圖片,讓幼兒在愉快的活動中感受時間的重要。但是在游戲活動中我沒有很好的引導幼兒去說,由于教師組織活動比較緊張,所以導致整個活動教師的語言過多、語速較快,活動時間沒有很好的支配。通過本次活動讓我成長了不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更好的結合新綱要,學會如何有機地總結、提升幼兒的探索發(fā)現,同時我也要掌握幼兒的興趣點、年齡特征、知識生活經驗,在活動中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在探索中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有助于更好地進行師幼互動,從而才能達到教學的有效性。
19、大班科學社會《垃圾分類》教案反思
設計意圖:
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隨著資源的不斷開發(fā),資源浪費的日益嚴重,環(huán)境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幼兒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抓好幼兒時期的環(huán)保教育是刻不容緩的。
活動目標:
1.能區(qū)分可回收垃圾,有多垃圾,其它垃圾并能正確分類。
2.養(yǎng)成不亂丟垃圾的習慣,建立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fā)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活動重點:能對廢舊物進行分類,并認識相應的分類標志。
活動難點:在對廢舊物分類的基礎上,能分辨出那些是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
活動準備:ppt
活動過程:
一、說來信
地球媽媽生病了,他渾身不舒服咳嗽打噴嚏你們知道原因嗎?原來每天人類都會造出那么多的廢物和垃圾堆積在她的身上,使她又臟又亂,還有累,你們有什么辦法,幫幫地球媽媽嗎?
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垃圾分類
1.一般采用三角形循環(huán)的三個箭頭來表示可回收垃圾.像紙類,塑料,金屬,織物都屬于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垃圾還包括廢紙和紙制品,衣服和針織物,塑料制品,金屬。
2.大家觀察一下,這個圖標也是一個三角形,不過只有兩個箭頭,而且箭頭朝下這叫其它垃圾。
其他垃圾包括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外的廚房,煙蒂,塵土,一次性尿布等。
3.這個標志小朋友應該能猜到吧,它呢,就是有害垃圾。
像廢電池過期藥品,油漆桶,熒光燈管都屬于有害垃圾。
三 、現在來考考你們都記住了嗎?
像廢電池,它屬于有害垃圾。
紙和塑料杯都屬于可回收垃圾。
西瓜皮,桔子皮它都屬于其它垃圾。
四、小朋友們,簡直太棒了,我替地球媽媽,謝謝大家!
希望大家今天回家以后把這些知識講給爸爸媽媽,老師相信在小朋友們的宣傳下地球,媽媽會越來越美的,再也不會生病了
教學反思:
在此次教學活動中,我從幼兒身邊最為常見的垃圾入手,讓孩子們懂得了垃圾給環(huán)境、地球帶來的影響和危害,懂得了垃圾分為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三種,從而知道應養(yǎng)成不亂扔垃圾的良好衛(wèi)生行為習慣,同時利用廢舊紙盒變廢為寶學會制作陀螺。在活動開始時如果我利用圖片等對比的形式,讓幼兒看圖評價講衛(wèi)生和不講衛(wèi)生兩種情形的對比判斷,讓幼兒評價他人行為對錯中將會隊自身行為習慣有更好的引導作用。另外在制作陀螺過程中因為個別幼兒動手能力差,如果鼓勵幼兒互相幫助會讓他們共同提高動手能力及樂于助人的品行。
20、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時鐘在說話》教案
一、設計意圖: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可見時間是多么的寶貴。但時間對孩子來說卻非常抽象,他們一般體會不到時間的重要性。在與家長交流時,聽到家長擔心最多的是孩子做事拖拉,沒有良好的作息習慣。所以幼兒在5—6歲時就要開始幫助他們建立時間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指南》明確提到:我們要觀察孩子的需要,解讀幼兒,才能真正幫助幼兒。時鐘是孩子們了解時間、感受時間最直接的工具,因而我特設計活動《時鐘在說話》,以此為契機,生成有關時間的主題活動,引起孩子們對時間的關注,孩子對時間的認識與其生活經驗密切相關。
本節(jié)活動從幼兒的生活入手進行滲誘.如把早起床、早餐、晚上睡覺等時間較固定的環(huán)節(jié),用PPT和動畫方式將1—12個整點都設計在本節(jié)活動中,引導幼兒在一日活動各環(huán)節(jié)觀察時鐘,了解每項活動所用到的時間,讓幼兒充分感知時間,養(yǎng)成按時作息、珍惜時間的好習慣。最后通過游戲活動賦予枯燥乏味的科學領域教學“生命”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孩子們的探究欲望。
二、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學會看整點時間。
2、能將時間與生活經驗結合起來,了解時鐘在生活中的用處。
3、養(yǎng)成按時作息、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三、活動準備:PPT、學具鬧鐘
四、活動重難點:仔細觀察鐘面,探索發(fā)現整點時分針和時針的位置規(guī)律,學會辨認整點。
五、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猜迷語:一張大圓臉,沒腿也沒嘴。沒腿會走路,沒嘴能報時。(謎底:鬧鐘)
2、教師出示鐘表圖片或實物鐘,引導幼兒觀察鐘表。
(二)、操作探索:
1、認識鐘面
問:請幼兒觀察鐘面上有什么。(有數字,有指針)
問:有多少個數字?數字是怎么排列的?(有12個數字,數字1~12是
按順序排列成一圈。最上面是12,最下面是6)
問:有幾根指針?它們有什么不同?(兩根指針,一根又細又長,是分針;一根又粗又短,是時針。
觀察分針和時針的運轉規(guī)律,教師轉動時鐘,請幼兒觀察并討論分針和時針有什么變化。
交流小結:分針走得快,時針走得慢,分針走一圓,時針才從一個數字走到另一個數字,就是一個小時。
2、認識整點
將實物鐘上的分針撥到“10”上和時針撥到“12”上,然后使分針轉一圈后正指向數字“12”,讓幼兒注意時針有什么變化。反復幾次操作,引導幼兒發(fā)現:只要分針正指“12”,時針就正指某一個數字。
介紹時間的兩種書寫形式,如1時和1:00都表示1時整或1點鐘;4時和4:00都表示4時整或4點鐘。
3、了解時鐘在生活中的運用
討論: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如幾點起床,幾點吃早飯,晚上幾點睡覺等。教師一邊請幼兒說,一邊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幫助幼兒梳理一天中的幾個重點時段。
4、游戲“老狼老狼幾點鐘”
一人扮演老狼,其他人問“老狼、老狼幾點鐘?”當出現整點的鐘面圖片時,請小朋友快速報時,當鐘面上出現12點整時,小朋友快速報時并藏起來。
21、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瓶子哈哈鏡》教案
一、活動設計意圖:
瓶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個隨處可見的資源。本次活動我結合《水中哈哈鏡》這個素材點,將瓶子和水兩種元素進行巧妙地組合。以瓶子眼鏡的新視角,讓幼兒感受和體驗玩瓶游戲中的意外、驚喜、好奇和挑戰(zhàn)。
透過空瓶看世界,會變得怎樣呢?透過水瓶看世界,會發(fā)生什么奇妙的變化呢?水瓶橫著放和豎著放又會有什么不同呢?透過小小的瓶子眼鏡,不僅引發(fā)幼兒對當下變化的興趣和好奇、建構水瓶看物體的各種經驗。更萌發(fā)了幼兒對后續(xù)生活中科學現象的好奇和猜想,拓展幼兒的觀察視角,培育幼兒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思維。
二、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瓶子游戲,嘗試發(fā)現用水瓶看物體的有趣現象,并樂意探索影像變化的秘密。
2.能用語言較清楚地表述自己的發(fā)現和經驗。
3.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
三、活動準備:
1、實驗材料:
透明塑料水瓶、卡片、記錄卡
長條卡片(畫有同一方向、同一側面造型的連續(xù)小鴨多個)
2、視頻課件。
(1)實驗視頻:(小雞卡片在水瓶后移動的影像變化)
(2)觀賞視頻:(哈哈鏡原理)
四、活動流程
(一)玩一玩
1、實驗一:觀察現象,發(fā)現變化----透過水瓶發(fā)現一些影像變化。
(1)導入部分
●最近我們都在玩瓶子眼鏡的游戲。透過瓶子眼鏡,你們看到了哪些東西?
教師小結:瓶子是透明的,透過透明的瓶子往外看,能看清許多東西。
●如果在瓶子里加上水,會看到什么奇怪的現象?好玩的現象?變化的現象呢?(教師手拿裝滿水的瓶子引導幼兒猜測)
(2)交代實驗要求:
今天老師給你們提供實驗材料有:一只裝滿水的瓶子、一張聰明無比的光頭強。請你用裝滿水的瓶子去看光頭強,看看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變化?
教師小結:原來瓶子里裝了水,會發(fā)生這么多有趣的變化。有的變糊了、有的變大了、有的變長了、有的。。。。。。你都發(fā)現了嗎?我們再去看一次,大家看到的這些變化你都能看到嗎?要用上什么好方法才能看得到呢?并做好記錄。
2、實驗二:驗證經驗,探究原因---嘗試探究影像變化的秘密
(1)幼兒第二次實驗,教師重點觀察及指導:
●幼兒能觀察到幾種現象?倒的現象能看到嗎?有沒有新發(fā)現?
●通過個別提問,引發(fā)幼兒有意識探究:怎樣才能變大?怎樣才能變小?
(2)交流信息:
重點提問:
●你發(fā)現了幾種現象?比第一次多了嗎?倒的現象能看到嗎?有沒有新發(fā)現?
●為什么看同樣一個瓶子,有的人能看到許多變化,有的人只看到一種變化?有時能看到放大?有時又看到縮小?這是為什么呢?
教師小結:瓶子里有水無水、水多水少、瓶子與東西距離的遠和近、瓶子橫放和豎放,都會使你看出去的東西變得不一樣。瓶子不僅好玩,看瓶子的游戲中還藏著許多科學的小秘密。那是不是真的象你們猜的一樣呢?瓶子距離近,圖像就會變化呢?我們一起來做個實驗。
(3)教師“眼睛實驗”,重點驗證:距離和影像變化之間的關系。
3、實驗三:共同實驗,大膽猜測----發(fā)現改變物體位置后新的影像變化
(1)引出實驗器材,引發(fā)猜測:
如果一群小鴨子擺在水瓶后,我們會看到什么有趣的變化呢?
(幾個幼兒回答:會變大了,會小了,會胡了)
(2)視頻驗證。
(3)設疑:為什么小鴨子會向后走呢?瓶子里還會有什么有趣的現象?在這個疫情期間,我們可以和爸爸媽媽在家繼續(xù)起研究哦。
(二)觀賞視頻:哈哈鏡原理
結束活動:各位小朋友,今天的科學探索活動結束了,我們下次再見!
22、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認識年歷》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看年歷,初步學習使用日歷查找日期的方法。
2.運用年歷記錄家人生日,表達對家人的愛。
3.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及時間觀念。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PPT課件、幼兒人手一份年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用米妮生日引發(fā)幼兒對“年歷”的興趣。
師:哇,真是個好消息,米妮要邀請我們去參加她的生日派對。
2018年11月18日是星期幾?是不是周末?
二、基本部分
出示年歷,學習使用年歷查找日期。
1.認識年份。從年歷封面判斷“年份”。
2.認識月。一年有12個月,每頁上有單獨的數字代表“月”。12個月是按照順序排列的。
3.認識日。當月中的小數字代表“日”。
4.認識星期:“日”往上對齊一排的漢字代表“星期”,也稱“周”。每個月份中紅色數字代表星期六、星期日,也就是我們的雙休日。每個星期有7天。
教師小結:年歷的作用可真大,年歷上有年、月、日、星期這么多豐富的信息。
三、做游戲“找生日”,幫助幼兒鞏固對年歷的認識。
請幼兒運用掌握的方法,找出自己的生日在年歷中是哪一個月的哪一天。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后在年歷中找到家人的生日,并在年歷中圈出來,記得在那天給他們送上祝福。
活動反思:
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日歷》,活動一開始我就開門見山讓幼兒認識了今年的日歷,我發(fā)現大部分孩子不認識,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說上來。(快思老師.教案網出處)于是我用講一個關于年的故事來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們聽到有故事,興趣馬上就來了。
通過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兒理解的特點,使幼兒喜歡、理解日歷。果然,這種方式大大的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 天,分別住在12個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通過讓幼兒到前面來找年媽媽的孩子,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發(fā)現孩子們掌握的較好,效果也不錯。
23、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認識五官設計意圖反思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參與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教師在此過程中是引導者。
本次活動的設計思路:歌曲導入--教師示范引導--引導幼兒認識“五官”的名稱,位置,功能--幫助幼兒提高保護“五官”的意識。其設計意圖是通過游戲,圖片,兒歌的形式讓幼兒感知、理解、加深認識“五官”同時提高保護“五官”的意識。
活動目標
1.認識臉上五官的名稱和位置、功能。
2.學會保護五官的方法。
3.提高保護五官的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重點難點
1.活動重點:認識臉上五官的名稱及位置,并能說出五官的主要功能。
2.活動難點:學會保護五官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眼睛,嘴巴,鼻子,耳朵,舌頭的貼畫各四張。
2、大頭兒子和大耳朵圖圖的照片各一張。
3、小鏡子五個,臉譜四張。
4、呼吸、吃飯等情境圖片PPT。
5、五官歌曲,保護五官方法視頻。
活動過程
一、歌曲,卡通人物導入
1、教師播放歌曲(五官歌),用音樂引起幼兒注意。
小鼻子用處大,聞聞氣味全靠它
小耳朵真叫靈,樣樣聲音聽得清
小眼睛亮晶晶,樣樣東西看得清
小嘴巴用處大,吃飯唱歌全靠它
小鼻子用處大,聞聞氣味全靠它
...............
2、拿出大頭兒子和大耳朵圖圖的照片,引導幼兒認識卡通人物臉上有什么“五官”,展開詢問幼兒卡通人物臉上有什么“五官”。
小朋友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個小女孩,看看她的臉上是不是和圖圖,大頭有一樣的五官呢?
二、認識“五官”的位置和名稱。
1、玩照鏡子游戲:幼兒分組,五人為一組,輪流照照鏡子。
提問:小朋友們,告訴老師,你看到了臉上有什么東西。
2、運用順口溜幫助幼兒認識“五官”的位置。
教師親手示范,并分別指出五官的位置給幼兒看。小眼睛,在哪里? 高高山坡是鼻子。紅紅軟軟是嘴巴。嘴巴張開,啊啊啊,紅紅的伸出來,那是小舌頭。叮咚,聽到了,那是小小耳朵呀。
提問:小朋友們,現在請你告訴老師你的臉上“五官”在哪里?(全班幼兒一起邊指邊講。)
3、貼五官臉譜游戲
(1)邀請四位小朋友上來做示范,同時播放歌曲,讓幼兒用五官貼畫把“五官”貼在臉譜上。幫助幼兒記住“五官”的位置。
(2) 教師隨機拿掉一張貼畫,提問幼兒臉譜上少了什么五官。幾次重復操作,加深印象。
三、認識“五官”的作用。
1、播放PPT,展示吃飯,聞香味,聽聲音等圖片。
提問:(1)小朋友們看第一張圖片,鼻子會聞到什么味道呀?
(2)那么第二張圖片的小朋友張大嘴巴在干什么呀?
(3)第三張圖片的小女孩耳朵上戴著耳麥能聽到聲音對不對?
(4)那我們再看第四張圖片,我們捉迷藏的時候,蒙住眼睛,是不是什么都看不到了呀。
2、播放歌曲(五官歌),引導幼兒感知“五官”的作用。
小鼻子用處大,聞聞氣味全靠它
小耳朵真叫靈,樣樣聲音聽得清
小眼睛亮晶晶,樣樣東西看得清
小嘴巴用處大,吃飯唱歌全靠它
小鼻子用處大,聞聞氣味全靠它
...............
四、播放保護五官的視頻,幫助幼兒學習保護五官的方法。
1、教師講解視頻內容,一邊唱歌一邊演示。
保護五官 小眼睛,亮晶晶。
臟手揉它看不清。 鼻子呼吸聞氣味, 常摳鼻孔可不行。
耳朵就像倆兄弟, 常聽噪音可不行。
嘴巴說話嘗味道, 手進嘴里易生病。
保護五官做得好, 小朋友才更聰明。
活動總結
幼兒認識五官及五官的作用,眼睛能看東西,嘴巴能吃東西唱歌,舌頭能嘗味道,鼻子能呼吸,耳朵能聽見聲音。并學習了如何保護五官的方法。最后播放“五官歌”,幼兒一起唱,活動在愉快的氣氛中結束。
24、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排序規(guī)律》教案反思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排序。
2.發(fā)現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能夠正確地排序。
3.充分體驗排序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操作感知排序。
活動難點:發(fā)現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能夠正確地排序。
三、活動準備
PPT、畫紙,不同顏色的圓形貼片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探索毛毛蟲身體顏色的排列規(guī)律。
2.小結:我們把物體按規(guī)律排列方法的叫作有規(guī)律的排序。
(二)基本部分
<一>通過PPT初步感知排序,發(fā)現物體排列規(guī)律。
1.通過引導讓幼兒發(fā)現排球、小皮球的排列規(guī)律,感知有規(guī)律的排序。
2.將圖中男孩女孩按規(guī)律排序,鞏固有規(guī)律的排序方式。
3.通過引導讓幼兒發(fā)現大樹、小鳥的排列規(guī)律,認識有規(guī)律的遞增排序。
4.填空練習,鞏固有規(guī)律的遞增排序。
<二>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幼兒排序。
游戲“拯救白雪公主”
1.游戲:修好彩石路。
2.游戲:填補“勇氣之星”魔法項鏈。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按有規(guī)律的排序或有規(guī)律的遞增排序自主設計“勇氣之星”魔法項鏈。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以孩子們的操作為主,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活動過程首先讓幼兒找到小動物的排隊規(guī)律,然后讓孩子排一排,說一說身邊什么是有規(guī)律的,最后讓孩子們擺一擺,讓孩子們在展示的基礎上,老師加以總結?;顒拥哪康幕具_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規(guī)律排序?;顒拥倪^程能兼顧全體幼兒的需要,注意幼兒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幼兒都有成功和進步的體驗。
我認為本節(jié)課的亮點是“擺一擺”,在此環(huán)節(jié)幼兒可以自己動手把想的規(guī)律擺出來,體現了手腦互動,然后說出自己是按照什么規(guī)律擺的,在說時注意要說完整話,用“我是按照……規(guī)律排序的”句式完成。最后請小伙伴接著自己的作品往下排,小朋友來做小老師檢查是否正確。
我認為本節(jié)課的不足是缺少小組活動,下次設計時加小組活動,讓小朋友們有競爭意識,合作意識。
25、大班數學活動《認識日歷》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日歷對于大班幼兒來說并不陌生,幾乎家家都有,是幼兒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指南》中也指出“數學的核心目的就是引導幼兒初步感知數學的有用和有趣”怎樣讓這些內容由“枯燥”變得“有趣”呢?我實行了兩個策略和兩個變化。第一,利用多媒體游戲化教學將“年”變成了“年媽媽”的角色,由“抽象思維”變成了“具體思維”;第二,結合幼兒的親身體驗,如:制作“班級生日冊”、“合作游戲”等方式引導幼兒鞏固“看日歷找日期”的方法,讓幼兒由“被動學”變“主動學”。
與此同時,我還整合了語言活動中的兒歌,把“看日歷找日期”的方法可以總結成朗朗上口的小秘訣“先找月,后找日,最后對應找星期”這樣既發(fā)揮了幼兒的主動性,又便于幼兒記憶和使用。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適合大班幼兒的現有水平,也是幼兒感興趣的身邊科學。
活動名稱:數學
活動內容:《認識日歷》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日歷種不同符號的意義,知道一年有 12 個月,一個星期有 7 天及它們的排列順序。(重點)
2、掌握看日歷的方法,能迅速找出日歷中的日期。(難點)
3、感受日歷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體驗合作探索的快樂。
4、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5、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1、PPT 課件;
2、日歷冊和幼兒 1 寸照片;
3、四本掛歷冊、動物圖片及搶答牌經驗準備:
1、知道自己的生日;
2、對日歷有初步的了解
活動過程:
一、時光精靈導入,引導幼兒了解日歷的種類及日歷中不同符號的意義。
1、提問:今天是幾月幾日?出示各種日歷,引導幼兒了解日歷的種類及用途。
小結:這是日歷、月歷、年歷,他們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日歷”。2、組織談話,播放課件,引導幼兒初步認識日歷中不同符號的意義。小結:日歷中的不同數字,文字和顏色分別代表年份、月份、星期和節(jié)假日等。
二、結合故事《年媽媽和它的孩子們》,引導幼兒知道一年有 12 個月,1 個星期有 7 天及它們的排列順序。
1、講故事《年媽媽和它的孩子們》,引導幼兒知道一年有 365 天,12個月。
提問:年媽媽有幾個孩子?年媽媽給孩子蓋了幾座房子?大房子、小房子、最小的房子分別有幾座?大房子、小房子、最小的房子分別住多少人?
2、提問互動,引導幼兒知道一星期有 7 天及他們的排列順序
提問:為了讓孩子們生活更有規(guī)律,年媽媽是怎樣安排他們住的?是按照什么順序排列的?
小結:一星期有 7 天,他們是按照星期日——星期六排列的。
三、利用多種形式,引導幼兒掌握看日歷的方法,能迅速找出日歷中的日期,感受日歷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1、利用課件,初步掌握看日歷的方法
提問: 請小朋友在日歷中找出今天、昨天、明天分別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小結:找日歷的小秘訣就是先找月,再找日,最后對應找星期。
2、制作班級生日冊,進一步掌握看日歷的方法,感受日歷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玩法:在“大日歷”中找出自己的生日貼上照片并說出自己的生日是幾月幾日星期幾,鞏固幼兒找日歷的方法,最后制成生日冊.
3、“找節(jié)日大比拼”比賽,引導幼兒迅速找出日歷中的日期,體會合作探索的快樂。
玩法:4 人為一組,分為 4 組,教師說節(jié)假日,幼兒迅速在日歷中找到相應的節(jié)日,并圈出,馬上舉起搶答牌,又快有準的一隊加分。
小結:今天小朋友都學會了看日歷找日期的小秘訣,其實日歷中還藏著許多小秘密,比如說公歷和農歷,回家可以和爸爸媽媽繼續(xù)探索哦!
課后反思:
《認識日歷》這節(jié)數學活動是山東省幼兒課程指導用書大班上冊里的數學活動之一,我們根據本園幼兒年齡特點又把目標進行了微調,細化,把掌握方法,能迅速找到日歷中的日期作為本次活動的難點。同時也把活動進行了新的設計,因為對于日歷,大班幼兒已知經驗較淺,概念數字性內容太多,幼兒難于理解,所以我們經過各種討論研究了各種方案,來增添課程的游戲性,希望孩子能在游戲中需要結合重大節(jié)日及生活經驗,在反復觀察、驗證中熟練掌握看日歷的方法。
活動開始是以“時光精靈”的出現引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提問今天是幾月幾日,引發(fā)幼兒對日期的認識。因為錄制當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中國海軍成立 70 周年”所以我臨時為孩子進行提升,告訴他們這個重大的活動在我們青島舉行,增添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怎樣了解日歷中的基本信息及之間的關系,是活動中自主翻閱日歷發(fā)現秘密還是運用故事來幫助幼兒梳理。通過各種實踐,最后我們選擇在課前讓幼兒先了解日歷里都有什么,不僅節(jié)省時間還能讓幼兒提前了解日歷中的內容,這也體現了孩子的“主動學”?;顒又幸部闯龊⒆觽兓丶彝ㄟ^自主觀察后,發(fā)現了許多日歷的“秘密”,對日歷有了一定的了解。為了使孩子進一步對日歷里的內容直觀了解,我把故事《年媽媽和他的孩子們》更貼合實際的進行設計讓幼兒通過多媒體的演示直觀了解日歷中的基本信息及之間的關系,易于孩子理解?;顒又泻⒆觽児适侣牭姆浅UJ真,大部分小朋友都能說出一年有 365 天、一年有 12 個月,一個星期有 7 天,每個月有多少天等,孩子們掌握的還是不錯的。
接下來,怎樣讓孩子更有效的了解看日歷找日期的方法,在活動中易于孩子們操作呢?老師們不斷探索協商,最后總結出了郎朗上口“看日歷找日期”的小秘訣,通過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掌握看日歷找日期的正確方法。活動中老師對孩子們的方法進行梳理,總結成小秘訣后,這樣既發(fā)揮了幼兒的主動性,又便于幼兒記憶和使用。用了這種方法后孩子們在后面的活動中更加快速便捷的使用“秘訣”找到自己的生日與節(jié)假日,達到了預期目標。
當然在活動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整節(jié)活動老師后半節(jié)由于時間問題,有點倉促,在最后的“找節(jié)日大比拼”環(huán)節(jié)中獲勝的秘訣是分工明確,如果先提問一組孩子是怎樣分工的,讓他們與其他同伴分享效果會更好,在過程中孩子分享的時間少,四輪游戲改為了三輪游戲,沒有對答對的組進行有效的表揚與梳理,“為什么又快有準的找到節(jié)日呢?”,從而鞏固“看日歷找日期”的方法,缺少總結,如果最后再激發(fā)孩子的興趣點,繼續(xù)挑戰(zhàn)效果會更好。
26、大班科學活動《探索人體》教案
本活動通過幼兒了解自己,培養(yǎng)自我保護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它與幼兒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系,是幼兒很熟悉的人體器官之一,對皮膚的探索,符合幼兒直覺行動思維和形象思維的特點,可見、可聞、可觸摸、可操作。
活動目標
1、萌發(fā)探索人體的興趣。
2、在觀察和操作中,初步了解皮膚的構造和功能,提高觀察能力和觸覺感受力。
3、知道要注意保持皮膚的清潔,并使皮膚不受到損傷。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 幼兒已認識過人體的某些器官
2 操作材料:冷水、熱水、夾子、羽毛、石子、玻璃球、絨毛玩具、木塊、放大鏡、印泥、白紙、記號筆。
活動過程
1 幼兒互相找身上的皮膚,知道皮膚的重要性。
1)小朋友,你們覺得人體中什么器官最重要?
注:在幼兒已認識了人體一些器官的基礎上,我請幼兒自由發(fā)表意見:人體哪種器官最重要?其目的在于復習以前學過的有關人體器官的知識,同時也促使幼兒多角度地去思考問題,促進幼兒的思維活動。
2)請小朋友互相找一找身上哪些地方有皮膚。(幼兒觀察議論,得出人的身體上每個地方都有皮膚。)
注:好奇心是幼兒學習的內驅力和學習獲得成功的先決條件。在幼兒看來,這是很好玩、有趣的一件事,它喚起了幼兒強烈的好奇心,正是在這種好奇心的驅使下,使幼兒能專心致志地去尋找、去觀察。
3)皮膚是我們人體最大的器官,那我們如果沒有皮膚會怎么樣?
注:如果我們沒有皮膚會怎么樣?孩子們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想象力。有的說:沒有皮膚,血都流出來了;有的說;沒有皮膚,我們會死的;有的說:沒有皮膚,人會變得很難看……他們善于思考、積極表達,這種良好的學習品質是非常難得的。
小結:皮膚就象我們的外衣一樣,人身上不能沒有它。
2 通過觀察和操作,了解皮膚的構造和功能。
1)請小朋友去玩一玩桌上的材料,互相說說發(fā)現了什么,感覺到了什么。
材料安排
第一組 冷水、熱水 第二組 夾子、羽毛
第三組 石子、玻璃球 第四組 絨毛玩具、木塊
第五組 放大鏡、印泥、白紙 第六組 記號筆
注:操作物體、觸摸是兒童獲取科學經驗、形成和運用科學概念的源泉,也就是說只能通過他自己的探索、操作物體、感知來建構物質世界的觀念,理解事物之間的關系。因此,我為幼兒準備了多種多樣的材料,使每個幼兒有多次接觸材料的可能性。在這過程中,孩子們表現得積極、主動、輕松而無拘束,他們用各自不同的方法去發(fā)現、去感受,用自己的語言大膽地表達,與同伴交流。
2)請小朋友說一說發(fā)現了什么、感覺到了什么。
注:孩子們的回答是這樣的:一只臉盆里的水是冷的,一只臉盆里的水是熱的;夾子夾在手上很疼,羽毛碰在手心上癢癢的;石子是粗粗的,玻璃球是滑滑的;玩具是軟軟的,木塊是硬硬的;用放大鏡可以看見手上有毛孔、汗毛,手上還有指紋和手紋;用記號筆畫一條線在手上,把皮膚拉緊,線條就變長了……從孩子們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們通過觀察、操作、與材料的充分作用,已經在感知經驗的基礎上主動建構了有關皮膚的構造與功能,它是靠幼兒自己去理解的。幼兒得到了樂趣,活躍了思維,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小結:皮膚上有細細的毛孔和絨絨的汗毛,熱了,毛孔能幫助身體排汗、散熱;冷了,毛孔就縮小,不讓冷空氣進入體內。手上有指紋和手紋,而且每個人的指紋和手紋是不一樣的;它還能感覺出冷、熱、痛、癢,感覺出物體的軟硬、光滑和粗糙;皮膚還具有彈性。
3)小朋友去玩一玩剛才沒玩過的材料。
注:設計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讓能力較差的幼兒能夠去操作盡可能多的材料,發(fā)現、感受剛才未知的經驗。而能力較強的幼兒則可更深入地進行觀察、探索、思考,尋求多種方法。
3 討論如何保護自己的皮膚。
啟發(fā)幼兒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討論:要勤洗澡、洗臉、洗頭、換衣,防止尖利的器具損傷皮膚,傷了要及時擦藥,要加強鍛煉,使皮膚更健康。
注:在已經認識了皮膚的構造和功能的基礎上,我很自然的把問題引到了自我保護上。在這里,我并沒有運用傳統的說教法,而是通過幼兒與同伴之間、幼兒與老師之間的討論來獲取知識。教師的主導性與幼兒的主體性處理得恰到好處。
4 游戲:對與錯
請小朋友仔細聽,如果我說得話是對的,就舉起手中的紅卡,如果是錯的,就舉起手中的綠卡。
1)蔬菜和水果使我們的皮膚變得不健康。 (錯)
2)喝水對皮膚有好處。 (對)
3)皮膚被劃破了,就再也不會好了。 (錯)
4)小朋友用了化妝品能使皮膚變得更漂亮。 (錯)
5)最薄的皮膚是嘴唇,最厚的皮膚是指甲。 (對)
注: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說是活動達到了高潮,運用孩子樂于接受的形式——游戲,來增加、加深對皮膚的認識,顯然是成功的,它抓住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使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知識,起到了擴展、補充的作用。
27、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世界氣象日》教案
本篇是幼兒園大班活動,利用本園為氣象幼兒園的優(yōu)勢,組織幼兒參觀氣象中心業(yè)務大樓,初步了解2001年世界氣象日主題“天氣、氣候和水的志愿者”的含義,了解天氣預報的制作過程,認識簡單的天氣符號,學習記錄天氣,通過了解氣象與生活、農業(yè)的關系,激發(fā)愛科學、學科學的欲望。
目的:
1.了解世界氣象日的意義。
2.了解天氣預報的制作過程,認識簡單的天氣符號,學習記錄天氣。
3.了解氣象與生活、農業(yè)的關系,激發(fā)愛科學、學科學的欲望。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能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活動一今天是世界氣象日
準備:
錄像、圖片資料等。
過程:
1.利用本園為氣象幼兒園的優(yōu)勢,組織幼兒參觀氣象中心業(yè)務大樓(當日氣象業(yè)務大樓對全市開放),感受3月23日世界氣象日的隆重氣氛。
2.初步了解2001年世界氣象日主題“天氣、氣候和水的志愿者”的含義。
3.參觀氣象中心業(yè)務平臺,了解氣象雷達、氣象衛(wèi)星接收和數字化天氣預報系統等現代化氣象設備及每日天氣預報的制作過程。
4.觀看氣象科技圖片展,重點了解氣象服務的基本功能和減災防災的各種手段,激發(fā)幼兒對氣象的興趣。
延伸活動:
1.收看新聞媒體關于世界氣象日活動的各種報道。
2.家園共同收集有關災害性天氣的資料。
活動二 我是小小志愿者
準備:
天氣符號圖、自制氣象觀測百葉箱、最高溫度表、最低溫度表、記錄本。
過程:
1.回憶參觀內容,說說自己最感興趣的事。
2.認識基本天氣符號圖,理解每種圖形的含義。
3.每日在規(guī)定時間內,到幼兒園的氣象觀測場認讀最高溫度表和最低溫度表(分組進行),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嘗試用規(guī)范格式記錄天氣情況。
延伸活動:
1.持續(xù)進行每日氣溫觀測和天氣情況記錄,對每周、每月的天氣情況進行統計,初步了解一個季節(jié)的基本氣候特征。
2.幼兒在家自備溫度計,和家長一起早晚觀測、記錄居室溫度,并定期將記錄表帶到幼兒園與同伴交流。
活動三 我愛觀察氣象
準備:
災害性天氣實景掛圖,幼兒搜集的災害性天氣資料,故事掛圖,種子。
過程:
1.借助故事掛圖,講述《草船借箭》故事,討論氣象和軍事的關系。
2.觀看各種有關惡劣氣候的掛圖和卡片,了解各種惡劣氣候對人類的影響,知道人類是如何運用現代氣象科技手段將災害減少到最小程度的。
3.討論天氣和兒童生活的關系,知道如何根據天氣變化保護自己身體。
4.學習農業(yè)諺語,了解氣象與農業(yè)的關系。
延伸活動:
1.師幼一起種植黃豆,并作好天氣與種子生長情況的記錄。
2.和家長一起參觀植物園、苗圃等,了解植物生長的氣候條件。
28、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禾苗的秘密》教案
二、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幼兒在故事中理解生活中數學的10以內的點數,比較多少的概念。
2.幼兒能聽懂故事情節(jié),并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
3. 幼兒在故事中意識到要保護野生動物,培養(yǎng)幼兒有愛心。
4. 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并能用恰當的詞匯進行描述。
5. 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三、活動準備:
1.編寫故事《禾苗的秘密》
2.制作PPT動畫
四、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老師:你們想知道禾苗的秘密嗎?
幼兒:想知道。
老師:我們一起來看故事把這個秘密找出來。
2.教師講故事:
春天來了,1株禾苗上有2只蟲子,3只青蛙又吃掉了2只蟲子,接著出現4條蛇,5只老鷹,6個獵人,7只狗,8只熊,9只蜜蜂,10個警察。最后,動物們四散逃跑,獵人被警察抓走了。
3.說一說故事中的數字規(guī)律
1株禾苗2只蟲子3只青蛙4條蛇5只老鷹,6個獵人,7只狗,8只熊,9只蜜蜂,10個警察??偣?0個數,每次都遞增1,每次比前一次多。
4.說一說故事中的道理:
提高幼兒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在生活中不虐待小動物,對小動物有愛心。
5.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聽了今天的故事從中得到了很多樂趣,請你們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并一起分享自己的想法。
29、大班科學活動《找平衡》優(yōu)秀教案
中活動中探索物體的平衡,嘗試找到物體的平衡點,知道物體的每一面只有一個平衡點,培養(yǎng)幼兒樂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體驗探索的樂趣。
設計意圖
生活中很多物品都滲透著平衡原理。平衡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他們每天都接觸很多平衡現象,如撐起的雨傘,一上一下的蹺蹺板等,幼兒對此很感興趣。我們從日常生活中選取材料,設計了這節(jié)活動。如何讓幼兒了解平衡的原理,解開平衡的秘密,是本次活動探討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因此,整個活動以各種有趣的游戲、探索操作等貫穿始終,引導幼兒親身感受和體驗平衡,從而萌發(fā)對平衡這一科學現象的探究興趣。我設計的本次活動,旨在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探究能力,培養(yǎng)幼兒勤動手、勤動腦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探索物體的平衡。
2.嘗試找到物體的平衡點,知道物體的每一面只有一個平衡點。
3.樂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體驗探索的樂趣。
重點難點
難點:探索物體的平衡。
終點:嘗試找到物體的平衡點,知道物體的每一面只有一個平衡點。
活動準備
彩筆、剪刀、紙,各種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僅限中文教案,由于照片涉及個人隱私及肖像權等問題,請不要添加含幼兒肖像的照片!)
一、試一試,探索紙的平衡
1.出示紙和彩筆
這是什么?彩筆可以在紙上畫畫,但是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用彩筆把紙頂起來,你們可以嗎,請你們自自己試一試。
2.師生交流。
你是怎么樣把紙頂起來的?請幼兒示范。
小結:原來用彩筆頂在這個點上,紙就保持平衡了,我們把能讓紙保持平衡的這個點叫“平衡點”。請小朋友再來試一試,找到平衡點用彩筆打一點做出標記。
4.幼兒再次操作,請小朋友們找一找紙的其他地方有沒有平衡點。
小結:所以紙的一個面上只有一個平衡點。
二、剪一剪,體驗紙的平衡點的變化
1.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將紙剪去一個角,紙的平衡點是否有變化。
2.幼兒猜測。
3.幼兒操作 :剪一剪,體驗紙的平衡點的變化。
4.師生交流。
小結:紙的形狀改變了,它的平衡點也會改變。
三、玩一玩,探索各種積木的平衡
1.出示玩具積木,請幼兒用鉛筆使他們保持平衡。
2.幼兒操作 ,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嘗試積木各個面的平衡。
3.交流分享。
小結:通過嘗試,我們發(fā)現只要找到積木每一個面的平衡點,它們都能保持平衡。
四、做一做,嘗試用身體的各個部位使物體保持平衡。
出示布飛盤,請幼兒想辦法把它們平穩(wěn)地頂起來。
用頭頂、用手掌頂、用膝蓋頂、用腳頂、用拳頭頂、用肩膀頂、用手指頂等。
小結:許多物體都能保持平衡,只要你能找到那個神奇的平衡點。
五、說一說,看一看,生活經驗拓展
1.請幼兒說一說生活中你在哪里見過利用平衡原理做出來的東西
小結:吊燈、吊扇、吊飾都是我們身邊的平衡現象,科學家利用平衡原理制造了很多東西像蹺蹺板、天平、秤等。
2.請幼兒欣賞雜技,感受平衡的奇妙。
雜技是高技術的平衡,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雜技的神奇吧!觀看雜技視頻。
生活中還有很多事物都運用到平衡原理,希望小朋友好好學習,長大后也能利用平衡原理發(fā)明更多東西。
活動總結
在活動中我首先讓幼兒探索白紙的平衡點,然后讓幼兒把找到的平衡點進行標記,再讓幼兒改變紙的形狀,再次找平衡點,知道物體形狀的改變會讓平衡點也隨之改變,之后讓幼兒找找其他物品的平衡點,但是在這里介紹活動規(guī)則是沒能講清楚活動的要求,導致活動中有部分幼兒不能清除明白的操作,讓這一環(huán)節(jié)表現得有些凌亂,所以老師又需要加強操作要求的講解,在這里浪費了很多時間。經過各位老師的建議,在總結環(huán)節(jié),應該有一個記錄,讓幼兒能直觀的感受他們操作的結論,更能鞏固幼兒對本次活動的認識。
另外,在活動中我還需注意自己的提問語言,需要跟多的思考,提煉語言,減少無效提問,給幼兒正確的引導,在幼兒回答錯誤時 能及時糾正,特別是幼兒找到的不是平衡點而是一個面時,應該及時提醒,才不會偏離自己的目標設定。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內容,如果您覺得不錯請轉發(fā)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哦!
30、科學活動《認識鐘表》大班數學教案反思
引導幼兒喜歡參與游戲,認識整點和半點,初步了解鐘表表面的結構,認識時針和分針。鼓勵幼兒愿意互幫互助,團隊合作。
設計意圖
時間與孩子們的一日生活息息相關,孩子們又將進入小學,此時對鐘表的認識非常重要。所以我選擇了這個活動。關于認識鐘表方面,這是我們第一次活動,因此我將知識性目標定位在初步了解鐘表表面結構,認識時針和分針。認識整點和半點。情感態(tài)度的目標定位在喜歡參與游戲,愿意互幫互助,團隊合作。在活動過程中,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同時又最符合孩子們學習的方式,因此我創(chuàng)設了5個游戲來貫穿整節(jié)活動,猜謎游戲、它們缺了什么?幾點了?撥撥樂、老狼老狼幾點了?活動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最直觀、有趣、簡單的幫助孩子們梳理已有經驗同時生成新的經驗。在活動的最后,為了讓孩子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復習同時將所學遷移到生活中,我給孩子們留一個小任務。根據自己的作息時間制作時間表。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鐘表表面的結構,認識時針和分針。
2.喜歡參與游戲,認識整點和半點。
3.愿意互幫互助,團隊合作。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認識時針和分針,認識整點。
活動難點:認識半點。
活動準備
PPT、好玩的數學軟件、鐘表學具、場地。
活動過程
一.謎語游戲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猜猜是什么吧。
謎 語
弟弟長,哥哥短,
兩人賽跑大家看,
弟弟跑了十二圈
,哥哥一圈才跑完。(鐘表)
二、游戲《找不同》
?了解鐘表的表面結構,是由數字、指針組成。
師:10秒鐘的時間請你觀察左右兩幅圖片,找出不同的部分。
1、少數字(隨機)
2、少指針(時針、分針)
三、認識整點、半點
師:請你仔細觀察這兩塊鐘表。它們顯示的時間是幾點?
師:它們的時間不同,但哪里相同呢?
小結:在整點的時候,分針永遠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以此類推:認識半點)。
四、游戲《搶時間》
規(guī)則:教師出示鐘表盤,請小朋友提問現在是幾點,教師說出時間幼兒快速將鐘表盤上的時間撥正。
五、游戲:時間爭霸賽
規(guī)則:
1.5人為一組
2. 聽指令,按照指令將鐘表盤調出相對應的時間。
六、結束
教師小結:鐘表可以告訴我們現在是幾點了,通過看鐘表我們知道現在就要做什么事情了。時間離開我們就不會回來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對鐘表有了更深的認識。本次活動教師以游戲貫穿始終,教學內容由淺入深,遵循循序漸進原則,以幼兒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為手段。使幼兒操作精確,給孩子準確的概念。在觀察和實際操作的游戲中認識鐘表的表面結構以及整點和半點。同時又將活動游戲化,讓幼兒在玩中學將原本枯燥的活動變?yōu)槿の缎允恪?/p>
此活動能緊扣目標,提供不同的內容設計。例如“認識整點、半點”環(huán)節(jié)中,根據目標提供了鐘表盤,通過讓幼兒觀察來說出鐘表的表面結構。“時間爭霸賽”環(huán)節(jié)在游戲中鞏固整點、半點,這樣既可以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又可用不同的形式來鞏固幼兒學習的知識,在開心快樂的氛圍中收貨了知識。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內容,如果您覺得不錯請轉發(fā)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哦!
31、大班科學活動《認識五官》優(yōu)秀教案
通過游戲,圖片,兒歌的形式讓幼兒感知、理解、加深認識“五官”同時提高保護“五官”的意識。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參與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教師在此過程中是引導者。
本次活動的設計思路:歌曲導入--教師示范引導--引導幼兒認識“五官”的名稱,位置,功能--幫助幼兒提高保護“五官”的意識。
其設計意圖是通過游戲,圖片,兒歌的形式讓幼兒感知、理解、加深認識“五官”同時提高保護“五官”的意識。
活動目標
1.認識臉上五官的名稱和位置、功能。
2.學會保護五官的方法。
3.提高保護五官的意識。
重點難點
1.活動重點:認識臉上五官的名稱及位置,并能說出五官的主要功能。
2.活動難點:學會保護五官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眼睛,嘴巴,鼻子,耳朵,舌頭的貼畫各四張。
2、大頭兒子和大耳朵圖圖的照片各一張。
3、小鏡子五個,臉譜四張。
4、呼吸、吃飯等情境圖片PPT。
5、五官歌曲,保護五官方法視頻。
活動過程
一、歌曲,卡通人物導入
1、教師播放歌曲(五官歌),用音樂引起幼兒注意。
小鼻子用處大,聞聞氣味全靠它
小耳朵真叫靈,樣樣聲音聽得清
小眼睛亮晶晶,樣樣東西看得清
小嘴巴用處大,吃飯唱歌全靠它
小鼻子用處大,聞聞氣味全靠它
...............
2、拿出大頭兒子和大耳朵圖圖的照片,引導幼兒認識卡通人物臉上有什么“五官”,展開詢問幼兒卡通人物臉上有什么“五官”。
小朋友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個小女孩,看看她的臉上是不是和圖圖,大頭有一樣的五官呢?
二、認識“五官”的位置和名稱。
1、玩照鏡子游戲:幼兒分組,五人為一組,輪流照照鏡子。
提問:小朋友們,告訴老師,你看到了臉上有什么東西。
2、運用順口溜幫助幼兒認識“五官”的位置。
教師親手示范,并分別指出五官的位置給幼兒看。小眼睛,在哪里? 高高山坡是鼻子。紅紅軟軟是嘴巴。嘴巴張開,啊啊啊,紅紅的伸出來,那是小舌頭。叮咚,聽到了,那是小小耳朵呀。
提問:小朋友們,現在請你告訴老師你的臉上“五官”在哪里?(全班幼兒一起邊指邊講。)
3、貼五官臉譜游戲
(1)邀請四位小朋友上來做示范,同時播放歌曲,讓幼兒用五官貼畫把“五官”貼在臉譜上。幫助幼兒記住“五官”的位置。
(2) 教師隨機拿掉一張貼畫,提問幼兒臉譜上少了什么五官。幾次重復操作,加深印象。
三、認識“五官”的作用。
1、播放PPT,展示吃飯,聞香味,聽聲音等圖片。
提問:(1)小朋友們看第一張圖片,鼻子會聞到什么味道呀?
(2)那么第二張圖片的小朋友張大嘴巴在干什么呀?
(3)第三張圖片的小女孩耳朵上戴著耳麥能聽到聲音對不對?
(4)那我們再看第四張圖片,我們捉迷藏的時候,蒙住眼睛,是不是什么都看不到了呀。
2、播放歌曲(五官歌),引導幼兒感知“五官”的作用。
小鼻子用處大,聞聞氣味全靠它
小耳朵真叫靈,樣樣聲音聽得清
小眼睛亮晶晶,樣樣東西看得清
小嘴巴用處大,吃飯唱歌全靠它
小鼻子用處大,聞聞氣味全靠它
...............
四、播放保護五官的視頻,幫助幼兒學習保護五官的方法。
1、教師講解視頻內容,一邊唱歌一邊演示。
保護五官 小眼睛,亮晶晶。
臟手揉它看不清。 鼻子呼吸聞氣味, 常摳鼻孔可不行。
耳朵就像倆兄弟, 常聽噪音可不行。
嘴巴說話嘗味道, 手進嘴里易生病。
保護五官做得好, 小朋友才更聰明。
活動總結
幼兒認識五官及五官的作用,眼睛能看東西,嘴巴能吃東西唱歌,舌頭能嘗味道,鼻子能呼吸,耳朵能聽見聲音。并學習了如何保護五官的方法。最后播放“五官歌”,幼兒一起唱,活動在愉快的氣氛中結束。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內容,如果您覺得不錯請轉發(fā)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哦!
32、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認識鐘表》反思
設計意圖
時間與孩子們的一日生活息息相關,孩子們又將進入小學,此時對鐘表的認識非常重要。所以我選擇了這個活動。關于認識鐘表方面,這是我們第一次活動,因此我將知識性目標定位在初步了解鐘表表面結構,認識時針和分針。認識整點和半點。情感態(tài)度的目標定位在喜歡參與游戲,愿意互幫互助,團隊合作。在活動過程中,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同時又最符合孩子們學習的方式,因此我創(chuàng)設了5個游戲來貫穿整節(jié)活動,猜謎游戲、它們缺了什么?幾點了?撥撥樂、老狼老狼幾點了?
活動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最直觀、有趣、簡單的幫助孩子們梳理已有經驗同時生成新的經驗。在活動的最后,為了讓孩子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復習同時將所學遷移到生活中,我給孩子們留一個小任務。根據自己的作息時間制作時間表。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鐘表表面的結構,認識時針和分針。
2.喜歡參與游戲,認識整點和半點。
3.愿意互幫互助,團隊合作。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認識時針和分針,認識整點。
活動難點:認識半點。
活動準備
PPT、好玩的數學軟件、鐘表學具、場地。
活動過程
一.謎語游戲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猜猜是什么吧。
謎語
弟弟長,哥哥短,
兩人賽跑大家看,
弟弟跑了十二圈
哥哥一圈才跑完。(鐘表)
二、游戲《找不同》
了解鐘表的表面結構,是由數字、指針組成。
師:10秒鐘的時間請你觀察左右兩幅圖片,找出不同的部分。
1、少數字(隨機)
2、少指針(時針、分針)
三、認識整點、半點
師:請你仔細觀察這兩塊鐘表。它們顯示的時間是幾點?
師:它們的時間不同,但哪里相同呢?
小結:在整點的時候,分針永遠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以此類推:認識半點)。
四、游戲《搶時間》
規(guī)則:教師出示鐘表盤,請小朋友提問現在是幾點,教師說出時間幼兒快速將鐘表盤上的時間撥正。
五、游戲:時間爭霸賽
規(guī)則:
1.5人為一組
2. 聽指令,按照指令將鐘表盤調出相對應的時間。
六、結束
教師小結:鐘表可以告訴我們現在是幾點了,通過看鐘表我們知道現在就要做什么事情了。時間離開我們就不會回來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對鐘表有了更深的認識。本次活動教師以游戲貫穿始終,教學內容由淺入深,遵循循序漸進原則,以幼兒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為手段。使幼兒操作精確,給孩子準確的概念。在觀察和實際操作的游戲中認識鐘表的表面結構以及整點和半點。同時又將活動游戲化,讓幼兒在玩中學將原本枯燥的活動變?yōu)槿の缎允恪?/p>
此活動能緊扣目標,提供不同的內容設計。例如“認識整點、半點”環(huán)節(jié)中,根據目標提供了鐘表盤,通過讓幼兒觀察來說出鐘表的表面結構?!皶r間爭霸賽”環(huán)節(jié)在游戲中鞏固整點、半點,這樣既可以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又可用不同的形式來鞏固幼兒學習的知識,在開心快樂的氛圍中收貨了知識。
33、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整點時間》教學設計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時鐘的種類,知道時鐘在生活中的作用。
2.認識時鐘的鐘面,理解時針和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懂得辨認整點。
3.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活動準備
1.課件準備:謎語音頻,時鐘的實拍圖片,幼兒日常生活情景插圖,時鐘相關圖片。
2.紙面教具:打印老狼、小羊頭飾,打印簡易時鐘制作圖。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頻及圖片,引導幼兒猜謎,并了解鐘的種類和用途。
1.播放謎語音頻
——大家一起來猜一猜這個謎語的謎底是什么?
2.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說一說在哪里看過鐘?都是哪些形狀的種?
3.讓幼兒知道在生活中時鐘有什么作用(看時間,知道幾點了;還有鬧鐘,叫人們起床等)。
二、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時鐘的鐘面,掌握時針分針的名稱。
1.讓幼兒認真觀察鐘面的結構。
——有什么在鐘面上?(數字、兩根針),還有哪些數字?
2.讓幼兒仔細看一看,時鐘上的兩根針有什么不同?
小結:鐘面上有12個數字,兩根針長度不同,短的叫時針,長的叫分針。
三、播放圖片,讓幼兒反復觀察時鐘運轉的動圖,引導幼兒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看到的。
——大家看看下面的動圖,有什么規(guī)律嗎?
小結:鐘上的分針走得快,時針走得慢。分針跑完一整圈,時針就走一格或者一個數字,就代表時間過了1小時。
四、播放幼兒日常生活的情景圖及時鐘圖片(7點起床、8點上學、10點上課、11點吃午飯)讓幼兒仔細看一看、辨認整點。
——圖片中的時鐘時針分別指在數字幾?分針指在數字幾?表示的時間是幾點?
小結:分針指在12,時針指向數字幾,就表示幾點整。
五、出示教具,組織幼兒參與“老狼老狼幾點鐘”的游戲,進一步了解整點。
1.游戲玩法:教師扮演老狼,請全體小朋友當小羊。小羊問“老狼老狼幾點了?”,老狼給出時鐘圖片,小羊說出對應幾點。當老狼給出6點時,小羊要跑回家,否則就會被老狼抓住。
2.請幾名幼兒和教師先示范游戲。
3.將幼兒分組,依次進行游戲。
活動延伸
1.區(qū)域活動
在科學區(qū),放置簡易時鐘,其中包含:鐘面、時針、分針、暗扣(可用牙簽等替換),引導幼兒玩撥鐘的游戲。
2.家園共育
父母參與制定幼兒的日常作息表,引導幼兒自己看時鐘整點時間來進行作息。
活動反思:
今天我給大家展示的是一節(jié)大班的數學活動:認識時鐘。時鐘的認識對于大班幼兒來說還是比較抽象的,所以在本節(jié)活動中我借助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在多媒體課件的引導下幼兒發(fā)現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就是一小時,分針走幾圈時針就走幾格就是幾小時。同樣在多媒體課件的幫助下學會時間的記錄方法,幼兒學得很輕松,也很感興趣。只是在游戲環(huán)節(jié)中為了發(fā)揮幼兒的主體性,我嘗試讓幼兒自己擺鐘面上的數字和分針、時針,然后再游戲,所以游戲的時間比較長,這有待進一步探討如何有效而合理地安排活動的時間?
34、科學活動《認識空氣》大班教案
活動中讓幼兒知道空氣看不見、摸不著,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的。發(fā)展積極去探索、發(fā)現和觀察的能力。讓幼兒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的良好習慣。
設計意圖
空氣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物質之一,世間萬物的蓬勃生長都離不開空氣,在這一基礎上,選取與幼兒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載體(即空氣)展開課堂,運用多種感官感覺的活動,讓幼兒充分感知空氣,知道空氣無處不在并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以激發(fā)幼兒對周圍事物的探索興趣。同時,隨著我們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我們的周圍的環(huán)境空氣變得越來越糟糕,呼吁幼兒保護環(huán)境從身邊小事做起。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空氣看不見、摸不著,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的。
2.技能目標:發(fā)展積極去探索、發(fā)現和觀察的能力。
3.情感目標: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的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認識空氣的特性。
難點:嘗試獨立完成實驗操作。
活動準備
1.水槽、透明水杯若干個。
2.干凈紙巾、手帕、水。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小朋友們早上好!小小手,放膝蓋。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游戲,請大家閉上嘴巴,用手捏住鼻子,放開,請小朋友說說剛剛做游戲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引出空氣)
師:那你們知道為什么會這樣嗎?我們要呼吸,我們有呼吸才能維持生命。那我們吸進的是什么呢?引導小朋友說出空氣。
師:那空氣是怎樣的呢,哪位小朋友來說說?引導小朋友逐一發(fā)表意見。
教師小結: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2.展開
(1)教師演示
師:空氣還有很多神奇的地方,下面老師變個小魔術來看看空氣究竟神奇在哪里。
教師演示紙巾不會濕的實驗。教師將紙巾塞入杯底,倒扣杯子壓入水槽的水中。
師:小朋友猜一猜紙巾現在帕濕了嗎?那我們來看一看。
取出杯子,請每位小朋友都摸一摸知道紙巾沒濕后,請小朋友再認真看一次實驗,注意看泡泡。
教師演示紙巾會濕的實驗。教師將杯子倒扣壓入水槽的水中,慢慢傾斜杯子,讓空氣跑出來,取出杯子。
師:小朋友猜一猜紙巾濕了嗎?那我們來看一看為什么第一次紙巾沒有濕,第二次紙巾又濕了呢?
(2)幼兒操作
分開兩組,讓幼兒帶著疑問做實驗,提醒幼兒注意觀察,直至都能看清前后兩次實驗的不同:知道第一次紙巾沒有濕是因為杯子有空氣,空氣擋住了水,水不能進入杯子,所以紙巾沒有濕;而第二次是因為杯子的空氣跑出來了,水進入杯子所以紙巾濕了。
(3)教師演示
把紙巾換成手帕,教師演示手帕不會濕的實驗。教師將手帕塞入杯底,倒扣杯子壓入水槽的水中。
師:小朋友猜一猜手現在帕濕了嗎?那我們來看一看。
取出杯子,請每位小朋友都摸一摸知道手帕沒濕后,請小朋友再認真看一次實驗,注意看泡泡。
教師演示手帕會濕的實驗。教師將杯子倒扣壓入水槽的水中,慢慢傾斜杯子,讓空氣跑出來,取出杯子。
(4)幼兒操作
同樣分開,讓幼兒操作把紙巾換成手帕的實驗。
教師小結:杯子里的紙巾和手帕會濕跟材料無關,都是因為空氣的關系,杯子有空氣,空氣擋住了水,水不能進入杯子。
3.活動結束
教師請幼兒簡單說明自己理解的空氣是怎樣的,引導幼兒與同伴分享,交流自己做實驗的過程。
師:老師剛剛觀察到有小朋友把杯子倒扣在水里后,把杯子移來移去到最后紙巾也沒有濕,鼓勵這位小朋友還發(fā)現空氣另外的神奇之處。
師:(實驗結束)大家看到空氣的神奇的地方了嗎?老師把實驗的工具放在區(qū)域活動里,想做這個實驗的小朋友可以取來做。
活動總結
結合活動過程中幼兒的表現,我對本節(jié)課總結如下:
1.幼兒求知欲望較強,積極性高。兒童對空氣和探索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在整個主題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能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經驗,循序漸進地進行各個領域的教學活動。
2.注重安全,整個活動過程幼兒參與動手操作,教具采用塑料的,提高安全性。
3.老師在開展主題活動前的預知工作不夠全面,教師未考慮到孩子們也喜歡玩水,場面控制不好,需要副班老師共同協助。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完整教案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收藏!
35、大班科學活動《4的分解》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愿意參與操作活動,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操作結果。
2、初步感知4的分解規(guī)律,認識分合號。
3、通過游戲、操作,學習4的分解。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教學圖片--帽子、分合號、1-4數字。
2、紐扣、紙盤、PPT。
活動過程:
一、集體游戲:撒紐扣,學習4的分合。
1、教師:請每位小朋友數出4顆紐扣,小手放在盤子的上方。松開手后把鈕扣撒下去,仔細看看盤子里有幾顆紐扣,盤子外有幾顆紐扣。
2、幼兒進行游戲,大膽的講出自己的操作結果。請老師幫助記錄數字。(結果相同不重復記錄)
3、學習記錄4的分解,認識分合號。
記錄444
221331
4、教師出示分合號,幼兒觀察。
二、出示教學圖片—帽子,學習分類,進一步學習4的分解。
教師:羊媽媽給羊寶寶們織了好多頂漂亮的帽子,請你幫助羊寶寶把相同顏色的帽子整理在一起吧。
整理4
13
22
31
三、引導幼兒觀察4的分解規(guī)律。
教師總結:左邊的數字從小到大,右邊的數字從大到小。
四、游戲---拍手打節(jié)奏。
4可以分成幾和幾
4可以分成1和3
4可以分成幾和幾
4可以分成2和2
4可以分成幾和幾
4可以分成3和1
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提供相應材料,供幼兒操作。
《4的分解》活動反思
由于幼兒剛剛學習了2和3的分解和組成,前兩次主要是由老師拿實物進行分合,幫助幼兒理解分合的含義,然后讓孩子們能用語言進行表達分和合的過程,初步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在已具備這樣的條件下,在學習4的分解時,我就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讓幼兒們通過自己的嘗試、來探索學習4的分解,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孩子,讓他們在自己的摸索中去獲得知識,找尋答案。
這個活動我設計了4的分解,準備下節(jié)活動課繼續(xù)4的組成。本節(jié)活動課一共有四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撒紐扣游戲。第二環(huán)節(jié):出示教學圖片。第三環(huán)節(jié):集體觀察發(fā)現4的規(guī)律。第四環(huán)節(jié):拍手結束。
在課后經過反思我又作了以下的調整:
1、第一環(huán)節(jié)中在幼兒玩撒紐扣時,老師應及時進行數字的記錄,為幼兒下一環(huán)節(jié)的記錄作好鋪墊,降低難度。
2、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應讓幼兒小組活動,這樣更好地集中幼兒注意力。
3、老師應給孩子更多的空間,相信孩子的能力,讓孩子在活動中自主地發(fā)現問題、總結問題、歸納出結果。
總之,通過這節(jié)課的活動孩子們的收獲也不小。
36、大班科學活動《沉與浮》教案反思
設計思路:
大班上學期的幼兒已具備了某些物體(如石頭、積木等)在水中沉浮的經驗,所以如果活動設計僅僅停留在讓幼兒了解,觀察各種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幼兒的探索興趣不易深入。而讓幼兒帶著任務探索,如怎樣使浮的東西沉下去,使沉的東西浮上來,可以提高幼兒探索的積極性,也有利于幼兒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大班幼兒思維的直覺行動性逐漸減少,思維的具體形象性發(fā)展得比較好,所以活動設計既要為幼兒提供邊操作邊思考的機會,又要注重培養(yǎng)思考的有意性,培養(yǎng)幼兒先預測(思考)再操作。操作后讓幼兒多講述、討論,促進形象思維的發(fā)展。
活動目標:
1、知識:
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會用簡單的圖標(↑↓)來記錄物體的上浮和下沉。
2、技能:
能與同伴溝通、交流與合作,按照老師的提示來探索調節(jié)物體沉浮的方法。
3、情感:
樂意參加探索沉與浮的小實驗,初步形成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5、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fā)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活動重點:
(1)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2)學會用簡單的圖標(↑↓)來記錄結果,表示物體的上浮和下沉。
活動難點:探索調節(jié)物體沉浮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個量杯,量杯里裝滿水,擦手毛巾人手一條。
2、每組空礦泉水瓶一個、橡皮泥、鑰匙、積木、木片等小物品。
3、每人一張記錄紙,一只筆。
活動過程:
一、認識實驗材料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物品寶寶,它們就躲在你們的椅子下,找出來看看是誰呀。
幼:是鑰匙、小木塊、泡沫球
二、實驗:沉與浮
1、教師示范:
教師取一塊泡沫球請幼兒來猜猜:這塊泡沫球放在水里會怎么樣?
2、實驗鑰匙,積木,把實驗的結果記在記錄紙上。
3、老師今天還準備了好多東西(刻刀、小木板、剪刀、彩筆),它們是浮上來還是沉下去呢,和我們猜想的一樣嗎?老師準備好水了,我們端上這些東西到那邊去試一試就知道了。試好后把實驗結果記錄在記錄單。
3、根據記錄單對兩種結果進行對比,大家集中交流。
總結:通過實驗我們知道浮上來的東西有小木板、彩筆, 在記錄單上用(↑)表示,沉下去的東西有刻刀、剪刀在記錄單上用(↓)。
三、提升實驗
(一)怎樣使浮起來的東西沉下去
1、師:小朋友們,現在我們的空瓶子寶寶浮在水面上,可是他和水寶寶是好朋友,他們想在一起在水里做游戲,讓我們來幫幫他們,好不好?幫幫瓶子寶寶,讓他沉下去。
2、幼兒嘗試。
3、師:小朋友們,同一個瓶子寶寶,不裝水時浮在水面上,裝滿水后,就沉到水里了。為什么呢?
4、教師總結:不裝水時,瓶子寶寶很輕,所以浮在上面;裝滿水后,瓶子寶寶變重了,所以就沉下去了。
(二)怎么樣使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1、師:小朋友們,我們剛剛讓瓶子寶寶和水寶寶在一起玩了,他們玩得好開心??墒?,還有一個物品寶寶需要你們的幫助,看,橡皮泥寶寶和積木寶寶是好朋友,他們好想一起浮在水面上玩,讓我們來幫幫他們!
2、幼兒嘗試。
3、師:現在橡皮泥寶寶能和積木寶寶一起玩了,他好開心??伤幸粋€問題想問小朋友們“我的體重沒變,當我團成球狀時,我沉在底下;當把我做成船的形狀時,我就會浮上來,為什么呢?”
4、幼思考討論。
5、教師總結:當橡皮泥寶寶是球狀時,與水的接觸面較小,容易下沉;而當做成片狀,與水接觸面增大,就會浮起來。
四、總結
今天,我們做了有趣的實驗《浮與沉》,知道了輕的物品會浮在水面上,重的物品會沉在水底,我們還會用(↑↓)來表示沉浮來記錄自己的實驗結果。想一想,我們還有什么辦法能幫助瓶子寶寶和橡皮泥寶寶,完成它們的愿望呢?
活動延伸:
生活中有好多的物品寶寶,老師也不知道這些物品寶寶在水中是會沉,還是會浮呢?小朋友們回去以后,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探索我們周圍還有一些什么東西在水里是沉還是浮,怎樣來改變它們的浮沉呢?
《沉與浮》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的設計中,我一直以游戲的形式及商討的口吻與幼兒交流,希望他們能從已有經驗出發(fā),在輕松、愉快的自主游戲的氛圍中嘗試、操作與探索,但活動中我發(fā)現實驗的設計與記錄都是在我的控制下完成的?!毒V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chuàng)造寬松的環(huán)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fā)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yǎng)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我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對本次活動的設計進行修改。
1、重過程輕結果,由于本次活動的選材本身來源于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如果將活動的重點局限與活動的結果,讓幼兒發(fā)現并記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對于大班幼兒而言過于淺顯,實驗的結果對于他們毫無懸念,無法吸引幼兒更大的參與熱情。由此,我將此活動做了部分調整:(1)將活動的重點由結果轉至探索與發(fā)現的過程。(2)由幼兒按教師設計好的方法進行實驗記錄結果變成讓幼兒用自己設計的方法進行實驗,去驗證自己的猜想。
2、實驗的次數幼兒決定,既然活動的重點已經變成幼兒用自己設計的方法進行實驗去驗證猜想,那么實驗的次數就可以由幼兒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決定。
3、如何調動幼兒的自主性,既然將實驗的過程完全放手給幼兒,那么在活動過程中就要讓幼兒大膽提出問題、互相討論,發(fā)表不同的意見,自由組合進行實驗,并與同伴交流探索的過程與結果。
4、教師的作用,教師主要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創(chuàng)造寬松、平等的討論環(huán)境,讓每位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活動。在活動中給予幼兒鼓勵與肯定,讓他們充分體驗到探索與發(fā)現的樂趣。
37、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認識空氣》反思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空氣看不見、摸不著,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的。
2.技能目標:發(fā)展積極去探索、發(fā)現和觀察的能力。
3.情感目標: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的良好習慣。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認識空氣的特性。
難點:嘗試獨立完成實驗操作。
活動準備
1.水槽、透明水杯若干個。
2.干凈紙巾、手帕、水。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小朋友們早上好!小小手,放膝蓋。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游戲,請大家閉上嘴巴,用手捏住鼻子,放開,請小朋友說說剛剛做游戲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引出空氣)
師:那你們知道為什么會這樣嗎?我們要呼吸,我們有呼吸才能維持生命。那我們吸進的是什么呢?引導小朋友說出空氣。
師:那空氣是怎樣的呢,哪位小朋友來說說?引導小朋友逐一發(fā)表意見。
教師小結: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2.展開
(1)教師演示
師:空氣還有很多神奇的地方,下面老師變個小魔術來看看空氣究竟神奇在哪里。
教師演示紙巾不會濕的實驗。教師將紙巾塞入杯底,倒扣杯子壓入水槽的水中。
師:小朋友猜一猜紙巾現在帕濕了嗎?那我們來看一看。
取出杯子,請每位小朋友都摸一摸知道紙巾沒濕后,請小朋友再認真看一次實驗,注意看泡泡。
教師演示紙巾會濕的實驗。教師將杯子倒扣壓入水槽的水中,慢慢傾斜杯子,讓空氣跑出來,取出杯子。
師:小朋友猜一猜紙巾濕了嗎?那我們來看一看為什么第一次紙巾沒有濕,第二次紙巾又濕了呢?
(2)幼兒操作
分開兩組,讓幼兒帶著疑問做實驗,提醒幼兒注意觀察,直至都能看清前后兩次實驗的不同:知道第一次紙巾沒有濕是因為杯子有空氣,空氣擋住了水,水不能進入杯子,所以紙巾沒有濕;而第二次是因為杯子的空氣跑出來了,水進入杯子所以紙巾濕了。
(3)教師演示
把紙巾換成手帕,教師演示手帕不會濕的實驗。教師將手帕塞入杯底,倒扣杯子壓入水槽的水中。
師:小朋友猜一猜手現在帕濕了嗎?那我們來看一看。
取出杯子,請每位小朋友都摸一摸知道手帕沒濕后,請小朋友再認真看一次實驗,注意看泡泡。
教師演示手帕會濕的實驗。教師將杯子倒扣壓入水槽的水中,慢慢傾斜杯子,讓空氣跑出來,取出杯子。
(4)幼兒操作
同樣分開,讓幼兒操作把紙巾換成手帕的實驗。
教師小結:杯子里的紙巾和手帕會濕跟材料無關,都是因為空氣的關系,杯子有空氣,空氣擋住了水,水不能進入杯子。
3.活動結束
教師請幼兒簡單說明自己理解的空氣是怎樣的,引導幼兒與同伴分享,交流自己做實驗的過程。
師:老師剛剛觀察到有小朋友把杯子倒扣在水里后,把杯子移來移去到最后紙巾也沒有濕,鼓勵這位小朋友還發(fā)現空氣另外的神奇之處。
師:(實驗結束)大家看到空氣的神奇的地方了嗎?老師把實驗的工具放在區(qū)域活動里,想做這個實驗的小朋友可以取來做。
活動總結
結合活動過程中幼兒的表現,我對本節(jié)課總結如下:
1.幼兒求知欲望較強,積極性高。兒童對空氣和探索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在整個主題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能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經驗,循序漸進地進行各個領域的教學活動。
2.注重安全,整個活動過程幼兒參與動手操作,教具采用塑料的,提高安全性。
3.老師在開展主題活動前的預知工作不夠全面,教師未考慮到孩子們也喜歡玩水,場面控制不好,需要副班老師共同協助。
38、大班科學《螺絲本領大》教案活動反思
【設計意圖】
設計思路如下:
1、首先以“百寶箱“引出操作材料,激發(fā)幼兒探索操作的興趣。
2、分組操作,以比賽的形式得出結論:螺絲作為固定連接物體的材料最方便、結實。
3、通過自由玩螺絲,引導幼兒發(fā)現螺絲在匹配的情況下才能很好的固定連接物體。
4、通過自由擺弄一些帶有螺紋的物品,引導幼兒了解螺絲原理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活動目標】
1、認識螺絲,知道螺絲由螺桿和螺帽組成。螺桿和螺帽在匹配的情況下,可以連接、固定物體。
2、了解螺絲旋轉上升的特性。
3、通過操作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科學興趣,以及觀察分析的能力。
4、了解螺絲原理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
6、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fā)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活動準備】
1、每幼兒兩塊螺絲玩具。
2、不同直徑的螺絲。
3、帶有螺紋的物品,如:不同口徑的飲料瓶和瓶蓋、燈泡和燈座、能擰的筆和筆帽等。
4、細鐵絲、雙面膠、透明膠、小細繩等,課前放到“百寶箱”里。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操作興趣
“孩子們,你們經常做夢嗎?昨晚我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夢,有一個白胡子老爺爺送給我一個百寶箱,里面有好多好多的寶貝,你們想看嗎?誰表現好,我讓誰從百寶箱里摸一件寶貝?!?/p>
幼兒摸“寶貝”,說出它的用處。師:“這些看似普通的東西,在百寶箱里住過一晚以后,已經變的非常神奇,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一個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的游戲。
(二)、操作試驗,總結螺絲作為固定連接材料的優(yōu)點
1、 出示游戲材料:螺絲、細鐵絲、小細繩、雙面膠和透明膠,分別放在四個容器里。幼兒分成四組,每人兩塊中間有孔的積木玩具。師:“白胡子老爺爺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兩塊中間有孔的積木玩具,同時也給你們布置了一項任務,就是用你們分到的材料,把這兩塊積木牢牢的連在一起。小朋友有沒有信心完成任務?好,開始工作??茨且唤M最先完成任務?!?/p>
2、 幼兒操作,紀錄結果。
3、交換材料,再次試驗操作,直至各種材料各組都用過。結合速度和牢固程度,評出第1、2、3、4四個名次
4、教師總結:用螺絲作為固定連接材料是最方便、最結實的。螺絲本領最大。
(三)、認識螺絲的結構
幼兒每人一顆螺絲,通過觀察螺絲的結構,認識螺絲由螺桿和螺帽組成,螺桿上有一圈一圈的紋路,從螺桿底部向上一圈圈旋轉上升,直到螺桿的頂部,螺帽里面也有這樣的紋路,所以螺桿和螺帽能夠緊緊的咬合在一起連接固定物體。
(四)、尋找螺絲,進一步認識螺絲的作用
請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教室里或者別的地方,那些地方是用螺絲連接固定的?幼兒自由發(fā)言。教師及時鼓勵:“小朋友說的真好,可以看出你們都是一些善于觀察的好孩子。”
(五)、玩螺絲,知道螺絲有匹配的特性
老師提供匹配和不匹配的螺絲若干,幼兒操作。
老師這兒有許多不同大小的螺絲,想送給工人叔叔去連接固定物體,可是螺桿和螺帽都混在了一起,請小朋友幫幫忙,給它們配對,用你們的巧手把螺桿和螺帽擰在一起,看哪組快。
結論:螺帽大了往下掉,螺帽小了擰不上去,螺絲螺帽不大不小正好擰緊,叫匹配。螺絲在匹配的情況下才能很好的固定、連接物體。
(六)、認識螺絲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提供活動準備3中的材料,幼兒操作。
“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另一些更好玩的東西,請小朋友也給它們配對,邊玩邊思考一個問題:這些東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拿起一樣,仔細觀察它,放下,再拿一樣,觀察、放下,誰看出了它們的相同之處?請說。
教師總結:對,這些物品都能分開再合起來,因為這上面都有一圈一圈的紋路,人們利用螺絲的原理在許多東西上都設計上螺紋,用來互相連接又快又結實。比如剛才咱們玩過的筆和筆帽、瓶子和瓶蓋、燈泡和燈座等,都是通過螺紋連接的。
(七)、延伸:
老師給小朋友布置個作業(yè),回家觀察,也可以向家長詢問:還有哪些東西上有螺絲?明天咱們互相交流好不好?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幼兒操作興趣濃厚,比賽氣氛積極熱烈。每個教學目標都是在孩子們親手操作、擺弄、觀察、比較的過程中完成的。以比賽的形式,讓幼兒自己總結出“螺絲本領最大”這一結論,是本次活動中最成功的環(huán)節(jié)。
不足之處出是第六環(huán)節(jié):找出相同之處。難度較大,多虧一個很聰明的小男孩說出了“它們都能擰來擰去”啟發(fā)了其他孩子。本活動內容較多,作為一個活動時間緊,完成的比較倉促,后兩個環(huán)節(jié)幼兒操作不夠充分,設計成兩個活動會好一些。
39、優(yōu)質課大班科學活動《開鎖》教案和評課
活動名稱:科學活動《開鎖》
班 別:大班
活動目標
1、嘗試開鎖,培養(yǎng)幼兒手眼協調的操作能力。
2、了解與生活密切相關的鎖。能清楚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
3、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精神與合作精神,體驗游戲的愉悅。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能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1、各種掛鎖、彈子鎖、暗鎖、抽屜鎖、單車鎖、摩托車鎖及其鑰匙。
2、各類鎖的圖片各一張,鎖寶寶一個。
3、密碼箱、魔術箱、跳舞娃娃各4個,獎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幼兒嘗試開鎖
1、出示鎖寶寶,引出課題
小朋友,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它就是鎖頭寶
寶。鎖寶寶說:“小朋友,你們好!我是鎖寶寶。今天我想請你們和我的朋友一起玩游戲,你們愿意嗎?”
2、帶幼兒參觀各種鎖,交待玩鎖要求。
小朋友,你們看,鎖寶寶的朋友是誰呀?對了,是各種各樣的
鎖頭,你們會開嗎?我們現在就玩?zhèn)€開鎖的游戲吧,大家注意了,待會你們要把自己開的是什么鎖,你是怎么把它打開的告訴老師好嗎?
3、幼兒嘗試開各種鎖。
二、講述操作過程,聯系生活了解不同類鎖的功用
1、出示各類鎖的圖片,請小朋友看一看,找一找,把各種車鎖和門鎖進行分類。
2、請幼兒說一說自己認識的鎖?今天學會開哪些鎖?自己家里用的是哪些鎖?并請部份幼兒示范、講述開鎖過程。
3、 提問: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什么鎖?(如:汽車搖控鎖、電子插卡鎖、防盜報警鎖等)
三、游戲 開箱取寶
1、出示密碼箱。小朋友,鎖寶寶看見大家這么聰明、能干,準備獎勵大家,為大家準備了各種禮物,禮物就放在這個箱子里,現在小朋友都來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把箱子打開,看看鎖寶寶送給我們的是什么禮物。
2、提問箱子為什么打不開?
3、教師講解并示范開密碼箱的方法。
4、幼兒分組根據密碼開啟密碼箱,取出箱中禮物。
四、游戲 快快救出小娃娃
1、小朋友,鎖寶寶送給你們的禮物漂亮嗎?我們也請鎖寶寶來看看我們的禮物吧。咦,鎖寶寶怎么了,它為什么哭了?原來呀,鎖寶寶的四個好朋友跳舞娃娃想去參加聯歡會,可是被魔術師用連環(huán)鎖分別鎖在四個魔箱中,你們愿意幫助鎖寶寶救出跳舞娃娃嗎?
2、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和要求。
3、幼兒分成四隊,團結協助,找鑰匙開連環(huán)鎖,營救跳舞娃娃。
4、請?zhí)柰尥尢瑁瑢π∨笥驯硎靖兄x。
5、請全體幼兒與娃娃一起跳舞,然后送娃娃去參加聯歡會,結束課題。
評析:
本活動的選材源于生活——可取,以多樣化的活動材料為載體,使活動環(huán)環(huán)深入,有利于幼兒不斷的發(fā)現與探索,符合《綱要》對科學領域經驗的要求。
建議多給幼兒有價值探索的時間,充分利用所提供的材料,真正發(fā)揮其教育的價值。
40、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認識空氣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讓幼兒初步感知空氣的存在及特性。
2、培養(yǎng)幼兒探索的興趣和能力。
3、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情感。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6、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7、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塑料袋、吸管、一次性塑料杯、彩紙、氣球、魚缸、游泳圈、皮球等。
活動過程:
一、塑料袋里有什么
1、提問:小朋友,看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教師出示兩個分別裝有水果玩具和藥盒的塑料袋)
2、師:這些東西都裝在什么里面?(幼:塑料袋)
3、出示第三個裝有空氣的塑料袋,提問:咦?這里面裝的是什么呢?有沒有東西啊?(幼兒觀察、思考、自由回答)
4、小結:對,這里面裝的就是空氣,那為什么剛才小朋友說里面沒有東西呢?對,空氣就是看不見的。
二、抓空氣
1、 師:這里的空氣是老師裝的,你們想不想試試?好,請你們拿出自己的“魔術袋”去抓空氣。注意安全,抓完以后趕快用手捏緊袋口,不要讓空氣寶寶跑掉了!好,去吧!
2、提問:哦!你們的收獲可真不小,來,說說看,你是在什么地方抓到的?(個別提問)
3、師小結:好!把你的“魔術袋”裝進口袋里。是呀!空氣寶寶其實就在我們周圍。來,摸摸看。(幼兒感知)空氣就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三、證明空氣是流動的
1、師:但是,空氣的本領還大著呢!來,試試看。跟老師這樣做。(幼兒在手背上吹氣)
提問:你有什么感覺?風是從哪里來的?(幼兒思考并做出回答)
2、師:原來我們用力吹氣的時候,空氣就流動了,這樣就讓我們感到有一陣風,涼涼的,這就是空氣的本領。下面。我們再來做一個實驗,用桌上的紙折一把小紙扇,折好以后扇一扇,有什么感覺?待會兒在告訴老師。好!開始吧!(幼兒動手操作)
3、幼兒完成以后相互交流、討論,教師個別提問。
4、小結:對,其實空氣是流動的,它形成的風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好處,在我們周圍還有什么東西可以形成風的?(引導幼兒思考空氣流動帶來的好處)
四、空氣的重要性
1、“我們的生活真的離不開空氣,不信,我們就來試試。等一會兒說說你有什么感覺?來,一、二、三?!?幼兒嘴巴閉起來,用手捏住鼻子)
2、呼吸空氣,說出自己的感覺。個別提問。知道空氣的重要性。
3、小結:我們在任何時候都離不開空氣,動物和植物也離不開它。
4、出示兩幅空氣污染的圖片,幼兒觀察,個別提問。
5、師:工廠里排出的廢氣污染空氣,人們呼吸后對身體有害。所以,我們要保護空氣這個好朋友,不要傷害它,讓它變得更健康,我們也健康了。
五、探索活動
1、出示粉筆,幼兒猜猜里面有沒有空氣。
2、 實驗:將粉筆扔進水里,幼兒觀察現象。證明粉筆里面有空氣的存在。
3、 示吸管,提問:這里面有空氣嗎?(幼兒動手做實驗,用吸管輕輕地往水里吹氣,觀察現象,個別提問。使幼兒知道空氣存在于一些物體中。)
4、 幼兒了解空氣在實際生活中的用途。出示皮球、游泳圈,讓幼兒知道里面是有空氣的。說出它們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六、結束活動
1、現在我們來玩?zhèn)€踩氣球的游戲,把里面的空氣寶寶放出來吧!
2、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活動反思:
一、充分突出科學本質,體現濃濃的科學味
我們經常說科學課要有科學味,科學課要突出科學本質。那科學本質是什么?首要是實證意識了。在這節(jié)課中我有意在認識空氣、魔術揭秘等活動中滲透這方面內容的教育。這節(jié)課,學生在通過科學的方法證實了自己印象中的“空氣”是怎樣的,學生對空氣的概念從模糊到清晰,甚至從錯誤到正確。另外,從學生一開始對魔術產生迷惑到后來利用實驗揭開其中秘密的眼神我看出了,他們已以懂得了用證據說話的道理。實證的科學意識從此在他們身上扎根。
在這節(jié)課中,我還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因為觀察能力是各項科學探究能力中最基礎的。但往往觀察又容易流于形式。學生在認識空氣的活動中,會了先想好要求、想好怎么做再觀察,同時學生在觀察時也會運用眼看、耳聽、手摸等感官,學生還在推測“空氣為什么能讓杯子外面的水進不來”的過程中邊觀察邊思考。這些活動表現都告訴我,他們懂得觀察要有目的性、觀察要借用感官、借用一定的工具,他們的觀察能力開始提高。
科學課程是以科學探究為核心的,那科學探究又以科學思維的培養(yǎng)為核心,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是一項重要任務。這節(jié)課中,學生并沒有急著開展實驗,而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對探究問題進行分析。學生不但學會“做中學”還在“思中學”。
這節(jié)課時時處處都能力看到學生智慧的花朵在綻放,到處飄著濃濃的科學味。
二、以活動產生合力,構建高效的課堂。
在設計中,我大膽地重整了教材,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目的在于構建高效的課堂。學生對我安排的小魔術活動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并自地探究其中的奧秘,形成了學習的驅動力。在認識空氣、魔術揭秘的活動中,學生通過動腦、動口、動手、動眼等多元體驗學得有滋有味,積極主動,形成了內驅力。學生對課外探究活動“紙的奇遇”,也產生了濃厚興趣,很好地延伸了探究了熱情,形成了延展力。相信,學生課外的科學探究學習一定不比課堂差。這三種力在課堂中形成了合力,學生成功地構建了科學概念,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
三、問題
這節(jié)課中,由于是異地教學,對學生的了解程度還不夠深,因此課堂調控方面還需要加強,也因如此,以后的教學中還應該扎扎實實地提高自身的基本功,把每一節(jié)科學課上得更好!
41、大班科學活動《多多鞋店》教案
活動目的:
1、通過游戲活動讓幼兒復習鞏固10以內的連加。
2、通過游戲活動提高幼兒按物體某一特征進行分類的能力。
3、通過游戲和模仿活動提高幼兒團結合作的能力,感受游戲的快樂,成功的喜悅。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幼兒已經了解各種各樣的鞋子的特征,幼兒收集各種各樣的鞋子 ,反面都標有5元以內的價格,貨柜,“貨幣”,記錄卡,筆,購物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最近,我們開展了關于鞋子的活動,小朋友們都帶來了許多鞋子,請大家來介紹一下你帶來的是什么鞋子。幼兒自由介紹
二、基本部分:
1、 準備開超市:
師:小朋友現在想用鞋子來干什么?
幼兒自由發(fā)言——最后經大家討論決定開個鞋子超市
2、 分類活動:
師:可是,這些鞋子現在放的有點亂,小朋友可以想想,我們的鞋子可以按什么方法分分類,把他們放在柜臺上呢?
師:咦,鞋底上都標上了價格,我們今天按價格來分類呢?
教師引導幼兒按不同的價格來分類
幼兒按鞋子的價格擺放相應的柜臺
3、集體核對
4、選營業(yè)員
(1)師:小朋友看看我們商店里的柜臺和商品都有了,商店里還卻什么?(營業(yè)員,貨價,錢,顧客)
(2)請小朋友討論用什么辦法來選營業(yè)員。
師:你們說說看,你們可以用哪些方法選營業(yè)員呢?
(3)選營業(yè)員,營業(yè)員就位
師:好,現在請營業(yè)員選擇你喜歡的柜臺。
5、游戲活動:
師:我們的游戲馬上就要開始了,今天的游戲和平時不一樣,小朋友可以自由組合,3個人一家,一個管錢一個負責記錄,還有一個負責選鞋子,每一家有10元錢,要一邊買一邊記,買一雙記一次價格,要把錢全部用完,組合好的家庭就可以來領錢。
三、結束活動
請小朋友介紹自己買的什么,自己是怎樣把錢用完的。
42、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整點》教學設計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復習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學會看整點時間。
2、發(fā)展邏輯思維能力。
3、養(yǎng)成按時作息,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Ppt、FLSA動畫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回顧鐘表的認識。
二、集體活動。
1通過觀察動畫,引導幼兒觀察分針和時針的運動。讓幼兒說出:分針跑得快,時針跑得慢。
2反復觀察幾次體會時針和分針的運動規(guī)律是什么?
讓幼兒明白分針每走一圈,時針就走一個數字,經過了一個小時。
3觀察鐘面
認識整點
得出分針指在了12上,時針指在幾就表示幾點整。4、自由撥鐘。
5、邀請小豬佩奇和我們一起認整點,提高興趣。(貫穿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道理)
三、總結
整點時,分鐘指在12上,時針指在幾就是幾點整。
教學反思
鐘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日常生活用品,對于即將步入小學的大班孩子來說,認識鐘表,加強時間觀念,懂得愛惜時間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組織了《認識整點》這個科學活動,之后我發(fā)現幼兒對時鐘的學習興趣很濃,回顧整個教學過程,反思如下:
首先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利用以前的《認識時鐘》的知識點,回顧復習鐘面的認識,通過觀察動畫,激起幼兒興趣,引出形象地將時針跑得慢,分針跑得快,分針跑一圈,時針走一個數字的規(guī)律引出。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認識整點,并用兒歌的形式回答老師現在X點鐘。在這種環(huán)節(jié)中我出示了4面時鐘,引導幼兒先觀察讓幼兒直觀地感受到,要想知道幾點鐘,首先看時針和分針指向幾。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撥鐘,以上兩個環(huán)節(jié)都是老師的說教,孩子們都有點坐不住了,一個個躍躍欲試,我馬上請孩子們把自己帶來的鐘拿出來自由撥針玩,大家都很興奮,然后我提出了“請撥幾點鐘”的口令,并且自己也拿鐘示范。通過實際操作鞏固了孩子們對整點的認識,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增加了小豬佩奇和小朋友一起認識整點,引起孩子的興趣,增強孩子什么時間該干什么的時間概念,進一步養(yǎng)成孩子珍惜時間的觀念。
整個活動遵循《綱要》中指出的科學教育的目標是“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痹谡J識整點時,為幼兒準備充分的幻燈片,使幼兒感受時鐘就在身邊的生活中,認識時鐘對學習、生活有很大的幫助。在練習時,不但激發(fā)了幼兒探究事物的興趣,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43、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時鐘》教學設計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能辨認出時鐘上的整點、半點。
2.幫助幼兒理解時鐘的用途,培養(yǎng)幼兒從小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3.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4.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課件PPT
活動重難點
重難點:認識時鐘,會看時鐘的整點、半點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1.教師自我介紹,告訴小朋友今天要認識這個物品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出示謎語,讓幼兒猜一猜引入課題。
二、認識時鐘
1.出示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時鐘,告訴幼兒適中的主要作用就是準確的告訴我們現在是幾點了。
2.請幼兒觀察鐘面,去發(fā)現鐘面有1-12的數字,兩根針,細細長長那根是分針,胖胖短短那根是時針。認識時鐘后,帶領幼兒念一首關于時針和分針的兒歌。
三、認識整點:
1.跟幼兒分享《東東和時間的故事》,去觀察東東在會看時鐘了之后是怎么做的。觀看后讓幼兒仔細觀察三個整點鐘面的圖片,去認識時鐘的整點。知道當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的時候就是幾點。
2.在認識了整點之后,出示另兩個鐘面,讓幼兒去看鐘面顯示的是幾點鐘,然后確認答案。
四、認識半點:
1.出示《東東和時間的故事》中兩張半點的圖片,讓幼兒去觀察圖片中的時鐘,看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引導幼兒認識半點,知道當分針指著6,時針走過幾的時候,就是幾點半了。
2.在認識半點之后,出示另兩張圖片,讓幼兒看鐘面上顯示的是幾點半,再次認識半點,加深印象。
五、活動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時鐘,學習了看整點、半點。相信小朋友們再看到時鐘的時候一定學會看時間了,希望小朋友們以后學會合理的安排自己一天的時間,做一個愛惜時間的好孩子。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我們把一天生活的作息時間也進行了演練,幼兒興趣非常高,并記住了學習時間,上學放學時間,培養(yǎng)了他們熱愛時間的好習慣。
- 幼兒園科學活動:滾動
- 幼兒科幻教學:奇妙的根
- 教孩子認識整點和半點的教案
- 大班科學教育活動計劃活動方案:有趣的電池
- 大班科學滾動的輪子
- 教孩子認識紙的教案:各種各樣的紙
- 幼兒園環(huán)保主題教案:變廢為寶
- 教孩子認識蛋的教案:各種各樣的蛋
- 培養(yǎng)孩子審美情趣的教案:感受味道
- 激發(fā)孩子探索航空知識的教案
- 教小孩了解身體哪些部位會轉動
- 激發(fā)小孩珍惜土壤的情感的教案
- 培養(yǎng)關心植物的行為的教案
- 培養(yǎng)幼兒愉悅參與活動熱情的教案
- 英語課文 《Lesson21Pyjamas》教案 教學資料 教學設計
- 引導寶寶學坐的技巧
- 寶寶在超市“危險”重重
- 我的“小青蛙”
- 怎樣開導孩子“輸得起”
- 《語文園地三》
- 按你自己想的去做
- 小班科學教案活動《氣味》反思
-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反思吃東西的時候
- 制氧機廣告文字38句
- 真皮女包品牌朋友圈文案40句
- 帶符號的游戲名字最新版348個
- 中班健康活動《認識五官》教學設計反思
- 中班科學活動反思性說課稿《認識5以內的序數》
- 中班科學公開課活動《認識5以內的序數》——反思性說課
- 小班科學教案《認識五官》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
- 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時鐘》教學設計教案反思
- 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整點》教學設計反思
- 小班科學活動《認識蘋果》教案反思
- 小班科學《認識五官》教案反思
- 科學活動《認識圓形》小班教案反思
- 幼兒園活動《認識頭發(fā)》中班科學教案反思
- 幼兒園科學活動《認識球體和圓柱體》大班教學設計
- 小班教案《認識三角形》科學活動
- 科學活動《認識正方形》小班教案反思
- 科學活動《認識正方形》小班教案反思
- 科學活動《我的朋友在哪里》小班教案(認識洗滌用品)